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5章 画室里的三角函数

作者:陈陈陈无明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周一清晨,崔小舟刚踏进校门,就感觉到异样的目光。几个不认识的低年级女生对她指指点点,然后凑在一起窃窃私语。她下意识拉紧校服袖口,盖住手腕上已经结痂的皮炎疤痕。


    "崔大学霸!"陈雨晴风风火火地冲过来,一把抓住她的手臂,"你火了!真的火了!"


    崔小舟被拽得一个踉跄:"什么火了?"


    "你的画!青艺赛官网首页!"陈雨晴激动地掏出手机,屏幕上显示着市青少年艺术大赛官网——首页轮播图正是崔小舟投稿的《函数牢笼》,配着醒目标题:"数学与艺术的完美碰撞:理科天才的另类表达"。


    崔小舟的心跳骤然加速。她没想到自己冲动之下投稿的作品会获得如此关注。画中那些由数学符号组成的牢笼栏杆,每一根都精确符合黄金分割比例;而笼中若隐若现的飞鸟,则是用微积分公式勾勒出的轮廓。


    "张老师说评委会全票通过让你进决赛,"陈雨晴压低声音,"但需要现场作画验证身份。周五下午,你能溜出来吗?"


    周五下午。崔小舟的胃部一阵紧缩——那天是奥数选拔赛前的最后一次全真模拟,父亲一定会亲自监考。


    上课铃打断了她的思绪。第一节是数学课,李老师走进教室时,目光在崔小舟身上多停留了几秒。课讲到一半,他突然放下粉笔:"崔小舟,你来解释一下这道题的艺术性。"


    全班哄堂大笑,以为是个玩笑。但李老师表情严肃,投影仪上显示的正是《函数牢笼》的高清图片——不知谁把它做进了课件里。


    崔小舟僵在座位上,手指无意识地抠着课桌边缘。她看到李老师眼中闪烁的好奇,那是一种数学老师看到新颖解题方法时的专业兴趣。


    "这个笼子的结构..."她声音发紧,"用的是欧拉公式的变形,每个交点都符合...符合拓扑学原理..."


    "继续说。"李老师鼓励道。


    一种奇特的勇气突然涌上心头。崔小舟站起来走到投影前,用激光笔指向画面:"鸟的翅膀曲线是二阶导数应用,而背景的阴影部分...其实是傅里叶级数的可视化。"


    教室里鸦雀无声。所有人都盯着这个他们熟悉的数学天才,此刻正在用完全陌生的方式解读数学。


    "精彩。"李老师轻轻鼓掌,"这是我见过最有创意的数学应用。"他顿了顿,"不过,下个月的奥数选拔,评委会只认标准答案。"


    这句话像一盆冷水浇醒了崔小舟。她默默回到座位,耳边响起父亲的声音:"别被这些花哨的东西分心,真正的数学是严谨的、纯粹的。"


    下课铃响,崔小舟被叫到了校长办公室。推开门,她惊讶地看到父亲、李校长和那位记者周婷正在交谈。崔明远脸色阴沉,面前的iPad上正显示着青艺赛官网。


    "小舟,这是怎么回事?"崔明远开门见山,手指敲击着屏幕,"你什么时候投的稿?"


    崔小舟的喉咙发紧。她注意到李校长若有所思的表情和周婷迅速记录的笔尖。"上周...晚上回家路上..."她声音越来越小。


    "你撒谎了。"崔明远的声音冷得像冰,"那天你说去图书馆查资料。"


    周婷突然插话:"崔校长,我认为崔同学的作品展现了难得的跨学科才能,这正是当代教育追求的创新精神。"


    "周记者,这是我们的家事。"崔明远生硬地回应。


    "但当''家事''影响到一个天才的发展方向时,就成社会议题了。"周婷不卑不亢,"今早我的专栏已经收到上百条评论,很多人好奇:为什么这位数学天才的画作充满压抑感?"


    崔小舟的心跳漏了一拍。她没想到自己的画会被这样公开解读。


    "无稽之谈!"崔明远猛地站起来,"小舟的画只是...只是数学思维的另一种表达。对吧,小舟?"他看向女儿的眼神里带着警告和某种近乎恳求的东西。


    崔小舟张了张嘴,却发不出声音。她想起昨晚玻璃学习室里,自己偷偷在草稿纸上写下的那句话:"我想呼吸,哪怕只有一天。"


    李校长适时地打破僵局:"好了,这件事到此为止。小舟的画很有创意,但眼下重点是奥数选拔。"他转向崔小舟,"组委会特意来电,说很期待你的表现。"


    离开校长办公室,崔明远一言不发地走在前面。快到玻璃学习室时,他突然转身:"你知道我为什么这么严格要求你吗?"


