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昭蓝韵》 第1章 军训第一天 下午3点57分。 一声长哨,随后是几下短促的响声。 紧揪起每个人的心房。 听到的第一个人愣了几秒,大声喊道“好像是集合哨!” 紧接着有第二个人缓过神,脚一蹬,鞋一穿,也朝门口的方向跑去。 随之便有一群人都抛下手头的事情,鱼贯而出。 “快点!快点!”楼下穿出一声浑厚的男声。 只见十几位身着警服的成年人立在从宿舍楼到集合点的路径旁,面色冷淡注视着每一个仓皇奔跑的人。 为首的人正是刚刚声音的来源。他脸上笑意全无,眉头紧蹙,只是不断催促着。 想来这些健壮有力的成年男性便是由本专业老生选拔培训而组成的军训班长了。 祝余如箭脱弓般奔跑进1队方阵,只用余光辨认着周遭。 集合的小操场上,马上便有了更多身着黑色作训服、头发干练的人。 不仔细留意,穿着打扮都和祝余一般无二。 和军训班长区别开的f大新生。 小操场前的看台上走下一个身着警服的女性,她手指轻勾住帽檐,漫不经心地戴上,可那眼神却如火炬般,将在场的人扫视了一遍, “不准乱瞟乱动,双眼目视前方,保持立正姿势!” 她说话的语调低缓,却着不容忽视的气场,清晰地传到每个人的耳里。 这本就沉静的氛围愈加低沉严肃。 所有人按要求笔直地站着,排成两个方阵。 一边是1队,一边是2队。 很快,十几位军训班长穿梭在队伍中,观察着每个人的穿着与头发。 便有一个人被拉出了队伍,然后便是第二个、第三个…… 或是着装和外表还是没达到要求,亦或是缺少了必备的物品。 连迹星定定站住,脑子里不定地把所有入学手册上的要求都回忆了个遍。 深吸一口气。还好,头发按要求剪短了,所有着装都整理好了, 谁料,连迹星的肩膀被人重重拍上了几下。 一位军训班长正在他的身侧停留。 周围用余光看到这一幕,神经更加紧绷,暗对连迹星表示同情:可怜,又会是下一个被拉出来不知道要怎么“处理”的对象。 连迹星佯装镇定自若,脸上看不出表情。 而那贴着两侧裤缝线的手更加紧绷,严丝合缝到一只蚊子也飞不过,脑子里警铃大作。 不是吧?哪里没做好?头发?着装?动作? 哪知耳边甩来一句“不错。”,军训班长便转向另一列去检查。 那紧贴着裤缝线的手登时松了一松,眼角微挑。 周遭安静得连那忽而放缓的呼吸声都听的清清楚楚。 良久,在场的新生站得都有些累, 只听得这时候又有军训班长缓缓开口: “所有这些拉出来的全部不合格,晚上写一份2000字检讨,明早训练时上交。” 那人顿了顿,又不紧不慢地说道:“明天如果再出现这类情况,再写翻倍。” 祝余长舒一口气。 那头发丝被微风吹起拂过脸庞,此刻却又因为短短的长度没有将她的视线遮挡分毫。 她在内心疯狂感谢起连迹星中午的顺口一提。 …… 烈日,F大校园。 “师妹,今天下午四点记得在我左手边的操场集合,到时候会提前吹哨……”穿着警服的姐姐提醒。 闻声,一个身材高挑,身着淡蓝挂脖裙的女生停下脚步,帽檐下的眼神带着点迷离。 片刻,她点点头,似是听清了话,环顾四周,暗暗记下方位。 9点的阳光并未让她清醒太多。 太困了。早知道昨晚不熬夜追美剧了。她想。 穿着制服的姐姐看到身前这位女孩一副懒散迷糊的样子,神色暗了暗,又状似不经意地打量了一下祝余。 那师妹的发尾俨然与下巴齐平。见状,她眉头微蹙。 转念一想,警校的规矩向来是犯过错才会长记性。 