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19章 晨光里的小约定

作者:了了姜木风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清晨六点半,面包店的发酵箱准时发出轻微的嗡鸣。苏晚把面团从冷藏柜里取出来时,顾言之正站在厨房门口,举着两件校服问:“今天穿小熊还是兔子图案的?”他金丝眼镜后的眼睛还带着惺忪睡意,却把女儿的喜好记得分毫不差。


    “小熊吧,”苏晚笑着擦去他嘴角的牙膏沫,“昨天念念说同桌夸她的小熊发卡可爱。”顾言之点点头,转身把校服放在女儿床头,顺便帮她把枕边的建筑模型摆正——那是他用乐高拼的迷你面包店,昨晚被顾念晚抱在怀里睡觉,有点歪了。


    顾念晚的早餐总带着仪式感。吐司要切成三角形,煎蛋的蛋黄必须是溏心的,牛奶杯沿要沾圈燕麦片。“这是我们的早餐协议,”她举着叉子宣布,小脸上沾着面包屑,“就像爸爸和甲方签的合同,不能违约。”


    顾言之假装严肃地举手:“建筑师保证遵守。”苏晚则在旁边补充:“烘焙师附加条款——今天的吐司抹蜂蜜,奖励念念昨天主动帮老师擦黑板。”顾念晚立刻欢呼着扑进她怀里,把面包屑蹭在她的围裙上,像幅会动的早餐插画。


    送女儿上学的路上,是顾言之的“专属课堂”。看到路边的树,他会说:“这是悬铃木,树枝的分叉角度接近30度,适合当天然遮阳伞。”顾念晚就会接话:“像妈妈烤饼干时用的油纸,能挡住热气。”父女俩的对话混着晨光,洒在人行道上,像撒了把会发光的糖。


    有天早上,顾念晚突然说要自己走路去学校。“我已经是小学生了,”她背着书包往前走,小短腿迈得飞快,“爸爸去忙工作,妈妈去烤面包吧。”顾言之不放心,悄悄跟在后面,看见她在路口等红灯时,认真地对着斑马线画了个小房子,才放心地转身离开。


    苏晚的面包店推出了“季节限定”活动,每个月都有新口味司康。三月是樱花味的,粉色面团里裹着盐渍樱花,像把春天揉进了面粉里;四月加了艾草,绿色的司康透着草木香,顾念晚说吃起来像在草地上打滚。


    顾言之总会在新口味推出当天,午休时特意跑一趟。“甲方代表要的,”他一本正经地对苏晚说,却在转身离开时,偷偷把自己最爱的花椒巧克力味塞进公文包。苏晚看着他的背影笑,知道他又在找借口来看她。


    顾念晚的手工课作业,是做“家庭相册”。她把一家三口的照片贴在硬纸板上,用彩笔在旁边画满装饰:顾言之的西装口袋里插着面包,苏晚的围裙上别着建筑图纸,自己的头顶飘着司康形状的云朵。


    “老师说这是最有爱的作品,”她举着相册给晚归的顾言之看,眼睛亮晶晶的,“还问我们家是不是每天都像过节。”顾言之放下公文包,把她抱到腿上,一页页仔细看,连她画错的日期都觉得可爱。


    期中考试后的周末,顾言之兑现承诺,带顾念晚去看建筑展。小家伙戴着和他同款的迷你金丝眼镜,在模型前看得格外认真。看到哥特式建筑的尖顶,她皱着眉说:“不好,不方便放烤箱烟囱。”惹得旁边的老爷爷哈哈大笑。


    苏晚在家准备他们的“庆功宴”——其实就是加了块牛排的晚餐。她把顾念晚的进步奖奖状摆在餐桌中央,旁边插着两支蜡烛,像在过什么盛大的节日。顾言之带着女儿回来时,看见这场景,突然从背后抱住她:“我们家的烘焙师,越来越懂浪漫了。”


    顾念晚的睡前故事,总带着“跨界”特色。顾言之讲《三只小猪》,会分析稻草房、木头房和石头房的抗压强度;苏晚讲《小红帽》,会教她辨认不同种类的糕点。有天晚上,顾念晚突然说要自己编故事:“从前有个面包师,她的烤箱能烤出会盖房子的饼干……”


    她的声音越来越轻,最后变成了均匀的呼吸。顾言之和苏晚坐在床边,看着女儿恬静的睡颜,像在欣赏一件最珍贵的艺术品。“明天要不要去看老槐树?”苏晚轻声问,顾言之握住她的手,指尖传来熟悉的温度:“好,带块樱花司康去,给它也尝尝春天的味道。”


    周末的老槐树下,阳光透过新叶洒下斑驳的光影。顾念晚在树下铺了块野餐垫,把司康掰碎了喂蚂蚁,嘴里念叨着:“这是给你们盖房子的材料,要盖得像我爸爸设计的一样结实。”


    顾言之靠在树干上看图纸,苏晚坐在他身边织毛衣,线团滚到他脚边,他就顺手帮她绕好。有风吹过,带来面包店的香气,也带来远处孩子们的笑声,像首温柔的歌,唱着这家人的小日子。


    “爸爸,妈妈,”顾念晚突然跑过来,手里举着片心形的叶子,“我们来做个约定吧,以后每年都来这里野餐,直到我长得比树还高。”顾言之笑着和她拉钩,苏晚则把这片叶子夹进了顾念晚的相册,在旁边写:“2024年春,老槐树下的约定。”


    傍晚回家时,顾念晚坐在自行车后座,抱着顾言之的腰睡着了。苏晚跟在旁边,看着父女俩的背影,突然觉得这就是最圆满的生活——没有波澜壮阔的情节,只有这些藏在晨光里的约定,和晚风里的牵挂,像刚出炉的面包,温热而踏实。


    顾言之停下车,等苏晚走到身边,自然地牵住她的手。夕阳把他们的影子拉得很长,连带着自行车后座的小身影,拼成个完整的家。“明天的早餐,”他轻声说,“念念要的太阳蛋,我来煎。”苏晚笑着点头,指尖在他掌心轻轻画了个心。


    面包店的暖灯亮起来了,像在等待着他们归来。窗外的老槐树在暮色里静静伫立,枝桠上仿佛还挂着他们的笑声。这家人的故事,就像这慢慢流淌的时光,在每个平凡的清晨与黄昏,在每次不经意的对视与牵手,在每块带着爱意的面包里,慢慢发酵出更浓、更醇的甜。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