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4章 谋逆案

作者:田黎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熟悉的、沾满血泪的名字如同烧红的烙铁,一个个的映入她的眼帘,每个名字的背后,都曾是一条鲜活的生命,一个他至亲至爱的人。


    他忍不住的颤抖起来,胸腔此起彼伏,滔天的恨意席卷全身。他飞快的扫过卷宗上的内容,他倒是想知道,谋逆这个罪名到底是怎么样强加在一个世代驻守边境的将领上的。


    谢氏谋逆一案,是由监察司全程审理的,林远之从江南的富贵之地调回京城,调任的便是监察司提司一职。


    这也是为什么王璃能从林远之处拿到卷宗的原因,整个京城,谢氏谋逆一案的卷宗,一份存在监察司的文书库内,另一份复写版就在王璃这里,只是省略了些,整体上还是能大概了解事情的来龙去脉的。


    最终经刑部和监察司审议,陛下裁决:定北侯谢凛及其子谢璋,世受皇恩,不思报效,反怀豺狼之心,私通北狄北狄敌国,泄露绝密军情,致落雁城重镇被屠,将士殒命,百姓流离,罪同叛国。


    真是荒唐,仅凭文书资料,就给一个常年驻守边境的将领定罪,甚至都不愿意押解回京受审,真是可笑。


    谢璋接着往下看,他的眼神死死的钉在了人证口供部分,瞳孔骤然收缩,举报谢家谋逆的竟然是谢家军的副将周铮!谢璋狠狠握住手中的卷宗,脑袋一片空白,周铮是父亲最信任的副将之一,也是自小看着他长大的叔叔。


    而卷宗的末尾,附上了刑部和监察司的审议结果,措辞冰冷。


    谢璋的目光死死定在一条不起眼的批注上,那是用一种更为工整的朱砂小楷写的,似乎是某位重臣的阅后意见:谢氏累世将门,竟行此大逆不道之事,所呈人证、物证皆在,已无枉纵之余地。中书省王维安复核卷宗,批!


    卷宗上每一个字,都如同淬了毒的针,扎的他浑身发冷。


    父亲视为手足的副将无情背叛,父亲视为盟友的王家袖手旁观。


    证词上的漏洞百出却还是选择了独善其身,甚至王家可能也为了撇清关系或者达到某种世家利益,默认了谢氏的死亡。


    一股愤怒以及被亲人的绝望油然而生,仇恨、无力以及对王家冷漠的寒心,种种情绪积压在他的心头,在他的胸腔里沸腾、冲撞,几乎要将他撕裂。


    他强忍着克制着,捏着卷宗的手指关节泛白,微微颤抖。


    “阿弃?”一个略带睡意的女生轻轻响起,将谢璋的思绪拉了回来。


    王璃是被那细微的纸张摩擦声和过于沉重的呼吸声吵醒的。她揉了揉惺忪的睡眼,疑惑地看向僵立在一旁地谢璋,以及他手中那份......卷宗!


    她的睡意瞬间就飞散了大半,微微蹙眉,声音带着刚醒地慵懒和一丝不易察觉地警惕:“你...你在做什么?”她目光锐利地扫过他手中翻开地卷宗。


    一个奴隶,大半夜看卷宗做什么?这也太反常了吧。


    谢璋地身体微微一僵,将滔天地恨意和悲愤强行压下,缓缓地,极其缓慢地转过身,脸上恢复往日地、假装地恭敬。轻轻地将卷宗以及那堆书记整理好,放回书案上,动作带着一丝刻意。


    “小姐恕罪,”他垂下头,带着往日般恰到好处地惶恐,“小人...见小姐睡熟了,怕夏夜微凉,想去关窗。不小心...碰落了书,惊扰了小姐。”他指了指被移开地几本书,似乎一切正如她所说那般。


    ......


    王璃沉默了,难道她看起来,真的有那么好骗?


    王璃坐起身,裹紧了身上的外衣,审视的看着他,目光从他滴水不漏的脸上移到手边的卷宗上,试探性地,一字一句地问:


    “你...识字?”


    一个看着就不像寻常人家,又识字地奴隶?这换谁都不信吧。


    王璃此刻对谢璋地怀疑达到了顶峰。若是谢璋没有给出一个合理地解释,明日一早,她就会将人卖到象菇馆去,省的每日总是一副让她猜不透的样子。


    谢璋维持着垂首的姿态,声音一如既往的平静:“回小姐,小人...曾在边关驿站做过几年粗使,来往的军爷多了,耳濡目染...认得几个粗浅的字,自己的名字,还有...军令、粮草之类的”


    王璃直直的盯着他低垂的头颅,沉默了片刻。


    烛光在她的眼中摇曳,两人的影子被拉的极其的高大。


    她微微一顿,似乎在权衡着谢璋话语的真伪。


    忽然,她话锋一转,“你在边关待过?那...可曾听说过''谢家军''?”像是想起什么,继续问道,“还有...谢家那位世子,谢璋,你可听说过他。”


    谢璋藏在书案底下的拳头紧握,手猛地攥紧,指甲深深陷入掌心,用丝丝延绵的疼维持着表面的清醒。他强迫自己抬起头,脸上露出恰到好处的迷茫和敬畏的表情。


    “谢家军?”