师妹会有所领会的。于是嘴唇翕合,最终却也没有再说话。 祝余便只是往前走。 只觉录取通知书上瞥见的图片与眼中所见相互映照,相比激动,她更多的是释然。 可算到了F大,这里似乎没有想象得那么“艰苦”。 饭点,卤肉伴着浓浓的饭香,勾起祝余的胃,人很多,她找了个食堂的拼坐,认真品味起来。 邻坐是一对母子。 那位母亲坐在那,皮肤依旧白暂而光润,散发着端庄优雅的气质,岁月似乎在她身上没留下多少痕迹。 而那儿子剃着寸头,高挺眉骨下露出的一双丹凤眼增添一丝柔美,正在向母亲分享着些什么。 “姑娘,你哪家买的饭啊,闻起来很香。”那母亲忽然对祝余说道。 “唔……就一楼第一家店,好像叫一卤味。”她飞快咽下饭,认真说道。 “谢谢啊,”那母亲微笑道,“迹星,下次有机会我们尝尝那个。”随后放下筷子,向那男生表示已经吃饱。 “姑娘你哪个专业的啊?” “侦查学。” “真巧啊,跟我儿子一个专业……哪里人?” “b市的。” “我们是a市进来的。” 那男生吃得津津有味,听到对话抬眼看了一下祝余,眼尾上挑微微颔首状作打招呼。 “迹星,要打打招呼就好好打,嘴里还塞着饭看是做什么样子?” “妈,这不是先预备一下嘛……”连迹星有些无奈地看了母亲一眼。 “你好,我叫连迹星,来自a市a大附中,侦查学新生2队。”连迹星转头,语气正经起来。 “阿姨好,你好,我叫祝余,b市二中,侦查学新生1队。”祝余客气地回道。 她知道F大向来以培养共和国预备警官闻名,也知晓a大附中是全省数一数二的重点中学。 但还是对a大附中的人放着其他高校选择来了这里有些惊讶。 说来也奇怪,今年的分数线一路猛涨,面向f省a市的分数线甚至不知道被谁拉到640分。 竞争激烈到b市的祝余也堪堪压线被录取。 她觉得有些好笑,原以为还有富余的分数竟只够到了f大。 也不是她看不上,只是她以前从没想过会来这里,成为一名警校生。 “今年分数线好高,听说你们a市有640多分的也报了这里?”祝余随口一问。 “小生不才,正是640报的。”说到这里,他微微勾起的唇角又扩大了一个弧度,头却又微微低了一点,像是消解了炫耀的意味,只是平淡地道出事实。 好吧,原来学霸就在我身边。祝余吃瘪,在心里盘算着怎么回应。 那母亲有些无语地撇了一眼连迹星,柔声道:“感觉时间差不多了,下午不是听说还要集合训练吗?也该收拾收拾休息一下。” “嗯,阿姨,那我先走了。”余祝一看表,却也快下午一点了。 那母亲应声说好。 “余祝,我感觉你的头发好像有点长,没有达到手册上的标准,或许还要再修一下?”连迹星端起吃完的餐盘,从祝余身侧路过,盯着她耳后的头发看了几秒。 “当然也有可能是我记错了,你留个心眼吧,再见咯!”他补充道,便随他母亲一同离开了。 面前人的背影挺拔,又给人一种松弛随性的感觉,引得很多人侧目而视。 祝余默然。 纠结了片刻,还是打算去校内理发店修理一下头发长度。 刚入学第一天,还是把规矩守好了。她想。 宿舍门口,另一个穿着制服的师姐便拿着一把尺子,手臂交叠微靠在楼道入口的门上。 家长都已经陆续离开学校。 而她今天下午的任务就是负责揪出头发不合格的女生提醒修理。 祝余上到宿舍楼时,便听到稍冷的话语在楼道间回荡。 “头发太长,新生入学要求,女生短发不超过耳下两指,你有认真看新生手册吗?” 祝余顿住了,很快又放慢脚步,迈上了最后一节楼梯。 原来是讲头发的事情,那看来……确实有必要再剪短一点。 