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25章 春分与渐醒的土

作者:love卡布奇诺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春分这天的风带着点软意,吹得美术室窗台上的水仙花瓣轻轻颤。祈丞正蹲在画案前调颜料,鹅黄掺了点嫩绿,像把刚化的雪水和新冒的草芽揉在了一起。窗台上的玻璃瓶换了位置,摆在阳光最足的角落,里面的种子袋解开了口,去年的银杏叶和糖纸星星并排躺着,被阳光晒得微微发烫。


    “王阿姨说花圃的土该松了。”沈清书扛着把小铁铲走进来,铲头还沾着点湿润的泥,是今早去花圃试挖时带的。他把铁铲靠在墙角,视线落在画案上——祈丞正往画布上抹第一笔绿,颜料在纸上晕开的样子,像极了土里刚钻出来的芽尖。


    “去年的松土工具,你还记得放在哪儿吗?”祈丞忽然笑了,从画夹里抽出张速写,画的是王阿姨家的工具棚,角落里的小锄头和喷水壶挨在一起,手柄上缠着圈红绳,“我特意画了红绳标记,怕今年找不到。”


    沈清书接过画,指尖在红绳的线条上轻轻划着。阳光从水仙花瓣的缝隙漏下来,在画纸上投下细碎的光斑,像给那工具棚又添了层暖意。“我也做了记号,”他从口袋里摸出个小木牌,上面刻着个小小的“丞”字,“去年埋种子的地方,我插了这个,今年一看,木牌周围的土果然比别处软些。”


    晚自习的教室里,新翻的泥土气息顺着窗缝钻进来,混着刚发的课本油墨香,成了春夜里独有的味道。祈丞在画《我们》的第四圈春天,笔尖在土里画了些弯弯曲曲的线,像蚯蚓的轨迹,又像红绳在地下的影子。


    “你看这根线,”祈丞把画推过去,“和去年春天画的根须几乎重合,但多了几个分岔,像我们今年新接的红绳。”


    沈清书正往笔记本上抄公式,闻言抬头笑了:“再画两只手吧,正在往土里埋瓜子壳,红绳从袖口垂下来,线头沾着点颜料——你的颜料盘里总混着点土黄色,像刚从花圃回来。”


    周末去王阿姨家时,花圃的雪已经化透了,泥土翻出湿润的黑褐色,里面还能看见去年埋的橘子糖纸碎片,被土浸成了半透明的琥珀色。王阿姨正在往土里撒骨粉,说是给种子补营养,木耙划过土地的声音沙沙响,像在给春天读信。


    “你们去年系红绳的那两根花架,”王阿姨直起身捶了捶腰,“我刷了层新漆,红棕色的,像向日葵秆子晒透了的颜色。”


    祈丞蹲在翻好的土地边,看沈清书用小铲子挖种植坑。坑的间距比去年宽了些,沈清书说“今年的种子要种得疏点,好让根须长得更开”。红绳在两人手腕间晃悠,偶尔掉进土里,拽出来时沾着点泥,倒像是给绳子镀了层大地的颜色。


    “画张我们种地的画吧,”祈丞忽然提议,“就画王阿姨站在花架下笑,我们蹲在地里,影子在土上拼成颗向日葵的形状。”


    沈清书点头时,春风正好吹过花圃,把王阿姨的笑声送过来,混着泥土的腥气,成了最生动的背景音。他往画纸上添了只蝴蝶,停在祈丞的画夹上,翅膀上的花纹和去年夏天画的那只一模一样,只是颜色深了些。


    “这是去年那只蝴蝶的孩子,”沈清书说,“跟着花香找过来的,知道我们在这里种向日葵。”


    离开时,王阿姨往他们包里塞了袋新炒的南瓜子,说是自己家种的,比向日葵种子更脆些。“明年春天,”她说着拍了拍祈丞的肩膀,“就把这南瓜子壳也埋进土里,让土里的养分也尝尝新味道。”


    美术室的灯亮到后半夜,祈丞把南瓜子壳放进玻璃瓶,和向日葵种子、糖纸星星摆在一起。沈清书正在给《我们》的第四圈题字,“第四圈的春天”几个字写得格外稳,末尾画的红绳结比去年多了个分岔,像在往未来生长。


    “你说,我们的红绳会不会长根?”祈丞忽然问,看着窗台上的玻璃瓶,“像向日葵的根那样,在画夹里、在花圃里、在我们数过的季节里,悄悄缠成一团。”


    沈清书往他手里放了颗橘子糖,糖纸在灯光下泛着熟悉的光。“早就在长了,”他眼里的笑意比糖还甜,“你看第一本画夹里的红绳,和第四圈的红绳在画里接在了一起,就像根在土里长了四年,早就分不清哪段是开头,哪段是现在。”


    春风从窗外吹进来,带着新抽的杨絮,落在画案上的画纸上。祈丞看着《我们》里四圈红绳在画页上绕出的圆,忽然明白,所谓循环从来不是原地打转,而是像这红绳的根,每一圈都往更深的时光里扎,每一圈都带着过去的暖,长出新的模样。


    就像此刻,玻璃瓶里的种子正在苏醒,去年的糖纸在土里慢慢融化,而他们站在第四圈的春天里,已经能看见红绳的下一个分岔,正朝着明年的夏天,朝着更远的时光,悄悄生长。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