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3章 3、若岁

作者:糖女巫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暴雪在众人忙碌间悄然结束。


    不知何处传来的清越鸟鸣,吸引人探头张望。


    “这个温度下还有什么鸟能活着?”


    “雪鸮?”


    “鸮不是叫得跟鸭子一样吗?”


    说话的人伸了个懒腰,随意捡起个石头往不远处的树上扔去。


    路过树下的某倒霉队员刚好被雪淋个正着。


    另一位正在装车的队员觑了他一眼。


    “那是因为你在偷它的蛋。”


    被怼声的队员挠头干笑,爬进车后厢清点起了物资装备。


    ……


    被严寒充斥的日子总是些千篇一律的景色。


    土地是白茫茫的,树枝是光秃秃的。


    游鱼被冰封在溪水中,街道也陷入长久沉寂。


    来自北方的草籽因候鸟的迁徙,偶然至此。


    不知是错过了花期,还是它本就已经丧失繁衍的能力,零星的绿色点缀在灰白残瓦上,让人平白觉得高兴,却又于唇齿间泄出叹息——在被冰雪覆盖前,这里曾是大片的水稻田。


    宋闻山回想起以前乘车路过兰莲市的郊外,绿油油的叶子里包裹着亟待成熟的谷穗,农人背着除虫剂穿梭在烈日与蛙鸣的缝隙中,惊起的蚊虫从这一丛飞到那一丛,赶着几个站田埂上来送饭的半大孩子,从这一边躲到那一边。


    她不知道——


    是否只有自己一直在怀念过去。


    柳絮乱飞的春生日,闷热潮湿的梅雨季,热浪滚滚的三伏天。


    还有金红的秋与粘牙的糯米年糕,还有那不小心飘进中学教室里的风筝。


    红枫铺满地,裹满红糖的糍粑糊住了嘴巴。


    燕子风筝在朗朗书声中飞舞,打破平淡宁和的秩序。


    为何时间无法停止?


    为何时光无法倒流?


    宋闻山冷漠地想着,因为时间是高高在上的神祇,祂的恩慈是卑微讨好的人类流传下来的谎言。


    如果神爱世人。


    那见到如此惨状的祂——


    怎能无动于衷?


    ……


    二百七十七公里。


    王晓雀一行人走了三个多月。


    而前往下红村的六车小队一路向北,只用了半天。


    “江凯这次也不知道要生气多久。”闵姜和嘴上说得罪了人,倒是不见脸上有多少歉意,“不就是把你和关万钧带走了吗,怎么不提我还给他留了六个感知类?”


    此行与闵姜和同车的宋闻山坐在副驾驶位,向后探头:“之后在丹特区会面,记得和他道歉。”


    “?”


    “我和你一起。”


    “?”


    “姜和,如果说我想去下红村是因为自己的私心,那么做最终决定的你,又是因为什么而同意的呢?”宋闻山面色平静,支起下巴继续在地图上划写,“毕竟市区里的通讯站还能工作,而你不是已经把情况上报……”


    宋闻山的话语被闵姜和打断。


    “你觉得下红村的幸存者还剩多少?”


    闵队长从后面的杂物堆中爬出来,挑挑拣拣半天,在某个褐色尼龙箱里找到一叠资料。


    [石僵症]


    宋闻山瞄到那三个字,胃里一阵翻滚,脸色不由难看了几分。


    在第一次大范围降温时,人们对于自身表皮出现冻伤、痤疮、硬化等现象,还以为只是防寒不够严密。


    直到次年二月,大寒潮过境不久,某个居委会人员上门登记人口,在无人应答后破门而入,却看见一家三口都以僵直的姿态躺在床上。虽然三位患者的表皮硬化变得厚实,行动困难到连睁开眼皮都格外费力,但对食物摄入的低需求以及抗寒性的提升,让他们幸运地挺过了“冬天”。


    ——当然,对那些没能被及时发现并送往救治的人来说,就非常不幸了。


    在古老的寓言故事里,常常会有一个典型人物因**和恶魔做些不为人知的交易,假如作者想要表达邪恶无法战胜智慧与信仰,那么主人公就会凭借自己的聪明才智找到契约中的漏洞;假如作者想要抨击这种不择手段只为寻求捷径的思想,那么主人公就会因贪婪愚昧从恶魔那儿得到与自己所想截然不同的东西。


