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榆清只好一边走到厨房,一边给陈小姑奶奶认错,再三保证,自己会警惕一切陌生人,保护好人身安全。终于在陈淮松随时都会打电话查岗的条件下,挂了电话。
面对简单处理好的食材,林女士开始了辛勤的劳动。陈淮松一通电话打乱了菜谱,莲藕排骨汤至少得炖上两三个小时,这会是吃不上了,只能放在晚饭。红烧牛肉也比较费时,好在来得及,所以赶快动手先做。牛肉切块焯水捞出,土豆、胡萝卜切滚刀块备用。接着炒糖色,相比于水炒糖色,林榆清更喜欢油炒糖色,毕竟今天的牛肉部位柴而少油,油少了,后续炖土豆和胡萝卜香味就少了。
看着白砂糖混合着烧得六成热的油,在锅里慢慢熔化,冒出浓密的泡泡,进而逐渐呈现出漂亮的焦糖色,林女士找准时机将肉倒入锅中。噼里啪啦的声音混着抽油烟机的轰鸣,像是挥动锅铲的BGM,林女士此时在油烟缭绕中,觉得自己像是中华小当家又像是神厨小福贵。
接着就是放入八角、桂皮、草果、香叶,生抽、老抽、料酒、十三香,简单焖煮上色后加入土豆、胡萝卜翻炒,最后转入砂锅兑温水慢慢煨着。牛肉要炖一个小时,在此期间,可以做些小炒。
处理西兰花,林女士习惯先焯水,毕竟一朵朵西兰花里的小虫卵,吃下去可不是单纯地补蛋白质那么简单。万一这个节骨眼吃坏肚子,医院都去不了。焯好的西兰花过个凉水,再把大蒜切沫,用热油小火炒香,下入西兰花转大火爆炒,撒点盐炒匀出锅。
林女士打算再做个虎皮青椒。把洗干净去了蒂的青椒用油煎出虎皮,放入蒜末爆香。再调个勾了芡的生抽、老抽、陈醋、耗油、白糖料汁,倒进去和青椒一起慢慢焖煮就能出锅。
做好饭菜,拿出隔壁1202饿货的饭盒,林榆清才发觉,这哪里是饭盒,分明是三四层的饭桶啊。出于临时改食谱的愧疚,林女士还是将每层都装得满满的,按照流程送去隔壁。
1201:“小唐,突然有点事,没来及做莲藕排骨汤,改了虎皮青椒,能吃青椒吧?不是很辣。给你放门口了。”
1202:“能吃能吃。”
1202:“我什么都吃,谢谢恩人。”
1202:“待会我把饭盒洗好放在你家门口。”
门后的唐钧屹依旧盯着可视门铃,看着林榆清出门、走近、放下饭菜、拍照,最后转身回家,收到消息之后才开门。某种程度上来说,陈淮松担心的不无道理,送饭这件事情本身,是有些危险因素存在的。只是在这个特殊的时间段,“给陌生人送饭”才刚好维持了字面上的意思。
1202内,依旧是两人吃饭的热闹场景,临时出现的虎皮青椒正对了杨砚峥的胃口,而唐钧屹在跟红烧牛肉奋战,于是看不惯只吃素菜的杨。
唐钧屹:“只吃虎皮青椒有什么意思,这个牛肉香而不腻松而不散,土豆和胡萝卜也是一绝。”
殊不知杨砚峥有个小习惯,不吃胡萝卜。他总觉得胡萝卜有股难以言喻的怪味,也不是不能吃,就是很倒胃口。这个习惯从小便是如此,但是,迫于严格的家教,每次他要将胡萝卜挑出来,或者大声抗议饭菜里的胡萝卜时,就会受到严肃的批评。
“不要挑食”“不要娇气”“不要让爸爸妈妈生气”
……
很奇怪,这类带着强烈命令、规训语气的话,每次出现,都夹杂着看似温馨亲情、其乐融融的场景。而父母的爱,有时候让小小的杨砚峥不太理解。这种爱居然可以硬生生地压过生理排斥,让一个什么事都不懂的小人儿,违背自己的味觉本能,将恶心的食物一次又一次下咽,只为了换来一句或真情或假意的夸赞:“真乖”。
于是长大后的杨砚峥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会回避自己不爱吃胡萝卜这件事。毕竟,连最亲密的家人,都选择忽略甚至压抑的需求,在他看来,是一件难以启齿又不足为外人道也的小事。小事嘛,忍忍就好。
目光回到筷子上这块牛肉,其实是杨砚峥爱吃的做法,将牛肉送入口中,味蕾的满足瞬间淹没了他翻涌上来的思绪,“好在现在可以自己做选择了”,他想着,也有了和唐钧屹斗嘴的心思。
杨砚峥:“你不懂,虎皮青椒要火候掌握的刚好才能煎出这样恰到好处的虎皮,调味也刚刚好,酸甜咸恰到好处。”
杨砚峥:“吃完你洗碗。”
唐钧屹:“你的饭盒你洗。”
杨砚峥:“你用了你洗。”
……
最后还是杨砚峥洗了碗,没办法,人在屋檐下,要想被困期间继续吃到饭,不得不低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