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2章 重逢

作者:是木不是林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走出公司大门,憋了一天的雨终于下了。


    林知远懒懒地倚靠门口的柱子,低头咬住一根烟,却没有开火,眼神空洞地凝视前方。


    北京城十二月的粗粝寒风吹来,远远看去,四面八方的街道上坐落着高矮楼房,被灰蒙的雨幕笼罩。


    林知远想不出破局的招数,无奈叹息,心口掀起阵阵锥疼。


    他把烟拿下来,在手里烦躁地揉捻几下,扔进旁边的垃圾桶,泄愤地冲进雨中,走到马路对面,坐上一辆出租车扬长而去。


    昏暗的车厢内掠过窗外重重灯影。


    林知远打开关机的手机,收到柯芸发来的信息——


    小远,你到这个网站搜一下《英城会下雪吗》 的原著,提前熟悉下,改编的剧本要月底才能送到。


    他挂断一个又一个打进来的陌生电话,下载了一个app,随即点开简介,看到作者一栏上写着熟悉的笔名。


    同时是他和方诀共同的朋友,真名叫谢情。


    网上粉丝抵制出演,官博评论被追着骂了几百万条,但谁能想到谢情曾说《英城会下雪吗》有原型,会是方诀和林知远。


    他看不下去,没人比他更清楚这个故事的所有细节。再次卸载了app,把手机关机,弓着腰背来缓解躯体上发出的闷痛,额头抵着玻璃窗,随着每次的前进和刹车,撞得砰砰响。


    司机好几次从后视镜看过来,但他始终闭上眼睛,像是睡着了没有知觉。


    林知远是真的身心俱疲,新疆那边的剧组找到顶替他的人,柯芸让他在家休息几天后,状态很快调整过来,开始规律作息和健身。


    直到拍完定妆照,月底拿到剧本,时间瞬移到进组那天,他就是公司配的一个助理,拉着行李箱前往文昌,小说中的英城,他和方诀认识的地方。


    也是他们曾经的“家”。


    从美兰机场开到文昌的半个小时里,他看到高高的椰树、骑电瓶车的路人、在家门口摆摊卖海鲜的店,这些组成林知远久远的记忆。


    还有文昌十二月的夏天。


    可他不喜欢夏天,甚至是讨厌,所以这一切更像一场有预谋的凌迟,纯粹为了报复他。


    抵达剧组安排的酒店,给柯芸报个信儿,洗了个澡又换身衣服,准备去搭景的地方看看。


    还是接他的那辆车。


    司机往酒店西面行驶,拐过几个路口,停在一条熟悉的街旁。


    这条街一直延伸到市政府和海边,随处可见准备下海的游客。远处路口的空地上还有不少张着大伞,卖椰子和水果的商贩。


    林知远来的路上想起之前和父亲住的地方早已拆迁,剧组顶多按照方诀的要求找一个差不多的地方。所以他松了一口气。


    近乡情更怯,林知远啊林知远,隔着八年,欠的账还是得还。


    “在五楼。”助理明妮给他把门打开,指着眼前这栋老旧的居民楼。


    这栋楼的粉刷已经斑驳,墙角布满了裂痕和霉斑。门口停着七八辆贴着《英城会下雪吗》改编后的名字《重逢》的车。旁边还有两棵椰树,底下是一家电瓶车维修点,店招写着天能电池。


    林知远侧头对明妮说:“在车里等我吧。”


    “好的。”明妮重新坐回车里,关上了门。


    阴暗的楼道里的声控灯年久失修,一下接着一下地亮,全靠窗户外的日光照明。他爬到五层楼,看见一条长长的大通道,两旁是一溜紧闭着的黄色木门。唯一开着的两间正不断在进出人。


    有人认出了林知远,过来和他打招呼。


    林知远客气应声:“我就来熟悉下,你们忙。”


