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2章 初露锋芒

作者:夏沫霺炽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梳洗完毕,沈清辞换上一身素色衣裙。铜镜里的少女面色虽带苍白,却难掩清丽的容颜,尤其是那双眼睛,褪去了往日的天真,多了几分沉静与锐利。


    “小姐,老夫人派人来请您过去一趟。”云珠禀报。


    沈清辞嘴角微勾。老夫人是父亲的生母,一向偏心庶出的儿子,对她这个嫡孙女也不甚待见。前世母亲刚逝,老夫人就以她“克母”为由,想将她送到家庙,若非母亲留下的忠仆拼死阻拦,她早已远离京城。


    这一次,她怎会让他们得逞?


    “知道了,走吧。”


    来到老夫人的“松鹤堂”,沈清辞刚进门,就听到老夫人严厉的声音:“孽障!你母亲尸骨未寒,你就敢在府中惹是生非,高烧昏迷,是想让你父亲烦心吗?”


    沈清辞垂眸,平静地回答:“孙女不敢。孙女只是思念母亲,夜不能寐,故而染了风寒。”


    “思念母亲?我看你是思念那些风花雪月的玩意儿!”老夫人拍着桌子,“你母亲在世时,把你惯得无法无天!如今她去了,我便要好好教教你规矩!女子无才便是德,你整日读那些闲书有什么用?依我看,不如送你去城郊的静心庵,吃几年素,好好反省反省!”


    果然来了。沈清辞抬起头,目光清澈却带着锋芒:“祖母,孙女敢问,思念母亲有错吗?母亲教导孙女读书识字,是希望孙女能明事理、辨是非,这难道也错了?”


    “你!”老夫人被噎了一下,随即怒道,“放肆!长辈说话,哪有你插嘴的份!”


    “孙女不敢对祖母不敬,”沈清辞语气不卑不亢,“只是孙女记得,母亲临终前曾握着孙女的手,让孙女好好活着,守好母亲留下的东西。若孙女去了静心庵,谁来替母亲守着?再者,父亲近日为母亲的后事操劳,已是心力交瘁,孙女若再离开,岂不是更让父亲忧心?祖母一向疼爱父亲,想必也不愿父亲再添烦恼吧?”


    她一番话有理有据,既抬出了母亲的遗愿,又点出了父亲的处境,让老夫人一时语塞。


    站在一旁的沈明月见状,忙上前挽住老夫人的胳膊,柔声说:“祖母,姐姐刚醒,许是还糊涂着,您别生气。姐姐也是一片孝心,只是方式不对罢了。”她看似劝解,实则坐实了沈清辞“糊涂”、“方式不对”的罪名。


    沈清辞冷冷地瞥了她一眼。前世就是沈明月在老夫人面前搬弄是非,才让她被送走的。


    “妹妹说笑了,”沈清辞淡淡开口,“我清醒得很。倒是妹妹,母亲的孝期还没过,你就穿得这般鲜亮,莫非是忘了规矩?”


    沈明月低头一看,自己身上的藕荷色衣裙绣着精致的缠枝莲纹,确实在素色为主的孝期里显得有些扎眼。她脸色一白,慌忙解释:“我……我这是一时疏忽……”


    老夫人也看出了不妥,眉头紧锁,却还是维护道:“明月还小,不懂这些,也是常情。”


    “祖母此言差矣,”沈清辞不紧不慢地说,“国有国法,家有家规。孝期守礼,是为人子女最基本的准则,岂能以‘年幼’为借口?若连这点规矩都不懂,将来如何为人妻、为人母?”


    她的话掷地有声,不仅点出了沈明月的失礼,更暗讽老夫人纵容溺爱。在场的仆妇们都低下头,不敢言语。


    老夫人气得浑身发抖,指着沈清辞:“你……你这是在教训我?”


    “孙女不敢,”沈清辞微微欠身,“孙女只是就事论事。祖母一向公正,想必不会因私废公。”


    就在这时,镇国公沈毅走了进来。他刚从衙门回来,听到堂内的争执,皱着眉问:“母亲,这是怎么了?”


    老夫人见儿子来了,立刻哭诉起来:“毅儿你可回来了!你看看你这个女儿,越来越无法无天了!我不过说她两句,她就顶撞我,还教训起明月来了!”


    沈毅看向沈清辞,眼神复杂。他对这个嫡女,有愧疚,也有因母亲和后宅之事产生的疏离。


    沈清辞没有辩解,只是平静地说:“父亲,女儿只是在陈述事实。母亲的孝期未满,妹妹便衣着鲜亮,女儿只是提醒她守礼而已。至于顶撞祖母,女儿绝无此意,只是不想被送到静心庵,想留在父亲身边尽孝。”


    她的话简单明了,却字字恳切,与老夫人的歇斯底里形成鲜明对比。


    沈毅看着女儿苍白却倔强的脸,又看了看沈明月身上确实不合时宜的衣裙,心中已有了判断。他叹了口气:“母亲,辞儿刚大病初愈,许是情绪激动了些,您别往心里去。明月,你回去换身素净的衣服,以后多注意些。”


    沈明月没想到父亲会偏向沈清辞,委屈地应了声“是”。


    老夫人见儿子不站在自己这边,也只能悻悻作罢。


    沈清辞知道,这只是第一步。往后的路,还很长。但她不怕,因为她的刀,已经磨利了。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