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教育局大礼堂的灯光格外明亮。崔小舟坐在第一排,手指不停地绞着裙摆。她穿着父亲特意为今天挑选的藏蓝色连衣裙——"庄重、得体,像个未来的数学家"。右腕上的皮炎已经结痂,但此刻又开始隐隐发痒。
"放松点,"崔明远在旁边低声说,"一会儿上台领奖时记得先和李局长握手。"
崔小舟点点头,目光扫过主席台上的横幅:"东山市优秀教育成果表彰大会"。父亲因为她在全省联考中数学满分的成绩,即将获得"卓越教育实践奖"。这本该是个值得骄傲的时刻,但她的胃里却像坠着一块石头。
三天前,市青艺赛组委会发来决赛确认函,时间正好与奥数选拔赛冲突。同一天,母亲将一份《心理状况评估表》放在了父亲的床头柜上。家庭气氛自此降至冰点,餐桌上只剩下碗筷碰撞的声响。
"下面,有请东山市第一高级中学副校长崔明远老师,分享他的''系统性教育培养模式''!"主持人的声音通过扩音器传遍整个礼堂。
掌声雷动。崔明远整了整西装领带,迈着稳健的步伐走上讲台。投影仪亮起,第一张PPT是崔小舟从小学到高中获得的所有数学奖项,密密麻麻排满了整个屏幕。
"教育如同精密数学,容不得半点随意..."崔明远的声音充满自信,"我的女儿崔小舟之所以能保持数学满分记录,关键在于严格的系统化训练..."
崔小舟盯着自己的膝盖,不敢抬头看那些投射在大屏幕上的照片——每一张都记录着她捧着奖杯的标准微笑。坐在不远处的记者周婷正快速记录着什么,时不时抬头看她一眼。
"...每天六点起床,保证两小时晨练;放学后四小时专项突破;错题不过夜,周周有测评..."崔明远的声音在礼堂中回荡,"正如著名数学家华罗庚所说,''天才在于积累,聪明在于勤奋''..."
掌声再次响起。崔小舟感到一阵窒息,这些被父亲引以为豪的"成功经验",在她记忆中全是灰暗的画面——天没亮就被叫醒背公式的寒冷,因为一道题做错而被罚站的羞耻,无数次想参加校园活动却被拒绝的失望...
"最后,我想特别感谢我的女儿,"崔明远的声音突然柔和下来,"她的自律和坚韧证明了这套方法的有效性。"
这是父亲第一次在公开场合表达对她的感谢。崔小舟惊讶地抬起头,正好对上父亲期待的眼神。他微微点头,示意她上台。
掌声中,崔小舟机械地走上台阶。李局长将水晶奖杯递给她时,闪光灯瞬间亮成一片。她按照父亲事先教导的那样,双手接过奖杯,鞠躬致谢。
"崔同学,"李局长亲切地问,"你父亲的教育方法这么成功,你将来也会这样培养自己的孩子吗?"
问题像一把利剑刺入胸口。崔小舟握紧奖杯,指节泛白。她看到台下周婷停止记录,专注地等待她的回答;看到后排母亲担忧的表情;看到父亲鼓励的眼神中暗含的警告。
"我..."她的声音在麦克风里显得异常微弱,"我想每个孩子都...都不一样..."
礼堂突然安静下来。这不是排练好的标准答案。崔明远迅速接过话筒:"小舟的意思是,因材施教很重要,但基本原则是不变的。"他自然地揽住女儿的肩膀,力道却大得让她生疼。
记者提问环节,周婷第一个举手:"崔校长,东山日报近日收到多封读者来信,对您设立的''玻璃学习室''提出质疑。您如何回应这种将学生置于透明监控下的教育方式?"
