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8章 第六章暖意融融化雪柔1

作者:夕月拾荒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一一行动力很强。


    第二天一早,跑去做了专项检测,然后联系社区,询问做志愿者和方愿的事。


    她本身就热衷公益,国外回来这几年,一直与好几个社区志愿者组织,保持着良好联系,城南社区是她家所属的社区,自然更为熟络。


    接电话的是社区姚副主任,一一电话里刚一问,她就说道:


    “你说的可是安南小区新产妇的事?我们也接到了市卫生局和妇联的电话,这不,正商量着怎么办呢?”


    “是吗?具体有方案了吗?”


    “我们社区的事,我们当然会尽心的,何况上面还有指示。只是,现在人手真的紧张,这个CR疫情,弄得到处都需要人,实在有点应接不暇。”


    “嗯嗯 ,也是,那怎么办呀?”一一其实理解现阶段社区的苦恼。


    “我们商量一下后,再回你,好不好?”


    “好的,谢谢姚主任。另外,现在社区内志愿者岗位如何,有空缺不?”


    姚副主任不愧是了解她的,马上问:“怎么,你妈妈同意出来了?”


    CR疫情一来,一一的志愿者活动被她母亲大人管牢了,一一怎么说都没用,就是不让她去参与任何活动。这事,社区站里的人都知道,毕竟一一一向开朗活沷,几年下来,关系都很和洽。


    “嗯,嗯,终于说通了,我跟我妈说,再不让我出去,我在家就要无聊的疯了,我让她在疯了的我和外出有风险的我里面挑一个,她终于答应了。


    “所以,姚主任你就想办法帮我找一个岗,封控区不能出去,那就在我们封控区里也行。”


    “好的,好的,我一会儿看看,不知你们小区的协管员,还缺不缺,一一你还是这么热心。哦,对了,记得去做个检测,现在没这个寸步难行。”


    “知道,我今天早上刚做过。”


    “嗯,那防疫针你也打了吗?”


    “打了,打了两针了。”


    “好,那就好。我们确定了通知你。现在我们要开会了,一会儿联系。”


    “好,等你们消息。”


    一个小时后,一一接到姚副主任电话:“一一,跟你说一下,新产妇那里,照顾的阿姨一时还真不好找。”


    “啊?那怎么办?”


    “没办法啊,”姚副主任也是一副无可奈何的口气,“市局今天才打电话给我们,这种时节,找个懂照顾月子的阿姨,哪能这么容易?而且还在封控区里面。”


    一一也理解这种无奈,有时候理想是一回事,现实是另一回事,CR疫情状态下,大多数人都想躲在家里安安稳稳,想出来的人毕竟是少数。


    而且,封控区,只能对接封控区的人,可选择的范围太小了,虽然,有CR疫情专项检测后,管理更灵活了一些。


    “那她怎么办?”一一不知为何,脑子里清晰地盘旋着方愿的印象,也是,去年在象国,方愿那对情侣给她的印象太深了。


    “让她叫家人来呗,没有至亲,也总有个旁亲吧?也不知她怎么搞的,弄成这样?”


    姚副主任的电话里,旁边有人在大声说,显然,她也是有意说给一一听的。


    听得出,对于无谓增加的任务,社区里,还是有人有怨气的。


    一一虽然听见了,但也对他们的牢骚理解,毕竟每天忙得晕头转向,还要来应对这种额外增加的无厘头任务,有牢骚才正常。


    只听姚副主任在回那个人:“这不是没有办法嘛,如果她愿意找亲人,早就找了,不至于落到这个程度。她既这样,应该有她的难处。”


    那个人却还不服:“如果大家都这样,我们不都忙死了,本来就忙得不可开交!”


    姚副主任看来是个比较有耐心的,只听她不急不缓地回那个人道:


    “这不是,新产妇现在还不愿开口说话嘛,她这样,我们也没办法帮她联系她的亲人。可也不能真的扔她母子在那里不管,真出个什么事,我们社区不还得有责任?毕竟总是在我们社区出的事,是不是?以前新闻里的悲剧还少啊?”


    回头对一一道:“对了,一一,你一直在问她的事,是你们认识吗?”


    一一只好长话短说:“嗯,去年旅游时认识的,但她家里的详情,我也不了解。”


    “那等会儿,我们要派人过去慰问,你愿意的话,可以一起去看看。”


    一一听到这个,马上应口道:“行!”


