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2章 错题本里的铅笔画

作者:陈陈陈无明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清晨六点整,崔小舟的闹钟还没响起,房门就被准时敲响。


    "小舟,该起床了。今天要做的模拟卷我已经放在餐桌上了。"崔明远的声音透过门板传来,像一道不容违抗的指令。


    崔小舟睁开眼睛,天花板上的荧光星星贴纸在晨光中黯淡无光——那是她十岁时偷偷贴上的,父亲发现后勒令清除,她以"有助于记忆星座位置"为由勉强保住。现在想来,那是她第一次成功的小小反抗。


    "知道了,爸爸。"她应道,声音里还带着睡意。


    十分钟后,崔小舟坐在餐桌前,面前摆着一份新鲜打印的数学模拟卷和母亲准备的早餐。崔明远已经穿戴整齐,正在检查她的错题本。


    "这道几何题上周才讲过,怎么又错了?"崔明远用红笔在纸上重重画了个圈,纸张发出刺啦一声,"空间想象力太差,今天加做十道立体几何题。"


    林静端着咖啡从厨房走出来,看到女儿低垂的脑袋,轻轻放下杯子:"明远,小舟昨晚学到一点多,让她先吃完早饭吧。"


    崔明远推了推眼镜:"奥数集训队选拔只剩三十二天了。李校长昨天特意打电话问小舟的准备情况,你知道多少人盯着这个名额吗?"


    崔小舟机械地往嘴里塞着吐司,味同嚼蜡。她瞥见窗外一只麻雀落在阳台栏杆上,歪着头向室内张望。多么自由,她想着,悄悄在餐巾纸上勾勒出小鸟的轮廓。


    "发什么呆?"崔明远的声音将她拉回现实,"七点二十前必须完成这套卷子,我送你去学校时路上讲错题。"


    崔小舟赶紧低头做题,同时不着痕迹地将餐巾纸揉成一团塞进袖口。她没注意到父亲镜片后闪过的怀疑目光。


    东山市第一高级中学的教学楼在晨光中显得格外庄严。校门口"严谨治学,追求卓越"的烫金校训在阳光下闪闪发亮。崔明远的黑色轿车准时停在教师专用车位。


    "放学后直接来副校长办公室,别让我再发现你去图书馆借那些闲书。"下车前,崔明远最后叮嘱道。


    崔小舟点点头,等父亲的车开远才长舒一口气。她摸了摸书包暗袋里的素描本,确认它还在那里。这是她用上学期竞赛奖金偷偷买的,父亲一直以为那笔钱买了数学参考书。


    "崔大学霸!"陈雨晴从后面追上她,马尾辫随着步伐欢快地跳跃,"怎么样?昨天庆功宴后没被禁足吧?"


    崔小舟做了个噤声的手势,压低声音:"比禁足还糟,我爸给我报了奥数集训选拔。"


    "天啊!"陈雨晴瞪大眼睛,"那你周六的艺术社团怎么办?下周就是写生课了!"


    两人拐进教学楼侧面的走廊,崔小舟从书包里掏出一个牛皮纸包裹的本子:"帮我个忙,把这个交给美术社的张老师,就说...我暂时不能参加了。"


    陈雨晴接过本子,翻开第一页就惊呼出声:"这是你画的?"页面上是铅笔勾勒的校园全景,精细到每一扇窗户的倒影,角落里还标注着精确的比例尺。


    "小声点!"崔小舟紧张地环顾四周,"我只是把数学里的比例尺应用在素描上..."


    "你该看看自己的表情,"陈雨晴突然严肃起来,"画这些的时候,可比你拿数学奖杯时开心多了。"


    上课铃打断了她们的对话。崔小舟匆忙塞给好友一张纸条:"这是我根据数学公式设计的透视网格,可能对社团有用。"


    第一节是数学课。班主任李老师走进教室,手里拿着一叠试卷:"随堂测验,成绩计入月考总评。"


    教室里响起一片哀叹。崔小舟习惯性地转着铅笔,突然发现自己的草稿纸上不知何时画满了几何图形组成的花朵。她赶紧翻过纸面,心跳加速——这些不受控制的线条是什么时候跑出来的?


