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290章 到海外去,到非洲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

作者:骚话王安澜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安总,”他声音低沉坚定,“您继续说。”


    安澜回到座位,从文件夹中取出一张地图,上面标注着非洲几个关键国家的位置。


    “看这里,这里是几内亚湾,全球最重要的能源通道之一。这里是马里,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还有这里......”


    他的手指在地图上划过:“每一个点,都是我们未来布局的关键。”


    赵建军凑近地图,眼眸中精光闪烁,手指轻轻点在几内亚湾的位置:“这里的海运航线,当年我在国防科大研究战勤保障时就重点分析过。”


    他抬起头,军装虽已褪去,但挺拔的坐姿依然带着不容忽视的威严:“96年毕业后我被分配到南海舰队,当时还参与过亚丁湾护航的早期论证。”


    安澜注意到对方左手无名指有一道细小的疤痕,也许是当年操舰时留下的印记。


    他推过一份文件:“我计划在几内亚湾建立后勤基地,但当地政局......”


    “动荡?”赵建军冷笑一声,“98年在维和部队,我见过比这更糟的情况。”


    他拿出笔记本,翻开其中一页,上面密密麻麻记录着当地部落首领的名字和关系图:“这些老人有些现在还在位,我去年还通过战友联系过。”


    “很好,我需要像您这样的老将。”安澜微微一笑,直视赵建军的眼睛,“不是去做表面功夫,而是真正能在关键时刻拍板、能带队伍、能打仗的人。官方不便出面的事,民间资本来做。持剑经商,护我中华利益。”


    “持剑经商……”赵建军的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桌面,军人的热血在他体内翻腾。


    他想起年轻时在边境线上的日子,想起那些为国家利益而战的日日夜夜。


    退役后他加入保利集团,由于能力过硬,十几二十年一路做到高管。


    如今财务自由,提前退休。


    一年多来,他每天钓鱼喝茶、含饴弄孙,以为此生就要这样平静度过了。


    “安总,”赵建军突然站起身,军姿笔挺,“您知道我退役后最怀念什么吗?”


    安澜也站了起来,两人目光在空中交汇。


    “是那种......”赵建军的声音有些哽咽,“为了国家利益,随时准备冲锋陷阵的感觉。是为了一个目标,可以不顾个人安危的决绝。”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他深吸一口气,眼中闪烁着久违的光芒:“安总,我赵建军虽然年纪大了,但骨头还没软。您说得对,持剑经商,古已有之。我跟你干!下一步怎么做?”


    安澜重重拍了拍赵建军的肩膀,爽朗笑道:“赵总,我就知道您是个爽快人!咱们这事儿,第一步,首先要在当地成立咱们自己的安保公司,建立武装力量。”


    他摸了摸下巴:“我在海外有些渠道,像伊万和哈利德他们……哦,就是老毛子和中东那边,或许也能帮上忙,您这边也帮忙联系下相应的国内企业。”


    赵建军眉头微皱,思索片刻后问道:“安总,联系国内企业这事儿,咱得找哪些类型的企业合适?是军工背景的,还是安保相关的?”


    安澜端起茶杯,轻抿一口,缓缓说道:“都得兼顾。军工背景的企业能在装备、技术上给咱们支持,安保相关的企业有实际操作经验。您人脉广,想想办法,看看哪些企业有意向,能和咱们一起干这事儿。”


    赵建军点点头,拿起笔在本子上记录着:“好,我回去梳理梳理我的人脉,尽快给您回复。那这安保公司,咱们的定位是怎样的,主要负责哪些方面的安保工作?”


    安澜放下茶杯,神情严肃:“定位就是守护华夏在非洲的利益,无论是企业投资、项目建设,还是人员安全。而且咱们得有自己的武装力量,遇到极端情况能果断出击。”


    赵建军一边记录,一边问道:“那武装力量的组建,人员的招募和训练是个大问题,咱们从哪儿着手?”


    “人员招募优先从退伍军人里挑选,他们有战斗经验和纪律意识。训练方面,我们可以和国内专业的军事训练机构合作,制定一套适合当地情况的训练方案。”


    安澜思索片刻:“另外,实地调研也非常重要,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接下来的一个月,您去非洲考察一下,用您的人脉,问问当地的百姓和官员,最好还有军队,他们最需要什么,整理成册,每日邮件发给我,每周开会商讨,一个月后定下初步计划。”


    赵建军放下手中的笔:“没问题,安总。我过几天就出发去非洲。”


    “不急,先签合同。另外,记得打黄热病疫苗。”安澜笑着招了招手。


    温怡心递过合同,看着这一幕,眼中闪烁着敬佩和激动的泪光。


    她悄悄退后一步,拿出手机,开始拨通下一个候选人的电话:“贺总您好,我是工行温怡心......是的,关于西非洲集团的项目,我们需要现在与您见面商谈......车子已经在去接您的路上了。”


    亲自关上奔驰车门,安澜目送赵建军乘车离开。


    安澜回到会所私密包厢,喝了口冰可乐,随手将易拉罐放在茶几上,发出清脆的声响。他靠进真皮沙发,拿起桌面上下一位候选人的简历,指尖轻轻翻动纸页。


    这同样是一份令人瞩目的履历。


    贺远铮,男,汉族。1995年毕业于北航,航空航天专业出身,毕业后进入军队系统,长期从事航天与战略研究工作,退役前已是大校军衔。


    退役后转型文艺创作,笔耕不辍,创作过多个家喻户晓的影视剧本,其中不乏国防军旅题材的精品。近年来,他早已实现财务自由,选择提前退休,过上了半隐居的生活。


    安澜目光落在照片上,那人五十出头的年纪,五官硬朗,眉宇间透着常年思考与观察带来的锐利。


    照片中,他双手比划着正说些什么,右手食中二指有些焦黄,一看便知是常年抽烟染上的颜色。


    “温助理,黄鹤楼大金砖,拆一盒上来。”安澜朝门口淡淡吩咐。


    温怡心点头,转身走出包厢。不多时,她手托红木托盘,上置一盒金光灿灿的黄鹤楼大金砖香烟,以及一只鎏金的都彭打火机,轻轻放在茶几上。


    安澜将简历推向一侧,指尖轻点照片。


    “和刚才的赵总一样,这种人,可不是来求工作的,而是来挑合作伙伴的。”


    他靠回沙发,语气轻松,却带着一丝难以察觉的认真:“与其说是我面试他们,不如说是他们面试我。”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