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贞观十三年,长安城华灯初上。
国子监博士杜如晦放下手中的竹简,揉了揉发酸的眼睛。案几上堆满了各地呈报的奏章,都是关于天幕出现后民间发生的异事。自从三个月前这天幕突然出现在夜空,每晚戌时准时亮起,播放那部名为《西游记》的神奇戏剧,已成为长安百姓乃至整个大唐不可或缺的消遣。
窗外传来孩童嬉闹的声音:"快看!天幕要亮了!"杜如晦抬头望向已经泛着微光的天幕,那层半透明的光膜笼罩着整个长安城的夜空,在暮色中若隐若现。
"杜公,今日天幕将播何内容?"年轻的学子王勃抱着一摞书简匆匆跑来,眼中闪烁着期待的光芒。他衣袖上还沾着墨迹,显然是刚从抄写间赶来。
杜如晦捋须微笑:"昨日演到唐僧收了八戒,按那旁白所言,今日当有''黄风怪逞凶''一节。"他指了指案几上自己整理的《天幕记事》,"老夫已记录下前二十回的内容概要,你若有兴趣可拿去一观。"
皇宫内,李世民正与长孙皇后在御花园中漫步。宫女们已备好了舒适的坐榻和茶点,等待天幕开启。园中的牡丹开得正艳,却无人欣赏。
"陛下,听闻今日那戏中会出现一个能吹三昧神风的妖怪,"长孙皇后轻声道,手中团扇微微颤动,"不知玄奘法师能否渡过此劫。妾身昨日梦见大风席卷长安,心中总有些不安。"
李世民目光深邃,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腰间玉佩:"朕已命钦天监日夜观测天象。这天幕所演若真与玄奘西行经历相同..."他没有说完,但眼中闪过一丝忧虑。
与此同时,西汉长安城,汉武帝刘彻正命人在未央宫前搭建高台,以便更好观看天幕。工匠们忙碌地搬运木材,空气中弥漫着松木的清香。
"再高些!"刘彻挥袖命令,"朕要看得清清楚楚!"他转身对身旁的司马迁道:"太史令,你说这天幕究竟是何人所为?竟能让不同朝代之人同观一戏。昨日那猪妖现形时,朕分明听到其他朝代的惊呼声。"
司马迁手持竹简,恭敬答道:"陛下,臣查阅古籍,此等异象前所未有。或许与那西王母有关,又或是..."他犹豫片刻,"天界有意示警。"
刘彻眯起眼睛:"示警?难道匈奴那边..."
秦朝咸阳宫中,秦始皇嬴政站在高台上,面色阴沉如铁。自从天幕出现,民间对神仙鬼怪的议论日渐增多,六国遗民中甚至传出"暴政招致天罚"的流言。夜风吹动他的玄色龙袍,腰间太阿剑在月光下泛着冷光。
"李斯,查清楚了吗?这天幕是否与那些方士有关?"嬴政冷声问道,声音如同冰刃划过青铜。
李斯躬身回答,额头渗出细密汗珠:"回陛下,臣已彻查所有方士,甚至...用了一些手段。他们对此也一无所知。或许...真是天象异变。"他不敢说后半句——或者是上天对焚书坑儒的警示。
戌时一到,天幕准时亮起。四个朝代的天空同时浮现出熟悉的画面——云雾缭绕间,唐僧师徒行走在山间小路上。孙悟空扛着金箍棒走在最前,猪八戒牵着马,马上唐僧闭目诵经。
突然,狂风骤起,黄沙漫天。一个獠牙外露、身披黄袍的妖怪从天而降,正是黄风怪。他张开血盆大口,吹出漫天黄风。那狂风呼啸的声音仿佛穿透时空,让四个朝代的观众都感到一阵寒意。
"这妖怪竟能吹出如此大风!"唐朝一名老农抱紧孙子惊呼,"若在咱们这儿,庄稼怕是要遭殃了!"他身旁的老妇人赶紧对着天幕合十祈祷。
当孙悟空被黄风吹得睁不开眼,金箍棒都拿不稳时,长安城一片哗然。孩童们尖叫起来,有人甚至捂住眼睛不敢看。
"大圣受伤了!"一个小童急得直跺脚,眼泪在眼眶里打转,"这可怎么办啊!"
