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22章 蝉鸣与叠印的影

作者:love卡布奇诺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入夏的第一声蝉鸣钻进美术室时,祈丞正在给新画的向日葵点花蕊。颜料盘里的橘红掺了点金粉,落笔时像把阳光碾成了碎末,簌簌落在花瓣上。窗台上的玻璃瓶里,去年的柳条早已抽成绿藤,缠着颗糖纸星星垂下来,藤叶间藏着个小小的木牌,上面刻着“第二圈”——是沈清书用美工刀刻的,笔画边缘还带着点毛边。


    “王阿姨说,最早种的那批向日葵该开花了。”沈清书抱着个西瓜走进来,额角的汗顺着下颌线往下滑,滴在画案上,洇出个小小的圆。他把西瓜放在凉水里镇着,视线落在画布上——画里的向日葵丛中,藏着个小小的画夹,封面上的芽已经长成了茎,红绳在茎上绕了两圈,比去年多了一圈。


    “多绕的那圈,藏了片银杏叶的影子。”祈丞用细笔在红绳的结上点了点赭石色,“去年秋天捡的那片,叶脉的纹路拓在里面了。”


    沈清书拿起画笔,蘸了点钴蓝,在向日葵的阴影处添了几笔。“我也藏了东西。”他笑着说,笔尖在花瓣边缘勾勒出颗半融化的糖,“是今年春天埋种子时,不小心掉进土里的那颗橘子糖,现在化成了花的养分。”


    窗外的蝉鸣越来越密,像在为这幅画伴奏。美术室楼下的梧桐叶已经绿得发亮,阳光穿过叶隙,在画案上投下晃动的光斑,把两人的影子叠在一起,红绳的影子在光斑里轻轻晃,像条游动的小蛇。


    晚自习的风带着热意,吹得教室后的电扇吱呀转。祈丞在画《我们》的新一页,笔锋偶尔停住,抬头时总能看见沈清书往他桌角放颗冰镇橘子糖——糖纸被水汽浸得有点软,却仍透着股清凉的甜。


    “去年的这个时候,我们在画里给向日葵系红绳。”沈清书忽然开口,笔尖在演算纸上划出条抛物线,“那时你说,红绳的结要画得松一点,给明年留余地。”


    祈丞低头看着画里的红绳,果然见去年画的结留着道缝隙,今年新画的红绳正好从缝隙里穿过去,打成了个更大的结。“就像我们的画夹,新的总挨着旧的放。”他忽然笑了,“王阿姨的向日葵也是,新苗总在去年的花茎旁边发芽。”


    周末去花圃时,向日葵已经开成了片金色的海。最中间那两株特别高,红绳在花茎上绕了两圈,风一吹就碰在一起,发出细碎的声响。王阿姨坐在藤椅上摇着蒲扇,看见他们扛着画板来,指着花丛深处笑:“那两株的根缠在一起了,拔的时候才发现,去年的老根没烂,新根顺着老根的纹路长,像条会开花的绳。”


    祈丞蹲在花田边,看着沈清书把两人的影子画在画布上。阳光把影子拉得很长,红绳的影子在地上交缠,像给土地系了个结。“你看,”他碰了碰沈清书的手肘,“影子里的我们,比去年高了些。”


    沈清书抬头时,正好撞见祈丞眼里的光,像把向日葵的花盘装进了瞳孔。“因为红绳也长了。”他说着,从口袋里摸出段新的红绳,接在原来的绳尾上,“王阿姨说,绳不够长了就接,日子也是这样,一段接一段,就成了一辈子。”


    他们把新接的红绳系在最高的那株向日葵上,绳尾拴着今年的第一片蝉蜕,薄得像层透明的纸。风过时,蝉蜕在阳光下闪闪发亮,像给这段新绳镀了层光。


    离开时,王阿姨塞给他们两个向日葵花盘,说是特意留的,籽粒饱满得能看清纹路。“回去炒着吃,”她说,“去年的瓜子你们说有点咸,今年少放了点盐,尝尝是不是更像橘子糖的味。”


    美术室的灯亮到很晚。祈丞把炒好的瓜子倒在画案上,沈清书正给《我们》的新页题字——“第二圈的夏天”,字迹比去年更稳,却仍在末尾画了个小小的糖纸星星。


    “明年的红绳,该绕第三圈了。”祈丞捏起颗瓜子,壳上的纹路像条迷你的红绳。


    沈清书往他手里放了颗橘子糖:“绕到第十圈时,就把所有的红绳编成条手链。”他看着窗外的月光,眼里的笑意比糖还甜,“手链上要串着每年的种子,每颗种子里都藏着一个夏天的蝉鸣。”


    蝉鸣又响起来,混着画室里的颜料香和瓜子味,成了这个夏天独有的气息。祈丞看着窗台上的玻璃瓶,藤叶间的“第二圈”木牌在风里轻轻转,忽然觉得,他们的故事就像这不断生长的红绳,每一圈都叠着去年的影子,每一圈都藏着新的暖。


    而那些叠印的影子,那些新旧交织的暖,会像向日葵的根一样,在时光的泥土里越扎越深,长出一个又一个,永远带着蝉鸣与红绳的夏天。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