较量完的第二日,陈京北和连迹星都意料之中成为了领队班的一员,同时更是旗手的候选人。
领队班的训练很快就独立出了正常的集体训练。领队在方阵还需要在军训汇演时向队伍方阵下口令,并向右侧的主席台敬礼。而旗手对于挥旗的力度和节奏也需要进行磨合适应,所以平衡的把控也更加严苛。
既然暂时很难抉择,那便两个人一起学吧。
吴韶琳同其他军训班长讨论后,便又拿了主意。
军训班长拿出旗子,示范了一下扬旗动作,让陈京北和连迹星都上手尝试。
有些沉。
跟旗手发挥的作用一样沉甸甸的。
向前甩一次,在向后绕小半圈架在肩膀上,还要注意把握时机,在踢正步的时候适时挥起。
他们轮着重复了很多次,一开始找不准节奏,会来不及扬起,或是动作幅度过大,正步踢不起来。
从日升到日落。
连着两天的领队班训练,众入选的成员都拿出了十足的精气神,这让吴韶琳很满意。
休息期间,连迹星便会来问她一些问题,看着不算太正经,好像是随便想了一个问题就想来笑着胡诌一下。
说来也怪,每次他提的问题,都能切中要害,直问到很多根源上的道理。
偶尔吴韶琳答不上来,搪塞几句过去“每日不好好练,尽在琢磨一堆七七八八的!”但她一休息间隙便去翻军训班长培养手册,待到下一轮的训练时给出完整贴切的回答。
而陈京北,则多数时候是不作声的,不过偶尔也掺和着嬉闹几句,眼里更多时候,镇定沉稳。
用韶琳师姐的话来说,连迹星是个好问活泼的性子,而陈京北则更像个文静的乖学生。
这天晚上,训练场微风轻起,方阵中人心忐忑。
两个方阵的站位也要定下了。
站位将根据每个班级里的水平以及身高来进行组合,采取的也是那天在宿舍楼下同样的办法,定腿选择。
在此之前,她已经尝试在宿舍的空地里练习定腿好几次了。
她一直在跟自己说其实可以不那么在意。
既来之则安之,在自己的角色上“咬定青山不放松”,也何尝不是命运最好的安排。
可真到了“测评”时,她望着周围人一个个稳当的动作定力,自己还在努力保持平衡,心中还是隐隐生出苦涩来。
夕阳的最后一点光被她尽收眼底,她叹了口气。
不远处,那点光也打在连迹星高挺的鼻梁上,映着些许侧影,更显得眼前的人的锐气。
他也正在定腿。
那人恰好在她的正前方,于是她便朝他看,正好将他的稳定视作她视野的聚焦点。
但又好似在跟她开了个玩笑。
忽的,连迹星转过头,一个恰好的对视。
他有些诧异,旋即被一种更为温和的目光代替。
嘴唇一张一翕,口型似是“加油”两字。
一份温暖窸窣爬上黄昏后。
她觉得有被宽慰到,源于一个刚认识不久的同学的鼓励。
她绽开一个笑容,微微点头回应。即使身体还在微微颤抖,她抬起向外定住的绷紧的脚背,维持着一定的高度。
是啊,那也许是十分之一的连迹星的水平,但是是我的满分的答卷。
又怎样呢?其他人会对你的落后嗤之以鼻吗?
连迹星看着还在努力保持平衡的女孩,也微微点头回应。他仰起头,在渐露的月色下,踏步、行进、踢正步、扬旗。
扬出的旗子在蓝紫色的绸缎上微微摇晃,似要与之融为一体,上面写着四个大字:
侦查大队。
无声地,坚定地,浪漫地印刻在了所有人脑海里,让人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一个事实。
原来这么多天的努力,都是在为了真正成为一名警校生。
……
初步的方阵站位结果已经定下。祝余在队伍的第三排的第二个位置——动作水平算不上突出,但身材高挑所以就排到了这里。而黎柯顺利地成为了方阵中的门面——她因为动作标准正步稳当被排到了第一排。
接下来便是一连多日的方阵磨合,不仅是锻炼基础的齐步走和正步,还进行了动作的衔接如“齐步换正步”、“正步换齐步”、“齐步换跑步”。
偶尔也有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方阵的微调。
祝余倒是没什么变动,也慢慢和周围的人混熟了。
“刚说今天许大要来看我们训练!”一个身材壮硕,脸型圆润的人忽然提到。
“齐磊,真的假的啊?”有人问。
“那还能假?我偷听到军训班长说的!”他压低音量说道。
他口中的许大,便是侦查大队的大队长,同时也是侦查学子的老师。
许大不失威严,也让人敬爱。
一听到这句传闻,大家都开始更加认真地训练。谁叫他上一次来看训练觉得有人态度不认真所以众人加练一小时呢?
“今天许大来,刚好让他看一下陈京北和连迹星的旗手抉择吧。”吴韶琳说着,边看见许大从不远处缓缓走来。
许大环视一圈,军训班长们正将队列拆分为几小块,分别带开磨合频率和动作。
许大走到领队班旁看了看。
“许大好,现在我们最终的旗手人选还没定下来,想着一个当旗手,另一个退为领队。您帮我们看看?”