她庆幸自己做了一个很正确的决定。 随之楼道又传来一顿结巴的回答,听起来底气不足。 “记得去剪一下。” 走着,便与方才被指出头发过长的女生迎面碰上,那女生已经穿上了统一分发的作训服,姓名牌上赫然写着“黎柯”二字。 想来就是祝余前些日子加上联系方式的室友了。 黎柯朝祝余扯出了一个笑,表情有些不自在,随即快步离开。 “你叫什么名字?”师姐面色平淡,冲已经走到门口的女生问道。 “我叫余祝,师姐好。“ 师姐看了一眼道:“头发合格,余祝,一会记得换上作训服。” 余祝是一秒不愿再呆在那个低气压氛围下,赶紧应声后直接溜进宿舍,准备好要求的衣服、腰带、帽子、水壶。 …… 经历过紧张刺激的四点午集合和检查环节后,便是介绍环节。 所有人被带到一间教室里了解接下来的军训内容。 训练场上,要学习各种基本的队列动作——定军姿、稍息立正、敬礼、转体、齐步、正步等等,场下,还要做好宿舍内务卫生——晨起叠军被、齐整物品、清扫各角…… 在这些天里,电子设备将被管控起来,日常作息会被严格要求,做不好的时候就极有可能受到训诫。 祝余听完,暗自总结:最好的应对策略就是尽己所能的细致入微。 对此,舍友黎柯也十二分赞同。 “好在下午听了师姐的话去剪头发了,我可不想写检讨!”她叹道。 这边的连迹星也没闲着,由于军训期间手机要上交,他便在新生手册里又洋洋洒洒记上几笔: 应对策略:守时、守纪、收心。 …… 十点半熄灯哨一响,众人准时躺在床上。 入校第一天缓缓到了尾声。 第2章 “喜之郎”同学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祝余决心秉持“用眼观,用耳闻,用心做,团结就是力量”的原则。 她和舍友一起互相提醒有关的要求,又和班内同学一起进行分组训练。 偶尔的小确幸就是,夏日能来些微风,静坐休息的间隙,欣赏被军训班长随机点到的“兄弟姐妹”介绍自我或是表演才艺。 第二天最后一个休息的间隙,轮到连迹星自我介绍。 众人席地而坐在遮阳棚下。 “连迹星,上去炫几句!”军训班长玩笑道。 他闻言,交叉的双腿猛一蹬地,腰腹同时发力,而不借助手扶地的力量,只是干脆利落地站了起来。 “到!来了!” 他走到了遮阳棚外,阳光正好包裹住男生。 面朝坐着的一众人,所有人都看清了他。 他的样子清隽挺拔,带着七分傲气和三分肆意。 那一双丹凤眼似有晨光穿过古寺雕窗,将林间碎金揉进斑驳的影。 让人捉摸不透,但却足以摄人心魂。 那日在食堂未认真观察,此时倒是“饱了眼福”。 好美的一双眼睛!祝余心叹。 众人沉默,都在等待他的发言。 他缓缓开口,语气轻快: “关于我的理想呢……我之前想成为一名人民警察,我爸妈都可高兴了,给我买了我最喜欢的排球……” 祝余:? 喜之郎同学? 她露出一脸无语又哭笑不得的表情。 看起来也太不正经了吧! 众人哄笑。 他挠头:“刚刚活跃一下气氛,不算太尬吧?“ 他正色道:“我叫连迹星,来自f省a市。我从刚上高中便有了来f大的想法,为此我一直努力……我很希望自己未来能够成为一名警察,成为大家并肩作战的‘战友’,为这个社会尽己所能出一份力。” 他语气认真,不似在开玩笑。 “除此之外,我也很喜欢打排球,有机会可以一起玩。很高兴认识你们。” 话音刚落,他便将今早学的敬礼直接“实操”,抬手向周围人敬了个礼。 随后又走着齐步,回到了棚下坐下。 又有一个人被叫上来作自我介绍。 