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17章 融雪与萌芽的信

作者:love卡布奇诺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开春的第一场雨来临时,祈丞正在给窗台上的玻璃瓶换清水。积雪在夜里悄悄化了,顺着屋檐滴成串,敲在美术室的玻璃窗上,像谁在轻轻叩门。瓶里的向日葵茎秆依旧干枯,却在水汽里透出点温润的光泽,那枚橘子糖纸折的星星被雨水映得透亮,仿佛浸着一层薄薄的光。


    “在看什么?”沈清书抱着一摞新书走进来,发梢还带着点雨丝。他把书放在画案上,视线掠过玻璃瓶,忽然笑了,“王阿姨说,花圃里的种子该醒了。”


    祈丞抬头时,正撞见沈清书睫毛上的水珠滚落,像颗微型的雨。他从画夹里抽出张纸,纸上是幅速写:湿润的泥土里,几株嫩芽正顶破种皮,芽尖缠着圈极细的红绳,绳尾飘着片橘子糖纸的碎屑。


    “昨天去看时画的,”祈丞指尖点在芽尖,“王阿姨说这叫‘顶破壳的劲儿’。”


    沈清书接过画,指尖在红绳的线条上顿了顿,忽然从口袋里摸出个信封。信封是牛皮纸的,边角被磨得有些软,上面用铅笔描了朵小小的向日葵。“寒假写的,”他说,“总觉得当面说太啰嗦。”


    祈丞拆开信封时,闻到淡淡的墨水香混着橘子糖的甜味。信纸上的字迹比平时工整,却仍能看出笔锋里的认真:


    “去年冬天你说,红绳是‘冬天也不会散的结’。但今天去看种子时忽然想,或许它更像根线,一头拴着去年的枯葵,一头牵着今年的芽。就像我们画《我们》时,你在夏天的画里藏了片秋天的橘子瓣,我在冬天的角落里画了颗春天的蒲公英。”


    “王阿姨煮姜茶时说,‘暖不是堆起来的,是慢慢渗的’。现在才算懂——是你递来的每颗糖,是你画里总朝我弯的向日葵,是雪地里并排的脚印被新雪盖了又踩,踩了又盖。”


    “春天该画什么?或许该画泥土里的糖纸星星,画雨里缠着红绳的芽,画我们站在去年的向日葵丛里,数今年第一只停在芽尖的蝴蝶。”


    祈丞读信时,窗外的雨正好停了。阳光从云缝里漏下来,照在信纸上,把字迹映得微微发亮。他忽然想起寒假里,沈清书总在晚自习时低头写着什么,铅笔尖在纸上沙沙响,像在种一颗会发芽的字。


    “回信吗?”沈清书的声音里带着点不易察觉的紧张。


    祈丞没说话,只是拿起画笔。他在速写的背面画了两只手,一只握着画笔,一只捏着橘子糖,指尖缠着的红绳在中间打了个结,结上还沾着片融化的雪——雪水正顺着绳纹往下滴,滴在泥土里,长出棵小小的向日葵,花盘里嵌着颗星星。


    “这样算不算?”他把画递过去,指尖不小心碰到沈清书的手,像两滴雨落在同一片叶上。


    沈清书接过画时,阳光刚好漫过画案。玻璃瓶里的花茎影子在画上轻轻晃,和红绳的线条叠在一起,像时光在纸上走了个圈。他忽然发现,画里的向日葵花盘朝着光的方向,而光里,藏着两个并肩的剪影。


    “下午去花圃吧,”祈丞看着窗外抽芽的柳树,“带着画笔和糖。”


    “再带上信纸,”沈清书把画放进画夹,和那封牛皮纸信摆在一起,“或许泥土里,能长出新的字。”


    雨后天晴的风里,带着泥土和青草的味道。两人并肩走出美术室时,红绳在手腕上轻轻晃,像两根牵着春天的线。祈丞看着沈清书手里的画夹,忽然觉得,他们的故事从来不是画在纸上的静物,而是会跟着季节发芽的种子——去年的暖融在今年的土里,今年的光会照进明年的画里,循环往复,永远新鲜。


    窗台上的玻璃瓶还在,水珠顺着瓶壁往下滑,落在窗台上,洇出一小片湿痕。那痕迹里,仿佛能看见未来的夏天:向日葵开得正盛,花盘里藏着冬天的红绳,藏着春天的信,藏着两颗永远朝着光的,正在慢慢长大的心。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