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9章 关于对萧弦身世的调查报告

作者:7910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关于对萧弦身世的调查报告


    写下这个标题时,有一瞬间我感觉自己活脱脱是苏联的克格勃,不知道你是否知了解这个已经死掉了半个世纪的国家。


    你选择我来处理这件事,无疑是再合适不过的。毕竟,探索未知、抽丝剥茧地揭开真相,正是我所擅长的领域。


    这封信可能会比你预想的要长一些。毕竟,真相往往复杂,每一个细节都可能藏着意想不到的线索。如同作家笔下的世界,现实与虚幻交织,过去与现在纠缠,而你让我调查的事情正是如此的复杂。


    首先,关于萧弦的身世,由于他弃婴的身份,亲生父母至今仍无法找到。所以在离开福利院之前,他一直在那里生活并成长。


    萧弦在福利院长大,他的童年并不充满阳光和笑声,而是充斥着霸凌、欺辱和无尽的孤独。好在萧弦有着强烈的反抗精神,每次遭受不公正的待遇后,他都会用自己的方式反击。比如,他会偷偷朝偏袒他人的老师的茶杯里倒脏水,或者在霸凌者上厕所时突然推门吓唬对方。总之,欺辱他的人往往都会付出代价,没人能轻易从他身上占到便宜。


    这些细节是我从曾经在福利院工作的护工那里打听来的。或许是因为这些经历,萧弦从小就格外注重锻炼身体,逐渐练就了强健的体魄(当然,这也可能与他天生的身体素质有关)。


    正因如此,他结识了在福利院唯一的朋友——一个叫云灿的男孩。


    云灿算得上是萧弦生命中的第一个真正的朋友(上面的话皆出自当时在福利院工作的老师之口)。他们的相识有些特别——云灿被认为有成为柔道运动员的潜质,他学习柔道需要一个陪练,而萧弦因为身体强壮,成了他的选择。


    我猜测两人之间的感情应该是在柔道垫上悄然发芽的。


    两人可能刚开始都对彼此有些好感,但这种感觉就像初春的新芽,充满希望却脆弱无比。毫无疑问,这段感情还未真正绽放,就被柔道教练率先察觉到了异常,随后就被福利院的领导者们制止了。


    萧弦被认定为勾引他人的同性恋者,被无情地关了几周禁闭,也遭受了更为严重的轻蔑和孤立。


    云灿则接受了相对温和的教育,之后柔道训练便永久性地终结了。云灿被安排接受专门的学习教育,而萧弦依旧作为他的伴读,但两个人的感情却不复从前了。


    另外,在萧弦禁闭期间,云灿可能因此产生了一些自残的倾向。


    云灿的命运在某个节点发生了转折。他被收养了,收养人是娱乐圈著名的制片人。


    看到这里,我想你肯定跟我一样,很容易就猜到后面将会发生的事情了。


    这个叫云灿的男孩,身份显然不一般。根据当时的柔道教练回忆,云灿的柔道天赋并不突出,远不如萧弦,根本就没有成为柔道运动员的可能。我猜云灿学习柔道,纯粹是因为爱好吧。学习成绩也就勉强中上游的水平,却能够享受这么多的待遇,还可以被娱乐圈的大佬收养。


    他的身世很容易调查——他是某娱乐公司总裁的私生子,有关于这方面的消息方面早已经被很多娱乐记者挖了个底朝天了。


    在这以后,他的命运似乎与萧弦截然不同。他被收养后,进入了一所艺术学院,如今已经成为知名的电影演员,现在被媒体们称赞为最具实力的青年演员。


    我觉得评价倒也中肯,他的确在戏剧方面找到了适合自己的道路。他的生活光鲜亮丽,仿佛与过去彻底割裂。他与萧弦之间几乎没有任何联系。或许,他已经将那段在福利院的记忆深深埋藏,不愿再触碰。


    云灿选择离开的那天,萧弦逃离了福利院,开始了无家可归的生活。之后,网吧成了他的栖身之所。他先做网管,随后游戏天赋逐渐显现,开始靠打游戏挣钱生存。如今,电子商城的游戏商铺里还能看到他的宣传海报。


    调查报告写到这里,我认为他的生活如同黑白电影,单调而压抑。他没有成为问题少年,也没有走上犯罪的道路,这可以称得上是奇迹了。


    这就是最开始你让我做的关于萧弦的调查。你最初让我调查他,或许只是对他本人有些好奇——毕竟你现在也从事电竞相关的工作,而他是被电竞媒体称赞的横空出世的电竞天才,你自然会对他背后的故事产生兴趣。


    然而,调查却发现萧弦所在的福利院,正是你的家族资助的那一家。正是这一发现,你才决定让我进一步调查福利院和那位院长吧?


