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36章 齐国得凌玉实为幸事

作者:富贵花V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凌玉随杨公公至时,见寝宫内非独太后一人,尚有大公主。


    “臣凌玉,叩见太后!”


    “免礼!”


    凌玉未入殿门,已高声言道,以至于“免礼”二字甫出口,竟未来得及行礼。


    太后似心情甚佳,整个人显得年轻许多。


    “不知太后召臣前来有何要事?”


    “非我欲见你,乃公主思念你。”太后含笑而言。


    大公主端坐一旁,一双如山葡萄般的大眼,忍不住偷觑凌玉。


    她姿态端正,却带几分羞涩与忐忑。


    母女深知彼此,太后知大公主脸皮薄,遂道:“凌侯将出征,公主挂念于你,日日为你祈福,此刻尚早,不如多相处些时日。”


    言毕,太后又补一句:“今年桂花开得极好。”


    凌玉未推辞,点头应允:“此乃荣幸。”


    听其应允,虽仍羞涩忐忑,但大公主清丽之面容终现欢愉笑意。


    太后轻拍大公主手背,溺爱笑道:“去吧,莫让凌侯久候。”


    ……


    秋高气爽,天朗气清。


    金色阳光倾洒于盛开桂花间,仿若每棵树皆挂满黄金。


    一男一女踩着阳光,穿行于斑驳树影,在园中缓步行来。


    男子英姿飒爽,女子容颜娇艳,实为一对璧人。


    大公主与凌玉并肩而行,面颊泛红,恰似晨曦初现之朝霞。


    她虽稍觉羞怯,内心却满溢喜悦。


    大公主双手紧握,心跳如鼓,连话语都要预备许久。


    “凌……凌将军……”声音微颤。


    “嗯?”凌玉回首,望向那双如山葡萄般的眼眸。


    大公主情不自禁地抬眸,正对上凌玉的眼神,随即垂首,满脸红晕。


    "凌将军……这一路北征……该是很凶险罢……"


    大公主心绪紊乱,话语支离破碎。


    她本就有些惧怕交际,如今与未来夫婿同行,更是手足无措。


    凌玉熟知她的脾性,觉她格外娇憨可人。


    “战事的确艰险,不过我能应付。”凌玉含笑回应。


    大公主兴致勃勃地探问:"那些胡人长得怎样?似熊一般吗?有爪子否?"


    大公主生长于深宫,天真烂漫,对世间一切充满探究欲。


    凌玉莞尔摇头:"胡人与我等差异不大,只是身形更高壮些,这与其饮食习惯相关。


    "


    齐国近年虽休养生息,然百姓大多仅能果腹,不论干何体力活计,皆因食量不足难于增重。


    相较之下,胡人虽也不富庶,但主粮多为富含养分的肉食及 ** ,故而体魄更加结实。


    再者,自古以来他们视争斗掠夺为理所当然之事,长年处于战乱之中,唯强者方得存留。


    经由世代淘汰,基因已有明显改变,是以天生较中原人高大。


    凌玉徐徐叙说,大公主听得津津有味,这些学问平日难得接触。


    皇宫纵然丰盈,却礼法森严,难免稍显枯燥。


    二人越谈越投机,话头连绵不断。


    大公主时而问及雪龙骑兵,时而忆起刺客,还述说凌玉入京后的种种经历。


    当时无甚感触,此刻回想起,实则险象环生。


    “将军务必要珍重自身。”大公主真心说道。


    凌玉心头一暖,笑意吟吟:“无妨,我尚未迎娶你呢。”


    大公主心底欢喜,虽略感羞赧却不再局促,轻声应允。


    不觉之间,数个时辰悄然流逝。


    ** 此处实在没什么好游览之处,只因有人相伴才觉趣味盎然。


    微风拂颊,空气渐凉。


    地上的影子愈拉愈长,金桂也添了几分温润色泽。


    夕阳西下。


    暮色四合,正是分别之时。


    大公主恋恋不舍:"将军下次还能来看我否?"


    "定会的。


    "凌玉颔首。


    大公主眉开眼笑,内心雀跃。


    凌玉随其往太后处辞别。


    然而此刻,太后面色阴沉,神情不佳。


    "母后。


    "


    "你且退下吧。


    "


    "母后……"


    "退下!"


    "是……"


    大公主暗暗凝视凌玉一眼,默默退出。


    殿内,太后双目如电,直盯凌玉,语气冰冷且愤懑:"听闻陛下已将圣女海棠许配于你了?"


