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读课的铃声刚落,李明国抱着一摞文件走进来,黑板上的倒计时“156天”还带着新写的粉笔灰。他把文件往讲台上一放,声音比平时沉了些:“说个重要的事——江城大学的保送考试开始报名了,针对高三理科前五十名,下周六笔试,下下周六面试。”
教室里瞬间炸开了锅,袁文阳的铅笔盒“啪”地掉在地上:“保送?直接跳过高考?”
李明国敲了敲讲台:“安静。符合条件的同学,下课后到我办公室领报名表。”他的目光在班里扫了一圈,最后落在周景恒身上,停留了两秒,“尤其是平时稳扎稳打的同学,这是个好机会。”
陈颂的笔尖在物理题上划出个歪歪扭扭的圈。他瞥了眼旁边的周景恒,对方正在笔记本上写着什么,侧脸的线条绷得比直尺还直,连眼镜滑到鼻尖都没察觉——是在算保送考试的录取概率,陈颂太熟悉他这副模样了。
下课时,周景恒果然没动。陈颂拽着他往办公室走:“去领表啊,你肯定够格。”
“我再想想。”周景恒的手指捏着笔转了转,“万一考不上,还影响复习节奏。”
“你期末考年级第三,怕什么?”陈颂把他往办公室推,“就当多做一套模拟卷,反正你做卷子比吃饭还积极。”
李明国看见他们,直接从文件袋里抽出张报名表递给周景恒:“早给你准备好了。”他拍了拍周景恒的肩膀,“放宽心,正常发挥就行——当然,也别耽误帮陈颂补物理,你们俩这‘互助小组’不能散。”
周景恒接过报名表时,指尖微微发颤。陈颂凑过去看,发现表格右上角贴着张小小的一寸照,是高一时拍的,那时的周景恒还戴着旧眼镜,镜片后的眼睛却亮得和现在一样。
回教室的路上,周景恒突然停下:“你说……我要是真保送了,会不会影响你复习?”
“影响我什么?”陈颂抢过报名表翻了翻,“正好激励我冲刺,到时候在江城大学的篮球场打败你,让你知道谁才是‘主力’。”
周景恒低笑起来,把报名表往书包里塞时,特意露出照片那角:“那我得赶紧准备,不然到时候输了太丢人。”
晚自习的灯光下,陈颂发现周景恒的桌肚里多了本《江城大学保送考试指南》,封面被翻得卷了边,却在空白处画了个小小的箭头,从“保送考试”指向“陈颂的高考”,旁边写着“同步进行”。
“喂,”陈颂用胳膊肘碰了碰他,“别光看这个,你的物理错题还没给我讲呢。”
周景恒抬头时,眼镜后的眼睛亮得像落了星:“马上,这道题的解题思路和保送面试技巧有点像,等我总结下,一起教你。”
窗外的月光漫进来,落在两人交叠的草稿纸上。陈颂看着周景恒认真的侧脸,突然觉得这张保送报名表像个奇妙的开关,没拉开距离,反而让“一起去江城大学”的约定,变得更具体了——就像物理题里的两个质点,目标一致,路径不同,却终将在同一点相遇。
“加油。”陈颂在他的指南书上画了个小小的篮球,“不管结果怎么样,我都在终点等你。”
周景恒的笔尖顿了顿,在篮球旁边画了个坐标系,原点处写着“我们”。
那一刻,陈颂突然觉得,高三的意义从来不是孤军奋战,而是有人和你并肩,看着同一个方向,把“我”变成“我们”,把“梦想”变成“约定”。而这场保送考试,不过是约定路上的一道风景,重要的不是谁先到达,而是最终能一起站在风景里,笑着说句“我来了”。
保送考试报名截止那天,周景恒的报名表上多了个熟悉的签名——是陈颂帮他填的“家长意见”栏,模仿陈泊利的笔迹画了个歪歪扭扭的“同意”,旁边还画了个小小的篮球。
“你爸知道了不会骂你?”周景恒看着那个签名,眼里带着笑。
“他巴不得你赶紧保送,省得我总找借口跟你‘讨论学习’。”陈颂把报名表往李明国办公室送,回来时手里多了两罐咖啡,“给,熬夜刷题专用,我爸从工地小卖部抢的,说‘提神比他的电焊还管用’。”
周景恒的手指触到冰凉的罐身,突然说:“其实我更想喝橘子汽水。”
“等你考完就请你,冰镇的。”陈颂拉开拉环,咖啡的苦味漫出来,“现在得靠这个续命——你保送考试的知识点,比篮球赛的战术还复杂。”
接下来的一周,周景恒的桌肚里多了本厚厚的《高等数学入门》,是他从图书馆借来的,封面上贴满了便利贴,上面用红笔写着“重点”“陈颂可能用不上”。陈颂翻到最后一页,发现夹着张自己的投篮照片——是高二决赛时拍的,周景恒抓拍的瞬间,篮球正悬在篮筐上空,旁边标着“抛物线完美,可借鉴于物理运动题”。
保送笔试那天,陈颂特意起了大早,往周景恒书包里塞了颗橘子糖:“考试顺利,就像投篮空心入网。”他帮对方理了理衣领,发现周景恒今天换了双新鞋,是上次陈泊利说“适合考试”的那款,鞋底纹路浅,走在楼道里没声音。
“等你好消息。”陈颂站在考场门口,看着周景恒的背影消失在走廊尽头,突然想起高一军训时,对方举着班旗走在队列最前面的样子——同样的挺直脊背,同样的眼神坚定,只是这一次,走向的是更亮的未来。
周景恒出来时,脸色有点发白。陈颂递过去一瓶水:“怎么样?”
