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6章 褶皱里的甜

作者:了了姜木风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顾言之在设计图上添最后一笔时,晨光正漫过“晚风面包店”的玻璃橱窗。他画的是底层商铺的透视图:面包店的暖黄灯光从落地玻璃渗出来,与隔壁花店的玫瑰香缠在一起,连修鞋摊的缝纫机都透着温柔的金属光泽。陈宇凑过来看,突然指着面包店门口的剪影笑:“顾总,这不是您和苏老板吗?”


    图纸上,穿西装的男人正帮系围裙的姑娘扶稳被风吹歪的招牌,两人的影子在夕阳里叠成心形。顾言之的耳尖腾地红了,却嘴硬道:“建筑需要人文温度。”话虽如此,他却把这版设计设成了手机壁纸——比任何获奖作品都让他心动。


    苏晚的面包店迎来第一位兼职生时,顾言之正在工地核对钢筋尺寸。小姑娘叫小夏,扎着高马尾,见到苏晚就鞠躬:“苏老板,我是看了您的视频来的!您做的花椒巧克力司康,我能一口气吃三个!”她这话让苏晚红了脸,却也让操作间多了许多清脆的笑声。


    小夏手脚麻利,学东西快,只是总爱偷偷观察顾言之。“苏姐,顾先生今天又提前十分钟来啦,”她一边给面包刷蛋液一边挤眉弄眼,“他西装口袋里还装着您上次给的杏仁酥,我看见包装纸露出来了。”苏晚的手一抖,蛋液滴在烤盘上,烫出细小的白烟,像她心里炸开的烟花。


    顾言之带着建筑模型去面包店时,苏晚正和小夏研究新配方。栗子泥拌黄油的香气漫出来,他突然觉得怀里的模型板滞得可笑——再精密的比例,也拼不出这样鲜活的人间。“想把面包店的橱窗设计成弧形,”他把模型放在操作台上,指尖点着亚克力材质的墙面,“这样晨光进来时,能在面包上投出月牙形的光斑。”


    苏晚望着他认真的侧脸,突然想起他说“建筑需要温度”时的样子。她舀起一勺栗子泥递到他嘴边,“尝尝?这是给秋冬准备的配方,加了朗姆酒,像不像您设计里藏着的小秘密?”顾言之张嘴时,舌尖不小心碰到她的指尖,两人像被电流击中般缩回手,操作间的空气突然变得黏糊糊的,裹着栗子香的甜。


    李阿姨提着刚腌的梅子酱来串门时,正撞见这幕。她笑眯眯地把玻璃罐往操作台上一放,“小年轻就是害羞,我和老头子年轻时,在麦场上偷啃一个烤红薯都觉得甜。”苏晚的脸瞬间红透,顾言之却稳稳接话:“阿姨,我们在研究怎么把梅子酱融进司康里。”他这话答得自然,仿佛和苏晚早就是这样默契的伙伴。


    顾言之的设计方案通过评审那天,特意绕路去面包店。苏晚正在给新出炉的司康撒糖粉,阳光透过她的发隙,在面粉上投下细碎的金斑。“恭喜您,顾建筑师。”她递过来一块撒满杏仁片的司康,“这是‘庆功款’,加了焦糖脆片,像您图纸上那些闪光的线条。”


    顾言之咬下去,焦糖的脆、杏仁的香、司康的软,在舌尖织成绵密的网。他突然握住苏晚沾着糖粉的手,“周末有空吗?我想请你去看……我设计的第一个‘有温度’的建筑。”那是栋旧图书馆改造的社区中心,他特意保留了木质书架,还在中庭种了棵银杏树。


    苏晚的眼睛亮得像落满星星,“好呀,我带刚烤的蔓越莓司康当野餐垫。”她的指尖在他掌心轻轻挠了下,像只调皮的小猫,挠得顾言之的心尖都发颤。


    周末的阳光格外慷慨。顾言之带着苏晚穿过银杏林,落叶在脚下铺成金毯。社区中心的木质书架泛着温润的光,孩子们坐在阶梯上读绘本,老人们靠在窗边打盹。“您看,”苏晚把司康分给旁边的小女孩,“这里真的有生活在呼吸呢。”


    顾言之望着她被阳光镀上金边的侧脸,突然明白:最好的设计从来不是图纸上的线条,而是能装下这样的笑脸。他伸手拂去她发梢的银杏叶,指尖不经意间触到她的耳垂,两人都顿了顿,空气里飘着司康的甜和银杏的香。


    回去的路上,苏晚的手机响了。是美食博主打来的,说想做期专访。挂了电话,她突然有些不安:“顾先生,我会不会……越来越不像开面包店的了?”顾言之停下脚步,认真地看着她:“你做的面包能让人笑,能让人觉得生活甜,这就是最好的样子。”


    他的声音像刚出炉的司康,带着熨帖人心的温度。苏晚望着他,突然踮起脚尖,飞快地在他脸颊印下一个带着面粉香的吻。“这是……给建筑师的奖励。”她说完就跑,裙摆扫过满地银杏叶,像只快活的蝴蝶。


    顾言之摸着脸站在原地,金丝眼镜后的眼睛亮得惊人。他低头看着掌心不知何时多出来的蔓越莓司康,突然笑了——原来生活的褶皱里,藏着这么多不经意的甜。


    面包店打烊时,苏晚在留言本上画了个小小的司康,旁边写着:“今天的甜,是银杏味的。”窗外的月光漫进来,落在那句字迹上,像给这份甜蜜盖了个温柔的章。而顾言之回到工作室,在设计图的角落添了行小字:“建筑的终极意义,是让每个褶皱里都长出糖。”


    城市的灯火渐次亮起,把两个心照不宣的秘密,藏进晚风里,藏进面包香里,藏进那些越来越近的心跳里。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