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8章 图纸上的糖霜

作者:了了姜木风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顾言之把咖啡馆设计图铺在面包店操作台上时,苏晚正在给蔓越莓饼干塑形。图纸边缘的咖啡渍洇进“吧台区域”的标注,像给冷硬的线条镀了层焦糖色。她放下饼干模子,指尖轻轻划过“弧形落地窗”的线条,突然笑出声:“顾先生,这弧度像极了我揉面时手腕转的圈。”


    顾言之的耳尖腾地红了。他确实对着苏晚揉面的视频调整过三次参数,那些建筑软件算不出的柔和弧度,在她的手腕转动间有了最生动的答案。“需要你的专业意见,”他推了推金丝眼镜,试图维持建筑师的冷静,“比如……烤箱的摆放高度,咖啡机的管线走向。”


    苏晚突然踮脚凑近图纸,发梢扫过他的手背。“这里要留个小窗台,”她指尖点在“客座区”角落,“可以放刚出炉的司康,让客人一进门就闻到香。”顾言之望着她眼里跳动的光,突然觉得那些精确到毫米的设计规范,都不如这抹烟火气的提议动人。


    合作从第二天正式开始。顾言之带着激光测距仪来面包店丈量设备尺寸,苏晚则把不同烘焙工具的使用动线画成简笔画。当“人体工学数据”遇上“揉面最佳姿势”,碰撞出的不是分歧,而是奇妙的和谐——他会根据她弯腰取模具的弧度调整橱柜高度,她则会依据他设计的吧台宽度,改良面包展示架的倾斜角度。


    小夏看着两人凑在图纸上讨论的样子,偷偷拍了张照片发朋友圈:“建筑师和烘焙师的跨界合作,空气里都是糖霜味。”照片里,顾言之的钢笔和苏晚的擀面杖并排放在图纸上,阳光透过玻璃门,在“合作设计”四个字上投下重叠的光斑。


    分歧出现在灯光设计上。顾言之坚持用冷调射灯,强调“现代简约的高级感”;苏晚却想装暖黄吊灯,理由是“暖光里的面包才会像会笑的小胖子”。两人争到傍晚,操作台上的司康都凉透了,顾言之突然抓起她的手按在图纸上:“按你的来,我改电路设计。”


    苏晚愣住时,他正低头研究如何在冷光管线里加暖色滤镜,侧脸的线条柔和得像被夕阳融化的黄油。“建筑的终极目的是让人舒服,”他头也不抬,“你的面包能让人笑,你的灯光设计自然也对。”


    那天晚上,苏晚在面包店推出“图纸饼干”——把咖啡馆的平面图烤成黄油曲奇,用巧克力酱画出顾言之改了七遍的电路走向。顾言之来取饼干时,看着那些歪歪扭扭的线条笑出声,却在咬下第一口时红了眼眶——曲奇的黄油香里,藏着他从未尝过的、被人珍视的味道。


    咖啡馆的模型初见雏形时,苏晚带来了新烤的肉桂卷。顾言之的工作室里,建筑模型与甜点香气奇妙共存,陈宇捧着肉桂卷感慨:“顾总,您这是把生活搬进设计里了。”模型的落地窗边,苏晚用黏土捏了两个小人——穿西装的男人正帮系围裙的姑娘扶稳晃动的展示架,像极了他们在面包店的日常。


    顾言之突然握住她捏黏土的手。“下周去看场地?”他的声音压得很低,指尖的温度透过黏土传来,“那里有棵老槐树,我想在树下加组座椅。”苏晚想起社区中心的银杏树,突然明白这个不善言辞的建筑师,总在用空间记录他们的故事。


    去工地那天,苏晚特意穿了双防滑靴,却在爬脚手架时差点摔倒。顾言之眼疾手快地扶住她,两人在三米高的平台上紧紧相拥,脚下是钢筋水泥的丛林,头顶是湛蓝的天空。“顾先生,”她埋在他怀里笑,“我们这是在给爱情打地基呀。”


    他低头吻她,吻里带着肉桂卷的甜。远处的塔吊正在转动,把他们的影子投在未完工的墙面上,像幅正在创作的立体画。原来最好的设计从不需要图纸,当两个灵魂的弧度完美契合,每寸空间都会生长出温暖的形状。


    面包店推出“咖啡馆联名款”那天,顾言之的设计图也通过了最终评审。苏晚把冷调射灯与暖黄吊灯的融合创意,做成了双色马卡龙;顾言之则在设计说明里加了段备注:“本方案灵感来源于晚风面包店的晨间香气,特别感谢苏晚女士的温度指导。”


    当第一盒联名马卡龙卖出去时,苏晚在留言本上画了张简笔画:两个小人站在咖啡馆模型前,手里分别举着钢笔和擀面杖。她在旁边写道:“最好的合作,是你的图纸里有我的糖霜,我的甜里有你的形状。”


    顾言之来接她下班时,看到这句话突然红了眼眶。他从公文包里掏出个小盒子,打开是枚银质胸针——把他的建筑模型和她的面包图案熔铸成交织的弧线。“给设计顾问的勋章,”他声音发颤,“终身有效。”


    苏晚把胸针别在围裙上,金属的冷与黄油的暖奇妙交融。晚风穿过面包店的玻璃门,吹动操作台上的设计图,那些曾经生硬的线条,此刻都像浸过糖浆般柔软。他们并肩站在暖黄灯光里,像两束终于找到共鸣的光,在城市的褶皱里,烘焙出属于彼此的、最甜的时光。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