会场响起低声议论。崔小舟感到父亲的手臂瞬间僵硬。
"这是断章取义!"崔明远的声音冷了下来,"那只是便于辅导的开放式学习空间,我校多名尖子生都自愿使用过。"
"包括您女儿吗?"周婷追问。
崔明远正要回答,礼堂侧门突然被推开。一个工作人员匆匆走到李局长身边耳语几句。李局长表情变得严肃,起身宣布:"抱歉各位,有个紧急通知需要处理。颁奖环节到此结束。"
混乱中,崔小舟被父亲迅速带离会场。经过走廊时,她瞥见一个熟悉的身影——美术组张老师正和李局长激烈地交谈着什么,手里拿着一个印有青艺赛标志的文件袋。
"别看,快走。"崔明远压低声音催促,但已经晚了。张老师看到了他们,快步追了上来。
"崔校长!请留步!"张老师气喘吁吁地拦住他们,"关于崔小舟同学参加青艺赛决赛的事,组委会刚做出特别安排..."
崔明远脸色骤变:"我说过她没时间参加。"
"但央美林教授坚持要见她,"张老师递过一封信,"考虑到奥数选拔的重要性,组委会同意将她的个人决赛时间调整到本周日晚。"
崔小舟的心跳加速。周日晚上是父亲规定的"家庭学习时间",雷打不动。
"不可能。"崔明远断然拒绝,"周日她要完成三套国际奥赛真题。"
张老师露出为难的表情:"崔校长,这是央美破格录取前的专业评估。林教授说...说崔小舟可能是他十年来见过的最有天赋的跨学科人才。"
"跨学科?"崔明远冷笑一声,"她是要成为数学家,不是画匠。"
这句话像一记耳光打在崔小舟脸上。她看到张老师震惊的表情,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羞耻——为自己的爱好,为自己隐秘的梦想。
"爸..."她微弱地抗议。
"回家再说。"崔明远强硬地打断她,转向张老师,"请转告组委会,我们放弃参赛资格。"
回程的车上,沉默像一堵无形的墙。崔小舟盯着窗外飞逝的景色,右手无意识地摸着书包侧袋——那里藏着她的素描本和炭笔,已经三天没机会碰了。
"小舟,"崔明远突然开口,声音异常平静,"你知道我为什么反对你画画吗?"
崔小舟摇摇头,不敢说话。
"因为我见过太多天才半途而废。"父亲握方向盘的手指节发白,"你爷爷是□□后第一批大学生,他本可以成为顶尖物理学家,却迷上了摄影,最后在县文化馆当了一辈子干事。"
这是父亲第一次提起家族往事。崔小舟惊讶地转头看他。
"天赋是责任,不是玩具。"崔明远的声音低沉而坚定,"你有机会站在国际奥数领奖台上,为学校争光,为国家争光。这比几张涂鸦重要得多。"
崔小舟想说那不是涂鸦,想说艺术和数学一样伟大,想说她可能两者都爱...但话到嘴边,却变成了顺从的点头。
回到家,崔明远直接去了书房。崔小舟站在客厅中央,突然注意到茶几上放着一个陌生文件夹,上面印着"东山市人民医院"的logo。她好奇地翻开,映入眼帘的是一份《心理评估报告》。
"小舟?"林静的声音从厨房传来,"你回来了?"
崔小舟慌忙合上文件夹,但已经看到了关键内容——"被试者表现出明显的焦虑症状...创造性需求被压抑...建议减少管控,给予适当自我表达空间..."
"妈,这是什么?"她举起文件夹,声音发抖。
林静擦着手走出来,看到文件后表情变得复杂:"你应该有知情权。上周我带你去做的心理评估,结果今天刚出来。"
崔小舟翻开报告,逐字阅读那些专业术语背后的真相:"过度压力导致的心身障碍...对父亲既敬畏又恐惧的矛盾情感...通过艺术创作实现代偿性满足..."
"你爸看到了吗?"她轻声问。
林静摇摇头:"我放在这里,就是希望他能自己发现。"她叹了口气,"小舟,妈妈是医生,不能忽视这些症状。你的皮炎、噩梦、还有那些藏在数学试卷边角的画...都是身体在求救。"
崔小舟突然感到一阵委屈排山倒海般袭来。她咬住嘴唇不让眼泪落下,但母亲已经张开双臂将她拥入怀中。
"哭吧,没事的。"林静轻抚她的后背,"妈妈在呢。"
就在这一刻,书房门猛地打开。崔明远站在门口,手里拿着同样的文件夹,脸色铁青:"林静,你背着我去做这种事?"