祝余有些愣神,依旧品味着连迹星刚刚话里的意味。 为热爱而奔赴啊…… 祝余忽而明晓他眼波流转间照见的,原是那藏蓝色的警察梦。 那种为梦想全力以赴的感觉,应该挺有意思吧。 她感到自己有些许遗憾。 或许是因为警校并不在她心向往之的清单里,而是六月高考成绩选择的最优解罢了…… 对于未来的方向,她只觉被团团迷雾困住,睁不开眼。 紧接着轮到她上去介绍。 她避开志向的话题,转而分享起她的名字: “我叫祝余。祝贺的祝,有余的余。祝余也是草药的意思,源自《山海经》中有草焉,其状如韭而青华,其名曰祝余,食之不饥。我父母取这个名字,希望我能开朗乐观,积极进取。我也把这个祝愿送给大家……” 祝余,原来是一株不饿草。 难怪昨天卤肉饭能吃那么香。 连迹星坐在底下,听着联想了起来,嘴角不可察地翘起一点弧度。 …… 随着训练时间的推移,基本全队内的男生女生也都轮上了一遍。大家身着统一的作训服,带着统一款式的警帽,所以若不是经常打上照面,一时间也难以完全对上。 同学间印象最深的,还是那个“喜之郎”同学和祝余草的故事。 紧凑的生活让祝余慢慢熟悉了军训的节奏,只期盼它能快点结束。 偶尔思绪漫飞时,她便想: 或许某一天,“喜之郎”同学能够提点一二,让她也有这种励志为梦想奋斗的故事呢? 在日复一日的训练中,祝余终于迎来了对正步的学习。想要踢好正步,需要有一定平衡力,定腿的训练方法也就应运而生。 用一根细长红绳分别绑在两个凳子的凳腿的一定高度上,拉长一定距离,供多人一起以红线为高度基准来定腿。众人要以一腿做支撑,另一腿向身体正前方伸出抬起一定高度,尽量要高过红线,同时要保持脚背绷直,双手插在腰带缝隙上,保持不动。 训练强度就像砝码一样不断叠加。起初是十几秒,再到半分钟,延展到一分钟。 现在,已经要保持一首歌的时间了。 这些天来祝余其实已经很努力地在保持平衡了,但总是摇摇晃晃。 她尝试过与那根红线暗暗较劲,把本来已经有些酸痛的右腿往上努力地“挪”了一“挪”,靠上那根红线。结果就是越到后面越发晃动,像个滑稽的舞者,被对面同在定腿却很稳当的同学看了个一清二楚。 上帝关了我这扇窗,也许只能勤能补拙了……祝余心里暗想。 军训班长看不下去,把黎柯调到祝余边上一起练习,好在必要时互相搀扶。 其实同组的大多数男生,除了个别能一开始就脱颖而出外,大多也是要经过不断地练习才能稳住。 而唯一的女军训班长吴韶琳的任务便是除了负责队内的其中一组的训练外,同其他军训班长一样,留意全队内的好苗子,将其收编组成一个训练更加严格的领队班,为不久后的军训汇演准备好领头模范的人才。 领队班包含了领队和旗手。 领队,顾名思义,便是方阵的打头,各位于两个队的最前面便踢正步边敬礼的人,除此之外,旗手,是在两个队前边扬着大旗踢正步的人。 成为领队就已十分突出,成为旗手更是百里挑一,令人艳羡。 吴韶琳当年是新生的时候就曾当过领队,于是她也想看看这次的领队班能否出多几个像她一样的女性佼佼者。 这天下午,她特意同其他军训班长商量好了,观察一些好苗子,直接开始预留领队班人员。 奈何巡游一圈目光所至,女生里除了黎柯底子不错但身高差点意思外,像祝余和其他几个的女生水平只能属于中游,只能够维持好基本的稳定。 更有些男生,定腿定得东倒西歪,她暗自又多了些加强训练的决心。 她眉头皱起,又欲训诫几句,便发现祝余对面的那个男生的定腿素养极高,几乎是与自己组内带的连迹星不相上下。 “你叫陈京北?”吴韶琳问。 “对,北京两个字倒过来就是我的名字。”那男生有着很健康的小麦色皮肤,淡淡道。 这不就是那个对我的滑稽舞尽收眼底的人吗!时不时嘴角微微上扬的那位!祝余扯扯嘴角,在心里暗叫。 “没准是北京富少…”黎柯定着腿,侧了侧身,装作一脸高深莫测,在祝余耳边道,”报紧大腿……” 吴韶琳听到后咳嗽几声,黎柯立马止住不再说话,但目光还是带着几分探究打量了一下斜前方的人。 祝余就没那么幸运了,被身后还站着的吴韶琳惊了一下,旋即又开始左歪右扭,忍不住单脚跳了几下才稳住。 “训练结束后留一下。”吴韶琳对陈京北说。 也算是有意外的收获了,男生堆里还是有好几个领队好苗子的。 吴韶琳满意地点点头,心头原积攒的火气也消上几分。 转头温和催上一句“连迹星,别皮了,腿再抬高点!” 远处,那个丹凤眼男生不再与周围人嬉笑,稳着身子定他的右腿,但那眼里难掩惊色,“韶琳师姐今天居然不那么恼了?” 今天下午训练早结束,黎柯和祝余拖着疲惫的身姿去食堂就餐。 饭后,她们晃悠回了宿舍楼下,便看到还有四五个人树下阴凉的位置在定腿,几位军训班长也在旁站着,似在小声讨论着什么。 “不会在选拔什么吧?”祝余和黎柯掩在宿舍楼道口的花坛旁,探出半个身子观察着。 已经有一个人双脚点地离开。 “最后角逐一下领队和旗手的人选。”吴韶琳起头道。 “想要进入领队班,需要天赋,也需要付出比别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另一个军训班长接着说着。 还有三个人在场上。 又有一个人开始摇晃,他朝左歪斜,却又试图稳住,心一横,手不再扶着腰带,而是张开来保持平衡。本以为已经调整过来,愣是又开始往右边偏离,他单脚跳了几下。 脚越发酸了。他有些受不了,另一只脚便点地停了下来。 “稳不住了?那去休息吧。”吴韶琳道。 而现在,只剩下连迹星和陈京北了。 帽檐下,眼里含着笑意又带着些许漫不经心,那人目视前方,嘴角微微上扬,嘴唇的颜色偏红,越发凸显的整个人意气风发。 他好像自带有一种边界,肩膀沉稳如冬山,腿部肌肉在裤管下依稀能看得出蓄力的弧度,脚背始终维持着一定的高度。 是了,错不了,那是连迹星。 而陈京北也镇定自若,嘴唇微抿,脖子上的青筋隐隐可见,脚背紧绷着,看起来卯足了力气,却如松一般安稳。 任谁都被他自带的沉默氛围感染了。 这是一场无声的较量。连军训班长也不再说话,只是定定的看着两人,企图看出一点破绽。 可是好像无从下手,两个人都很稳。 忽然,连迹星身体抖了一下,手肘不自觉抬了一下。 祝余呼吸凝滞,死死盯着两个人的动作。 很快,连迹星又归附于平静。仿佛这一切只不过是水面上的一点涟漪。 这不过是表象罢了。 连迹星的心跳正如同战鼓般疾速敲击,在迎战,在鼓舞,在冲刺,在飞扬。 身体的每一寸肌肤都在命案捕捉着周围的一切,不论是微风轻拂还是小雨淅沥。 他将自己的定腿高度又往上挪了分毫。 而这边陈京北的定腿高度本来有所下降,但见着连迹星的抬高,他也不甘示弱地将抬起的脚控制在一个相当的水平。 许久,就这样僵持着。 又换了一条腿定,也还是如此。 …… 视野所见的远方点缀着星汉灿烂。 原来,又到了一个雨夜。 那时黎柯和祝余从阳台往下望,依稀还看见楼下正站立着的几个人。 吴韶琳和其他军训班长交换了一下眼色。 “天色晚了,也有点小雨,今天就到这吧,你们都很棒,去休息吧,记得揉揉腿、泡泡脚。”吴韶琳叮嘱着。 两个人双脚着地,应声离去。 “师姐,确实是很累啊。”连迹星朗声抱怨着朝宿舍方向走去。 他有些晃得厉害,陈京北作势搀了他一把。 两个人的背影活脱脱像相依为命的难兄难弟。 “认识一下,我叫…” “我知道你叫喜之郎,你今天定得很强。我叫陈京北。” “拜托,可别提这个梗了,还不是看大家那天气氛太沉闷才讲的……” 他挪着步子上楼到了宿舍门口,又冲隔壁间的陈京北挥手道别: “我叫连迹星,你也不赖!走咯!” 第3章 扬起的旗和飞扬的心 较量完的第二日,陈京北和连迹星都意料之中成为了领队班的一员,同时更是旗手的候选人。 领队班的训练很快就独立出了正常的集体训练。领队在方阵还需要在军训汇演时向队伍方阵下口令,并向右侧的主席台敬礼。而旗手对于挥旗的力度和节奏也需要进行磨合适应,所以平衡的把控也更加严苛。 既然暂时很难抉择,那便两个人一起学吧。 吴韶琳同其他军训班长讨论后,便又拿了主意。 军训班长拿出旗子,示范了一下扬旗动作,让陈京北和连迹星都上手尝试。 有些沉。 跟旗手发挥的作用一样沉甸甸的。 向前甩一次,在向后绕小半圈架在肩膀上,还要注意把握时机,在踢正步的时候适时挥起。 他们轮着重复了很多次,一开始找不准节奏,会来不及扬起,或是动作幅度过大,正步踢不起来。 从日升到日落。 连着两天的领队班训练,众入选的成员都拿出了十足的精气神,这让吴韶琳很满意。 休息期间,连迹星便会来问她一些问题,看着不算太正经,好像是随便想了一个问题就想来笑着胡诌一下。 说来也怪,每次他提的问题,都能切中要害,直问到很多根源上的道理。 偶尔吴韶琳答不上来,搪塞几句过去“每日不好好练,尽在琢磨一堆七七八八的!”但她一休息间隙便去翻军训班长培养手册,待到下一轮的训练时给出完整贴切的回答。 而陈京北,则多数时候是不作声的,不过偶尔也掺和着嬉闹几句,眼里更多时候,镇定沉稳。 用韶琳师姐的话来说,连迹星是个好问活泼的性子,而陈京北则更像个文静的乖学生。 这天晚上,训练场微风轻起,方阵中人心忐忑。 两个方阵的站位也要定下了。 站位将根据每个班级里的水平以及身高来进行组合,采取的也是那天在宿舍楼下同样的办法,定腿选择。 在此之前,她已经尝试在宿舍的空地里练习定腿好几次了。 她一直在跟自己说其实可以不那么在意。 既来之则安之,在自己的角色上“咬定青山不放松”,也何尝不是命运最好的安排。 可真到了“测评”时,她望着周围人一个个稳当的动作定力,自己还在努力保持平衡,心中还是隐隐生出苦涩来。 夕阳的最后一点光被她尽收眼底,她叹了口气。 不远处,那点光也打在连迹星高挺的鼻梁上,映着些许侧影,更显得眼前的人的锐气。 他也正在定腿。 那人恰好在她的正前方,于是她便朝他看,正好将他的稳定视作她视野的聚焦点。 但又好似在跟她开了个玩笑。 忽的,连迹星转过头,一个恰好的对视。 他有些诧异,旋即被一种更为温和的目光代替。 嘴唇一张一翕,口型似是“加油”两字。 一份温暖窸窣爬上黄昏后。 她觉得有被宽慰到,源于一个刚认识不久的同学的鼓励。 她绽开一个笑容,微微点头回应。即使身体还在微微颤抖,她抬起向外定住的绷紧的脚背,维持着一定的高度。 是啊,那也许是十分之一的连迹星的水平,但是是我的满分的答卷。 又怎样呢?其他人会对你的落后嗤之以鼻吗? 连迹星看着还在努力保持平衡的女孩,也微微点头回应。