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晴风暖云烟淡,也不知昨夜何时停下的雨,这碧空如洗的模样倒是看不出一点下过雨的痕迹,街道上就连水渍也无。
薄光微明,风娇云淡。
背对着在窗前的男子静默地靠着圈椅,他修长的手指搭在淡青色的瓷杯盖上,抿了一口茶水,阳光透过窗户打在他鹊羽色的外袍上,衣袍处的珊瑚红碧玉压襟闪着透亮的光,长羽镂花金冠上还镶着一颗红宝石,两条长长的金色发链与墨色得长发搭耸在肩上。
他背着光,侧脸如玉,长睫垂下淡淡的阴影,那双黑幽的狐狸眼平静清冷的注视着手上的书册。
陆若离醒来时便看见这样一幅画面,近乎眷恋的看着他。
似乎察觉到她的目光,侧头看向她,那双清清冷冷的眼轻轻一眨便漾起波光,里面映出陆若离的面容,那一瞬间柔和得宛若清风。
“醒了多久了?”刘秉煦合上书询问道。
陆若离浅笑:“才醒,见九郎坐着看书,怎么不叫我?”
刘秉煦叹气道:“本是想让你多睡会儿,一会儿坐马车累着了可睡不了。”
陆若离有些疑惑,街道上的路并非坑坑洼洼,若是马车行驶可不会颠簸,能让九郎这样提醒的……
“莫非要去郊外?”
刘秉煦点头,“昨日就想好带你去游商那儿买点新奇的玩意儿,没料到雨一直没停,幸而今日天晴,便带你去踏青。”
陆若离有些迟疑,他们出宫带的人并不多,这要是在郊外遇到危险了该如何是好?
看出她眉宇间的忧虑,刘秉煦安慰道:“离儿放心,我早已做了万全准备,放心玩。”
陆若离心下松了口气,九郎有安排便好。
霞光顶是距离华京最近的山峰,高远深邃的苍穹碧蓝如洗,漫天的白云悠悠飘荡,远处山峦巍峨高耸入云,山川交错,云雾缭绕,阳光穿透云层,照耀在山巅,熠熠生辉,仿若一座金色的宝塔,山岳上的绿林若隐若现,在云雾中连成一片碧波,眺望着如同仙境。
在霞光顶对面便是刘秉煦的目的地,镜湖行宫,它的面积占比很大,其中碧水云居、逸云山房、石上流舍、玉泉别院四个部分都是可以租给别人的,它们是镜湖行宫的一部分,但并不与镜湖行宫的中庭相通。不同于皇宫的奢华,这里倒是装潢得淡雅低调,与霞光顶遥遥相望,又与千愿树比邻,实打实的好位置。
霞光顶、千愿树和镜湖行宫共同组成了长仙郊的风景。
马车车轱辘转动的声音缓缓停下,刘秉煦搭着近侍的手臂先行下来,宋辞见他下来后又抬手的动作便识趣的退至一旁。
陆若离弯腰探头,瞧见刘秉煦的动作便笑着道:“九郎这是折煞我。”
刘秉煦牵着她的手,“离儿可真会打趣我。”
陆若离笑吟吟的顺着他的动作下马车,看起来很是熟悉,从前如何,现在也是这般,九郎待她,情真意切。
“说起来,以前随父亲上京时倒是听闻长仙郊之景,可惜未曾来过。”陆若离看着镜湖行宫感慨了一句。
刘秉煦握住她的手,他那淡漠疏离的眉骨线条缓缓放松,犹如霞光般柔和。
牵着人走进,他扬眉,眸中闪过追忆之色:“忆起往昔,倒是想起了四哥。”
太后育有三子一女,长子刘秉璋,次子刘秉瑚,幼子刘秉煦,唯一的女儿正是如今的昭华长公主。
长子勇猛无双,骁勇善战,曾一度率领亲兵征战平乱,最终死于战场,而次子温客令仪,博闻慈惠,先帝爱重,意欲封太子,只可惜生有重疾,病逝而终。
先帝长子,刘秉璋,字玄威,文德二十一年死于“济阴之战”,享年十八岁,谥号勇亲王,追赠武安大将军。
先帝四子,刘秉瑚,字世宁,文德三十三年病逝,享年十五岁,谥号恪亲王,追赠文惠太子。
昔年文惠太子在世时也曾照顾过刘秉煦,只是他太小了,而文惠太子的时间又太短暂了。
四哥病逝那年,刘秉煦也才七岁,时光快要遗忘了刘秉瑚,但刘秉煦会记得。
感受到掌心的暖意,刘秉煦的眸光微沉,亲昵的将陆若离额前的碎发拨弄开,“离儿,这世上最不能信的,就是人心,尤其是皇家。”
“君臣无父子,最是无情帝王家。我能有今日,其一是嫡子,其二是我本身的价值。”
刘秉煦看着这满宫秋色,道出了冰冷的事实:“我曾经以为父皇是爱重四哥的。恪亲王仁义兼爱,为民肝胆,群臣敬佩,他似乎天生就是做皇帝的料,唯一可惜的是他身体病弱,幼时并不严重,随着长大,身体越发孱弱,太医说他心肺不好,是短寿之象。父皇为他寻遍名医,只可惜已经来不及了。”
“四哥病逝,也只给了一个恪亲王的谥号,父皇这才表露了他的忌惮,一个优秀的儿子,做父亲的会骄傲欣慰,但皇帝不会。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父皇追赠武安大将军,也不过是因为大哥没有为君之象,又有功绩在身,给了又如何?”