林静没有退缩:"我是小舟的母亲,也是她的医生。她有权利得到专业评估。"
"胡说八道!"崔明远将文件夹摔在地上,"这些所谓的心理专家懂什么?严师出高徒,自古如此!"
"那这个呢?"林静从口袋里掏出一张纸,"青艺赛决赛邀请函,央美林教授亲笔写的评语。你女儿的天赋得到了顶尖艺术学府的认可,你却要扼杀它!"
崔小舟从未见过父母如此激烈的争执。她站在原地,感到自己像风暴中心的一叶小舟,被两股强大的力量拉扯着。
"小舟,"崔明远突然转向她,声音出奇地平静,"你自己选。周日晚上,是去参加那个可笑的画画比赛,还是按计划做奥数真题?"
问题像一把利剑悬在头顶。崔小舟看着父亲紧绷的脸,又看看母亲鼓励的眼神,突然意识到这一刻的意义——无论她选择什么,都将永远改变这个家庭的格局。
"我..."她的声音细如蚊蚋,"我想..."
电话铃声突兀地打断了这一刻。崔明远不耐烦地接起来,表情逐渐变得惊愕:"什么?现在?...好的,我马上看。"
他挂断电话,迅速打开电视。东山新闻频道正在播放一则特别报道,画面上市教育局门口聚集着数十名举牌的家长和记者。
"...针对近日热议的''玻璃学习室''事件,市教育局刚刚宣布成立专项调查组..."主播的声音冷静而客观,"同时,原定下周举行的奥数选拔赛将推迟至..."
崔明远猛地关掉电视,脸色阴沉得可怕。他转向女儿:"你那个记者朋友干的好事。"
崔小舟惊慌地摇头:"我没有联系周记者!真的!"
"现在说这些没用了。"崔明远深吸一口气,"李校长刚发信息,要我暂时停职配合调查。"他的声音里带着崔小舟从未听过的挫败,"你满意了?"
林静站出来:"明远,这不是小舟的错。那种监控式的教育方式本来就该被质疑。"
"监控?"崔明远突然提高了音量,"我倾尽所有培养她,换来的是背叛!"他抓起车钥匙,"我需要冷静一下。"
门被重重摔上。崔小舟站在原地,浑身发抖。母亲的怀抱也无法驱散她内心的寒意——父亲最后看她的眼神,就像在看一个陌生人。
"他会想通的。"林静轻声安慰,"给他点时间。"
崔小舟麻木地点点头,弯腰捡起地上散落的文件。心理评估报告、艺术赛邀请函、父亲的获奖证书...这些纸片像拼图一样,组成了一幅她无法直视的家庭图景。
回到房间,她锁上门,从床垫下抽出素描本。翻到最新一页,上面是未完成的父亲肖像——她尝试用傅里叶级数描绘他的面部轮廓,却始终画不好那双眼睛。太过严厉,少了温暖;太过冷漠,又缺了关爱。
铅笔在纸上悬停了许久,最终颓然落下。崔小舟合上本子,目光落在书桌上的奥数真题集。她突然想起小时候,父亲教她解第一道数学题时的情景——那时他的眼神多么明亮,语气多么自豪。
窗外,暮色渐沉。崔小舟打开手机,看到班级群里已经炸开了锅。有人分享了周婷的最新报道链接,评论区两极分化:有人谴责父亲的教育方式,也有人为他辩护。陈雨晴发来十几条信息,最新一条是:"不管发生什么,我都挺你!"
手指悬在屏幕上方,崔小舟突然不知道该回复什么。她点开相册,翻到上周偷拍的玻璃学习室照片——阳光透过百叶窗,在试卷上投下条纹状的阴影,像一座无形的牢笼。
而此刻,她竟有些怀念那个被父亲严格规划的世界。至少在那里,她知道自己该做什么,该成为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