    “......”王璃再一次沉默了,她只是懒的想太多,但这并不代表她蠢。


    谢璋并没注意到王璃脸上变幻莫测的表情,“小人...好像听驿站的军爷门提过一嘴...说是很厉害的军队,守着我们边关的。”


    他顿了顿,浮现出一丝“愚昧”的困惑和惋惜,“至于那位少将军...谢璋,听说谢氏谋逆,犯了天大的事,死在苍云关的大火里了。”谢璋不由得唏嘘。


    王璃没继续接话。


    书房内陷入一片死寂。只剩烛火噼啪做响,映照在王璃和谢璋两人身上。过了很久,王璃淡淡的开口,“谢璋,曾是我的未婚夫”


    ......谢璋的内心深处翻涌起惊涛骇浪,始终维持着低头的姿态,目光落在王璃身上。


    王璃思绪飘向记忆深处,微微抬头,两人目光正好对视,恍惚间,王璃愣住原地,她鬼使神差的伸手,眯着眼睛隔空盖住谢璋的下半张脸,蹙了蹙眉,略带疑惑的问起,“我们以前,见过?”


    谢璋一愣,看着少女那双明亮疑惑的双眸,内心一颤,苦笑的摇了摇头。


    王璃的眉蹙的更紧了,王璃自幼就知道,她这人的记忆和直觉是惊人的准的,既然她觉得自己见过这双眼睛,那她一定见过。


    既然阿弃不愿意多说的话,还是等后续以后寻个时机来个威逼利诱吧。


    过了两日,王璃终于抄完父亲交代她的古籍文书,用过早膳后,眉眼间带着几分轻快,领着丫鬟桃红,登上府中准备好的马车。车辕前,谢璋沉默地执起缰绳,驱车前往。


    国公府中的两个石狮子炯炯有神,更是衬托出主人家的气派,来往宾客络绎不绝,喜笑颜开,揖礼寒暄。


    待马车停稳,国公府的小厮伶俐的迎了上来,殷勤引路:“王小姐,请随小的来。”


    一行人穿过抄手游廊中,满园荷香浮动,莲叶接天,粉荷映日,风趣雅致扑面而来,可见布置者的用心。


    行至庭院深处,一池碧水映入眼帘,引路的换成了眉目端正的大丫鬟,引着王璃往蜿蜒池心的水榭处走去。


    京中都知道,国公夫人偏爱荷花,府中荷景可谓是冠绝京都,此时正值荷花盛放,美不胜收。


    水榭门厅处,引路的丫鬟笑着向内通传:“王相府上王璃小姐到。”


    原先莺声燕语、笑语喧阗的水榭,随着这一声通报,那些正凑在一起说笑的闺阁小姐们,听见这一声目光纷纷投向门厅入口。


    也不知道是谁先安静下来,传染开了,整个水榭忽然一下就没了声音,陷入一片微妙的寂静。


    王璃脚步一顿,黛眉急不可察的轻蹙,她又不是什么洪水猛兽,怎得一下子就静下来了尼。


    其实这还真怪不得王璃。国公府素来低调,鲜少大宴宾客。


    如今正值林远之调任回京,且尚未婚娶。这赏荷宴的用意,不免引得京中贵女们芳心浮动、揣测纷纷。


    林远之何等人物?簪缨世家,文武双全,金榜题名,圣眷优渥。论家世、容貌、才情都是顶好的。试问京中哪个贵女不曾暗自倾心。


    而王璃,她与林远之那份自幼相伴的青梅竹马情谊,京中无人不晓。更遑论王璃的母亲裕昌公主与国公夫人乃是闺中密友,手帕至交,两家情谊深厚,走动频繁。


    往日里,王璃有谢家世子的婚姻约束着,众人虽羡慕她与林远之的亲近,倒也不至于将她视为劲敌。


    可如今,谢氏谋逆,满门倾覆,那纸婚姻自然烟消云散。


    王璃恢复自由身,她与林远之之间的那层无形屏障骤然消失。


    昔日的情分与两家交好,此刻落在旁人眼中,便成了直通林夫人心意的捷径,王璃自然也就成为她们和林远之之间,最大的绊脚石。


    更何况,王璃长了一张,无论男女都移不开的脸。就如今日这般,虽不是盛装前来,妆容也过于素净,只着了素雅衣裙,却愈发衬得她天生丽质,难掩风华。眉不画而翠,唇不点而朱,肤色胜雪,犹如天人之姿,不染凡尘。


    可偏偏她那一双明眸却摄人心魂,眼波流转间又将她从云端拉下凡尘,带出一股浑然天成的妩媚与灵动。


    说句不好听的,王璃长得甚至颇具艳色。既有令人自惭形秽的清冷,偏偏生的引人沉沦的魅惑,如何能不招人嫉恨?


    王璃从门厅踏入水榭,眸光流转,只见满座红妆翠袖、粉面朱唇。无论门第高低的小姐们,脸上都挂着无可挑剔的、得体的微笑,然而那笑意却未达眼底。


    望向王璃的目光,带着一股莫名其妙的敌意。


    当然,也并非人人都如此。


    比如兵部尚书家的千金----李骄以及簇拥在她身旁的几位贵女,素来就与王璃不睦。


    开心开心,终于过签了。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4章 谋逆案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