“诚然皇帝无情,但到底是父皇,这么多年的疼爱与关心兴许带了几分权衡利弊,那也是一位父亲的真心。”
刘秉煦说到这时也不由得叹气,他渐渐长大,父皇的疑心也慢慢升起,可到底还是他赢了。
过去的时光不是作假,父皇疑心他,一如当年忌惮四哥,但父皇在世时,他真切的感受到了一位父亲对儿子的爱。
他跟父皇,说来也是一类人。
陆若离眸中带着担忧,秋娘眉轻拧,右手轻轻搭在二人牵手处。
她不懂皇家,但她相信刘秉煦。
当年先帝想为太子定下太子妃人选,那时最有可能的便是白氏一族的嫡女白瑾,太后侄女,又与太子是青梅竹马,可所有人都未曾想到,白瑾是以太子侧妃嫁入东宫的。
直到登基前,东宫也仅有一位侧妃和两位侍妾。
她相信刘秉煦,只因为无论是从前还现在,她仍然能感受到他的真心。
她轻柔着嗓音:“九郎曾经说过:‘吾爱天下之民,曾世祖扶绥万方,驱蛮夷而一筐九合,可谓威风凛凛,父尝言吾如高宗,吾亦望其所好于皇祖,使天下之人乐,扩汉之封疆,为千古帝者。’离儿虽是妇人,却深受父亲护国保家的理念,又知九郎大志,纵使涓埃之微,也愿助九郎之志。”
陆若离的话语很轻柔,也很坚定。
看着那双温柔的眼眸,刘秉煦怔愣片刻,随后将她抱入怀中,黑沉的狐狸眼隐晦着莫名的情绪,宛若深海,暗藏汹涌。
过了会儿他松开了陆若离,看向她时目光温和而纵容:“离儿,朕是皇帝。”
对于陆若离的信任,刘秉煦感动的同时又很无奈。
“离儿,你是我的妻子,也是皇后。我从来没想过将你束缚在皇后的责任下,我不会对你撒谎,但我不能保证我的真心,你要记住,永远为自己而活,你是高洁而自由的飞燕。”
“你我两心相许,所经历的一切都是真的,爱是真的,承诺是真的,信任是真的,但这些只在你我相爱时起效。”
“你必须记住,有时候真心也会伤人。”
他说的不多,但明明白白的将重心点出来。
明明娇日正好,但陆若离心底有种酸涩的情绪,她定定的看着眼前人。
陆若离知道他说的是真的,她不愿相信这样待她好的人也会变心,但又不得不接受刘秉煦的忠言。
父亲曾说,不要指望皇家有真情。
现在刘秉煦再次将这件事重述。
他是真的在为她着想。
哪怕往后变心,这一刻的真情实意,也让陆若离铭记于心。
眼尾渐渐湿润,她带着笑:“我知道,九郎爱我,我亦爱九郎。”
刘秉煦垂眸,将她眼下凝结的泪珠拂去。
PS:看这里!
1.因为阙阙的皇帝寿命很长,所以我私设改过,系统里也没有太逆天的东西,如果关于时间有不对的可以提醒我哦
2.文中设定献文帝生有十子六女,三个嫡子和一位嫡女,只有嫡亲的儿女才会有辈字,这个设定仅限献文帝哈,毕竟有没有辈字还得看当前的皇帝设不设,一般都是只定自己孩子的,毕竟刘家人主打一个任性,比方第4任皇帝定了往后的辈分,下一任皇帝上位不一定会沿用,你定你的,我用我的
3.恪亲王刘秉瑚的追谥是以前刘秉煦主动向献文帝提出的,才有了“文惠太子”这个谥号
4.文中飞燕,指的是飞燕草,象征着清雅高洁,自由
5.在思考要不要生一个孩子,如果是儿子,就是庶长子,如果是女儿,就是嫡长女
6.目前汉朝的版图是十三州,雍州、沧州、梁州、寒州、邺州、麟州、蜀州、翼州、豫州、蓟州、徐州、幽州、岳州(暂定,后续改名字会再发一遍)。汉朝相邻西宁洲,与樱岛隔海,与澜岛隔山,楚国在大汉的北边,有贸易合作,也有纠纷,但平安无事,齐国离得最远,在大汉南边,偶尔会有战役爆发,但在“济阴之战”后平息,其他国家正在刷新~
7.最近卡文,不定时更新,如果有想法的贝贝也可以跟我交流,如果有什么设定或者人物加入也可以跟我交流,这书咱也没啥大纲,就是为爱发电嘛??^??^??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0章 妻子与皇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