    现场置景组的人扬声回完,转身扛着摄像机往那扇门里走。


    林知远后脚跟上,见房间里还有十几个人在分别调整布景和机位。


    这间房不大,窗台上有盆茉莉花,白色纱帘朝两旁归拢,角落放着一张写字桌,上面有两张印有英城一中月考的试卷道具,姓名栏分别写着原野和叶夏。


    是《英城会下雪吗》中的化名,原野是方诀,叶夏是林知远。


    还挺像怎么回事儿。


    林知远苦笑着放下手中的试卷,抬头看向窗外大片灰色建筑,日光慷慨地落在他的脸上,背后来回走动的人还在加赶进度,没人知道这个来看现场的男主角之一,想拔腿就跑的念头此刻直冲脑门。


    林知远想着怎么才能降低最小的损失,从这场闹剧中安然退场,却对现场的变化一无所知。


    “知远?”


    身后一道声音让现场再次安静下来,林知远顿时回过头,视线下意识地落在没有叫他的人身上。


    八年未见,方诀长得比他想象中的高,衣服还是不喜欢好好穿,人也更瘦了。


    比电视上还要瘦。


    《英城会下雪吗》并没有写他们重逢的故事,他没有深想改编后的名字,为什么叫《重逢》。


    可是如果现在谢情在他们身边,她会怎么写?


    会写,在叶夏当初离开原野后,回到英城发现继母和父亲的关系比以前好,再次怀了二胎,没有了他,所有人都过得很好。


    而叶夏最终没有敲开那扇所谓是家的门吗?


    还是他带着母亲留给他的保险金离开英城,孤身一人到北方,在大学同学的半推半就下,选择踏入演艺圈是因为原野从小热爱表演,一直留在北京也是因为那是原野的老家。


    哪怕原野变成遥遥不可及的星星,他也是要回家的。


    叶夏在会下雪的北京等一个渺茫的“他”回家。


    林知远觉得自己是网上说的那种又当又立的人,明明是自己造成了一切,还假惺惺地怀念、痛苦。


    “曹导。”林知远硬生生地移开视线,迎上曹奕文,同他握手。


    曹奕文,奖项拿到手软的鬼才导演,也是出了名难搞,要求高。在这个快餐时代,他擅长开发IP和文艺片,在激烈角逐中成为内地票房前三的导演。


    众多作品中也摄过和《重逢》同类型的《伦敦的雨夜》,成为一代人的经典。


    当然也离不开他的多年伯乐——方诀。


    不久前他们共同打造的《纯真风情》在戛纳得奖,又一次让方诀身价翻倍,站在金字塔顶端屹立不倒,绝杀同级别的演员。


    然而今年二十四的方诀,不缺流量不缺知名度,在不是主流文化的国内,被嘲自降身价下海拍腐剧,有些网友们义愤填膺为方诀打抱不平,粉丝更是咯噔文学,说他要做到什么程度,才可以不被资本束缚。


    网上的闹剧还未停止,现场的每个人身处在风暴中心,各自都心怀鬼胎,偷偷注意着他们。


    曹奕文低头的瞬间,看了眼边上的方诀,忍住不笑:“前脚出门你就到了,想着一会儿一起吃顿饭,生怕你走了就赶紧找上来。”


    这话说得是相当客气,林知远连忙开口:“应该是我来找您的,来晚了就我请。”


    “嗳,这儿也不是北京,出门在外咱们互相照顾。”曹奕文不爱摆架子,“除了工作大家都是朋友,也别客气,是吧方诀。”


    方诀戴着鸭舌帽,阴影下盯着林知远的眼睛晦暗不清,绷紧嘴角,声音很低:“嗯。”


    他仅仅简单地凝视,压迫感就如潮水般袭来,让林知远感到窒息。


    “发烧还没好?”曹奕文歪头问。


    方诀翻了个白眼:“反正死不了。”


    “…”曹奕文不理解现在年轻人动不动就走极端,死啊活的挂嘴边,一个没忍住,教导主任附身,“年轻的时候不懂得保养,老了都是一身病——嗳!我还没说完呢。”


    方诀懒得听他唠叨,转身往楼下走。


    林知远的视线跟随着方诀的背影,嘴角挂着惨淡的笑,无奈地对曹奕文说:“走吧,曹导。”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