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11章 昭华长公主

作者:猫伏月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在镜湖行宫休憩了一会儿,用过午食后便带着陆若离去了千愿树。


    煦景朝升,长堤芳草,这一场三月桃的春光奇异的在每个时节盛开,娇嫩的桃花恰似烂漫诗卷,于枝头缓缓铺展,晕染出一片旖旎粉梦,将世间万物轻笼于这一抹娇柔之中。


    纷飞的落花与光影相互交织,恰似梦幻织锦,编织出这份绝丽的浪漫情韵。


    站于桃树下,抬眸处繁花似锦,满目皆华色;低首时落英缤纷,花铺如毯。馥郁芬芳萦绕身畔,满心盈溢着这份独有的欢喜。


    行至深处,舒展的桃枝或多或少的系着鲜艳的红丝带,有的悬挂着雕刻的木牌,笔墨镌刻,一字一笔,皆是祈愿。


    红丝寄愿,桃牌藏运,心之所向。


    陆若离看着这片桃花林,也不知是因为人们的祈愿,还是因此地有灵,她莫名的生出一丝敬畏。


    注视着这漫天飞扬的红丝带,木牌碰撞间奏着清脆的声音,似乎能听到那些不得而知的祈愿。


    “千愿树,果真神异。”陆若离感慨一句。


    刘秉煦想了想,还是诚实的告诉她真相:“千愿树是皇家开放的景地,最初是没有这片桃花林的,那时候种的是柿子树,德宗在时偶然路过捡了一颗柿子,尝了发现很好吃,又不想这么麻烦跑一趟,于是挖了一棵树柿子树回去,没过几年又故地重游,这回没结果光秃秃,德宗觉得不好看,于是把柿子挖了换成了桃树,至于那些柿子树都移植到了霞光顶。”


    “这样山下的人能欣赏到美景,爬山的人也能饱腹。”


    刘秉煦说着说着又笑了:“从那以后这片地区都是由皇家照看,经久不衰的景色自然多亏了丹鼎阁与星象阁。”


    陆若离一时间沉默了,总觉得这位德宗,有种说不出的感觉。


    “他是位很有趣的皇帝,改日我与你好好说道一番。”刘秉煦觉得有必要给她分享一下一些皇家奇奇怪怪的八卦。


    他当初看《皇朝纪事·安帝》的时候那是相当震惊。


    泛白的天际层层铺上暖色的金橘调,秋日的凉风缓缓吹拂着,整个华京也镀上一抹金辉,煌煌赫赫。


    “殿下呢?”身着梅子青圆领衫的女子躔躔至寝殿门,僩静而询。


    守门的两位侍女恭敬地伏身,其中一位回禀道:“回顾令,楼女和素娥正为殿下梳妆呢。”


    顾榕颔首,待侍女进去禀报经通传后再跨着门进去。


    只见那人撩开珠帘,转过描金屏风,烟视媚行而言:“顾令可有要事禀报?若不成来瞧瞧本宫这身软烟罗。”


    她正是妙龄时,那张极为标致的鹅蛋脸线条柔美而青涩,俏丽的杏仁眼犹如一对深邃明亮的黑宝石,顾盼之间,华彩流溢,尽显灵动之姿。面带红云,恰似精心点染的胭脂色,娇艳欲滴。


    她里头穿了身蜜褐色的里衣,两领刻金丝如意纹,夹一袭霞影纱,如烟过雨,好不娇丽,那外衣一件丹色云锦,上边的织金海棠纹如曜日般熠熠生辉。


    昭华长公主,当今圣上的嫡亲妹妹。


    顾榕躬身道:“臣见过长公主殿下,陛下亲赐的二百吾卫已安顿完,这是孙录事呈请的报表,事关铺下改革,烦请殿下过目敲定。”


    说罢将备好的文书呈上。


    刘玉京接过细细看了看,思及未有不妥之处便批了此案,言:“这偌大府中,有顾令相辅本宫甚慰。”


    顾榕道:“不敢得殿下夸赞,这本就是臣该做的。”


    刘玉京莞尔一笑,这时便听侍女进来禀告圣上携地母乘驾而来。


    听罢刘玉京赶忙吩咐几句,带着人便往前院恭迎圣驾。


    天子乘驾,地母相随,公主府内皆跪拜称颂:“恭迎圣驾,圣上金安,皇后万福!”