近处,陈京北和连迹星轮着扬旗踢正步。
连迹星扬旗。
片刻中,旗帜扬起的声音清亮,每一步,掷地有声。
轮到陈京北扬旗。
他扬起的节奏极为流畅,厚实的肩膀紧紧为旗杆所靠。
许大看了几轮。
片刻,他语气平和地开口:“两个人都很不错。”
紧接着又说:“连迹星气质昂扬,扬旗感染人向上,但节奏偶尔会有偏差。陈京北爱微低着头,但也不赖,节奏感很好,做领队更能带动全方阵的步调。”
许大看着连迹星和陈京北又开始新一轮练习,微微点头道“每个位置都各有其用,为什么会有最重要的位置呢?”
他朝军训班长们看了一眼,笑着离开了。
吴韶琳和其他军训班长若有所思。
军训班长们商讨过后,又找来同陈京北和连迹星告知了筛选的结果。
下一个训练休息间隙时,所有人在棚下席地而坐。
军训班长向所有人说道:
“现在我将向大家宣布领队和旗手的正式名单。但我想说的是,这些名单的领队和旗手并没有轻重之分,在这个队伍里,都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身处方阵里面的每一个人也同样的宝贵,没有你们,这个集体将不完整。”
“希望大家能在自己所处的位置上,尽力做到最好。”
也算是一种自我点醒了吧。这样简单的道理,却没有想通。吴韶琳自嘲地摇摇头。
这边,另一位军训班长开始宣读名单。
“领队:周之烨、瞿雯杰、赵昀…、陈京北”
“到!”整齐而响亮地,四个人站起,齐声应道。
“旗手连迹星!”
“到!”连迹星“腾”得一下站起。
这一次,军训班长再度将旗交给了他。
其实不论是旗手还是领队,在他眼里都一般无二。
他都做足了准备。
他在训练结束的寝室里,练习过很多次领队的敬礼。
他也知道自己节奏把握不够稳当,所以也在心里默念过很多次节拍。
这一次的接过,又是不一样的感觉。
旗沉沉的,是被赋予的使命。
我会做好这一切的。
连迹星如是想。
那天天气晴朗,夏日的意外地带点凉风吹过,还是难以抚平心中的紧张与忐忑。
比赛的这天还是到了。
一共有十几支队伍进行军训汇演的比赛评比。八十个人,两支队伍,是否能够拔得头筹,其实说不准。开幕时间定在了九点。军训班长们不放心,合计着便将训练时间提前到七点半,趁着清闲最后演练一次。
“最后一次‘模考’,大家唤醒一下身体,找回一下状态,想想这些天学过的动作,齐步、正步、一切的摆臂,不要抢拍,口号声要响亮,相信自己!”一个军训班长说道。
“互相加加油,别太紧张了!”吴韶琳补充道。
于是队伍里出现了此起彼伏的“冲!”“一起加油!”“我们会是最棒的!”的激励的话语,忽然有个很亮的声音起头:“侦查大队就是最**的!”
很快大家都默契地重复道:“侦查大队就是最**的!”
好像一场高考,对手有多强大,其实都是未知,永远没办法预估你的状态所能拿出怎样的水准。
唯一能做的,就是相信自己。
祝余是在高考结束后头一次感觉这么大的阵仗来做一件事情,她深吸几口气,让自己全身的肌肉不至于太过紧绷。
和周围的“战友”们互相打气完,便义无反顾地上场了。
体育馆的主席台上,密密麻麻的,是老师们、军训班长们、亲友们、评委们,放着的行进音乐的鼓点,与祝余的心跳一起,有力地振动。
祝余想此时,所有人也都是这样,凝神默视,等待检验成果的那一刻。
“向右看!”陈京北下了口号,所有人随声附和“1,2!”,左腿抬出,脚背紧绷,而后不断交替踢出正步的气势。
最前面的旗手连迹星随之将旗子扬起,他的头高昂,每一步都踏实有空,一顿一顿地卡着节拍,将这些日子所有的定力都集中在了这一次。
队伍中所有人的脚步一抬一落,祝余的眼睛死死用余光注意她右边人的摆动节奏。
队伍整齐地在向前行进,主席台上,穿着警服的评委和老师,也向队伍敬礼致意。
她隐隐感觉,正步的节奏还是下意识加快了,但是如今能做的,也就是跟节奏,保持一致了……祝余心里暗念。
很快,领队下达了第二个口令:“向前看!”
再一次的附和“1,2!”
正步变齐步,众人将原来的正步手臂姿势转变为齐步摆臂姿势,左脚前脚掌迈步着地,众人节奏一致,摆臂有力向前。
祝余的紧张不是没有好处,此刻她的耳力出奇,连一切风吹草动都听了去。
所以观众席上传来的“哇”的惊叹声,在祝余的心里更是炸开了花。
她由衷地为这朵花的绽放感到喜悦。哪怕之前有一点点瑕疵。
绕回原有的等候地。
军训班长随即迎了上来,以一种极为高昂的语调喊着:“我们在观众席上看了,我们两个方阵都很整齐,尤其是最后那一下正步换齐步,就那唰一下眼前一亮!你们太棒了!”
“你们在我们心目中就是第一!”
其实那段路,不算很长,但好像是因为是那么多人一起走过的路,聚起了几十个人的心愿,所以显得尤为漫长。
专注到忘记所有琐事,忘记祝余自己,而记住的是大家们——一起完成好这件事。
名次什么的,已然不是最重要的了。
“现在由我宣读本次军训汇演结果……”主席台上的校长开口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