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馆的暖黄吊灯亮起时,苏晚正在给展示架摆上试营业的面包样品。弧形落地窗映着老槐树的影子,顾言之站在吧台后调试咖啡机,蒸汽“嘶嘶”涌出,在他睫毛上凝成细小的水珠。“顾先生,肉桂卷的摆放角度是不是太歪了?”她的声音裹着黄油香飘过来,像根温柔的线,轻轻牵着他的心。
顾言之放下咖啡机,走过去帮她调整。指尖不经意碰到她的手背,两人像触电般缩回手,却又在目光相触时笑出声。这两周,他们总这样——确认心意后的甜蜜像发酵过度的面团,饱满得快要溢出来,连陈宇都打趣:“顾总现在画图纸,线条都带着糖霜味。”
软装挑选那天,林溪非要跟着凑热闹。她指着组亮粉色沙发垫笑:“这个配苏晚的草莓蛋糕,绝了!”苏晚红着脸拽她的衣角,却见顾言之认真地翻看标签:“材质不防污,换米白色吧。”他顿了顿,补充道,“但可以加两个粉色抱枕,你喜欢的那种。”
这话让林溪直接尖叫出声,苏晚的脸却埋进顾言之的臂弯。阳光透过家居店的玻璃,在他们交握的手上投下细碎的光斑,像撒了把会发光的糖。
面包店与咖啡馆的联动活动推出后,订单量暴涨到需要限号。苏晚在朋友圈发了张照片:顾言之穿着围裙帮她打包面包,西装袖口卷到手肘,露出的手表与揉面机形成奇妙的和谐。配文是:“建筑师兼职打包员,今日限定。”
评论区瞬间被“磕到了”刷屏,顾母的消息格外显眼:“小顾,周末带苏小姐回家吃饭。”苏晚看到时差点把面包掉在地上,顾言之却握紧她的手,声音沉稳又温柔:“我妈早就想见你了。”
第一次去顾家时,苏晚拎着亲手烤的核桃酥,手心沁出的汗把礼盒绳都濡湿了。顾母开门时眼里的惊喜藏都藏不住,拉着她的手往客厅带:“快进来,阿姨给你炖了银耳汤。”顾父坐在沙发上看报纸,镜片后的目光落在苏晚身上,虽没说话,嘴角却悄悄扬起。
饭桌上,顾母不停给苏晚夹菜,顾言之在一旁不动声色地帮她挡酒。当苏晚说自己想开分店时,顾父突然开口:“需要找店面的话,我认识些做地产的朋友。” 苏晚愣住,顾言之笑着揉了揉她的头发:“我爸很少夸人,这是认可你了。”
从顾家出来,晚风带着桂花香扑过来。苏晚靠在顾言之肩头,手里还提着顾母塞的土特产:“你爸妈会不会觉得我太普通了?” 顾言之停下脚步,认真地看着她的眼睛:“在我心里,你是最特别的。” 他低头吻她,桂花的甜混着核桃酥的香,在舌尖漫成温柔的海。
咖啡馆试营业当天,李阿姨带着老街坊们来捧场。她看着吧台后穿着情侣围裙的两人,笑得眼睛都眯成缝:“小顾,可得好好对我们小晚,她做面包的手艺,可是能拴住男人一辈子的!” 顾言之举起刚冲好的咖啡,对着众人笑:“我用一辈子当赌注,试试?”
苏晚的脸瞬间红透,却在转身时,悄悄握住了他的手。老槐树的叶子在风里沙沙响,像在为这个约定鼓掌。
晚上打烊后,两人坐在咖啡馆的窗边吃晚餐。苏晚的意面拌着顾言之做的黑椒酱,他的牛排旁摆着她烤的蒜香面包。暖黄的灯光漫在他们身上,把影子拉得很长很长。
“顾先生,” 苏晚突然开口,“等咖啡馆稳定了,我们去旅行好不好?” 她想去看顾言之提过的、有白色灯塔的海边,想在日出时,给他做次沙滩司康。
顾言之放下刀叉,从口袋里掏出个小盒子。打开时,里面不是戒指,而是枚银质书签,刻着行小字:“建筑会老,面包会凉,唯有我们不会散场。” “这是…… 旅行计划书的前言。” 他声音发颤,“等忙完这阵,我们就出发。”
苏晚的眼泪掉在书签上,反射出暖黄的光。她突然明白,最好的约定从不需要华丽的辞藻,就像这枚书签,简单,却藏着能抵挡岁月的坚定。
回去的路上,顾言之牵着她的手走过老街。面包店的暖光与咖啡馆的灯火在街角交汇,像两束相拥的光。苏晚看着他的侧脸,突然想起第一次见他时,这个高冷建筑师站在面包店门口,像幅与烟火气格格不入的插画。
而现在,他的轮廓早已融进这片暖光里,成了她生活里最不可或缺的风景。
“顾先生,” 她仰头笑,“明天的三明治,要加双份溏心蛋哦。”
“好。” 他低头,在她额头印下晚安吻,“再加你喜欢的番茄片。”
晚风穿过梧桐叶,把他们的笑声送向很远的地方。老槐树的枝桠在夜色里轻轻摇晃,像在记录这个暖光里的约定——关于面包与建筑,关于等待与陪伴,关于两个灵魂,终将在时光里,烘焙出最甜的模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