烽火红颜:决战前夜的沦陷区
第一章 寒鸦啼血
1944年冬,北风像刀子一样刮过华北平原。永定河冰封的河面上,只有几只寒鸦在光秃秃的柳枝间跳跃,发出嘶哑的啼叫。通州县城的城门楼上,太阳旗在凛冽的风中猎猎作响,却透着一股日暮途穷的萎靡。
城门口的岗哨比往日多了一倍,荷枪实弹的日军士兵和穿着黑制服的伪警察眼神里充满了焦躁。过往行人被要求出示“良民证”,连篮子里的白菜都要被刺刀翻检。王福来挑着一担柴火,低着头混在人群里,扁担压得他肩膀生疼,但他不敢有丝毫停顿。
“站住!”一个伪警察猛地拽住他的胳膊,“良民证!”
王福来慌忙从怀里掏出皱巴巴的纸片,手指冻得发紫。伪警察接过证,眯着眼看了半天,又上下打量他:“哪来的?”
“回……回老总,城西王家村的,进城卖点柴火。”王福来的声音哆嗦着,心里却在暗骂。他是地下交通员,今天要把一份重要情报送到城里的联络点。
伪警察不耐烦地挥挥手:“滚吧!快点!”
王福来赶紧挑起担子,快步走进城门。城里的气氛更加压抑,街道两旁的店铺大多关着门,偶尔有几个行人也是行色匆匆。往日里耀武扬威的伪军巡逻队,此刻也显得无精打采,腰间的枪套空着,大概是把枪押去换了烟土。
他拐进一条狭窄的胡同,在一个挂着“李记修鞋”幌子的铺子前停下。敲了敲门,里面传来一个苍老的声音:“谁啊?”
“修鞋,鞋底磨透了。”王福来按照暗号回答。
门开了一条缝,露出一双警惕的眼睛。看清是王福来,老人赶紧把他拉进去,关上了门。
“福来,你可来了,”老人名叫李老头,是联络点负责人,“快,把东西给我。”
王福来从柴火堆里掏出一个用油布包好的小纸卷,递给李老头。李老头展开纸卷,借着昏暗的光线仔细看着,眉头越皱越紧。
“果然不出所料,”李老头喃喃自语,“日伪要搞‘总力战’,把剩下的兵力全集中起来,要和我们决战了。”
“决战?”王福来吃了一惊,“他们还有多少人?”
“具体数字不清楚,”李老头说,“但情报上说,他们把各县的伪军都抽调到主要据点,还抓了不少壮丁补充兵力。另外,他们在通州城外的张家屯建了一个临时军火库,囤积了大量武器弹药。”
王福来倒吸一口凉气:“张家屯?那地方离根据地挺近的,他们想干什么?”
“恐怕是想以张家屯为据点,向根据地发动进攻,”李老头说,“这是他们最后的挣扎了。一旦让他们得逞,沦陷区的形势就危险了。”
“那我们得赶紧把情报送回根据地!”王福来说。
“对,”李老头点点头,“你马上回去,告诉同志们,做好战斗准备。另外,想办法把张家屯军火库的情况摸清楚,这是关键。”
王福来郑重地点点头,小心地把情报藏好,又挑起柴火担子,消失在胡同深处。
第二章 暗潮汹涌
与此同时,在根据地的一间窑洞里,灯火通明。县委书记老周和游击队长陈刚正在看一份刚收到的情报。
“日伪要搞‘总力战’,”老周指着地图说,“他们的主要兵力集中在通州、顺义、香河这几个据点,其中张家屯的军火库是重中之重。如果我们能摧毁这个军火库,就能打乱他们的部署,为大反攻创造条件。”
陈刚一拳砸在桌子上:“好!我早就盼着这一天了!小鬼子蹦跶不了几天了!”
“别着急,”老周笑着说,“这可是一场硬仗。日伪肯定知道张家屯的重要性,防守一定很严密。我们得好好策划一下。”
就在这时,通讯员跑了进来:“报告!地下党派人来了,说有紧急情况。”
老周和陈刚对视一眼,异口同声地说:“快让他进来!”
进来的是一个年轻的姑娘,名叫林薇,是城里中学的老师,也是地下党员。她风尘仆仆,脸上带着焦急的神色。
“周书记,陈队长,”林薇顾不上喝口水,急切地说,“我刚得到消息,日伪在张家屯布防很严,不仅有一个中队的日军,还有两个营的伪军,另外还有一个秘密工事,不知道里面是什么。”
“秘密工事?”老周皱起了眉头,“这倒是个新情况。你知道具体位置吗?”
