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14章 第 14 章

作者:须弥介子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祝微明没有一直追问,看到赵氏空身回来,他就知道一准是遇到打劫的了,只要母亲人没事,东西丢了就丢了,大不了再重新置办。


    直到听了母亲的述说,祝微明两眼喷火,腮帮子咬得死紧,胸腔急剧起伏,两只握紧的拳头中又迸出血丝。


    赵氏惊呼一声,也顾不得哭述了,一把捧起儿子一只缠得乱七八糟的手掌,从一边拨开蓝布,才发现他的手掌血肉模糊。


    “明儿,明儿,你这是咋了?”赵氏颤抖地轮番捧起儿子两只手,心疼得缩成一团,焦急地瞅着儿子:“摔的?磕碰的?嗯?”


    刚经历过一场丈夫意外身亡悲剧,赵氏脆弱的小心脏再经不起另一场打击了,她整个脸唰地变得惨白,身子也摇摇欲坠地站不稳。


    祝微明闭了闭眼,努力平稳自己的情绪,急忙扶住母亲,用手背轻轻拍拍她的肩膀,出言安慰:


    “没事,娘,今儿野外打雷,驴子受惊要跑,我拽驴子拽得磨破了点皮,不打紧,只是轻伤,两三天就好了。”


    赵氏听着祝微明的解释,方才用手拍着胸口长出一口气,泪水再次扑漱漱落下:


    “咱们娘俩这是啥命,刚刚好过一点,就接二连三碰到倒霉事。”


    祝微明看着哭泣的母亲,叹了口气,仿佛才意识到,面前这个妇人,不过才三十岁,搁到现代,很多这个年龄的姑娘还没找对象没结婚呢。


    而在这个和明朝有些类似的古代,这个可怜的妇人,几乎已经快走完一个女人的一生了。


    长期贫穷、营养不良和操劳,让她过早地呈现出老相,额上已经出现不该有的皱纹,尽管五官底子不错,但粗黑的皮肤,疏于保养,已经让她看上去是个典型的中年妇人。


    祝微明再一次切身体会到,古代的女人抛头露面讨生活是多么不易,这要是在现代,一个寡妇做生意供养儿子,是会被人们交口称赞的,哪里需要活得这么小心翼翼。


    他决定从今往后,决不能再让母亲出去卖兔肉了。不,是不再打猎卖兔肉了。


    往后做点药膳药茶卖,还有现代的点心奶茶,各种零食,他挑着担子走街串巷去卖,总比让母亲去摆摊卖兔子肉好点。


    为了安慰母亲,祝微明说了自己的打算:


    “娘,我也不打算出去打猎了,毕竟是杀生太多,正好今天我把所有的套子都收回来了,以后专门就出去挖草药,我知道一些草药炮制方法,咱们做药膳卖,定然也能挣到钱。”


    赵氏先是点头,随后又吃惊地问:“药膳是什么?”


    祝微明自信道:“就是用黄芪、柴胡、党参等等的不同药材,炖汤、煮茶,熬饮子,做到糕点里拿出去卖。针对不同的病症,有食疗的效果,还比单纯喝苦药汤子口感好,有钱人们都愿意买,这个挣钱也不少。”


    赵氏一下来了精神:“这敢情好,明儿,这些本事都是你那天学会的?你挖了那么多药材没有卖掉?是不是早有这个打算?”


    见祝微明微笑点头,赵氏立刻把午后遭遇到的伤害丢到了脑后。听儿子的意思,赚钱的方法还有很多,那她还愁什么愁?


    老天爷饿不死瞎家雀,生活还是有奔头的。赵氏胡乱擦了把脸上的泪,匆匆走进屋子,把那半袋子钱放到柜子里,打算等天黑了再数。


    明天,她还得把挑子取回来,置办一套家伙什也是需要不少钱的。


    赵氏一刻不敢耽搁,儿子今天手伤得厉害,什么活都不能让他干了,她得抓紧时间洗出兔子肉和内脏,还有那些药材。


    祝微明手疼,也没去剁兔子肉,他决定不再打猎后,这七只兔子就不准备卖了,做成风干的,留下一个冬天自己家慢慢吃。


    赵氏这些天一直看着儿子怎么处理兔子肉,早就知道流程,在祝微明指点下,开始腌制兔子。


    先把泡干净血水的整只兔子捞出来,放在筛子里控水,随后就去灶房把盐、花椒、八角、香叶、桂皮、白芷等炒出香味,再加入小茴香、孜然继续翻炒,看火候差不多关火晾凉。


    此时兔子身上的水份已经控干,祝微明用针锥在兔子身上扎上很多孔,方便腌制入味。


    赵氏又在祝微明指点下,把兔子身上的脂肪全部一点一点割下来放在一个碗里,准备一会炼制点兔子油,然后用前几天买的一小坛高度酒,把每只兔子身上严严实实地擦抹一遍。


    最后再把已经放凉的香料用蒜臼捣碎,祝微明不禁又一次感叹在古代生活的不易,什么需要捣碎的东西都得手工操作,费时费力,搁到现代,电磨一开,粗细自选,几十秒就搞定了。


    赵氏又把兔子身上肉厚的地方,用刀划开,然后把香料厚厚地全部抹在兔子身上。最后把兔子整齐地码在一个干净的大盆里,端到灶房窗户边,用筛子扣起来,上面再压块石头,防止半夜被野猫进来叨走。


    这个腌制过程要持续一天一宿,其间要翻动一到两次,确保香料能把所有的地方都腌制入味。


    做完风干兔子,已经是天将擦黑,每天这个时间,大门外总是会聚集起不少人,多是来探看祝微明打猎情况的。


    自从十多天前,祝微明第一次打猎回来被杨六嫂看到后,消息就在村里传开了,此后每天下午,都会有几个年轻人,过来打听祝微明用什么工具打猎,去哪里打猎。


    祝微明拿出弹弓和自己编的套子,还毫无保留地教几个人怎么编套子。


    但是没有例外,这些跃跃欲试的年轻人,出去白转悠三四天后,辛苦地跑几十里山路,连根兔毛都打不着,几天以后,都不得不悻悻地放弃了打猎这个想法。


    但是,每天看着祝家那个半大小子满载而归,说不眼红是假的,这里面肯定有诀窍,只是人家吃饭的本事,不肯全教给别人罢了,须知教会徒弟,饿死师父。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