    崔小舟愣住了。父亲从未问过这样的问题。


    "因为我见过太多天才被浪费。"崔明远的声音罕见地带着情绪,"我教了二十年书,最痛心的就是看到有潜力的学生半途而废。而你...你有机会达到我从未达到的高度。"


    阳光从走廊窗户斜射进来,照在父亲略显斑白的鬓角上。崔小舟突然发现,那个在她记忆中永远威严的父亲,原来也已经有了岁月的痕迹。


    "我明白,爸爸。"她轻声说。


    "不,你不明白。"崔明远摇摇头,"等你站在国际领奖台上时,才会明白这一切的意义。"他打开玻璃学习室的门,"今天加做三套模拟题,把分心的时间补回来。"


    崔小舟默默走进去,在父亲转身的瞬间,她看到周婷站在走廊尽头,朝她做了个打电话的手势。


    午休时分,崔小舟借口去医务室换药,偷偷溜到了美术教室。推开门,她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了——十几名学生正在忙碌地布置着什么,看到她进来,所有人突然鼓掌。


    "我们的明星来了!"张老师笑容满面地迎上来,"你的《函数牢笼》被评委会选为''最具突破性作品''!"


    教室中央的展示板上,贴着放大打印的崔小舟三幅投稿作品。周围是同学们模仿她风格创作的"数学艺术"习作。陈雨晴兴奋地拉着她走到一个画架前:"看!我们给你准备的惊喜!"


    画架上是一幅未完成的集体创作——用各种数学公式拼出的校园全景,每个角落都有同学们的签名和祝福语。最上方用漂亮的花体字写着:"给我们的跨界天才"。


    崔小舟的眼眶突然湿润了。她从未想过自己的秘密创作会得到这样的回应。


    "周五的现场创作,你肯定要参加吧?"张老师递给她一份正式邀请函,"评委会主席是中央美院的林教授,他对你的作品非常感兴趣。"


    邀请函在崔小舟手中突然变得沉重。她想起父亲阴沉的脸和加做的三套模拟题。"我...我不知道能不能..."


    "必须来!"陈雨晴插嘴,"林教授说要当面跟你讨论''数学美学'',这可能是保送央美的机会!"


    保送央美。这四个字在崔小舟脑海中炸开。她一直以为自己的未来只有北大数学系一条路,从未想过还有其他可能性。


    "时间冲突吗?"张老师敏锐地察觉到她的犹豫。


    崔小舟点点头:"周五下午有奥数模拟..."


    美术教室突然安静下来。所有人都知道奥数选拔对她的意义。张老师沉思片刻:"如果...如果我能说服校方调整艺术赛时间呢?比如改到放学后?"


    "没用的,"崔小舟苦笑,"放学后我要去玻璃室,爸爸亲自监督学习。"


    "玻璃室?"张老师疑惑地皱眉。


    陈雨晴忍不住插话:"就是副校长办公室旁边那个透明鱼缸!小舟每天被关在那里做题,连上厕所都要报备!"


    话一出口她就后悔了。崔小舟的脸色瞬间变得苍白。张老师和其他同学震惊的表情让她想找个地缝钻进去。


    "我...我不是那个意思..."陈雨晴慌忙解释。


    "不,你就是那个意思。"一个陌生的声音从门口传来。周婷不知何时站在那里,手中的录音笔闪着红灯。"能详细说说这个''玻璃室''吗,崔同学?"


    崔小舟感到一阵眩晕。她想逃走,但双腿像生了根。记者的问题像一把利剑,将她小心翼翼维护的家庭秘密挑开了一道口子。


    "请不要报道这个,"她近乎哀求地说,"我爸爸只是...只是关心我的学习..."