他仰起头,在渐露的月色下,踏步、行进、踢正步、扬旗。 扬出的旗子在蓝紫色的绸缎上微微摇晃,似要与之融为一体,上面写着四个大字: 侦查大队。 无声地,坚定地,浪漫地印刻在了所有人脑海里,让人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一个事实。 原来这么多天的努力,都是在为了真正成为一名警校生。 …… 初步的方阵站位结果已经定下。祝余在队伍的第三排的第二个位置——动作水平算不上突出,但身材高挑所以就排到了这里。而黎柯顺利地成为了方阵中的门面——她因为动作标准正步稳当被排到了第一排。 接下来便是一连多日的方阵磨合,不仅是锻炼基础的齐步走和正步,还进行了动作的衔接如“齐步换正步”、“正步换齐步”、“齐步换跑步”。 偶尔也有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方阵的微调。 祝余倒是没什么变动,也慢慢和周围的人混熟了。 “刚说今天许大要来看我们训练!”一个身材壮硕,脸型圆润的人忽然提到。 “齐磊,真的假的啊?”有人问。 “那还能假?我偷听到军训班长说的!”他压低音量说道。 他口中的许大,便是侦查大队的大队长,同时也是侦查学子的老师。 许大不失威严,也让人敬爱。 一听到这句传闻,大家都开始更加认真地训练。谁叫他上一次来看训练觉得有人态度不认真所以众人加练一小时呢? “今天许大来,刚好让他看一下陈京北和连迹星的旗手抉择吧。”吴韶琳说着,边看见许大从不远处缓缓走来。 许大环视一圈,军训班长们正将队列拆分为几小块,分别带开磨合频率和动作。 许大走到领队班旁看了看。 “许大好,现在我们最终的旗手人选还没定下来,想着一个当旗手,另一个退为领队。您帮我们看看?” 近处,陈京北和连迹星轮着扬旗踢正步。 连迹星扬旗。 片刻中,旗帜扬起的声音清亮,每一步,掷地有声。 轮到陈京北扬旗。 他扬起的节奏极为流畅,厚实的肩膀紧紧为旗杆所靠。 许大看了几轮。 片刻,他语气平和地开口:“两个人都很不错。” 紧接着又说:“连迹星气质昂扬,扬旗感染人向上,但节奏偶尔会有偏差。陈京北爱微低着头,但也不赖,节奏感很好,做领队更能带动全方阵的步调。” 许大看着连迹星和陈京北又开始新一轮练习,微微点头道“每个位置都各有其用,为什么会有最重要的位置呢?” 他朝军训班长们看了一眼,笑着离开了。 吴韶琳和其他军训班长若有所思。 军训班长们商讨过后,又找来同陈京北和连迹星告知了筛选的结果。 下一个训练休息间隙时,所有人在棚下席地而坐。 军训班长向所有人说道: “现在我将向大家宣布领队和旗手的正式名单。但我想说的是,这些名单的领队和旗手并没有轻重之分,在这个队伍里,都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身处方阵里面的每一个人也同样的宝贵,没有你们,这个集体将不完整。” “希望大家能在自己所处的位置上,尽力做到最好。” 也算是一种自我点醒了吧。这样简单的道理,却没有想通。吴韶琳自嘲地摇摇头。 这边,另一位军训班长开始宣读名单。 “领队:周之烨、瞿雯杰、赵昀…、陈京北” “到!”整齐而响亮地,四个人站起,齐声应道。 “旗手连迹星!” “到!”连迹星“腾”得一下站起。 这一次,军训班长再度将旗交给了他。 