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5章 辩论与星空

作者:问殅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周六的书店之行比林晓梦想象的还要愉快。沈静姝在文学区流连忘返,不时抽出一本书兴奋地向她展示;而林晓梦则发现自己更享受观察沈静姝的表情变化,胜过阅读手中的书。


    "你看过这本吗?"沈静姝递给她一本《音乐哲学》,"里面谈到音乐如何表达无法言说的情感..."


    林晓梦接过书,指尖不小心碰到沈静姝的手指,一阵微妙的电流顿时从接触点蔓延开来。她迅速翻开书页掩饰自己的慌乱:"听起来很深奥。"


    "其实很简单。"沈静姝靠近一步,发丝间的柑橘香气若有若无地飘来,"就像你听到某段旋律时会突然想起某个场景或某种感觉,即使没有歌词..."


    林晓梦抬头,发现沈静姝的脸近在咫尺,琥珀色的眼睛里映着书架间洒落的阳光。她突然想起那天在钢琴前听到的《雨巷》,想起那种仿佛被雨水洗涤心灵的感受。


    "我懂。"她轻声说,"就像你的《雨巷》。"


    沈静姝的眼睛亮了起来,嘴角微微上扬。那一刻,林晓梦几乎要脱口而出那些在心底翻涌的情感。


    就在这时,书店广播宣布即将举行一场小型读书会,打断了她们之间的奇妙氛围。两人都有些遗憾地退开一步,但林晓梦注意到沈静姝脸上也带着相似的恍惚表情。


    周一早晨的校园广播里,教导主任宣布了即将举行的辩论赛消息:"本次辩论主题是''学术价值与艺术价值孰轻孰重'',各班需选派代表参加..."


    林晓梦正走在去教室的路上,听到这个消息时脚步一顿。这个辩题明显是针对最近学校内部关于资源分配的争论——理科实验室要求扩建,而代价是缩减音乐社的活动空间。


    她转身向音乐教室走去,果然在那里找到了正在练琴的沈静姝。琴声在林晓梦推门而入时戛然而止。


    "听说了吗?辩论赛的事。"林晓梦直接问道。


    沈静姝的手指在琴键上轻轻敲击:"嗯。陈老师是评委之一。"


    "你会参加吗?代表艺术方?"


    沈静姝摇摇头:"我不擅长公开演讲。音乐社可能会派李想参加,他口才不错。"


    林晓梦咬了咬下唇,突然说:"我想试试。"


    "你?"沈静姝惊讶地抬头,"但你是理科班的尖子生,所有人都以为你会支持学术方。"


    "正因为如此,如果我站在艺术方,会更有说服力。"林晓梦的声音越来越坚定,"而且...我觉得艺术确实很重要。就像你的音乐..."


    沈静姝的眼睛微微睁大,随即漾起一抹温柔的笑意:"你知道这意味着你要公开反对陈老师吗?"


    "我不在乎。"林晓梦挺直腰板,"他说过那么多贬低艺术的话,是时候有人站出来反驳了。"


    沈静姝站起身,走到林晓梦面前。有那么一瞬间,林晓梦以为她要拥抱自己,但沈静姝只是轻轻碰了碰她的手腕:"谢谢你。"


    那简单的三个字让林晓梦的心脏像被一只温暖的手紧紧握住。


    报名辩论赛的决定在学生中引起了不小的轰动。林晓梦作为理科班的优等生,竟然代表艺术方辩论,这出乎所有人的意料。


    "你疯了吗?"张瑶在午餐时压低声音问,"陈老师可是出了名的小心眼,得罪他没好处!"


    林晓梦搅动着碗里的汤:"我只是表达自己的观点而已。"


    "是为了那个音乐社的女生吧?"张瑶敏锐地问,"就是上次和你一起吃冰淇淋的那个。"


    林晓梦没有否认,只是低头喝汤。她不需要解释,也无法解释清楚那种驱使她站出来的冲动——那种想要保护沈静姝所珍视的东西的冲动,就像保护她本人一样。


    放学后的图书馆里,林晓梦和沈静姝开始为辩论赛搜集资料。沈静姝带来了大量关于音乐治疗、艺术教育和创造力培养的研究论文;林晓梦则负责构建逻辑框架和反驳论点。


    "你看这个案例,"沈静姝兴奋地指着一篇文章,"音乐治疗帮助自闭症儿童建立沟通能力,这不是比任何公式定理都更有价值吗?"


    林晓梦点点头,记下要点:"我们可以从多元智能理论切入,证明艺术和学术只是不同的智能形式,没有高低之分..."


    他们沉浸在热烈的讨论中,不知不觉天色已晚。图书馆的闭馆铃响起时,两人惊讶地发现已经工作了近四个小时。


    "还差很多没准备完。"林晓梦看着满满的笔记,有些焦虑,"明天放学后继续?"