    周婷的表情软化下来。她关上录音笔:"我理解。但有时候,外界的关注能改变一些不合理的状况。"她递给崔小舟一张名片,"如果你需要帮助,随时联系我。"


    崔小舟接过名片,感到它像一块烫手的炭。她突然意识到,自己正站在一个十字路口——一边是父亲规划好的康庄大道,一边是充满未知的崎岖小径。而她的秘密,已经不再是秘密了。


    下午第一节课,崔小舟心不在焉。黑板上的公式变成了扭曲的线条,老师的讲解声仿佛从很远的地方传来。她的右手无意识地在笔记本上画着——不再是数学符号,而是一扇半开的门,门外是模糊的光。


    下课铃响,班主任叫住她:"崔小舟,李校长让你去一趟会议室。"


    会议室里坐着李校长、几位校领导和表情严肃的崔明远。桌上摆着一份东山日报,头版赫然是周婷的最新专栏:《金牌与枷锁:当代天才教育的反思》,配图是崔小舟《函数牢笼》的局部特写。


    "小舟,"李校长和蔼地说,"我们正在讨论如何平衡你的...特殊才能培养。你父亲提出了一些合理担忧。"


    崔明远面前摊开着一份文件,崔小舟瞥见了"心理评估"和"过度压力"等字眼。她突然明白,父亲正在为自己的教育方式辩护。


    "我认为,"李校长继续说,"在奥数选拔前,应该减少外界干扰。艺术比赛的事,等选拔结束后再考虑,如何?"


    这是一道温柔的禁令。崔小舟看向父亲,后者微不可察地点了点头。


    "好的。"她轻声回答。


    会议结束后,崔明远罕见地摸了摸女儿的头:"回家休息吧,今天不用去玻璃室了。"他顿了顿,"爸爸只是为你好。"


    为你好。这三个字像一把钝刀,在崔小舟心上慢慢磨着。她想起医务室里母亲说的话:"有时候,身体比心灵更诚实。"


    走出校门,崔小舟没有直接回家。她鬼使神差地来到了市美术馆。青艺赛的预热展览已经开始,她的作品被放在"创新实验"展区最显眼的位置。


    站在自己的画前,崔小舟第一次以观众的身份审视《函数牢笼》。那些精确计算的线条,那些隐藏在公式中的呐喊,那个渴望飞出的鸟儿...原来她早已把心声画在了纸上,只是自己都没勇气承认。


    "很震撼,不是吗?"一个温和的男声在旁边响起。崔小舟转头,看到一位白发老者正专注地欣赏她的画。


    "尤其是这个细节,"老者指着笼中鸟的眼睛,"你把黎曼函数的非平凡零点画成了鸟的瞳孔,这种隐喻...令人心碎的美。"


    崔小舟震惊地看着他。这是她故意设置的小彩蛋,没想到会被识破。


    "我是林如山,"老者递给她一张名片,中央美院教授的头衔赫然在目,"周五的比赛,我期待见到你,崔小舟同学。"


    崔小舟接过名片,突然感到一阵难以抑制的冲动:"如果...如果我无法参加呢?"


    林教授意味深长地笑了:"真正的艺术家会找到表达的方式。你的画已经告诉了我这一点。"


    回家的路上,崔小舟的手机不断震动。班级群里已经炸开了锅——有人转发了周婷的报道,同学们正在热烈讨论"玻璃室"的真相。陈雨晴私信她:"对不起,我不知道记者会...你爸没为难你吧?"


    崔小舟没有回复。她站在家门前,深吸一口气,钥匙在锁孔前悬停了许久。门内传来父母争执的声音,这是记忆中第一次,她听到母亲如此激动地反驳父亲。


    "...神经性皮炎是典型的心身疾病!你再这样下去,会毁了孩子!"


    "我培养她成为顶尖人才有什么错?那些艺术玩意儿能当饭吃吗?"


    "她不是你的教学成果,她是我们的女儿!"


    钥匙掉在地上,发出清脆的声响。门内的争吵戛然而止。崔小舟弯腰捡钥匙时,看到地上躺着一封刚送达的快递——寄件人是"市青少年艺术大赛组委会"。


    第六章《教师大会的掌声》将呈现:崔明远的教育方法因女儿奥数成绩获得全市表彰,却在记者追问下面临公众质疑;同时崔小舟收到艺术比赛决赛邀请与奥数选拔冲突的通知;林静站在医院走廊,手中同时握着女儿的皮炎诊断书和艺术比赛入围通知书,面临职业良知与家庭忠诚的终极抉择。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