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弟子?算了吧。”
苏哲摇了摇头,他现在也只收下了一个李承乾作为弟子。
他也就是平时吹吹牛的时候,能用自己现代人的眼界来优越一下古代。
真让他去搞什么学术,那还是算了吧。
走出校门之后,知识早就还给老师们了……
李泰自己就很厉害了,年轻人学什么都快,并且他还不像李承乾那样。
“苏先生,我觉得,大哥用不上这些玩意儿。”
李泰见到苏哲拒绝了,也不恼,本来他也是随口一说。
能成为苏先生的弟子,选择权不在他们手中,而是在苏哲手中。
“礼物罢了,不过你倒是提醒了我,这些铠甲其实也有别的作用。”
苏哲虽然很咸鱼,但这条咸鱼还是会时不时地蹦跶两下。
就拿眼前这些铠甲来说吧,别看造型是“古”的,但是里面包含的东西,可真不是开玩笑的。
造型华丽的明光铠,所用的每一片扎甲片,都是现代材料学的精华。
苏哲没有丧心病狂的搞钛合金……那价格有点贵了。
就算如此,这套铠甲放在古代,不开玩笑的说,绝对是神器级别的传说宝物了。
而另一套,看上去不是很华丽,甚至有些朴素的全身板甲,这东西就是个BUG。
也不是苏哲贬低华夏铠甲,而是全身板甲这种冷兵器时代最后的辉煌,无论是从成本还是从制作方法,亦或者出现时代,都是非常极端的。
等到板甲的制作工艺、成本都下降到足以让人接受的时候,都到了15-16世纪了。
兄弟,这时候火器都已经进化迭代起来了……
“铠甲第一批就这两套,以后你们想要的话,我在帮你们订制。”
苏哲看着立起来的两套铠甲,自己心里面都有些痒痒。
帅,真特么帅。
没有那个男人能够抵挡住这样的诱惑。
“苏先生,要不咱们试试?”
李泰咽了口唾沫,然后发出了魔鬼的诱惑。
“试一下,验货,也行……”
苏哲终究还是没有忍住。
他比李承乾稍微高一些,但并不影响穿上铠甲。
果然下一秒,苏哲选择的还是更帅的明光铠……
没办法,这玩意儿,真是太拉风了。
胸口还有一个老虎的脑袋,栩栩如生的浮雕。
加上特制的全甲覆面,这一套往身上这么一穿,苏哲当时就有一种驰骋天下,唯我无敌的感受。
帅是真的帅,重也是真的重。
苏哲的身板,即便不是脆弱的大学生,但也依旧是正常人的范畴。
套着这一身重甲,顶多就能小跑两步,再多就得喘气了。
花了半个多小时,苏哲和李泰才穿好两套铠甲。
相比于苏哲的顺利,主要还是李泰,得亏板甲的冗余足够,塞得下他这个小胖墩。
但看着穿戴整齐的李泰,苏哲不知道为什么想到了洋葱骑士……
“比预想中的要轻松。”
论铠甲的感受,李泰要明显强过苏哲。
板甲远没有人们想象的那么笨拙,甚至单纯的看重量,也没有大家以为的那样,摔倒之后连爬都爬不起来。
恰恰相反,板甲的灵活度其实相当不错。
李泰活动自己的手脚,然后意外的发现板甲的情况和他想的不一样。
“苏先生,大唐有没有制作这样铠甲的可能性?”
正在给自己拍照的苏哲,闻言思考了起来。
“有可能,但没可能。”
……
李泰眨了眨眼,然后无语。
“开个玩笑,板甲的制作工艺,没有那么简单,里面涉及到很多东西。但如果不是大规模的列装,倒也不是不可以。”
确实,板甲这东西,涉及到的方面,那就多了。
首先就是冶金技术。
这里就涉及到古代华夏文明一个很重要的缺陷。
古时候,华夏文明只有技术而没有科学。
技术可以凭借方法改良,或者遇到某位灵光一闪的先祖,来一个原地开挂。
更迭的技术,却不是体系化的科学。
你在唐朝,贞观年,手搓一套板甲,难度有,但不是特别高。
依葫芦画瓢就行,材料即便达不到现代冶金技术的水平,但也不会差太多。
可如果你让大唐全军淘汰扎甲换成板甲,那就是把大唐卖了都凑不齐的。
况且也没有必要,或许大明有条件可以这么做。
但是大唐真没必要……
要知道,初唐至盛唐,也就是贞观开始到开元结束这段时间,大唐的兵,那好家伙装备离谱到极点。
唐初实行的府兵制,按照《新唐书-卷五十-志四十-兵志》的记载,每一个府兵,都得列装:
人具弓一,矢三十,胡禄、横刀、砺石、大觿(xi)、毡帽、毡装、行藤皆一。
啥意思呢,就是人手一把弓。
唐朝,你当兵不会射箭当什么兵。
唐军当时对四方国家,形成了装备上的绝对碾压。
大唐的罗马,哦不对,是骡马的使用率也超高。
这也是为什么大唐动不动就能超远行军,然后来个天降惊喜。
李世民是个真正懂兵、知兵的行家里手,对于唐军的装备相当重视。
苏哲觉得,大唐去搞板甲完全没有啥必要。
当然如果弄一支精锐的几千人的全板甲部队,比如大名鼎鼎的玄甲军那样的,也不是不行。
到时候骑上战马,那真是七世纪的行走天灾了……
李泰其实也是这么想的。
就他查到的资料,唐朝时期的岛国,在他眼里看来和野人没啥区别。
弄几百个板甲士兵过去,好家伙那绝对是除了火山地震海啸之外的第四天灾了吧。
这笔账,看起来很有搞头。
李泰在心里面记下了,回头等李承乾来了,再跟他提一下。
相信李承乾会明白的。
早一点拉开岛国之战,也可以让苏先生更高兴一点。
比起李承乾和朱标,李泰在苏家的时间其实要更久一些。
他早就感觉到了,苏先生对岛国的恨意,是真的深刻到骨髓之中的。
“哼,你们一个个全都要顾全大局,但我可不一样。”
李泰心里面飘过一个念头。
太子、皇帝,都要从大局出发去考虑。
他李泰又不当皇帝,又不是太子,他根本没必要去考虑什么大局。
怎么爽,怎么来就是了!
要不是条件不允许,在穿上板甲的时候李泰都想着下次他找个机会窜回去,带着人去岛国转一圈,给苏先生送几百上千个腌制过的脑袋,也不是不行……
谁说这不是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