    沈静姝犹豫了一下:"明天我爸爸回家,家里有客人..."她突然眼睛一亮,"要不今晚去我家继续?我们可以熬夜准备,反正明天是周六。"


    林晓梦的心跳突然加速。在沈静姝家过夜?这个念头既令人紧张又莫名期待。


    "好。"她听见自己说。


    沈静姝家今晚果然没人。苏教授留了纸条说去参加学术会议,要明天才回来。


    "我妈妈经常这样突然出差。"沈静姝一边热牛奶一边解释,"爸爸的工作室成了他的第二个家。大部分时间都是我一个人在这里。"


    林晓梦从没想过表面光鲜的沈静姝其实如此孤独。她想起自己那个总是加班到深夜的母亲,想起空荡荡的公寓里只有电视声音作伴的夜晚。


    "我懂那种感觉。"她轻声说。


    两人在客厅地毯上铺开资料,沈静姝还搬来了一块小白板用于梳理论点。工作到深夜时,沈静姝弹了几首轻松的曲子帮助林晓梦提神;而林晓梦则展示了她整理辩论要点的天赋,将复杂的理论简化成清晰的图表。


    "你真的太厉害了。"沈静姝看着白板上条理分明的框架,由衷赞叹,"我永远没法把想法组织得这么清楚。"


    "而你却能表达我永远表达不出的情感。"林晓梦脱口而出,随即有些尴尬地补充,"通过音乐,我是指。"


    凌晨两点,两人都已疲惫不堪。沈静姝打了个哈欠:"要不要休息一会儿?明天再继续。"


    "好。"林晓梦揉了揉酸痛的肩膀,"我睡沙发就行。"


    "别傻了,我床够大。"沈静姝说完似乎意识到这话有多暧昧,迅速补充,"我是说...反正我们都是女生,没什么不方便的..."


    林晓梦的耳朵烧了起来,但还是点点头。


    沈静姝的床确实宽敞,但当两人并排躺下时,林晓梦还是能清晰地感受到身旁传来的体温和淡淡的柑橘香气。她僵直地躺着,生怕一动就会碰到沈静姝。


    "放松点。"沈静姝在黑暗中轻笑,"我又不会吃了你。"


    林晓梦强迫自己深呼吸,慢慢放松下来。疲惫很快战胜了紧张,她沉入了梦乡。


    梦里,她回到了九岁那年,站在医院走廊上,听着医生宣布父亲去世的消息。母亲崩溃的哭声,刺鼻的消毒水味道,还有那种整个世界崩塌的感觉...


    "晓梦?晓梦!"


    有人轻轻摇晃她的肩膀。林晓梦猛地睁开眼,发现自己浑身冷汗,呼吸急促。月光透过窗帘的缝隙洒进来,勾勒出沈静姝担忧的侧脸。


    "你做噩梦了。"沈静姝轻声说,手指温柔地拨开林晓梦额前汗湿的碎发。


    林晓梦的喉咙发紧,无法出声。父亲去世后,她总是独自承受这些噩梦的余悸,从没有人这样安慰过她。


    沈静姝的手移到她的背上,轻轻画着圆圈:"没事的,我在这里。"


    那温柔的触碰像是一剂镇静剂,林晓梦感到紧绷的神经渐渐放松。沈静姝哼起一段轻柔的旋律,没有歌词,却比任何言语都更能安抚人心。


    "这是什么曲子?"林晓梦终于能开口时问道。


    "《摇篮曲》,勃拉姆斯的。"沈静姝的声音轻得像羽毛,"我妈妈以前经常哼给我听。"


    林晓梦在黑暗中摸索到沈静姝的手,紧紧握住:"谢谢。"


    她们就这样手牵着手重新躺下。林晓梦本以为会难以入睡,但在沈静姝均匀的呼吸声中,她很快又沉入了无梦的睡眠。


    清晨,林晓梦被阳光和一种奇妙的温暖感唤醒。她迷迷糊糊地意识到自己正被搂在一个柔软的怀抱里,额头抵着某个人的肩膀。睁开眼,她看到沈静姝近在咫尺的睡颜,自己的手臂还搭在对方腰间。


    林晓梦瞬间清醒,却不敢动弹。沈静姝的睫毛在晨光中投下细小的阴影,嘴唇微微张开,呼吸轻柔而规律。她看起来如此宁静美好,让林晓梦忍不住想伸手触碰。


    就在这时,沈静姝也醒了。两人四目相对,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同样的惊讶和一丝羞涩。