    闲话少叙,还是继续我的工作吧。就在萧弦逃离福利院后不久,院长在一场酒驾车祸中丧生。表面上看,这是一场意外,但结合福利院的种种异常,我不得不怀疑,你的猜测或许真的是正确的,这背后可能隐藏着更深的阴谋。


    我们从福利院开始说起。前面提到,萧弦所在的福利院,恰好是由包括你的家族在内的多个权贵赞助的机构。表面上,这些赞助是为了彰显慈善和宣传资本,但实际上,福利院背后隐藏着一条不法的利益链。它不仅仅是一个收留孤儿的场所,更像是一个交易的枢纽,涉及洗钱、权色交易等不可告人的秘密。而你家族的公司,正是这条利益链上的重要一环。


    我就以你的家族举例吧,我调查到你的父亲曾频繁出入福利院,与院长关系密切。你自己也曾对我讲过,曾经看到你父亲将一个装满美金的旅行箱交给院长。我调查了你的家族企业关于地产公司的发展,你父亲出入福利院密切的那个时段,你家族的地产公司往往在土地拍卖过程中异常的顺利。


    这种频繁的接触和巧合,显然不仅仅是出于慈善的目的。更何况,如果真心实意想要资助,何苦需要用美金呢?院长的嫡系亲属全部都已经移民美国,这更让我怀疑其中的蹊跷。


    正如你所猜测的,院长的死绝非一场简单的意外。我利用前警察的身份走访了当年负责车祸现场的前同事,并重新梳理了相关证据,发现了一些令人不安的细节。


    首先,我根据案卷找到了当年车祸的目击者——一位在附近经营小卖部的老人。他回忆说,事发当晚,肇事车辆是一辆极为罕见的豪华车型,撞人后并未停留,而是迅速驶离现场。这一细节与警方报告中“肇事逃逸”的描述一致,但奇怪的是,能开得起豪车的人,通常不会选择逃逸,他们付得起谅解金,逃逸往往会让亏损最大化。然而,由于院长被认定为严重酒驾,再加上他的亲属拒绝联系不愿意回国,所以案子匆匆结案,后来自首的人怎么看都像是替罪羊。


    其次,我偷偷查看了法医的报告。报告显示,院长的血液酒精浓度高达200mg/100ml,远超醉驾标准。然而,之前沟通过的福利院工作人员证实,院长平时几乎不喝酒,更不可能在工作日的晚上独自饮酒。我找到过去熟悉的一位资深法医,他分析后认为,院长的血液样本中可能含有某种药物成分,这种药物会加速酒精的吸收,导致血液酒精浓度在短时间内飙升。换句话说,院长很可能在车祸前被人下药,从而制造了“酒驾”的假象。


    最后,我走访了福利院的旧址,福利院在车祸后被一场意外火灾烧毁,废墟早就已经被改造成了公寓。


    综合这些线索,我推测院长的死可能先是激情谋杀——某个经受不住连番敲诈的富豪一时冲动下的手,随后冷静下来后找到专业人士善后。在善后的过程中,所有参与者都心照不宣地给予了帮助。这样一来,福利院背后的非法活动似乎随着院长的死而逐渐被掩盖。


    如果以上推测是正确的,那么院长必然掌握了许多足以震动这座城市的证据。所以,你委托我找到它们的可能性极低,我只能在此提供我的推断。


    首先,我认为证据以书面形式存在的可能性很低,书面证据虽然直观,但它本身并不安全,容易被发现。更何况,那些与院长交易的人绝不会同意留下如此明显的把柄。因此,这种可能性基本可以排除。


    其次,我考虑过录音或录像设备。院长可能在与权贵们交易的房间内安装了隐蔽的监控设备,记录下每一次交易的细节。然而,那些参与交易的人大多极为谨慎,随身携带反窃听设备是常态。如果院长真的使用了录音或录像设备,那这些设备必须极其隐蔽,甚至可能是某种微型装置,难以被察觉。即便如此,这种证据的风险依然很高,一旦被发现,院长的处境将极为危险。


    最悲观的情况是,证据已经被彻底销毁。不过考虑到院长的死可能是激情谋杀,凶手在情绪失控下杀人后,很可能会趁机搜寻证据。而那场火灾,似乎是凶手在未能找到证据后的无能狂怒。


    还有一种更大胆的推测:证据可能被院长丢失了。那些被威胁的人发现了院长的过失,才会选择激情谋杀,将他灭口。这样一来,证据的下落成了一个谜。


    综合这些推测,我认为证据可能依然存在,但它的下落已经无法在寻找了。无论是被院长藏匿,还是被意外丢失,它都成了那些权贵们心头的一根刺。


    第二次调查让事情变得更加复杂。然而,我必须承认,我之所以能够调查得如此顺利,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你提供的情报以及你所建议的切入点——它们往往过于精准,甚至让我不禁怀疑,你在这其中究竟扮演了什么角色。


    这些调查肯定触及了某些人的核心利益,甚至可能威胁到你的安全。请务必做好心理准备。


    以上就是我所调查的全部内容,按照电话中你的要求打印在信纸上。


    此次委托正式结束,无论酬金多么丰厚,我都不会再继续调查了。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