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114章 大明未来的路

作者:兰陵小聲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两人在仓库里面,穿着全套铠甲,帅确实够帅,热也是真热。


    但,那又如何。


    热是一时的事情。


    帅,那是一辈子的事情!


    咔咔咔咔,拍了好几百张照片,苏哲是真的高兴了。


    他还穿着帅炸了的明光铠,在院子里面转了一圈。


    当然走完之后他就摘下了面甲,咣咣咣的可劲喝水。


    “哇!”


    长乐和小兕子,见到了穿着铠甲的苏哲,然后惊呼了起来。


    “郎君好威风。”


    这是长乐的赞美。


    得亏老李没听到,不然他绝对会吃醋来着。


    “妹妹,合着就苏先生帅,你哥哥我不帅?”


    一旁被无视的李泰,无语的看着自家妹妹。


    真是有了先生就没了哥哥对吧。


    “哪有,二哥也很帅呢。”


    “圆圆哒!”


    谁料,小兕子忽然小手儿一指,脱口而出三个字。


    李泰抬起头,觉得今天天气阳光明媚,为啥大热天的心却越发冷了呢?


    噗……


    苏哲憋不住笑了。


    原来不止他一个人觉得,李泰套上板甲看起来很喜感。


    终于,在几个小时后,两个人已经没有力气卸甲,只能让长乐帮忙,才恋恋不舍的脱下了铠甲。


    “该说不说,穿这玩意,体力还真得跟得上才行。”


    “是啊,果然我们只是孱弱的文人,没办法和那群武夫相比。”


    苏哲李泰两人在柔软的沙发上,COS起了葛优躺。


    “晚上点外卖吧。”


    今天苏哲累了,决定偷个懒。


    下一秒,李泰熟练的拿起手机,然后点开了外卖软件。


    晚上,马皇后去接了孙子朱雄英放学回来后,见到了无精打采的两人,颇为意外。


    “苏先生,你们这是?”


    “啊,没事,下午玩嗨了。”


    苏哲咧嘴一笑,也没有隐瞒,将事情说了一遍。


    “诶!”


    谁知,正在哐哐造饭的朱雄英,一听见有铠甲,顿时两眼放光。


    男孩也是男人,没毛病。


    作为上过战扬的巾帼,马皇后对兵事可不陌生。


    吃完饭后,一起去看了一下两副铠甲。


    “真是好东西啊!”


    自古以来,华夏不禁刀剑却对甲非常严格。


    古代,藏甲那可是重罪。


    电视剧里面不是常常出现,抄家发现私藏甲胄多少副么。


    对此,周亚夫表示自己有话要说……


    马皇后对华丽美型的明光铠只看了几眼,但是对李泰穿过的板甲,却很是重视。


    最主要是苏哲说的那句,‘大唐搞板甲没必要,但是大明却可以搞’。


    只不过这个搞,得一步一步来。


    大明可穷着呢,最起码得等有了一定资本,才能去搞着甲率这种东西。


    而且最重要的一点,全身板甲确实不错,但真要是让大明去搞全军全身板甲,那是疯了。


    大明需要的,不是昂贵繁琐的全身板甲。


    而是需要,火枪搭配胸甲这种!


    没错,大明要走的路,不是继续走冷兵器,而是要大力加强对火器的研发!


    吃饱了撑的去弄全身板甲,那是本末倒置。


    火器进步之后,将会让大明形成对冷兵器时代的跨越式碾压。


    只要是个中国人都知道,满清对阵八国联军,输成什么样子了。


    大明未来就得用这套方法,反过来去世界另一头教育教育那群蛮夷。


    正所谓,寇可往,我亦可往!


    咱中国人,讲究的就是一个礼尚往来。


    说到火器,苏哲最近也在搜集资料。


    别的不说,就说如何让大明造出最早的火绳枪,这一个项目就足够让人头疼了。


    好在,苏哲只需要负责将方向和资料找对,找齐。


    至于如何施展,那就不是他的问题了。


    那是老朱家自己的问题。


    听完了苏哲讲述关于火器的未来,马皇后也明白了许多。


    不同的时代,要用不同的方法。


    生产力的不同,绝对不能单纯的乱套入进去。


    其实,苏哲并不知道,朱标回到洪武朝之后,就已经着手加强兵仗局的投入了。


    作为见识过后世火器时代巅峰发展的朱标,心里面也早就下了决心。


    未来的大明,一定得重视火器的发展。


    无论是单兵使用的火器,还是海上战舰使用的火炮,都得跟上进度。


    要知道,西方再过一两百年的时间,就会奋起直追,形成对华夏的科技弯道超车!


    绝对不能躺在老祖宗的功劳簿上面坐吃山空。


    朱标安排兵仗局召集工匠,加大对火器的研发。


    而另外一点则是,朱标新建立的东宫六率,其中的三卫,将逐步的更换为火器为主的部队。


    老朱其实在这方面,也是相当支持的。


    别觉得老朱没文化,但凡涉及到打仗这块,老朱自带天生嗅觉敏锐。


    其实不只是老朱,朱棣也对火器有着相当大的热情。


    未来大明走向大海,船坚利炮,那滋味一想起来就让人感觉到两个字——带劲!


    带着朱雄英小小的体验了一回铠甲的震撼之后,这位大明皇孙的心中,就默默地埋下了一枚种子。


    一般来说,一个朝代,开国君王都是很能打的。


    但二代开始,就逐渐需要稳重的守成之君来维护王朝的延续。


    但是大明却不需要如此。


    因为苏哲知道,大明所处的那个时代,接下来要面对的,可不仅仅是人。


    小冰河时期,了解一下。


    所以,大明只能走出去,往外面拓展。


    这才是大明的生存之道。


    老朱的接力棒,由一个不早死的朱标接过去,然后夯实基础,接下来就等朱雄英这位三代君王长大。


    届时,条件都已经成熟,整个地球都将成为大明的后花园。


    日不落?


    日月不落!


    对此,老李家也有话要说。


    他们也不孬,对外开拓的精神,大唐人一样有,而且很大,很足。


    海上的开拓比不了大明,那就比比陆地吧。


    自河西走廊开始,这一次西域之地,可不会再是很多人魂牵梦绕的意难平了。


    一旁的李泰,他所选定的地方,就是帝国以西!


    他要亲自去那里看一看,看一看这天下,不姓华夏的地方,到底是长啥样的。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