“大概在军火库的西边,靠近山坡的地方,”林薇说,“我也是听一个在伪军里的内线说的,他只知道这么多。”
陈刚说:“看来小鬼子还留了一手。不管里面是什么,都得把它搞清楚。”
老周沉思了一会儿,说:“这样吧,林薇同志,你先回去,让内线尽量搞清楚秘密工事的情况。陈刚,你派侦察班去张家屯附近侦察,一定要把敌人的兵力部署、火力配置摸清楚。另外,通知各乡民兵,做好战前准备。”
“是!”陈刚和林薇齐声应道。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林薇走后,陈刚问:“周书记,你觉得这秘密工事会不会是……”
“我也不知道,”老周摇摇头,“但不管是什么,都不能让它成为我们的绊脚石。这场战斗关系到沦陷区的解放,只能胜,不能败。”
陈刚坚定地说:“请周书记放心,保证完成任务!”
第三章 深入虎穴
几天后,林薇传来消息,内线搞到了张家屯的布防图,并且查明了秘密工事的真相——里面竟然是一门从关东军调来的重炮,正对着根据地的方向。
“重炮?”老周吃了一惊,“这可是个大麻烦。如果让他们把这炮用上,我们的伤亡就大了。”
陈刚说:“必须在战斗打响前摧毁这门炮!”
“谈何容易,”老周说,“秘密工事肯定防守严密,怎么进去?”
就在大家一筹莫展的时候,王福来站了出来:“周书记,陈队长,我有办法。”
众人的目光都集中在他身上。王福来说:“我有个远房表哥在张家屯的伪军里当小班长,以前关系还不错。我可以假装去投奔他,趁机混进工事里。”
陈刚担心地说:“这太危险了,万一被认出来怎么办?”
“不会的,”王福来说,“我表哥那个人贪财好色,只要我给他点好处,他肯定不会怀疑。再说,我从小在那一带长大,地形熟。”
老周考虑了一下,说:“这是个好办法,但风险太大。福来,你要有心理准备。”
“周书记,为了抗战胜利,我什么都不怕!”王福来坚定地说。
就这样,王福来带着几块大洋和一瓶烧酒,来到了张家屯。他表哥果然没怀疑,还很高兴地把他留下,让他在工事前的岗哨帮忙。
晚上,王福来借着送水的机会,偷偷观察工事的情况。工事修在山坡上,洞口有两个日军哨兵,戒备森严。他假装不小心把水洒在地上,趁机靠近洞口,看到里面黑洞洞的,隐约能听到机器的轰鸣声。
回到岗哨,表哥喝得醉醺醺的,拍着他的肩膀说:“福来,还是你小子有出息,知道来投奔表哥。等打赢了这一仗,表哥带你吃香的喝辣的!”
王福来陪着笑脸,心里却在盘算。他看到洞口的哨兵每小时换一次岗,换岗的时候会有几分钟的空隙。如果能在这个时候摸进去,或许有机会。
第二天晚上,轮到王福来和另一个伪军站岗。他故意和那个伪军聊天,分散他的注意力。快到换岗的时候,他借口上厕所,悄悄绕到工事后面的山坡上。
山坡很陡,长满了荆棘。王福来手脚并用,小心翼翼地往上爬。冰冷的露水打湿了他的衣服,荆棘划破了他的手和脸,但他顾不上这些,心里只有一个念头:摧毁重炮!
终于爬到了工事的顶部,他听到下面传来日军军官的吼声。他趴在草丛里,仔细观察着。工事顶部有一个通风口,虽然很小,但足够一个人钻进去。
他掏出随身携带的钳子,小心翼翼地剪断通风口的铁丝网。然后,他深吸一口气,像壁虎一样钻了进去。
里面漆黑一片,弥漫着一股机油和火药的味道。他打开手电筒,借着微弱的光线摸索着前进。走了几步,他看到一个巨大的炮管赫然矗立在那里,几个日军士兵正在忙碌着。
就是这里!王福来心中一喜。他从怀里掏出定时炸弹,这是陈刚给他的,设定了一个小时后爆炸。他小心翼翼地把炸弹固定在炮身的关键部位,然后按照原路退了出去。
当他回到岗哨时,浑身都湿透了,脸上还带着血迹。表哥吓了一跳:“你怎么搞的?”
王福来假装惊慌地说:“刚才上厕所,不小心摔了一跤,没事,没事。”
表哥骂了一句:“真没用!”便不再理他。
王福来坐在墙角,心里怦怦直跳。他看了看手表,还有五十分钟。他默默祈祷着,希望一切顺利。
第四章 决战时刻
凌晨三点,随着一声沉闷的爆炸声,张家屯的秘密工事被炸毁了。正在睡梦中的日伪军被惊醒,以为是根据地发动了进攻,顿时乱作一团。
“警报!警报!”日军指挥官大声喊道,“各就各位,准备战斗!”
就在这时,根据地的攻击开始了。陈刚率领游击队员从正面发起进攻,枪声、手榴弹的爆炸声此起彼伏。日伪军凭借着坚固的工事和充足的弹药,进行着顽强的抵抗。
“冲啊!”陈刚大喊一声,率先冲了上去。游击队员们跟着他,像潮水一样涌向敌人的阵地。
然而,敌人的火力太猛了,游击队员们伤亡惨重,进攻受阻。陈刚一看不行,赶紧下令撤退,重新组织进攻。
“怎么回事?”老周在后方指挥部里焦急地问,“不是说炸毁了重炮吗?怎么敌人的火力还是这么猛?”
