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录取通知书如期而至。鸣锐凭借妖的惊人记忆力与洞察力,如同最精密的扫描仪,高效地啃噬着书本。然而,知识的吸收并未带来快乐。在阶梯教室,教授滔滔不绝讲述着人类历史的权谋与妥协,鸣锐只觉得那些弯弯绕绕的逻辑充满了“虚伪”;小组讨论时,同学们为了一个无关紧要的观点客套周旋,他只觉得效率低下得令人发指。他像最敬业的演员,扮演着“好学生”谢鸣锐,笔记工整,成绩优异,但内心那头渴望在月光下奔跑、在草地上打滚的野兽,无时无刻不在撞击着名为“规则”的牢笼。
内心的躁动很快化为现实的波澜。某个压抑的午后,校园里那片修剪得一丝不苟的草坪上,几只野猫慵懒打滚的模样成了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在周围同学惊愕的目光中,鸣锐近乎本能地扑倒在草地上,畅快地滚了一圈,深深吸吮着泥土与青草的气息。这“出格”的举动瞬间被手机捕捉,登上校园论坛——“高冷男神谢鸣锐草坪放飞自我?反差萌!”调侃背后,“怪异”的标签悄然贴上。
风波未平,课堂又起波澜。一堂社会学讨论课上,当同学们引经据典论证“规则的必要性”时,鸣锐无法理解这种对束缚的美化,皱眉直言:“这不就是一群弱者用规则捆绑强者,换取虚假的安全感?真正的力量不需要这种累赘!”语惊四座,教授尴尬,同学侧目,流言迅速传到院系。
最严重的冲突发生在排练场。一次现实主义话剧排练,导演要求高度还原“小心翼翼的疲惫感”。当对手演员用琐碎台词反复刺激时,鸣锐压抑的妖性彻底爆发,猛地将手中道具文件狠狠摔在地上,木屑飞溅,伴随着一声低沉的、近乎野兽的咆哮,震惊全场,演出濒临中断。
每一次风浪,谢庭都如同坚实的港湾与精准的舵手。
草坪事件后,他没有责备,周末便带鸣锐去了郊外马场。“想打滚?这里够大,没人拍你。”看着鸣锐策马狂奔发泄精力,他才点明:“学校里那片草坪,是给人看的‘画’,不是撒野的舞台。下次真想撒野,找我。”
课堂风波后,谢庭宴请教授与系领导,诚恳解释:“孩子国外长大,思维直接,绝无恶意。”事后,他严肃告诫鸣锐:“真话有时需要糖衣,这是人类世界的生存法则。你想被‘看见’,不是以‘怪胎’的方式。”
排练场失控后,谢庭亲自道歉、赔偿、安抚剧组,随后带鸣锐观看了一场力量澎湃的现代舞。舞者用极致扭曲的肢体表达痛苦,控制在艺术框架内。“看见了吗?”谢庭说,“痛苦可以爆发,但需要能被理解的语言。把你的力量,转化到角色里,让观众去感受,这才是高级的‘撒野’。”
尽管磕磕绊绊,艺术的殿堂终究为鸣锐打开了新世界。起初的表演训练让他困惑甚至不屑:解放天性?他本就是天性未泯的妖。观察生活?他的感知远超课程要求。模仿?他觉得是在复制“假面”。
真正的转折,发生在深入剧本的时刻。
当老师引导体会《雷雨》中周冲被封建枷锁压抑的对自由纯粹渴望时,鸣锐的灵魂被狠狠共鸣!这不正是他被困于人类规则中,对无拘妖性的深切怀念吗?那份炽热的渴望如同滚烫的岩浆,无需刻意“演”,便从他纯净得近乎透明的眼神、微微颤抖渴望伸展的肢体中自然喷薄而出,震撼全场。
剖析《哈姆雷特》时,“生存还是毁灭”的终极迷茫,竟与他“做妖还是做人”的痛苦抉择奇异共振。强大的共情力让他瞬间穿透纸背,成为那个被命运碾轧的灵魂,痛苦带着直抵本质的、非人的真实力量,让观者战栗又沉沦。
热爱如野火般燎原!表演不再是寻找叶筠的唯一工具。他沉迷于用灵魂体验百态人生的自由感——那是一种在人类规则框架内实现的、更高层次的自由。他享受着用妖的纯粹感知力去精准捕捉并放大人类情感中最幽微震颤的过程。每一次成功的演绎,都带来无与伦比的、源自灵魂深处的满足,那是妖性与人性在艺术熔炉中奇妙融合的狂喜。
当他在一部小众文艺片中,凭借一个充满野性与脆弱感的边缘角色崭露头角,收到第一封粉丝手写的信——“你演的那个角色,让我看到了自己心里不敢放出来的野兽,谢谢你让它被看见”——鸣锐的心被轻轻触动。
他想起了谢父谢母无微不至的呵护,想起了谢庭一次次为他化解危机、铺平道路的殷切目光。被爱,意味着回应。他开始笨拙却认真地阅读粉丝来信,在公开场合努力回应热情(尽管笑容有时略显僵硬),克制着妖性本能的不耐烦,对每一个角色倾注全力——不仅为自我表达,更为不辜负那些期待的目光,为回馈谢家给予的“家”的温暖。
他渐渐领悟,叶筠当年在花园里给予的自由,并非无边无际,而是给予一只懵懂小狗在那个有限天地里所能拥有的最大包容。真正的自由,并非挣脱所有束缚,而是在理解并承担相应责任后,所获得的那片更为广阔的天地。谢家的爱让他明白,责任不是勒紧喉咙的枷锁,而是连接彼此、获得归属与认同的温暖纽带。
毕业大戏落幕,掌声如潮,经久不息。谢鸣锐作为优秀毕业生站在舞台中央,耀眼的金发在聚光灯下流淌着自信沉稳的光泽,那双曾困惑迷茫的黑曜石眼眸,如今深邃而明亮,仿佛蕴藏着星辰大海。他感谢学院,感谢导师,目光深情地投向台下激动落泪的谢父谢母,最终,带着深深的理解与感激,定格在前排笑容灿烂、眼神无比骄傲的谢庭身上。
“表演于我,”他的声音清澈有力,穿透整个礼堂的喧嚣,带着一种经过淬炼的沉稳,“最初是一道追寻‘光’的轨迹,一个刻骨铭心的执念。”
他微微停顿,眼中闪烁着坚定而温暖的光芒,那光芒不再仅仅反射他人,而是源自内心深处:“但在这条路上,我跌跌撞撞,闯过祸,也迷过路,幸而有家人、师友的包容与指引。我找到了比‘被看见’更珍贵的宝藏——对这门艺术本身深入骨髓的热爱,以及它所赋予我的,去理解人性的复杂,去承担角色的重量,去回馈每一份信任与爱的能力。”
他望向台下,仿佛在回应那些曾被他“怪异”行为困扰过、也被他表演震撼过的人:“我不再仅仅追寻过去某一缕特定的光,因为我已在热爱与责任中学会,如何点燃自身的光源。这光源或许曾如野兽般莽撞,但如今,我愿用它,努力照亮剧本里的灵魂,也照亮那些一路支持我、爱着我的人。”
掌声再次雷动,如同汹涌的潮水。谢庭用力地鼓掌,眼眶发热,心中翻涌着难以言喻的骄傲与欣慰。他亲手引导、包容、甚至“驯服”的这只天赋异禀却格格不入的小金毛,历经碰撞与磨合,终于完成了华丽的蜕变,成为了一颗能够独当一面、在艺术天空下自主发光发热的星辰。
顺利毕业啦[红心]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8章 成长的漫漫长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