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15章 第 15 章

作者:须弥介子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今天依然大门口聚了不少人,赵氏一门心思洗自己的药材,院门大敞着,有人进来有人出去,互相之间闲嗑牙打发时间。


    看到祝微明手上的伤,几个成年人也叹一声,这小子年龄不大,倒是能吃苦,咱们别总看到贼吃肉,看不到贼挨打了,打猎真不是件容易的事。


    看看天色晚了,人们也就陆陆续续离开,只有杨六嫂磨蹭着不肯走。


    她蹲下身一边有一搭没一搭地和赵氏说话,一边仔细观察赵氏清洗的药材,不厌其烦地询问各种不同药材的名字。


    她当家的前几天,已经连续五六天出去尝试打猎,除了一只斑鸠,什么都没打到。


    杨六嫂看着祝家又是肉,又是药材,天天满载而归。这娘俩因为吃得好,几天时间,气色都好起来,乡下人家,能吃饱就不易,何况天天有肉吃?杨六嫂越发眼红。


    杨六尝试打猎不行,杨六嫂又动了挖药材的念头,挖药材又不需要本事,祝家小子能挖到,她凭啥挖不到?无非就是多走点路,往大山里边走走,保险可以。


    直到一一辨识好那些药材,杨六嫂才起身离开,准备次日一早,跟当家的一块出去挖药。


    天气越来越冷,药材靠阳光照射自然晾晒干,已经不太可能,晚上吃过饭后,赵氏又用抹布把灶台擦洗一遍,把刚洗过的药材烘在灶台周围,若不及时烘干,就会腐烂发霉,辛苦白费。


    隔壁牛家大儿子牛宝和房子后边一个叫李根苗的少年过来找祝微明玩。三人年纪相仿,又是邻居,常常一块淘气。


    只是自从祝微明穿越过来后,一直忙于操持生计,根本没工夫和同龄的伙伴们一起玩。


    今日看两个少年过来找他,祝微明心里一动,开口道:“兄弟,明天能不能跟我一块干点活?”


    “你明天不打猎了?”李根苗问。


    “不打了,以后也不打了。”祝微明回答。


    “为什么?”牛宝吃了一惊:“你那么会打猎,能挣不少钱,咋还不打了?”


    祝微明叹了口气:“听县城里的官兵说,不是猎户不让打猎,而且还得课税,交完税也不剩什么了。”


    “那你以后准备干什么?做石匠?”


    “你傻呀,他才十二岁,怎么做石匠?连块大石头都搬不动。”牛宝敲了李根苗脑袋一记,回头又问:


    “你爹教你石雕石刻本事了?”


    祝微明摇了摇头,踌躇了一下才道:“那天我进山里,遇到个老人,教了我许多用药材做吃食的法子,我看着那像是个老神仙,打算用他教的方法试试看行不行。”


    “老神仙?”


    其他俩少年顿时来了兴趣:“什么样的老神仙?白胡子白眉毛?”


    “是不是骑着白马?”


    祝微明笑了:“打扮和咱们一个样,花白头发,也是进山里挖药材的,就是他教我什么药材怎么用,看起来挺慈祥。”


    “说不定就是个普通郎中。”李根苗接口:“老神仙不驾祥云骑白马么?”


    牛宝对这个没兴趣,直接不耐烦道:“甭瞎白活了,微明,你说明天要我俩帮忙做啥子?”


    祝微明说:“帮我弄点红粘土回来,拓点土坏子,我想盘个火炕,天气冷挖回药材晾在炕上,能干得快点。”


    火炕在北方不稀奇,村里很多人家家都有,尤其家有老人小孩的,过冬就指望一盘火炕取暖。


    祝微明也不理解为什么他们家里没有,他打算今年暂时在他们住人的屋里先盘个小火炕,等明年条件允许了,再盖几间更加保暖坚固的砖瓦房。


    他已经长大,不方便再与母亲住一个屋,娘俩一人一个卧室,都盘上炕,过冬能暖和一点。


    第二日一早,两个半大少年果然早早过来,帮祝微明拉了三四车红粘土回来,又弄了两麻袋麦穰和进去,先用水浇透,让它浸一宿,隔天粘土泥才更加有韧性。


    到了晚上,赵氏早早做了一只肥兔子,又炖了菘菜豆腐,招呼两个帮忙的少年。


    闻着那扑鼻香的兔肉,牛宝哈啦子都快流下来了,前几天,祝家送给他家两只兔子,他大妹子剁成块煮来吃,虽然也挺香的,但是这几天,天天能闻到祝微明家里烧兔肉的香味,比他家做得香多了。


    今晚这兔肉明显和以往闻到的味道又不同,似乎格外浓郁。那俩少年正是长身体的时候,食量本来就大,加之常年很少吃到肉,一只肥兔子足有四五斤重,吃得一点不剩,心满意足地离开,承诺明天继续过来帮忙。


    赵氏这一天一边纳鞋底,一边烘药材,昨天晚上,凑合着把祝微明那双撕裂口子的鞋子缝了缝,今天一直纳鞋底,得给儿子做两双鞋,一双棉鞋,一双里子缝兔皮的,下了雪穿出去脚底板也不冷。


    祝微明听了月桂君的话,早晚两次往眼里滴那个小瓷瓶里的水,刚用了两天,别的没感觉,但是眼睛明亮了许多,礼物格外清晰,是个好东西,可惜是在古代,也没法检测这药水里的成份。


    一旦不用出去打猎,时间明显多起来,手掌心的伤,已经结痂,用力弯曲伸展,便会再次破皮流血,很影响干活。


    祝微明只能分检一下这几天攒下的药材,品质格外好的,他都装筐放起来准备自己用,一些细瘦品相不好的,堆放在麻袋里,准备等手掌好点了,出去联系一下县里的药店卖掉。


    李根苗和牛宝一早又来帮忙,因祝微明受伤,两人都不让他伸手,只管动嘴指挥便成。


    李根苗父亲是泥瓦匠人,家里全套家具都有,他还从家里带了一个拓炕坯的模子过来。


    都是农村孩子,虽然没有亲自做过所有的活,但大人们做的时候自然是看过的。


    两人先在昨天和好的加了麦穰的黄泥里,再加一些水,和匀,牛宝铲起泥倒进放在平地上的模具里,模具是个方形的三面木板钉起来的木框。


    李根苗用泥板把泥摁紧实,抹平后,再轻轻抬起木框两边的把手,让已成方形的泥坏顺利脱模。一块厚约一寸一分,边长一尺一寸的黄泥炕板便成型了。


    李根苗把木框模具在大水盆里沾上水后再放到地上,牛宝再用锹铲起泥倒进框模具内。如此往复,一个上午工夫就排拓出百来块炕板。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