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至正的话,祝微明由不得不信。
他穿越到这么个陌生的朝代,陌生的地方,本身就是一件离奇的事,再说这两三天,做什么事都顺利得出奇,这难道不是冥冥中的一种加持力量在起作用?
不管普通还是不普通,既来之则安之,祝微明刚刚找到一条在这个世界维持生活的路子,好好干上一个月,到冬季来临之前,完全能攒够买家伙什,做药膳的家具。
等天气冷了,不能打猎了,他必然还要回归老本行,做药膳药食药酒一系列。一旦打开这条路子,就不需要再打猎了。
今日当他看到那被套住狐狸眼里的泪水时,忽然心里格外不是滋味,做猎人,究竟是杀戮太过,有违天和,有旁的谋生法子,谁愿意杀生!
赵氏不知道祝微明心里所想,她沉浸在赚钱的欢欣鼓舞里。儿子这么能干,要不了一两年,就攒够娶媳妇的钱了,他们现下住的房子不过两间土坯屋,十几年来涂涂沫沫,赶上夏季,时不常要漏雨。
等明年开春,要盖三间砖瓦房,将来好给儿子娶房好媳妇。
娘俩各自盘算,手里的话却一点没落下,祝微明看看做完今天的兔肉,已经空空如也的盐罐子,又回屋给娘拉了个要买货物的单子。
这回得连大枣、桂圆、枸杞、莲子都得买全了。
七八日后,祝微明劝母亲把铜钱换了一个二两,一个一两的小银锭,余下来的铜钱,打算买点米面和煤炭,天气已经越来越冷,该为冬天的到来做准备了。
这日一早,天气不太好,冷风嗖嗖,房前屋后的树叶,似乎一夜之间落了个精光,祝微明走出屋门就觉得冬天是真的来了,薄袄子都抵御不了北风。
赵氏边烧了火,在大铁锅里热头一晚做好的□□肉,还惦记着今天得取回皮匠那里硝制的兔子皮,寻思着给儿子做个兔皮袄,那个轻便又暖和。
祝微明惦记放置的套索,一早就赶到山里,等摘下套索上的七只兔子,天空便雷电交加,豆大的雨滴落下来。
祝微明顾不上再挖草药,天气寒冷,他身上的薄棉袄子要是湿透了,太容易感冒生病了,在古代,一场风寒感冒就极有可能要人命。
祝微明牵着驴到处找避风雨的地方,但是密草丛生,四处没有可以躲避的沟梁。
雷电在头顶打得急,火星四射,树下是万万不敢过去的,附近又都是碎石,这里的土山还真没有什么石洞崖檐可以挡风。
抬头望望,好像只有他活动的一片聚集着厚厚的阴云,四周似乎都是晴空,这雷电破空暴响,一串串滚来滚去,来回周旋,非常诡异。
白至正跑得影都没有了,一向性子温驯的驴子,躁动不安地来回蹦跶,后蹄用力踢什么东西。
祝微明抹了一把脸上的雨水,冻得牙齿打战,他紧紧牵着驴子的缰强,防备它跑没影。
雨幕中又是数道闪电直冲着祝微明和驴子激射下来,祝微明看到在驴子跳起来的脚下,一只黑白花的兔子跳来跳去,在躲避着驴蹄,却不肯远离。
祝微明弯腰一把抄起兔子耳朵拎起来,这是一只个头不大的兔子,被祝微明抱到怀里,瑟瑟抖得厉害,团成一个团,但却没有试图挣扎。
祝微明猜测,定然是自己最近身上煞气太重,杀掉不少兔子,又吃了不少兔肉,这只兔子已经被吓懵了,连挣扎逃脱的胆儿都没有。
祝微明虽然又湿又冷,还是有些快乐,看来他还真有些与常人不同,没想到,不用套子,还有兔子主动找过来,他的八字是兔子的冲克吧!
他正待拿出筐里的草绳绑起兔子,忽然又是接二连三的闪电雷鸣在头顶爆响。
大小火球在身边乱滚,雨水把本来干透的枯草浸湿了,倒是没有引起山火,冒一阵烟后,那些火球就变成黑炭色了。
但就是如此,驴子还是吓得唏溜溜仰天大叫,扭头摆尾挣命想要挣脱缰绳。
祝微明顾不得绑兔子,狼狈地两手死命抓着缰绳,被驴子拉得双脚摩擦地面,鞋底都快擦出火星了。
那只兔子从他身上滑跌到地面,却不跑掉,在他脚边须臾不离他左右,随着他们一起蹦跳腾挪。
当头一片天空阴暗黑沉,乌云压得很低,仿如一伸手就可以探着,破空的雷击几乎让祝微明耳朵完全失聪,他从来没有经历过这样密集的雷电暴击,尽管周围不停有火球滚下,祝微明仍旧死死拽着驴子缰强。
无论如何不能失掉这头驴子,这是他的脚力,未来这段日子,他只能指望它驮东西,否则连进山打猎挖草药都不可能。
一人一驴一直战斗了有一刻钟时间,雷声才渐渐止歇,天空犹如被一只手拔开一道缝一般,阳光穿透云层照射下来。
那道缝隙越来越大,刹那间雨过天晴,天空碧蓝如洗,仿佛从来没有发生过刚才的急风骤雨、电闪雷鸣一般。
祝微明身上被雨水汗水浸透了,两裤管泥浆败叶,两只鞋子脚尖干脆撕裂开来,布袜子都磨破了,露出好几个脚趾,大脚趾指甲裂开,隐隐有血丝渗出。
驴子也彻底安静下来,喷着鼻息咻咻喘气。祝微明比驴子还累,他感觉精疲力竭,几乎想就地躺下来,浑身透湿,却又汗出如浆,两只手掌被缰绳磨得血肉模糊,一阵阵尖锐的疼痛才感觉出来。
他不管不顾地就地盘腿坐下来,全身上下**冒着蒸汽,与驴子的搏斗让他浑身骨骼没一处不疼。
刚才那只奶牛兔忽然在他眼前一个转身,只见袍角精光闪烁,一个白净面皮,身着黑色束腰长衫,外镶着银边夹棉袍的少年,赫然立于眼前。
祝微明惊得身子后仰,险些跌倒,这是怎么个意思?大变活人!
那少年相貌俊俏,红着脸退后一步,冲着祝微明弓身施礼:
“感谢小哥帮我度了七七四十九道天雷劫,月桂君没齿难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