    刘玉京屈膝伏身,尊上圣言:昭华长公主不行跪拜之礼。


    在长仙郊赏完千愿树,原是想着带陆若离去霞光顶,半山腰修了座食舍,名为七碗居,评价甚好,只是天色将近,一来一回耽误时辰,便带着人回城往兴宁坊来。


    这一来恰好能赶上夕食,蹭蹭亲妹妹的饭不过分吧?


    刘秉煦美滋滋的扶起刘玉京,笑言:“爱奴快快起!”


    刘玉京嗔笑:“哥哥!”抬手挥退侍从,伴着兄嫂来到主殿。


    虽然父皇为她取字妙安,但也没怎么正经叫过,都是唤她乳名念奴,偏偏她兄长惯爱逗她,喜欢叫她爱奴,她那时还小,一听哥哥说她是哥哥的珍宝,还甜滋滋的应了。


    现在长大了,自然懂事了,再听“爱奴”,颇有些难为情,脸上便带了着羞赧。


    刘秉煦瞧她不好意思了,便转头跟陆若离笑话她:“瞧我们爱奴,之前还跟我和母亲说自己长大了,我看呐——”


    今日娇妻幼妹在侧,刘秉煦自是不会拿皇帝架子,本是亲近的人,寻常称呼便罢。


    两人也乐得贴近。


    陆若离掩唇笑道:“瞧你哥,这般大了还欺负你。”


    刘玉京非常赞同嫂嫂的话,“哥哥也真是的,都说了我已经长大了,老叫爱奴,别人知道了我长公主的面子往哪儿搁?”


    跟哥哥关系好是一回事,这么多人面叫爱奴,这跟当众叫她宝贝有什么区别?她都这么大了,听着相当不好意思!


    刘秉煦看着陆若离,两人的眼神一瞬间对上又移开,他暗笑:“我这傻妹妹。”


    只听陆若离满眼促狭:“咱们爱奴可是昭华长公主,是陛下的心尖尖呢,哪儿有不长眼的敢对长公主下脸子?”


    刘玉京惊呼:“嫂嫂!你不是站我这边的吗?!”


    刘秉煦眉梢眼角带着些许玩味:“爱奴这就不懂了吧?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我与你嫂嫂,那可是天生一对,自然站我这边。”


    刘玉京轻哼一声,对他表示不满。


    杏眸一转,轻轻挽着陆若离的胳膊,嘀嘀咕咕:“嫂嫂,你下次不能这样。咱俩才是天下第一好!”


    陆若离忍俊不禁,顺着她的话应下:“是了,那下次我帮你对付他。”


    刘玉京满意的点点头,视线又越过陆若离瞪了眼一旁竖起耳朵听又装作无辜的刘某人。


    刘秉煦:叽里咕噜的,听不懂。


    三人聊了会儿便一同用过夕食,饫甘餍肥后刘秉煦带着老婆撤了。


    来不及说什么的刘玉京惛然望着兄嫂的马车驶过,心中略有些怪异感,“皇兄这是来蹭饭的?”想到先前刚到主殿刘秉煦就催着吃饭,那时候陆若离还打岔说是哥哥担忧她没好好吃饭,她还有些感动呢,结果吃完就溜了。


    楼女与素娥对视一眼,将心中对圣上的无语咽下去。楼女心道:“殿下哎,方才饭桌上陛下一直埋头苦吃头都不抬一下的,还是皇后娘娘打马虎眼将你唬过去,怎么人都走了才发现陛下只是单纯来蹭饭的。”


    素娥虚扶着刘玉京,宽慰道:“殿下,陛下这是在意您啊,您未及笄便开府,陛下想来心中担忧但作为兄长又不善于表达,只好借此来瞧瞧殿下。”


    楼女附和,并在心中点了个赞,还得是你啊,素娥。


    刘玉京脑袋懵懵的,“是吗……”


    可皇兄吃饭的时候眼睛甚至没离开过碗啊!


    吃过晚饭,时间溜溜哒哒的划过,星辉成片,朦胧的莹月悬在天际,沉稳的车轱辘缓慢的驶进阊阖天门,没入宫墙下。


    戌时天黑,刘秉煦从凤仪殿回来后吩咐宋辞把御书房的奏折搬来,他准备熬夜批完。


    甘甜清爽的龙煦香飘飘袅袅的从鎏金莲花卧龟熏炉中飞出,火烛明堂,玄色寝衣,云肩绣着金丝鹤纹,飘渺的云烟拉坠着,似乎展翅欲飞。


    宋辞绕过屏风,躬身道:“陛下,今夜可要翻牌?”