其实不论是旗手还是领队,在他眼里都一般无二。 他都做足了准备。 他在训练结束的寝室里,练习过很多次领队的敬礼。 他也知道自己节奏把握不够稳当,所以也在心里默念过很多次节拍。 这一次的接过,又是不一样的感觉。 旗沉沉的,是被赋予的使命。 我会做好这一切的。 连迹星如是想。 那天天气晴朗,夏日的意外地带点凉风吹过,还是难以抚平心中的紧张与忐忑。 比赛的这天还是到了。 一共有十几支队伍进行军训汇演的比赛评比。八十个人,两支队伍,是否能够拔得头筹,其实说不准。开幕时间定在了九点。军训班长们不放心,合计着便将训练时间提前到七点半,趁着清闲最后演练一次。 “最后一次‘模考’,大家唤醒一下身体,找回一下状态,想想这些天学过的动作,齐步、正步、一切的摆臂,不要抢拍,口号声要响亮,相信自己!”一个军训班长说道。 “互相加加油,别太紧张了!”吴韶琳补充道。 于是队伍里出现了此起彼伏的“冲!”“一起加油!”“我们会是最棒的!”的激励的话语,忽然有个很亮的声音起头:“侦查大队就是最**的!” 很快大家都默契地重复道:“侦查大队就是最**的!” 好像一场高考,对手有多强大,其实都是未知,永远没办法预估你的状态所能拿出怎样的水准。 唯一能做的,就是相信自己。 祝余是在高考结束后头一次感觉这么大的阵仗来做一件事情,她深吸几口气,让自己全身的肌肉不至于太过紧绷。 和周围的“战友”们互相打气完,便义无反顾地上场了。 体育馆的主席台上,密密麻麻的,是老师们、军训班长们、亲友们、评委们,放着的行进音乐的鼓点,与祝余的心跳一起,有力地振动。 祝余想此时,所有人也都是这样,凝神默视,等待检验成果的那一刻。 “向右看!”陈京北下了口号,所有人随声附和“1,2!”,左腿抬出,脚背紧绷,而后不断交替踢出正步的气势。 最前面的旗手连迹星随之将旗子扬起,他的头高昂,每一步都踏实有空,一顿一顿地卡着节拍,将这些日子所有的定力都集中在了这一次。 队伍中所有人的脚步一抬一落,祝余的眼睛死死用余光注意她右边人的摆动节奏。 队伍整齐地在向前行进,主席台上,穿着警服的评委和老师,也向队伍敬礼致意。 她隐隐感觉,正步的节奏还是下意识加快了,但是如今能做的,也就是跟节奏,保持一致了……祝余心里暗念。 很快,领队下达了第二个口令:“向前看!” 再一次的附和“1,2!” 正步变齐步,众人将原来的正步手臂姿势转变为齐步摆臂姿势,左脚前脚掌迈步着地,众人节奏一致,摆臂有力向前。 祝余的紧张不是没有好处,此刻她的耳力出奇,连一切风吹草动都听了去。 所以观众席上传来的“哇”的惊叹声,在祝余的心里更是炸开了花。 她由衷地为这朵花的绽放感到喜悦。哪怕之前有一点点瑕疵。 绕回原有的等候地。 军训班长随即迎了上来,以一种极为高昂的语调喊着:“我们在观众席上看了,我们两个方阵都很整齐,尤其是最后那一下正步换齐步,就那唰一下眼前一亮!你们太棒了!” “你们在我们心目中就是第一!” 其实那段路,不算很长,但好像是因为是那么多人一起走过的路,聚起了几十个人的心愿,所以显得尤为漫长。 专注到忘记所有琐事,忘记祝余自己,而记住的是大家们——一起完成好这件事。 名次什么的,已然不是最重要的了。 “现在由我宣读本次军训汇演结果……”主席台上的校长开口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