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宸宸微微一怔,随后那久违的笑意悄然爬上唇角:“快传他进来……不对,朕亲自去迎他。”
脚步匆匆地行至殿外,皇帝看见自己展颜而笑的模样,连黄公公也不由自主地舒展了眉头:“陛下这般欢喜,实属难得。”
华丽的楼车停驻在宫门外,皇帝抬头打量那四匹骏马拉动的车驾,心中略感新奇。
然而,她的视线很快被车上的伟岸身影所吸引。
“凌侯!”
“微臣叩见圣上……”
“凌侯免礼,随朕至书房叙话。”
战宸宸心情愉悦,近来齐国连获捷报,她迫不及待地想要与凌玉分享这份喜悦。
此时,大公主与海棠亦自车中下来。
皇帝与凌玉相携而行的画面落入海棠眼中,她忍不住嘴角微扬。
“咳咳……”战宸宸慌忙松开手,尴尬地轻笑一声,“原来海棠与皇姐也在,如此甚好,同享喜讯便是。”
“喜讯?”海棠疑惑地眨眨眼。
大公主同样满面惊疑:“陛下可是要议婚事?”
“……”战宸宸的脸色瞬间阴沉,“非也。”
她深深吸气,“乃是关乎整个齐国的盛事,普天之下皆当欢庆!”
御书房之内。
皇帝战宸宸引众人落座,眉目间洋溢着藏不住的欢欣。
她强压住心底的雀跃,却又故意卖弄些许悬念。
“凌爱卿,朕欲告知你的喜事,你可知晓?”
瞧着战宸宸故作神秘的样子,凌玉忍俊不禁。
此事全因他牵头促成,怎会不知?但为配合她的兴致,他依旧一本正经地回问:“臣愚钝,还请陛下点拨。”
战宸宸嘴角含笑:“今年的稻谷喜获丰收。”
“哦?”
“乃是一种高产稻种,首次于南方试点,仅三十万亩良田,一季便收得三百万石稻谷。”
皇帝喜形于色,双眸熠熠生辉:“此乃因天气偏寒所致,否则产量还会更高。
这种稻种一年可播三季。”
“待来年开春,朕即刻推广全国,自此齐国民众再无忧饥之患!”
此事全赖凌玉竭力推动。
在其安排下,沈炼迅速选定气候适宜且水源充沛之地进行试种。
因时间仓促,即便倾尽全力,也只能完成三十万亩的播种任务。
此后时间紧迫,只能暂停种子的进一步消耗。
毕竟系统提供的稻种有限,并非取之不尽,自然不可随意浪费。
见到战宸宸满怀期许地望向自己,凌玉也顺着她的心意夸赞道:“有此神稻,大齐有幸,陛下功绩昭彰。”
听闻赞美,战宸宸满意地颔首微笑。
她自己未曾察觉,每一次与凌玉相处时,总会暂时抛却 ** 的身份,宛如寻常女子般畅怀欢愉。
大公主对农耕之事所知寥寥,此刻只能一脸茫然。
海棠惊讶地说:“照此推算,一季亩产岂非可达千斤?”
齐国虽有稻田,但产量有限,每亩四百斤上下,一年只有一季收成。
随着杂交水稻的普及,庆国的大米年产量增长到了原来的六倍!
民以食为天,有了杂交水稻,庆国百姓再也不用担心饿肚子了。
只要解决了温饱问题,国内就能保持安定。
“这不过是好消息之一。”战侸侸得意洋洋地说道。
凌玉配合地装出吃惊的样子:“难道还有其他的珍稀之物?”
“不错,并非食物,而是兵器。”
说完,海棠从桌上拿出一幅卷轴,打开一看,上面绘有一个类似T字拐的东西。
“这是锦衣卫最近从庆国获取的技术制成的火器,比弓箭厉害得多,叫做拐子铳,长约一尺一寸,可装填三发弹丸,射程达五十丈,发射快速且准确,几乎可以直击目标,指哪儿打哪儿。”
凌玉假意惊叹:“竟这般厉害?”
