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2章 困在楼里的思绪

作者:名为一串代码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过了好久,也可能是林榆清不看手机的时间太长,当她再次拿起手机打开微信的时候,又收到了十几条轰炸一般的消息。


    1202:“呜呜呜太好吃了!!!”


    1202:“您是神仙吧?”


    1202:“您是我的救命恩人!”


    1202:“恩人,我有什么可以为您提供帮助的”


    1202:“恩人,您为什么不理我”


    1202:“恩人,我直接去敲您家的门会不会太冒犯了,恩人”


    1202:“恩人,您回我个消息吧。”


    情绪一向平稳的林榆清,瞬间像受惊的猫一样,炸起毛来,几乎是弹射一般地在手机上敲起字。


    1201:“不用不用,饭盒是一次性的,扔掉就行。”


    1201:“大家都是邻居,特殊时期,相互帮忙嘛,你不用客气。也不用来敲门。”


    最后那几个字,几乎是林榆清用尽毕生力气打出来的。从毕业开始,独居至今,作为众多大城市的独居单身女性之一,她向来非常清楚保护**的重要性。入住的这个小区,也是林榆清托各个朋友在多方考察了各种因素,最终选择的物业服务质量高,安保系统完善,业主群体素质高,私密性最好的小区。


    在被1202的消息轰炸之前,林榆清对自己的居住环境甚是满意。小区的业主们客气、礼貌又疏离。最多的交流,就是碰巧乘坐一趟电梯时的眼神交会,但是大家都十分遵守大城市的生存法则,目光接触后立马点头微笑再移开,全过程控制在三秒内。


    住的地方距离林的工作单位有一段距离,所以没有同事在同小区。当然也没有朋友。林榆清选住址的时候,刻意避开了这个城市所有的朋友。不是关系不好,相反,她和所有的朋友都相处得十分愉快。


    甚至有朋友急切地邀请她成为邻居,热情地帮她打听待出售的好价房产,她都婉拒了。理由是她需要一些独立的空间,没有心理准备地出门遇到熟人会让她不舒服。


    于是,在这座断断续续生活了七年的大城市里,林榆清时常觉得,自己已然像是一条游离在舒适区域的鱼了。经历过一番摸爬滚打后,建立了一些根基,得心应手、自由独立地生活着。工作上几乎没有需要极度耗费心神才能解决的问题,交际圈的朋友们包容友善恰到好处地分布在她生活的各个角落。


    有一段时间林榆清甚至有些抽离感,她过于理智地思考、分析、观察、执行,沉溺于将所有事物甚至人物当作研究对象,以具体的研究方法对待他们。以至于有时会分不清现实和虚幻,幸好读研时候的导师,会时常约这个爱徒一起见面吃饭,叮嘱她要注意自己的状态。


    林榆清是个很普通但又有些奇怪的人,她通常对人际关系极度淡漠,但有时又出奇的招人喜爱,比如这位视她为己出的导师。她也十分听导师的话,尝试了各种之前想过但一直拖延的兴趣爱好。各类体育运动、各种乐器,花里胡哨地学了很多,直到发现了一项人类本能的生存技能——做饭。


    说来也巧,发现自己对做饭这项技能的热爱,是由于林榆清跟着一个酷爱健身的朋友一起运动。这个极度自律的朋友了解了她的饮食习惯后,强烈要求她放弃工作日单位食堂,周末叫外卖的吃饭方法,让林榆清自己动手做一些干净的饮食。甚至威胁到:如果不照做,就要闯到她家给她做饭。


    就在这样极具效果的威胁之下,林榆清开始自己做饭,之后便一发不可收拾。她几乎无可救药地爱上了,将各种各样原材料,经过一些特定的程序和烹饪方法,最后制作出完全符合并满足自己味蕾要求的佳肴。是的,林榆清在人生的第二十七个年头,爆发出了强大的吃货属性。


    之后的生活更是如鱼得水,做饭像是一条线,将林榆清所有的生活串联在一起,形成一个灵动的整体。或者说,过去的生命像是一大块拼图,一直缺少一个看似无关紧要的碎片,直到做饭这个技能填补了这个空缺,这个名叫“林榆清”的巨型人像拼图,像是完成了画龙点睛的那一笔,活了。


    但是这个活得十分肆意又滋润的人,怎么也没有想到,自己突然的热心泛滥,会造成现在这种局面。面对着聊天界面上,自己刚刚回复的两句消息,又被对方的白色聊天气泡填满,林女士开始有些许后悔刚刚冲动之下的投喂行动。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