    试卷传到手中,她强迫自己专注于题目。数字和符号在眼前跳动,却总是不自觉地组成画作中的构图比例。当她解完最后一道大题时,发现试卷边缘空白处多了一幅微型的校园钟楼速写。


    "崔小舟,"李老师的声音在头顶响起,"交卷了。"


    她慌忙用橡皮擦去钟楼图案,却留下了一片显眼的污痕。李老师若有所思地看了她一眼,收走了试卷。


    午休时分,崔小舟避开人群,躲进了实验楼顶层的废弃储藏室。这是她三个月前发现的秘密基地,窗台上摆着几个用旧烧杯改造成的简易花瓶,里面插着野花。她掏出素描本,开始画早上那只麻雀。


    铅笔在纸上游走,她感到一种奇特的平静。在这里,她不需要考虑解题步骤,不必担心分数高低。线条随心所欲地延伸,构成只属于她的世界。


    "原来你在这里。"


    门突然被推开,崔小舟吓得差点跳起来。站在门口的是陈雨晴,手里拿着两个饭盒。


    "给你带了午饭,"陈雨晴在她身边坐下,"张老师让我转告你,你的透视网格理论太棒了,他想推荐你去参加市青少年艺术大赛。"


    崔小舟的筷子停在空中:"什么?不行!我爸会..."


    "知道吗?"陈雨晴打断她,"我表哥去年考上清华,三个月后抑郁症休学了。他爸和你爸一样,是重点高中的年级主任。"


    崔小舟沉默地扒着饭盒里的米饭。


    "看看这个。"陈雨晴掏出手机,展示一张照片——画展海报上印着《数学与艺术的对话》的标题,"下周六在市美术馆,参展的都是理工科出身转艺术的创作者。"


    崔小舟的眼睛亮了一下,随即暗淡:"我爸周六给我安排了特训。"


    "那就逃课,"陈雨晴直视她的眼睛,"除非你想等到像我表哥那样崩溃。"


    崔小舟没有回答,但下午的物理课上,她的笔记本上出现了更多素描——用电路图组成的飞鸟,力学公式构成的树木。这些"错题"像隐秘的抗议,在她精心维持的优等生面具下悄然生长。


    放学铃响,崔小舟如约来到副校长办公室。崔明远正在和数学教研组长讨论她的培训计划。


    "小舟来了,"崔明远招手让她过去,"刘老师认为你应该主攻组合数学,但我更倾向几何方向。你怎么看?"


    崔小舟张了张嘴,脑海中闪过中午素描本上的几何鸟群。"我...我觉得组合数学更有挑战性。"她选择与父亲相反的意见,这是她今天能做出的最大反抗。


    崔明远露出满意的笑容:"很好,有主见。那就按刘老师的方案来。"


    崔小舟攥紧了书包带。原来连她的"反抗"都在父亲的算计之中。


    回家路上,崔明远一边开车一边讲解她早上模拟卷的错题。崔小舟望着窗外飞逝的景色,突然发现云朵的形状像极了她素描本上的涂鸦。


    "听懂了吗?"崔明远问道。


    "嗯。"她含糊地应着,手指在膝盖上悄悄描摹云朵的轮廓。


    晚餐时,崔明远宣布了一个消息:"学校决定让你参加下个月的全市联考,作为奥数选拔的参考成绩。"


    林静放下筷子:"联考那天是小舟生日..."


    "正好双喜临门,"崔明远不以为意,"如果考进前三,李校长答应推荐她去参加北大夏令营。"


    崔小舟盯着餐盘里的鱼——鱼眼空洞地望着天花板,就像她望着自己规划好的人生。她用筷子轻轻拨开鱼皮,露出下面雪白的鱼肉,突然想起美术老师说过的话:"素描的明暗关系,就像揭开表象看本质。"


    回到房间,她锁上门,从书包夹层抽出素描本。今晚父亲规定的三套模拟卷还一字未动,但她必须先完成这幅画——一只关在鸟笼里的鸟,笼子的栏杆是由数学符号组成的。


    画到一半,她突然停下铅笔。翻到新的一页,开始画一个截然不同的场景:鸟笼打开,鸟儿飞向星空。在画的角落,她小心地写下:"十七岁生日愿望"。


    门外传来脚步声,她迅速合上本子,塞进床垫下。崔明远的声音透过门板传来:"小舟,我给你打印了几道新型题,开门拿一下。"


    崔小舟深吸一口气,将数学试卷摊满桌面,然后打开了门。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