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3章 第三章

作者:沉爱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龙蟠虎踞三千里,秦淮之水膏流脂,宝马香车栉辚辚,不闻大雪霜蹏声。


    沈浚一出来就看见了在日光下肥润柔光的秦淮水,不由想起前朝诗人黄嘉做的一首诗《金陵醉怀》,诗的前半首描写金陵秦淮水似膏如脂。


    如今距离那首诗已经过去很多年了,金陵秦淮的水依旧,无数的文人墨客为它驻足吟唱,江上游舫众多。


    待到晚上,这些游舫灯火辉煌,舫内狎客满堂,丝竹之音不绝,清歌艳舞达旦。


    哪怕沈浚的船舫远离秦淮绝佳风景地,只在一颗歪脖子柳树下停靠,风中仍能传来香脂的味道。


    岸边游人如织。


    他大步踏上岸,把红拂和赵伯的喊声甩在了身后,几个腾挪转身就消失在了人群中。


    唯有他的两个护卫紧紧跟着他。


    “灵均,你跑什么?”纪良追上自家小主人。


    沈浚轻咳一声,有点心虚道,“阿娘来了啊。”


    俞薪沉声说道,“当时主母不同意小侯爷去漠北参军。”但小侯爷还是带着百位精锐部曲家奴去了北地,这是担心被主母责怪。


    他和小侯爷以及纪良不同,年约三十,头发齐整的束在笼冠内,黑面精目,内穿轻甲,外罩披袍大袖,显得身形像铁塔一般,在外出时负责小侯爷的安全。


    纪良这才想起来这事,这一年在漠北打打杀杀的,他都快忘了,猛的被提及,纪良居然也有种逃家被抓到的惊慌感。


    “那,那多买些吧,金陵纸坊的纸砚在长安大有名气,我们也买点。”


    “这还要你说。”沈浚白了纪良一眼,纪良不以为意,嘿嘿笑了一声,和小侯爷并排走着。


    他的阿娘是内院的厨娘,纪良从小就和小侯爷一起长大,小时是玩伴,少时是书童,大时是护卫,感情深厚,得知小侯爷要参军,自然要跟随。


    纪良在府里的吃穿用度和寻常富贵郎君不相上下,主母待他更是没话说,因而,他更忐忑些,也怕乡君生气。


    两个少年郎穿梭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


    自古以来,读书所用的笔墨纸砚就不是普通人家消费得起的。


    因而,书坊的位置大有讲究,需远离小坊杂市。


    博山书院下,有一大市,曰雅市,有纸坊,墨坊,笔坊,以及售卖古籍书画的各家书坊,外摊也卖些负笈游学所用的的书箱竹杖,布包火石,做的是学子,士人,贵族的生意。


    朝廷设的纸务官,砚务官府衙也在这里,故而雅市大坊内的东西颇有保障。


    沈浚站在雅市的青石大街上,街上多是宽衫大袖,脚踩登云木屐的读书文人。


    大袖扬扬,因不受衣祛约束,一袖之大,足断为两,尽力追求自然,风雅,头戴博山冠或是漆纱笼冠,緑帻幞巾也常见。


    反倒是出身书香侯府的沈浚装扮更似武人,引得不少读书人暗中观察猜测,是哪世家豪阀出来的贵公子。


    只因其人,金臂鞲,玉腰带,绯袍烈烈。


    沈浚径直往雅市最大的砚香坊走去,他在金陵已经有一段时日了,对一些有名的市坊去处不算陌生,纪良和俞薪跟在小侯爷身后。


    金陵的砚香坊专收集天下名砚,特以重金聘请瑞州蚺城的制砚名家罗浮,坐镇砚香坊,产出的龙尾砚,为砚中上品,四大名砚之一。


    尚未走至砚香坊,就有伶俐的砚童笑迎上前,张口就是大胤官方雅言,侧身鞠礼,“郎君安好。”


    沈浚进入砚香坊,问那砚童,“罗师制的龙尾砚在哪?”


    一楼砚架上虽有精品,但入不得沈浚的眼,当作送给阿娘的礼物就更寒碜,哪怕阿娘不介意,沈浚却不能不介意。


    “郎君,在三楼的龙尾阁,奴引你去。”砚童忙道,强压下激动,小步引路,能指名道姓要罗大师做的名砚,这位仪表不凡的郎君定是高门士族,郡望豪阀之后。


    砚童言辞间小心,面上笑容却越发热情,“罗大师因要专心制砚之故,鲜少见客,郎君可需要奴通报一声?”