“最后一道物理题,”周景恒拧瓶盖的手顿了顿,“考的是碰撞模型,我用了你教的‘篮球防守反击’思路解的,应该没问题。”
陈颂笑着捶了他一拳:“看吧,我的战术理论比你的坐标系管用。”
面试前一晚,周景恒紧张到失眠。陈颂拉着他往操场跑,月光把篮筐照得发白,他运球突破时故意放慢速度,让对方断了个正着:“你看,连我都能被你‘防守成功’,面试老师更不在话下。”
周景恒投篮的手稳了些,篮球擦着篮筐滚进去时,他突然说:“其实我怕的不是考不上,是怕……”他顿了顿,声音轻得像晚风,“怕我们不能一起去江城大学。”
陈颂的脚步突然顿住。月光落在两人交叠的影子上,他看着周景恒泛红的耳根,突然觉得那些藏在草稿纸里的箭头、便利贴上的批注、橘子糖的甜味,都在此刻有了答案。
“放心。”陈颂把球往他怀里一塞,“不管你走哪条路,我都能追上——就像你总能算准我的投篮角度,我也能找到和你汇合的坐标。”
周景恒的眼睛亮起来,投篮的瞬间,篮球空心入网,脆响在寂静的操场里格外清晰,像句没说出口的承诺。
面试当天,陈颂在周景恒的书包里放了张纸条,上面画着个简易的篮球场,两个小人并肩站在篮筐下,旁边写着“高三联队,永不散场”。他知道,不管结果如何,这场关于未来的“比赛”,他们早就赢了——因为最好的队友,始终站在身边。
……
面试结果出来那天,陈颂正在解一道复杂的电磁题,笔尖在草稿纸上画了无数条辅助线,像在铺一条通往南城大学的路。周景恒拿着手机跑进来时,校服被风吹得鼓鼓的,像只振翅的鸟。
“过了。”他的声音发颤,手机屏幕亮着,是江城大学招生办的短信,“面试通过,等正式通知了。”
陈颂的笔“啪嗒”掉在地上,捡起来时发现手在抖。他突然想起面试前一晚,周景恒对着镜子练习自我介绍,说“我想研究物理,因为它像篮球一样,有规律,也有惊喜”——当时自己还笑他“把面试当球场发言”,此刻却觉得,这大概就是属于周景恒的“命中注定”。
“请客。”陈颂把笔往桌上一扔,拽着他往校门口跑,“橘子汽水,要冰镇的,两瓶。”
小卖部的冰柜前,周景恒拧开汽水瓶,气泡“滋滋”往上冒。他突然把瓶子往陈颂手里塞:“其实面试时,老师问我‘为什么选择物理系’,我说……”他顿了顿,耳朵红得像被汽水染过,“我说想和朋友一起研究‘篮球运动的力学原理’。”
陈颂的心跳漏了半拍,汽水的甜味顺着喉咙漫下去,却烫得人发慌。他想起高一军训时缝歪的袖口,高二篮球场上的坐标系,高三错题本上的小篮球——原来这些细碎的瞬间,早就被对方串成了线,一头连着物理公式,一头系着自己。
“喂,”陈颂别过脸,假装看远处的教学楼,“到了大学,你的‘力学原理’可得算准点,别让我扣篮时出糗。”
周景恒低笑起来,汽水的水珠顺着他的指尖滴在地上,像撒了串透明的星星:“早就开始建模了,保证让你每次都是‘完美抛物线’。”
回教室的路上,两人的汽水瓶碰出清脆的响声。陈颂突然想起什么,往周景恒书包里塞了个东西:“给你的,面试‘贺礼’。”
是枚小小的篮球钥匙扣,和之前周景恒送他的那枚成对,只是上面刻的不是“江城大学”,而是“11号队友”。
周景恒捏着钥匙扣,突然停在公告栏前。那里贴着江城大学的招生海报,照片上的篮球场绿得发亮。他伸手在海报上的篮筐位置点了点:“等你来了,我们就从这里开始‘实验’。”
陈颂的目光落在海报角落的“物理系”三个字上,又转向身边的人——对方的眼镜反射着阳光,镜片后的眼睛亮得像盛了星光。他突然觉得,保送资格不是一道分水岭,而是座桥,让他们能更笃定地走向同一个终点。
晚自习的灯光下,周景恒的桌肚里多了本新的笔记本,封面写着“陈颂专属复习计划”,第一页画着个大大的倒计时,旁边标着“距陈颂抵达南城大学还有X天”。
“从今天起,”周景恒把笔记本往他面前推,“我当你的‘专属教练’,保证让你顺利‘通关’。”