    有些恍恍惚惚的刘秉煦停下笔,看了看面前的奏折,好大一个墨点!


    沉默。


    然后从容的放下笔,将这份不重要的折子放到一边,捏了捏眉头,“拿进来吧。”


    宋辞应下,又退出去将人带进来。


    听见皇帝要翻牌的黄全阁差点热泪盈眶,招呼着身旁的内侍赶忙进去。


    陛下终于要翻牌啦!


    后宫共有十二位妃嫔,其中三位禁足撤了白玉牌,两位来了月信也撤了白玉牌,如今承盘中只有七个白玉牌。


    这还是人少的时候,妃嫔少也就全呈上去,后宫妃嫔多了,才要按侍寝制度来,这个月到哪几位,下月又是另一批。


    白玉牌背面都一样,看不出个所以然来,刘秉煦随口翻了个:“右三。”


    黄全阁立马翻开,只见那玉牌上刻着沅容华沅禧,禀道:“回陛下,定寝的乃是沅容华。”


    刘秉煦挥手不再多言。


    两刻钟后轿辇便到了,侍从退避,沅容华轻移莲步,转入寝殿内。


    “嫔妾见过陛下,陛下万安。”她垂首伏身,恭敬柔顺。


    刘秉煦坐在床边,细细端详着,“起身吧。”


    “谢陛下。”


    她并非明艳之姿,亦不同于上官容夕的矜贵气度,沅容华长得很大气,她有一双似水柔情的眼,面中饱满舒展,颧颌线条圆润却不失力量感,抬眸间有种令人不由自主赞叹的韵味,她的眉色淡薄,眼睑下垂时烛光的阴影打在眼下,当真是一位温婉佳人。


    这便是地母系容貌的沅容华。


    刘秉煦淡笑:“怎么愣在那儿,朕又不是在罚你。”


    老实说他还挺喜欢这个长相的,沅容华又知性识趣,女官出身,也能聊几句前朝的琐事。


    刘秉煦不介意多给点宽容。


    沅容华顺从的坐到他身旁,眉眼绽开笑:“嫔妾这是见着陛下突然近乡情怯了。”


    刘秉煦挑眉:“近乡情怯是这般用的?”


    沅容华答:“受相思苦,才难以自抑。”


    她就这样温柔的看着刘秉煦,眸中的包容与情意叫人动容。


    【PS:看这里!


    皇帝历,从今往古顺序:(谥号→庙号):


    刘秉煦,字徽猷——天授帝(年号这么叫也行)


    刘桓,字章然——年号文德,谥号献文帝[宣宗]


    刘椿——年号元狩,元狩十五年改为崇德,崇德二十三年改为汉天,谥号武帝[高宗]


    刘伯庸——年号显庆,谥号庄宪帝[显宗]


    刘湄——年号宣德,无功绩,后被杀,无谥号、庙号


    刘炆——年号太平[顺宗],无功绩与影响力,没有谥号


    刘胤先,字正言——年号正德,正德十年改为永泰,永德五年改为隆昌,隆昌十六年改为大顺,大顺二十六年改为熙乐,谥号安帝[德宗]


    刘刖,旧名刘璂刖,小名雀奴——年号太康,太康六年改为嘉乐,谥号文宪帝[神宗]


    刘慈谏,字表圣——年号天统,谥号悼帝[熹宗]


    暂定,后续待补充~】


    刘玉京,小名念奴,也称爱奴。


    周岁封昭华公主,十二岁特许开府,因其年龄小便留在宫中,帝为其建公主邑司,十四岁出府,羽林相随,天子亲护,特许随时入宫的金牌令箭。


    刘秉煦很疼爱这个妹妹,从刘玉京五发时便会准备年年不落的寿宴和礼物。孝期规矩虽然不怎么多,但也禁婚庆典礼这些,但刘秉煦根本不在意,守孝的是他,凭什么不让举办妹妹的寿宴?(没错,联就是这样的汉子[又腰JPG]【借鉴】)


    沅禧,为侍寝女官,大主角两岁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1章 昭华长公主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