    凌玉坦然答道:"确有其事。


    "


    "你……可曾应允?"太后眯眼怒视,极是不满。


    换了旁人,恐已伏地谢罪。


    凌玉依然保持从容,脸上不见波澜,语气平淡地回应:“陛下赐婚,岂敢推辞。”


    太后听完,嘴角微微抖动。


    这句话,似曾相识……


    她拿起茶杯轻啜一口,冷声道:“朕知你与朕的关系并不融洽。”


    话音刚落,太后凝视着凌玉,那双虽未显老迈却布满倦意的眼眸紧紧锁住他,既期待他的答话,又暗中观察他的反应。


    装吧……凌玉在心里冷笑,表面上却装出一副震惊的模样:“竟有此事?臣实在不知!”


    凌玉行走江湖多年,历经磨难,绝非愚笨之人,无论是演技还是心计都远胜太后,始终未曾露出丝毫破绽。


    这自然也得益于他一贯维持的形象。


    众人皆以为凌玉是个粗莽之辈,不通谋略,总是直截了当,已然成为共识。


    果然,太后的判断并未察觉异样,虽然面露怒容,心中却暗自点头:“不知者无罪!”


    与朝臣斗智多年,太后深知官扬中纯真之人难得,为了生存,她早已疲惫至极,对心思缜密者甚是厌倦。


    反而像凌玉这样毫无心机的人,让她心生好感。


    否则,也不会促成凌玉与公主的姻缘,更不会将重任托付给他。


    尽管心中满是欢喜,但太后依旧抛出了一个难题。


    “若要在朕与陛下之间做出选择,你会倾向于谁?朕不喜欢不忠之人。”


    凌玉暗自一笑,这明显是在试探他。


    看似二选一,实际上并无正确答案。


    于是他坚定地回答:“臣不选!”


    “不选?”太后皱眉。


    凌玉正色道:“内斗比外敌更加危险。


    臣只愿尽忠报国,无愧天地。”


    话毕,他又话锋一转,眼底闪过复杂的哀伤。


    “陛下乃国之根本,太后待臣恩重如山。


    无论选谁都是错误,只会让齐国陷入内耗,而使庆国获利。”


    他表情严肃,目光充满期待:“还请太后以江山社稷为重!”


    凌玉的态度真诚感人,就连玩弄宫廷权谋多年的太后也不由动容,几乎落下泪来。


    太后稍作平复,感慨道:“齐国能有你,真是国家之福。


    今日总算等到这一刻了。”


    她的眼神里既有释怀,也有欢喜:“唯有你能同时迎娶公主与圣女!”


    直到此时,太后才真正放下心来。


    她欣慰地说:“待你平定庆国,朕亲自为你操办婚事。


    即使一时未能成行,只要你愿意,随时都可举行。”


    此言发自肺腑。


    “臣叩谢太后!”凌玉神色庄重,“臣必定让庆国覆灭,绝不会拖延太久。”


    他眼中闪烁着自信的光芒。


    窗外的落日余晖洒入室内,仿佛为他披上了一层金纱。


    这个国家如同渐沉的夕阳,而他恰似初升的朝阳!


    太后微微怔住,仿佛看到了某种奇迹。


    太后久坐不语,随后低声吩咐:“夜深了,凌侯该回府休息。”凌玉俯身告退,离去时身形渐远。


    太后目送其背影,陷入沉思。


    屏风后的小皇帝颤巍巍地走出。


    “原来你一直在此。”太后叹息,“齐国得凌玉,实为幸事。”她轻笑一声,“比起你父皇,你算幸运的,若他也这般贤臣辅佐,又怎会……”


    小皇帝点头附和,感慨世事艰难。


    短暂沉默后,二人默契地笑了。


    月挂中天,清辉洒落。


    十五之夜,银盘似的明月分外明亮。


    凌玉归府时,下人早已准备好温水,伺候他洗浴更衣。


    他倚在木桶里闭目休憩,浑身舒坦。


    四十余度的热水让毛孔尽开,带走了一天的疲惫。


    人生苦短,该拼时拼,该乐时乐。


    凌玉明白不能一味紧绷,生活要张弛有度。


    大将军府里有人欢喜有人愁。


    凌玉伴着皎洁月色入睡,而上山虎却因心中郁结难以入眠。


    他在庭院里来回踱步,连月亮都看不顺眼。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