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185章 另辟蹊径

作者:兰陵小聲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第185章 另辟蹊径


    廉价书籍加报纸,就是苏哲给李承乾准备的,对世家の宝具。


    可不要小看了这两手。


    无论是廉价书籍,还是报纸,核心宗旨都是一个字——破局。


    书籍打破知识垄断。


    报纸则是打破舆论垄断。


    从古至今,舆论的风向,就只会被少数人所掌控。


    所谓民心,其实绝大部分的情况都是无知和盲从的百姓被少数人裹挟。


    在最朴素的老百姓眼里面,读书的人眼界高,懂得多。


    自然而然的会形成知识崇拜。


    世家大族,利用的就是这份盲目的崇拜,才能做到不断累积自身。


    在唐朝,想要读书识字,可真的一点都不便宜。


    能有机会读书的,家境绝不落魄。


    至少,后世那种穷苦一家供养一位读书人的情况,在唐朝基本不怎么可能出现。


    毕竟,唐朝的书,还没完全脱离竹简呢。


    为啥蔡伦的造纸术,能被列为四大发明之一。


    正因为造纸的技术革新,才有了后来书籍普及的前提。


    李世民在知道了自己的‘逆子’,正在准备改良造纸术的时候,整个人都惊呆了。


    这位大唐皇帝,现在满脑子都是这个消息在回荡。


    “高明,你所言,可保真?”


    “当然,技术上不存在任何难点。”


    李承乾可以百分百的打包票。开玩笑呢,他可是一步一步的自己看过了。


    说白了,造纸没想象中那么难。


    “那些工匠……不行,必须得保密起来!”


    李世民比李承乾想的更多。


    只让一个郭丰去看着这些工匠,并不保险。


    李世民十分清楚,假如一切真的和李承乾描述的那样,等大批廉价纸张出现后,必然会引来各种觊觎之人。


    即便李世民没有想过利用这一手来赚钱,他也不想让别人掺和其中。


    “来人!”


    随着李世民一声命令,很快一队百骑司进驻东宫。


    百骑司其实就是大唐的‘锦衣卫’。


    只不过比起后世巅峰时期的锦衣卫,百骑司就低调多了。


    李承乾翻了个白眼,不过他对百骑司进驻东宫倒也没有多少反对。


    反而他可以将最麻烦的步骤,丢给自家老爹。


    技术上的细节,李二搞不明白。


    但他只需要知道大概就可以了。


    “高明,再说说那个报纸,究竟是何物?”


    了解了一下造纸术之后,李世民又开始马不停蹄的询问报纸。


    “报纸,就是这样……那样……”


    李承乾很抽象的比划着。


    说实话,他也不是很能描述报纸这玩意儿。


    乍一看,不就是一张纸么。


    上面能记录的东西,并不算多。


    可李世民却眼睛越来越亮。


    他一下子就抓住了报纸最关键的地方。


    那就是信息传播速度!


    没错,在很长的历史长河中,朝廷的政策要颁布下去,依靠的无非是两种渠道。


    一则,是官方的内部渠道。


    也就是所谓的邸抄。


    或者说,叫官报。


    在唐朝,还有一个专门做这事儿的机构,其名为——进奏院。


    其主要职能包括传递中央政令、呈递地方表文、转达朝廷动态及办理赋税上供事宜,设有专职进奏官。


    只是,这个进奏院,是在唐中期才出现的。


    目前贞观时期,还是沿用汉朝的叫法,称其为邸府。


    最初,汉朝的邸府是用来接待各地郡王入长安。


    后来慢慢的增加了,或者说开放了各地回京官员的生活起居。


    再后来么,就形成了官发邸报的地方。


    邸报的存在,可以让各地官员接收到来自朝廷的信息指令。


    说完了官方内部的渠道,再说说第二个。


    第二个么,就是后世人们所熟知的皇榜。


    只不过,一般情况下,只有最为重要的事情,才会动用皇榜。


    比如说,科举之后的公布名次结果。


    而普通的政令,其实用不到皇榜。


    回到一个很关键的问题上。


    为什么古代的时候,会出现皇权不下乡这种说法。


    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在于朝廷与地方,朝廷与百姓之间,隔着好几层呢。


    信息的传递,往往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


    每多一层,就意味着信息中断增加一层风险。


    报纸的出现,很大程度上,直接减去了中间不知道多少层。


    一下子,就让李世民激动起来。


    他看到的,不仅仅是针对世家大族的‘刀子’,更是加强朝廷掌控力的绝妙方法啊!


    “好!好!好!报纸好!一定要搞!”


    李世民激动地甚至都顾不上眼前的美食。


    霍然起身,然后脑海中不断思考着。


    李承乾眼皮子一跳。


    ‘老登疯了’……


    咳咳,当然不是疯了,而是李世民真没见过那场面。


    就在这时,忽然门口传来了太监的通报。


    太上皇来了!


    李渊来了。


    被打断思路的李世民本能的皱了皱眉。


    不过很快,他就在一秒钟内变换神情。


    “父皇,你怎么来了?”


    抬头就看到了李渊大步流星的走进武德殿。


    “哼,朕难道来不得?”


    对味了,还是那个味道。


    李承乾低头,差点笑出声。


    要说大唐有谁能让李二体会到无奈,那必然是眼前这位太上皇了。


    “好啊,你有好吃的居然不想着朕!”


    本来还想怼两句‘逆子’的李渊,眼神一凝。


    他看到了什么?


    桌子上摆着的那些菜肴,一看就知道绝不是御厨做的。


    极大概率,是李承乾从仙界带回来的仙食!


    “父皇……”


    李二傻了,什么情况?


    李渊才不管李二的呆滞,直接越过了李二,然后大马金刀的往那里一坐。


    直接伸手,抄起盘子里面的烤鸭腿,往自己嘴里面一塞。


    嘶!!


    这味道!


    李二看的急眼了。


    他的!那是他的鸭腿!


    然而,李渊理都不理,直接霸占了这顿美食。


    李世民心有悔意,早知道这样,他刚才就应该先吃了再说。


    “有仙食,高明,可有仙酿?”


    光吃不过瘾,李渊看向了好孙子。


    “皇爷爷,下次一定,下次一定。”


    李承乾尴尬一笑。


    仙酿不是没有,而是他带不过来……


    你问原因啊,李承乾表示,要是你能说服长孙皇后,那就没问题了。


    开玩笑呢,长孙皇后咋可能允许李承乾将好酒带回来。


    因为她太知道了,老李家这帮货都是啥样子。


    所以她压根就不准李承乾带酒回去……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