    当天上午十点,一一得到方愿已出院的消息。


    但姚副主任让一一到到青占路22幢时,已是12点多,一一在22幢下面,见到了姚副主任。


    姚副主任是一位身材不只一点肥硕的大姐,穿着六七个X码的黑色绣花宽松连衣裙,第一次见时,一一以为她有五六十岁,后来才知道四十都不到。


    今天,她的身边还跟着一位模样朴实的阿姨,一一见到时,心里还宽了一下,以为照顾方愿的阿姨找到了。


    结果一问,才知是她误会了,那只是社区服务站的一位普通员工。


    姚副主任面对一一的疑问,解释说:“她不是,她虽然是这个小区的,但她有其它任务在身上。我只是让她今天来看看,毕竟她有刚照顾月子的经验。”


    一一只好哦哦地应着。


    谁知姚副主任接下来的话,惊了一一一跳:


    “一一,社区这边有人说,要不你来照顾?反正你的志愿岗还没有落实。”


    “啊?”一一吃了一惊,“可我没有一点经验啊?”


    照顾月子里的产妇和婴儿,可不是件容易的事,在一一的想像里,让她去照顾月子里产妇与宝宝是天方夜谭的事。


    谁知姚副主任说:“我知道,可现在CR疫情期间,没有经验的人都难找,更别说要找有经验的。市局今早才给我们电话,今天马上要到位,我们是神仙也办不到啊。所以,我们想,你认识她么,是不是能顶个一两天,待我们找到人,就来替换你,怎么样?”


    一一还是摇双手:“不行、不行,这个责任,我可挑不起!”


    姚副主任见她反对,只好说:


    “好吧,那我们先上去看看再决定。希望她一个人能顶几天。”


    一一和社区人员敲门后,不一会儿,方愿来开门,她穿着一件白色的棉质衬衫,外披一条淡紫色的线衣,在七月炎热的天气里,显然,是因为月子才这么穿的。头发蓬松零乱着,脸色有些虚白。


    “我们是莲花社区的。”一一自然不用开口,姚副主任已经自报了来处。


    显然这件事,方愿是知道的,只见她朝着她们点了点头,侧身将她们让进屋内。


    然后转身引她们上楼。


    一路上,一一看到方愿走路姿势奇怪,甚至有点步履蹒跚的感觉,看得出来,那天生孩子时的侧切伤口还没好全。


    而整个的过程,除了点头示意,她也没有开口一句话。


    对于她的不善言语,社区人员跟一一一样,已经从医院那边了解了基本情况,所以她们并没太在意。


    一一她们跟着方愿上了二楼,走到最西间。方愿将她们带进了最西边套间的北面,那里放着一张小方桌,北侧墙根还有一张三人沙发,方愿示意她们坐,然后自己端茶倒水。


    刚放一个杯子的茶叶,就听到前面房间传来“嗯A~,嗯A~”的婴儿哭声,哭声由轻到重,慢慢变得急促。


    一一站起来,朝哭声跨了两步,还是收住脚,然后指指哭声方向,转身朝方愿道:


    “宝宝在哭,你要不先过去看看,茶我来沏。”姚副主任也点头示意她去。


    方愿显然自己也在纠结,听到此言,朝她们点点头,放下了已端起的热水壶,转身去了南边。


    一一帮姚副主任她们沏好茶,原地转了两个圈,说:“你们坐,我去换她来。”


    套间并不复杂,一一没几步就到了南边卧房。


    这么一走,一一就了解了这个套间的布局,进门是一个狭窄的南北向小过道,过道中间有两扇门,一扇开着,一扇关着,开着的是小厨房,站两个人会觉得窄的小。关着门的应该是卫生间,目测更窄。而过道北边,就是她们刚才进去的,是一个客厅兼餐厅。


    这个样式比一般的酒店式公寓,多了一个厨房和客厅,也是农村拆迁房里,准备出租的人家,装修的标配,一室一厅一卫一厨。只是每一间都很小,应验一句话:


    “ 麻雀虽小,五脏俱全。”


    因为比城中心的单身公寓多了个厨房和客厅功能,价格又比那边单身公寓低得多,所以也有不少打工人,宁可离城区远一点,也愿意租这里的房子。


    想必她租这个房子,已考虑到了生完孩子后的需要。


    此时,一一进入的,是最南面的隔间,嗯,也就是前几日方愿母子命悬一线的房间。


    一一看到房间并不大,摆设的中规中矩,靠西墙放着一张一米五的双人床,北墙有一组复合板的组合衣柜,南边靠床放着一张木制移动婴儿床,就是最简便的那种。


    床对面靠东墙,光溜溜放着一个电视柜,没有电视机。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