陈颂笑着翻开笔记本,发现里面的每一页都留了半张空白,是给周景恒画“投篮式解题图”的地方。他突然抓起笔,在空白处画了个小小的箭头,从自己的名字指向周景恒的名字,旁边写着“目标:江城大学篮球场”。
窗外的月光漫进来,落在两个交叠的名字上,像层薄薄的糖霜。陈颂摸了摸口袋里的橘子糖,甜味在舌尖化开时,突然觉得高三的风里,藏着比汽水更甜的期待——那是关于约定的味道,关于并肩的味道,关于不管走哪条路,都终将在终点汇合的笃定。
周景恒表白那天,是陈颂生日。
离高考139天。
晚自习的铃声刚落,陈颂就被他拽到操场。月光把篮筐照得发白,周景恒手里捏着个小小的蛋糕盒,是陈泊利下午送来的,上面用奶油画了个歪歪扭扭的篮球,旁边写着“18岁,投个好球”。
“吹蜡烛。”周景恒把蛋糕往石桌上放,打火机“咔嗒”一声亮起,火苗在晚风里轻轻晃。
陈颂闭眼许愿时,听见对方的声音很轻:“我希望……你的愿望里有我。”
他猛地睁开眼,看见周景恒的眼镜滑到鼻尖,睫毛在火光里投下细碎的影子,像高三这年写不完的公式,却在此刻变得柔软。
“许的什么愿?”周景恒吹灭蜡烛,黑暗里,他的声音带着点发颤的勇气,“能不能……说给我听?”
陈颂的心跳得比运球还乱,刚想开口,就被对方按住肩膀。周景恒的掌心很热,烫得人脊背发麻。
“其实我喜欢你。”周景恒的声音撞在篮球架上,弹回来,钻进陈颂的耳朵里,“从高二军训你用腰带绑我眼镜开始,从你替我罚跑十圈开始,从你教我投篮、帮我补物理、把橘子糖塞给我开始……”
他的声音越来越轻,却像重锤敲在陈颂心上:“我画的坐标系里,你的位置永远是原点;我算的所有概率题,‘和你在一起’的概率都是100%;我保送考试填的志愿,选的是离你想去的专业最近的物理系……”
陈颂突然伸手,帮他推了推眼镜,指尖触到滚烫的耳廓——像碰了下刚出炉的馒头。
“我以为你只懂坐标系和公式。”陈颂的声音有点哑,却带着笑。
“我还懂你。”周景恒的指尖在他手背上划了划,像在写什么,“懂你投篮时习惯先拍三下,懂你物理题总在最后一步算错数,懂你假装不在乎,却会在我发烧时跑遍学校找校医……”
他突然从口袋里掏出个东西,往陈颂手里塞——是枚戒指,银质的,上面刻着个小小的篮球,和之前的钥匙扣是一套。
“不是求婚,”周景恒的脸比晚霞还红,“是……是‘队友认证’,像篮球赛的首发名单,我想把你写在我人生的首发阵容里,永远。”
陈颂捏着戒指,突然拽过他的手腕往篮球场跑。月光把两人的影子拉得老长,他运球突破时,故意放慢速度,让周景恒追上。
“你看,”陈颂转身时,篮球撞在篮板上弹回来,刚好落在周景恒怀里,“我的‘战术跑位’,从来都是朝着你。”
周景恒愣住时,陈颂已经把戒指戴在了他手上,又抢过另一枚戴在自己手上,银戒相碰的脆响里,他凑近对方的耳朵:“书呆子,你的概率算对了,我的愿望里,全是你。”
夜风带着操场的青草味,吹起两人的校服衣角。周景恒突然伸手,把陈颂往怀里带,动作生涩却用力,像在抓住什么稀有的宝贝。
“那……”他的声音埋在陈颂的颈窝,带着点发颤的欢喜,“江城大学的篮球场,算我们的‘约会地点’?”
“不止。”陈颂笑着回抱住他,“还有早自习的教室,晚自习的台灯,你画满坐标系的草稿纸,我塞给你的橘子糖……所有地方,都算。”
远处传来袁文阳的喊声:“陈颂!周景恒!你们俩偷偷摸摸干什么呢?蛋糕还吃不吃了?”
陈颂拉着周景恒往石桌跑,银戒在月光下闪着光。他突然觉得,高三的夜原来这么甜——比橘子汽水甜,比奶油蛋糕甜,比所有藏在坐标系和投篮术里的暗恋,都甜得更直白,更滚烫。
而他们的故事,才刚刚开始。
嗯对的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0章 表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