    沈良在小侯爷后面,不得不感慨这小童的心思灵活,会做生意。


    成名已久的罗大师怎么可能有客人说要见就见,那名师的身份不就入俗大流了,不止自己跌了身价,就连龙尾砚价钱也会受到影响,买了龙尾砚的贵人也会不喜。


    物以稀为贵,人也是。


    沽名尚且钓誉,何况是真名师,真大家。


    想见到罗师,必须是得有一定身份的人。


    所以,明明是想打探小侯爷是哪家的,到砚童口中就变成代劳通报了。


    沈浚随手扔了玉带下的青越侯府令牌给他。


    “你就告诉罗师,我叫沈浚。”


    砚童捧着通体颜色殊异的青绿令牌,不敢怠慢,步伐稍快,前去通引。


    沈浚不紧不慢走着,很快,三楼龙尾阁就下来一老者,带着几个奴仆,罗浮捋着雪白的长须,笑道。


    “原来是小侯爷大驾光临,快快请进。”


    沈浚也客气道,“久闻罗师的龙尾砚为天下一绝,今日特来一见。”


    “哈哈,不敢当,不敢当。”罗大师笑容更盛,在前为小侯爷引路,龙尾外堂只坐两人。


    罗大师让砚奴把令牌归还,慈眉善目的笑道,“早就听说令尊的山水纹青桐令盛名,如今一看,果真名不虚传,春水流波,春山青翠,君侯不愧是山水大家。”


    罗浮是真喜爱,青越侯府的青桐令,寻常时候可见不到,是稀罕物,难得一见,只因只有侯府几位主人有。


    沈浚轻快道,“家父和阿娘也很喜欢罗师的龙尾砚。”


    罗浮起身道,“能入侯爷和乡君的青眼,是我之幸,小侯爷请随我来,里间是我的藏品,尽可挑选。”


    二人步入里间。


    一块块砚台各有圆桌,屋内放有冰盆,阴凉干爽。


    沈浚一块块看过去,罗浮在其侧介绍道,“这些龙尾砚用的龙尾石皆石冠群山,一共有二十五个品种,石质细润坚劲,各有各的石纹花彩。”


    又分别介绍了龙尾砚的罗纹,金星,鱼子等不同砚间纹路和独特的龙鳞,玉带,银晕等色。


    老者谈及一生钟爱之物,滔滔不绝,在一圆桌前停下,指着其中一尾砚说道,“这是紫云眉纹龙尾砚,发墨细腻,砚身规整,藏韵其中。”


    “可有金星龙尾砚。”沈浚问道。


    “有的。”罗师走到另一张桌前,伸手,“请看,这就是金星龙尾砚。”


    “砚身正面水波金纹如暴雨,细细点点,没有瑕疵,发墨细腻如丝绸,小侯爷,想要?”


    沈浚点头,“金星龙尾砚和紫云眉纹龙尾砚包起来,我要了,售价几何?”


    罗师慢慢捋须,说道,“既然是小侯爷要的,那就黄金三两。”


    沈浚从锦绣袋里拿出一锭金子,放在桌上。


    罗浮招来奴仆去称量,又道,“小侯爷要再看看其他的名砚吗?”


    沈浚刚想摇头,发现不远处有一对小砚。


    “银鱼纹龙尾砚,砚生银粼,这两小砚奇特的是,银鱼一头一尾互对之,我便把它们做成了一对。”


    “可当文房清供玩物,亦可做小辈之礼。”


    沈浚走出两步又返回,对那小砚并未细看,“这两个也包下吧,价钱从金块里扣。”


    说完,就出去了。


    在龙尾阁坐了一会,等砚台包装好,捏着少了一半的金块,沈浚琢磨着要不要把金块融成金珠子,这样拿出去也方便些。


    罗浮送了一对小鱼玉质笔搁给小侯爷。


    “我知小侯爷家中书香墨浓,就不说注意养护的话了,宝物得遇有缘人,两皆欢喜,小侯爷,下次来,直接报名讳即可。”罗浮笑道。


    沈浚坦然收下,对着老者告辞。


    他让俞薪先送砚台回船舫,免得磕碰了好砚。


    纪良等俞薪走后,对着小侯爷说道,“灵均,等会我买一支诸葛笔送给主母。”


    “也好,那我买澄心堂纸。”沈浚和纪良下楼,两人商量着赔罪礼物。


    他往楼下随意瞥了一眼,砚香坊楼下人并不多,在大堂里观摩讨论的斓衣士子也多聚集在各方砚架附近,砚童分散四周,有人购买便带他去柜头那。


    时值下午,一人跨进门槛。


    沈浚站定在原地,纪良顺着他的目光看去。


    来人踩着疏斜日光,踏入砚香坊,长靴下的袍角如云落下,层叠的袍袖似重重大雪飘荡,反射出细薄凉润感,衣袍非麻非葛,像是蚕丝织就,但又比丝物更加明亮几分,端的是贵重华丽非常。


    沈浚却知道这人的衣物都是特制品,漠北的阿喀仑雪山深处有奇物雪蚕,与中原的蚕不同,雪蚕吐出的蚕丝凉如春冰,自带清凉。


    李璋身上的衣物,名曰大雪袍,光是雪衣织造就有数百绣娘,只供他一人衣物使用。


    豪奢可见一斑。


    穿着雪色重衣的李璋眼皮一抬,露出那张高鼻薄眼的脸,眉骨深深,落下阴影,乌黑的瞳珠沉静得不起一丝波澜,语气懒倦乏味。


    “沈浚。”


    “金陵无趣,我要回玄都城了。”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3章 第三章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