杜如晦却若有所思,手指轻叩案几:"这妖怪的风如此厉害,必有克制之法..."他忽然想起昨日天幕中提到的灵吉菩萨,眼中精光一闪。
果然,天幕中祥云浮现,灵吉菩萨手持飞龙宝杖现身。他赐予孙悟空定风丹和飞龙杖时,四个朝代的佛教信徒纷纷跪拜。当孙悟空最终降服黄风怪时,欢呼声响彻云霄。
天幕画面一转,出现一条波涛汹涌的大河。河中突然跃出一个红发蓝脸的妖怪,手持月牙铲,脖子上挂着九个骷髅头,吓得不少孩童往父母怀里钻。
"这又是什么妖怪?"秦朝一名小吏颤声问道,手中的竹简掉落在地。
天幕中,那妖怪自述身世:"我是灵霄殿下侍銮舆的卷帘大将,只因失手打碎琉璃盏,被玉帝贬下凡间..."声音凄苦悲凉,在夜空中回荡。
"原来也是个可怜人。"一名侍卫轻叹,想起自己因小事被责罚的经历。
当沙僧说出自己吃人度日时,各朝反应不一。宋朝理学家朱熹在书院中拍案而起:"吃人度日,大违天理!"而民间百姓则更多是同情:"被贬下界已是不幸,还要靠吃人活命,真是造孽..."
天幕中,孙悟空与沙僧在水中大战三百回合,金箍棒与降妖宝杖碰撞出耀眼光芒,水花溅起数十丈高。汉朝军营中,士兵们看得热血沸腾,有人甚至模仿起孙悟空的招式。
"这水战打得漂亮!"卫青不禁赞叹,转头对霍去病道,"若是咱们水军有此等本事..."
霍去病年轻气盛,已经拔出佩剑比划起来:"舅舅,我看那猴子的身法..."
最终,观音菩萨现身点化沙僧,赐法名"悟净"。当沙僧皈依佛门,成为唐僧第三个徒弟时,四个朝代的观众都松了一口气。大慈恩寺的钟声适时响起,仿佛在为这一幕伴奏。
天幕中,师徒四人来到一座雕梁画栋的豪华庄园前。朱漆大门缓缓开启,一位身着绫罗的美貌妇人带着三个如花似玉的女儿迎出来,说要招他们为婿。
"这..."唐朝后宫中的嫔妃们面面相觑,"和尚也能娶妻?"
庄园内金碧辉煌的景象让各朝观众惊叹不已。宋朝汴京"樊楼"中,商人们眼睛发亮,开始估算那些珍奇摆设的价值:"看那珊瑚树,怕是有三尺高!""那套青瓷茶具,定是越窑精品!"
当妇人提出让唐僧留下做女婿时,天幕前的玄奘法师面色微红,低声诵念《心经》。身旁的小沙弥好奇地问:"师父,若是您遇到这等考验..."
玄奘轻敲小沙弥的光头:"修行之人,当以戒为师。"
"法师定力如何,一看便知。"李世民意味深长地对长孙皇后说,目光却扫过在场几位年轻官员。最近有奏报称,某些官员沉迷天幕故事,开始寻仙访道。
果然,唐僧严词拒绝,而猪八戒却动了凡心,借口放马偷偷去找妇人说要入赘。这段情节引得四个朝代笑声不断。汉朝市井中,一个小贩笑得前仰后合:"这呆子!见了美女就走不动道!"他妻子闻言,狠狠拧了他耳朵一下。
天幕中,猪八戒被三条珍珠汗衫捆住,吊在树上痛苦呻吟。当黎山老母、观音、文殊、普贤四位菩萨现出真身时,各朝佛教信徒纷纷跪拜。大雁塔下香火缭绕,信徒们高诵佛号。
"原来是菩萨试炼!"大慈恩寺的僧人们恍然大悟。住持立即命人记录下这一回内容,作为日后讲经的素材。
天幕渐渐暗下,熟悉的片尾曲响起,四个朝代的观众意犹未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