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24章 雪融与待发的芽

作者:love卡布奇诺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腊月初的雪下得绵密,美术室的玻璃窗蒙着层薄霜,却挡不住里面的暖意。祈丞正用温水擦拭画案,去年冬天留下的颜料渍被泡得发软,擦开时像朵慢慢晕开的云。窗台上的玻璃瓶里,红绳缠着今年新收的向日葵种子,袋口露出半截去年的银杏叶,叶尖被暖气烘得发脆,却仍牢牢系着那颗糖纸星星。


    “王阿姨托人送了新的姜茶包,”沈清书抱着个纸箱走进来,肩上落着点雪,进门时带起阵冷意,“说加了晒干的桂花,比去年的甜些。”他把纸箱放在地上,里面是几盆水仙,绿得发亮的叶丛里已经冒出花苞,“她说明年开春的种子,就用这水仙盆里的土种,说养过花的土更有劲儿。”


    祈丞蹲下身摸了摸水仙的叶片,指尖沾着点湿润的凉意。“像不像我们去年养的向日葵?”他忽然笑了,指着最壮的那盆,“这根茎的弯度,和去年冬天画里的枯葵一模一样。”


    沈清书从画夹里抽出张速写,是今早路过花圃时画的——雪地里的木牌上,“向日葵区”三个字被雪盖了一半,露出的笔画上却缠着圈红绳,绳尾坠着颗小小的木珠。“藏了个去年的细节,”他指尖点在木珠上,“这珠子的位置,和去年红绳结的位置重合了。”


    晚自习的教室里,姜茶的热气顺着保温杯口往上冒,混着粉笔灰的味道,成了冬夜里特有的气息。祈丞在画《我们》的第三圈冬天,笔尖在雪地里画了串脚印,深的那排带着点颜料渍,浅的那排边缘有细碎的糖纸碎屑——是他们此刻的脚印。


    “你看,”祈丞把画转过去,“去年的脚印旁边,我画了个小小的玻璃瓶,今年的脚印旁边,画了两盆水仙,根须在土里缠在一起。”


    沈清书正往他杯里续热水,闻言低头笑了:“再添只猫吧,就画王阿姨家的那只橘猫,正蹲在水仙盆旁边,尾巴缠着红绳的线头,像在数着春天还有多少天。”


    周末去王阿姨家时,院子里的雪已经扫开了条小路,花圃上盖着层厚厚的雪被,王阿姨说这样能保住土里的热气,明年的种子才长得壮。屋檐下挂着串干辣椒和玉米,红的黄的在白雪里格外显眼,像谁在冬天的画布上点了两笔亮色。


    “你们去年系红绳的那两根向日葵秆,我留着做了花架,”王阿姨指着廊下的木架,“春天就把水仙移过去,让藤顺着秆子爬,像红绳缠着花茎那样。”


    祈丞看着那两根木架,秆子上还能看出红绳勒过的浅痕,风一吹就轻轻晃,像在和去年的自己打招呼。沈清书正在画这场景,笔尖在雪地上顿了顿,忽然往木架旁边画了个小小的雪人,脖子上系着段红绳,手里举着颗橘子糖。


    “雪人手里的糖,是去年冬天你丢在雪地里的那颗,”沈清书说,“当时以为化了,其实是被雪埋起来,今年变成了雪人的秘密。”


    离开时,王阿姨往他们包里塞了袋炒瓜子,是用今年的向日葵种子炒的,还特意加了点桂花。“明年开春种种子时,”她说,“把这瓜子壳埋进土里,当肥料,就像把今年的秋天,种进明年的春天里。”


    美术室的灯亮到很晚,祈丞把瓜子壳收进玻璃瓶,和种子、星星放在一起。沈清书正在给《我们》的第三圈画最后一笔,在雪地里添了个小小的箭头,指向远处的花圃,箭头旁边写着:“春天从这里来。”


    “你说,”祈丞忽然开口,看着窗外的雪,“我们的红绳,明年该绕第四圈了吧?”


    沈清书往他手里塞了块姜糖,糖在舌尖化开,带着桂花的甜和姜的暖。“绕到第十圈时,”他眼里的光比台灯更亮,“就把所有的红绳接起来,从美术室的窗台牵到王阿姨家的花圃,让它顺着向日葵的茎秆,长出一串会开花的结。”


    雪又开始下了,细细的像撒了把盐。两人并肩走出教学楼时,红绳在手腕上轻轻碰,留下点暖乎乎的痒。祈丞看着地上并排的脚印被新雪慢慢盖住,忽然想起王阿姨的话:“雪化了就是春天,就像种子落了土,总会发芽。”


    他们的故事,就像这循环的季节,雪下面藏着春天的芽,糖里面裹着去年的甜,红绳的每一圈缠绕,都是给时光的信,写着:下一个春天,我们还要一起种向日葵,一起数红绳上的结,一起把每个冬天的暖,都酿成明年的光。


    窗台上的玻璃瓶在雪光里泛着暖,里面的种子沉睡着,像在做一个关于春天的梦。梦里有红绳,有糖纸星星,还有两个并肩的身影,正在雪地里,悄悄数着春天的脚步。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