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2章 刑侦队长与鉴宝师的交锋

作者:花风鸢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法医将顾明远的尸体抬上担架时,苏晚站在警戒线外,目光仍胶着在那摊尚未凝固的血迹上。翡翠吊坠的断口边缘有细微的螺旋纹,那是老式玉雕机才会留下的痕迹——这种工艺在十年前就已淘汰,偏偏和她记忆里母亲遗物的纹路重合。


    “苏顾问。”


    傅沉舟的声音从身后传来,带着雨水的湿冷。他脱下沾了泥点的手套,手里捏着那个证物袋:“需要你协助做个鉴定。”


    苏晚接过证物袋,指尖隔着塑料袋摩挲断口。翡翠的硬度是六点五到七,能将它整齐掰断的力道,绝非普通人能做到。更诡异的是,断口处残留着极淡的荧光反应,在手机紫外线灯照射下泛出青紫色:“这是……蛇纹石粉末?”


    “常见的翡翠仿冒品原料。”傅沉舟的视线落在她微动的眉峰上,“但用在凶器上,就耐人寻味了。”他顿了顿,补充道,“顾明远的致命伤在左胸第三根肋骨间,刀口角度呈四十五度,凶手惯用右手,身高约在一米七五到一米八之间。”


    苏晚抬眼时,正撞上他审视的目光。这个男人的眼神像精密的测谎仪,仿佛能穿透她刻意维持的冷静:“傅队长是在侧写凶手,还是在观察我?”


    “两者都有。”傅沉舟直言不讳,“凌晨一点零七分,监控显示你是最后一个接触死者展区的人。”他侧身让开一步,身后的警员立刻递来平板,屏幕上是模糊的监控画面——苏晚的身影在展柜前停留了足足三分钟,“你在那三分钟里做了什么?”


    “检查展柜的恒温系统。”苏晚调出手机里的工作记录,时间戳精确到秒,“‘月魂’对温度变化极其敏感,展方特聘我做夜间看护。”她滑动屏幕,调出一段录音,“这是我和安保主管的通话,零点五十九分,他确认过巡逻路线。”


    傅沉舟听完录音,指尖在平板边缘轻叩。监控画面里,苏晚的动作确实符合常规检查流程,但她停在顾明远遇害位置的那十秒,背影透着一种难以言喻的凝滞。


    “你说你母亲是二十年前翡翠劫案的受害者。”他忽然转换话题,目光落在她颈间——那里戴着一条素银项链,吊坠位置是空的,“她的遗物里,有没有类似的翡翠?”


    苏晚的指尖下意识攥紧证物袋,塑料袋发出细微的声响。二十年前的记忆碎片突然翻涌上来:母亲倒在玄关时,脖颈间的翡翠吊坠断成两半,其中一半滚到她脚边,上面就刻着和这枚相似的“月”字。


    “有。”她稳住呼吸,迎上傅沉舟的视线,“但那半枚吊坠在警方取证时丢失了。”


    “是吗?”傅沉舟挑眉,“我查过卷宗,当年所有证物都有登记,唯独没有你说的这半枚。”他走近一步,两人之间的距离骤然缩短,能闻到他身上淡淡的消毒水味,混着雨水的清冽,“苏顾问,你似乎对警方有所保留。”


    “傅队长也一样。”苏晚不退反进,目光扫过他胸前口袋里露出的半截笔记本,封皮是磨损的牛皮材质,和二十年前那位负责劫案的老刑警常用的款式一模一样,“你父亲傅敬安警官,当年正是翡翠劫案的主办人。你深夜出现在现场,难道只是巧合?”


    空气瞬间凝固。傅沉舟的眼神沉了下去,像是被投入石子的深潭。他没否认,只是转身走向临时搭建的现场指挥台:“技术队会取走你手上的证物,鉴定报告明天中午前送到刑侦队。”


    苏晚看着他的背影,忽然开口:“断口的螺旋纹是手工打磨的,不是机器痕迹。”她将证物袋放在桌上,“这种手法叫‘绕月’,二十年前只有‘玉鬼’工作室会用。顾明远早年在那里当过学徒。”


    傅沉舟的脚步顿住了。


    “玉鬼”——这个名字在二十年前的卷宗里反复出现,正是翡翠劫案的主要嫌疑人,却在案发后神秘失踪。


    苏晚拿起自己的鉴定工具箱,金属搭扣碰撞的声响打破了沉默:“傅队长要是想知道更多,明天上午九点,我在鉴定中心等你。”她走到展厅门口时,回头望了一眼那枚仍在展柜里的“月魂”吊坠,月光正透过云层,在翡翠表面投下一道细长的阴影,像极了一道未愈合的伤疤。


    傅沉舟看着她消失在走廊尽头的背影,翻开笔记本。扉页上是父亲潦草的字迹:“玉鬼有双生子,月魂分阴阳。”墨迹已有些褪色,旁边还画着一个残缺的月牙符号,和那半枚翡翠上的“月”字,几乎不差分毫。


    雨还在下,打在会展中心的玻璃幕墙上,发出密集的声响。他掏出手机,拨通了技术队的电话:“查一下苏晚母亲的案宗,重点看1999年7月15日的证物清单……对,尤其是丢失的那半枚翡翠。”


    挂掉电话时,他瞥见桌上的证物袋。半枚翡翠在晨光熹微中泛着冷光,断口处的蛇纹石粉末像是某种无声的挑衅,正等着他和那个眼神锐利的鉴宝师,一步步踏入早已布好的局。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