    若他想要财富,恶魔会给他万贯家财,而这些金币被吝啬的巨龙看守着,无人能够接近;若他想要权力,恶魔会给他戴上王冠,而造反的子民与奴隶们正在墙外,对他的王座虎视眈眈;若他想要永生,恶魔会将他变为一颗石头,历经沧海桑田,从石头变成高山,又从高山变成石头。


    如果主人公对自己的现状不满,向恶魔控诉。


    张开黑色翅膀的恶魔就会说一些贴合自身形象的话:“拜托老兄,恶魔从不会做亏本买卖。”


    最后,作者或编者还要在文末进行批判——妄图不劳而获的人只会自食恶果。


    从教育意义上看,这类寓言故事仍旧具备可读性。但在科研领域,某位猜想这个由极端严寒诱发的疾病可能是“恶魔交易”的研究员因此被骂得狗血淋头,也是一件理所应当的事情。


    而在极寒第二年的三月末,旭华区的高层们还在为是否全国性迁移争论不休,眼见零下八十多的气温正缓慢回升,终于有余力的中央向外派出搜救队对周边受袭城区进行救援。


    直到脆化的铁门被轻易破开,救援人员在某个偏僻老旧的小区内发现了第一位,但绝非最后一位,晚期石僵症患者。


    石僵症,学名为人体皮肤纤维化与肌萎缩侧索硬化综合征(SALS)。重症患者的临床表现为表皮硬化、肌萎缩无力、皮肤骨髓纤维化等症状,主要累及运动神经元。虽然疾病本身对患者的智力与感知不会有过大影响,但长时间的低摄能与负面压力,仍旧会对末梢神经以及脑部造成损伤。


    据那位目前已经治愈的“幸运儿”所说,她在一月中旬便已完全丧失自主行动能力,而最终获救的时间为四月末。在这漫长的九十多天里,她能够听到风雪的喧嚣,也能从眼缝中观察外界光线的明明灭灭,但无法行动,亦无法呼喊。


    她距获救最近的一次是在二月中旬,某个执行任务的小队经过附近,可她却无法制造出任何声响来引人注意。


    第二次、第三次……她碰到进屋翻找物资的人类,然而冰冷僵硬的身体总被误认作尸体。


    于是她就这么一次又一次,一次又一次,反复且清晰地感知到——自己错过了或许被救的机会。


    关在瓶中的魔鬼尚且因无望而心怀憎恨。


    而身处绝望中的她,等待着也许明天的死亡,又该如何不去恐惧,如何不去怨恨呢?


    那有如实质的情绪宛若溺水者抓住浮木般死死扼住猎物的咽喉,致使当时在场的一位毫无防备感知类救援人员突发心源性休克。


    因此如非必要,感知类人员不会主动近距离接触中晚期石僵症患者。


    也是在看到那份资料后,宋闻山明白了闵姜和的“私心”。


    “我这算不算是自讨苦吃。”


    宋闻山苦笑一声,倒是没怎么后悔。


    闵姜和拍拍她的肩膀,权作鼓励:“你们两人一狗确实很好用。”


    硬化的雪层被破开。


    吹向两旁的积雪打着旋儿,露出底下黑黢的泥土地。


    一只沾满雪沫的白毛狗到处扑腾,似乎觉得不够尽兴,又嗷呜一声跃到车队前边,蹬着爪子刨起坑。


    坐在前导车内的关万钧抹开飞到脸上的雪沫,示意驾驶员停车。


    “我们碰到障碍物了。”她拿起对讲机通知尾车内的闵队长,“大福说下面还有个死人。”


    虽然一般障碍物并不会对车身造成多大损害,但人类显然也没有堕落到可以毫无心理障碍地碾过同胞尸体的地步。


    下车的几人就着狗子挖出来的小坑向下铲雪,没多少工夫,一个银灰色的车把手从雪地里冒了出来。


    关大福这时候又挤进两个正干活的队员间,狗爪子在雪层上划拉几下,露出片衣角。它那俩毛耳朵兴奋地甩动着,两只前爪并用,把底下人的半个身子都给刨了出来。


    “关大福!你过来别给人添乱!”


    关万钧语气暴躁地喊回自家狗子,把它缩起的爪子拽出来,果然在狗爪缝里发现了布料和纸张的碎片。


    边上有人当起和事佬:“这个温度下咱们就算再小心,也还是多少会损坏那些脆化的衣物纸张的。”


    宋闻山拿过挖出来的一沓纸,在墨迹变形的纸面上勉强阅读原来的内容。


    [关于安坪镇人口迁移……以及相关……通知]


    [……周边村庄……预计时间为九月十七号到十月……做好准备……]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