    "早。"沈静姝沙哑地说,却没有立即拉开距离。


    "早。"林晓梦的声音同样低哑。


    她们就这样对视了几秒,然后几乎是同时退开,假装若无其事地整理睡衣和头发。


    "我...我去做早餐。"沈静姝迅速下床,耳尖通红。


    林晓梦把脸埋进枕头里,心跳快得像是刚跑完一千米。她还能感受到沈静姝身体的温度和气息,那种亲密感既陌生又莫名地熟悉。


    早餐时两人都有些沉默,但并非尴尬的那种。相反,有一种无需言语的默契在她们之间流动。偶尔目光相遇,两人都会迅速低头,嘴角却忍不住上扬。


    辩论赛在一周后举行。礼堂里座无虚席,连过道都站满了人。林晓梦站在台上,看到前排的沈静姝对她做了个加油的手势。


    "正方观点认为,学术价值高于艺术价值,因为学术推动社会进步,而艺术只是消遣..."对方辩手侃侃而谈。


    轮到林晓梦发言时,她深吸一口气:"艺术不仅仅是消遣。它表达人类最深层的情感和思想,连接不同文化和时代的人们。没有艺术,我们如何理解古希腊的悲剧、莎士比亚的戏剧、贝多芬的交响乐?这些作品承载的智慧和情感,难道比不上一道数学公式吗?"


    台下响起掌声,林晓梦看到沈静姝眼睛发亮地看着她。


    自由辩论环节,对方抛出尖锐问题:"如果艺术真的如此重要,为什么所有学校都把数学语文作为主科,而音乐美术只是副科?"


    林晓梦正要回答,突然注意到评委席上陈老师得意的表情。她灵机一动:"这正是问题所在。我们的教育体系过分强调逻辑思维和死记硬背,却忽视了情感教育和创造力培养。结果呢?我们培养出越来越多会解题却不会思考,会背诵却不会感受的学生。"


    她停顿一下,目光扫过全场:"艺术不是多余的装饰,而是完整人格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个只重视学术而轻视艺术的社会,就像一个人只有左脑没有右脑——功能残缺,无法真正繁荣。"


    全场寂静了几秒,然后爆发出热烈的掌声。林晓梦看到沈静姝站了起来,鼓掌格外用力,眼中闪烁着泪光。


    最终,艺术方以微弱优势获胜。比赛结束后,同学们围着林晓梦祝贺,但她只想知道沈静姝的反应。


    "你太棒了!"沈静姝终于挤到她身边,激动地说,"那段关于左右脑的比喻简直绝了!"


    林晓梦刚想回应,突然注意到不远处赵明辉阴沉的脸色。作为理科班学霸,他显然对林晓梦"背叛"学术方的行为极为不满。


    "别理他。"沈静姝顺着她的目光看去,轻声说,"我们去庆祝一下吧。"


    她们溜出学校,去了附近的公园。秋日的阳光温暖而不刺眼,树叶开始泛黄,风吹过时发出沙沙的响声。


    "我一直想问你,"林晓梦在湖边停下脚步,"为什么给那首曲子取名《雨巷》?"


    沈静姝望着湖面:"因为那天的雨,还有...一个人。"


    "什么人?"


    "一个在雨中撑着伞独自走着的女孩。"沈静姝的声音很轻,"她看起来那么孤独,却又那么坚强,让我想起戴望舒诗里的丁香姑娘。"


    林晓梦的心跳加速:"那是...什么时候的事?"


    "去年冬天,放学后。"沈静姝转过头,直视林晓梦的眼睛,"你穿着深蓝色校服,打着一把黑伞,站在公交站台等车。"


    林晓梦震惊地睁大眼睛。她确实记得那天——期末考试后,她因为成绩不理想而情绪低落,独自在雨中站了很久。


    "你从那时就注意到我了?"


    沈静姝点点头,有些羞涩:"我本来想过去打招呼,但你不像是想和人说话的样子。后来每次在学校见到你,你都一副生人勿近的表情..."


    "而你总是被音乐社的人围着,看起来那么耀眼又遥不可及。"林晓梦轻声说。


    两人相视而笑,都意识到了命运的反讽——她们曾经那么近,却又那么远。


    夕阳西下,湖面染上一层金色。沈静姝突然说:"辩论赛上,你为什么那么坚持艺术的重要性?真的只是为了反驳陈老师吗?"


    林晓梦望着沈静姝被夕阳镀上金边的侧脸,一股勇气突然涌上心头:"因为那是你珍视的东西。如果你珍视它,那么它对我而言也重要。"


    沈静姝的呼吸明显停滞了一瞬。她们面对面站着,距离近得能感受到对方的呼吸。林晓梦的目光不自觉地落在沈静姝的唇上,那里因为微微干燥而泛着细小的纹路。


    不知是谁先向前倾了倾,她们的距离越来越近,近到林晓梦能数清沈静姝的睫毛。就在两人的唇即将相触的瞬间,远处突然传来一群学生的笑声。


    她们像触电般分开,各自退后一步,脸颊都烧得通红。


    "天快黑了,"沈静姝轻声说,"我们回去吧。"


    回程的公交车上,两人肩并肩坐着,偶尔手臂相触,却都不敢再看对方一眼。但林晓梦知道,有些东西已经永远改变了。当沈静姝的手指悄悄勾住她的,她没有抽开,而是轻轻回握,感受着彼此手心的温度和微微的颤抖。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