就在这时,通讯员跑了进来:“报告!林薇同志派人来了,说日伪在军火库里还有一批备用炮弹,现在正在往阵地上运送!”
老周恍然大悟:“原来如此!小鬼子留了一手。陈刚,你必须尽快拿下军火库,否则我们的伤亡会更大!”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陈刚接到命令,立刻组织了一支突击队,准备从侧面迂回,袭击军火库。就在这时,他看到一群人从敌人后方冲了出来,手里拿着大刀、长矛,正是张家屯的老百姓。
原来,王福来在炸毁工事之后,趁机发动了群众。他告诉大家,根据地的部队正在攻打日伪,只要大家一起动手,就能把小鬼子赶跑。老百姓早就对日伪恨之入骨,一听这话,纷纷拿起武器,跟着王福来冲了出来。
“乡亲们,跟我来!”王福来大喊一声,带头冲进了敌人的阵地。
日伪军没想到老百姓会突然造反,顿时阵脚大乱。陈刚抓住机会,率领突击队冲了上去,很快就攻占了军火库。
失去了弹药补给,日伪军的火力明显减弱。游击队员们和老百姓趁机发起猛攻,很快就突破了敌人的防线。
日军指挥官见大势已去,绝望地举起手枪,对准了自己的太阳穴。就在这时,一颗子弹击中了他的手腕,手枪掉在了地上。
“放下武器,缴枪不杀!”陈刚大声喊道。
剩下的日伪军见指挥官被打倒,纷纷放下武器投降。
战斗结束了,天已经蒙蒙亮。张家屯的老百姓涌上街头,欢呼雀跃。他们围着游击队员,不停地说着感谢的话。
王福来站在人群中,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他看着冉冉升起的太阳,觉得自己的付出都是值得的。
老周和陈刚走了过来,拍着他的肩膀说:“福来,好样的!你为这场战斗立下了大功!”
王福来不好意思地笑了笑:“这都是大家的功劳,我只是做了我该做的。”
林薇也走了过来,递给王福来一块手帕:“快擦擦脸吧,看你弄得跟个大花脸似的。”
王福来接过手帕,擦了擦脸上的血迹和灰尘,露出了一张年轻而坚毅的脸庞。
第五章 曙光在前
张家屯战斗的胜利,沉重打击了日伪的嚣张气焰,极大地鼓舞了沦陷区人民的抗日斗志。从此,日伪在沦陷区的统治彻底走向崩溃,根据地的势力不断扩大,抗日形势越来越好。
在庆祝胜利的大会上,老周站在台上,激动地对大家说:“同志们,乡亲们!今天,我们取得了张家屯战斗的胜利,这是我们抗日斗争的一个重要转折点!但是,我们不能骄傲自满,更不能松懈斗志。小鬼子还没有完全被赶出中国,我们还要继续战斗,直到取得最后的胜利!”
台下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和欢呼声。陈刚站起来,带领大家高呼:“打倒日本帝国主义!抗战胜利万岁!”
口号声此起彼伏,响彻云霄。王福来站在人群中,看着台上的老周和陈刚,看着周围一张张充满喜悦和坚定的脸庞,心中充满了力量。
他想起了那些在战斗中牺牲的战友,想起了那些饱受苦难的乡亲们。他知道,这场胜利来之不易,是无数先烈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他暗下决心,一定要继承先烈的遗志,为彻底打败日本侵略者,为建立一个自由、民主、富强的新中国而奋斗到底。
大会结束后,林薇找到王福来,笑着说:“福来,你现在可是大英雄了,想什么呢?”
王福来不好意思地笑了笑:“我不是什么英雄,我只是一个普通的抗日战士。我在想,等赶走了小鬼子,我们的日子会是什么样的。”
林薇憧憬地说:“等胜利了,我们就可以安心地读书、工作,再也不用担惊受怕了。我们还要建设一个美丽的家园,让孩子们都能上学,让老百姓都能过上好日子。”
王福来点点头:“对,我们一定会做到的。”
就在这时,远处传来了一阵清脆的歌声,是根据地的孩子们在唱歌:
“东方红,太阳升,中国出了个毛泽东……”
歌声悠扬动听,充满了希望和力量。王福来和林薇听着歌声,相视而笑。他们知道,尽管前方的道路还很漫长,还会有许多艰难险阻,但只要大家团结一心,坚持战斗,胜利的曙光就在眼前。
烽烟依旧,但黎明的曙光已经穿透了沉沉的夜幕。在这片饱经苦难的土地上,抗日的烽火正在熊熊燃烧,照亮了沦陷区人民前进的道路,也预示着一个崭新的中国即将诞生。王福来和无数像他一样的抗日战士,正迈着坚定的步伐,向着胜利的彼岸奋勇前进。
喜欢历代风云五千年请大家收藏:()历代风云五千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