“那当然,还有更多呢。”战侸侸从书架上拿起两个卷轴继续展示。
其中一张上的东西像是一根拐杖,前端如同加特林枪管;另一件则形似现代长枪,长约一丈,重十二公斤,能摧毁这个时代所谓的战车,因为它的后坐力很大,底部还配有三角支架。
“这两种火器是在锦衣卫改进庆国火器技术的基础上研制出来的,威力更大,绝对是战扬上不可或缺的利器……”
战侸侸兴奋地讲解这些武器。
海棠惊讶得嘴巴张得老大,对火器的强 ** 感到震撼。
大公主虽然看似单纯,却并不愚笨,只是思考方式简单,缺乏常识,此刻也不禁露出惊讶的表情。
凌玉同样配合,偶尔流露的惊愕表情令战侸侸十分满意,他的脸上一直带着笑意。
……
求全订求自订求订阅
这些火器实际上是明代中后期的产物。
明朝极为重视火器的发展,凭借先进的火器技术,堪称当时世界上的军事超级大国。
系统提供的火器制造技术并非详尽的图纸,而是基本原理与制造思路。
凌玉结合自己的记忆,向沈炼提出建议,最终造出了几件火器。
如果条件允许,他希望制造几千件来进行测试。
皇帝看完样品后小心收起,然后说,这些火器还在研发阶段,但一旦投入使用,每位士兵都能达到九品箭手的实力,由普通民众组成的队伍也有机会战胜大宗师。
海棠听完后深感震撼。
九品箭手的优点就在于能够远程精确打击敌方首领,使敌军因缺乏指挥而陷入混乱。
过去齐国就是因为燕小已的威胁吃了不少亏。
现在燕小已失去了能力,要是齐国大规模装备火器,是不是就能压制住庆国呢?
海棠眉头紧锁:“这技术源自庆国,他们应当也掌握了这种武器。”
战侸侸摇摇头:“沈炼提及,庆国虽有研究,但在正式上报前就被沈炼的团队夺走,相关资料与技术人员都被清理了。”
海棠惊愕:“这么说,现在只有齐国掌握火器?”
“没错!”战侸侸点头,“我们还模仿庆国的江南三城建立了三大坊,切断了与庆国的走私往来,庆国如今内部一团糟。”
她转向凌玉,激动地说道:“凌侯所言不假,短短几个月,齐国的农业、生产、贸易和军事都有明显提升……”
战侸侸满脸笑意,滔滔不绝地夸耀起来……她的兴奋之情溢于言表,甚至拉着凌玉的手,激动得有点失态。
即便对方是别人家的妻子,她依旧拉着他的手不停说话。
毕竟,从贫穷走向富裕的喜悦是藏不住的。
更何况,她过去太过依赖凌玉,如今他离去了数月,她也希望展现自己的成果,让他知道她同样优秀。
凌玉没有拆穿,而是配合着完成了这扬表演。
就在皇帝兴致正浓之际,凌玉趁机提出此次行动的目的。
“陛下,臣愿领兵南下!”
“你要南下?现在?”
战侸侸大吃一惊,很快恢复冷静。
“你这是认真的?”
凌玉神色庄重地点点头:“如今我大齐物资充裕,新获的三百万石稻米足以支撑大军南下,生活物资也不再受制于庆国,加上这些火器,正是南征的最佳时机。”
凌玉说得头头是道,可三女仍旧忧心忡忡。
“是不是太仓促了,现在可是冬天。”海棠皱眉道。
皇帝也附和:“是啊,冬天不适合远行,朕可以答应你,等明年春天再招募士兵。”
“不行,必须现在,越快越好。”
“为什么这么着急?”
三人满是疑惑。
明明外出数月并无焦虑之态,为何一回来就急于开战?
尽管意外,但她们又觉得这样的举动很符合凌玉的风格。
在众人目光中,凌玉缓缓开口:“现在就是最好的时机,虽然寒冬,但庆国在南方,气候温和,而我们齐国人更耐寒,向南推进对我们更有利。”
听完这话,皇帝和战侸侸顿时明白过来。
“所以你特意赶回来,连天气因素都考虑到了?”皇帝惊讶地问。
凌玉未作回应,但沉默本身就是一种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