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色如同浸透了墨汁的破布,沉甸甸地压在华北平原的一座重镇——“固安县”上空。镇子被日伪军经营多年,高墙深垒,炮楼林立,成为他们在这片区域苟延残喘的最后一个大型据点。城墙内,灯火稀疏,偶有巡逻队的皮靴声和粗暴的日语吆喝划破死寂,却更像是临死前的挣扎,透着一股挥之不去的惶惶不安。
城外,无边的黑暗是最好的掩护。
根据地主力部队“铁血团”的战士们早已在预定位置潜伏了数个小时。寒风卷着尘土,吹在脸上像刀割,但没有人瑟缩。他们趴在冻土上,身上的粗布军装与枯草、暗影融为一体,只有一双双眼睛,在夜色中闪烁着狼一般的精光,死死盯着那座黑压压的城池。
团长赵刚猫着腰,在阵地前沿穿梭。他拍了拍一个年轻战士的肩膀,那战士猛地一颤,随即认出是团长,紧张的情绪稍稍缓解。“小子,怕了?”赵刚的声音低沉却有力,带着一股不容置疑的镇定。
“不、不怕,团长!”小战士挺了挺胸膛,尽管牙齿还在微微打颤,“就是……就是等得心里发慌。”
赵刚咧嘴一笑,露出被硝烟熏黄的牙齿:“慌就对了,说明你心里有火。把这火憋住,等会儿攻城的号一响,全给我撒到鬼子和汉奸身上去!记住,咱们身后就是乡亲们,就是根据地,这固安县,咱们今晚必须拿下来!”
“是!”小战士的声音陡然响亮,眼神也变得坚定。
赵刚点点头,继续往前。他能感受到战士们身上那股压抑的、即将爆发的力量。这不是第一次战斗,但这一次不同。这是针对日伪户籍统制阴谋的总反击,是粉碎他们最后妄图掌控沦陷区的关键一战。无数次的袭扰、破坏、情报传递,无数同胞的牺牲与隐忍,都汇聚到了这个黎明前夕。
与此同时,固安县内,更深处的黑暗中,地下武装“夜鹰队”的队长李梅,正带着队员们潜伏在一条狭窄的巷子里。她穿着一身破旧的布衣,脸上抹着锅灰,乍一看就像个逃难的村妇,但腰间那把磨得发亮的匕首和眼中锐利的光芒,却暴露了她的身份。
“都检查一下,待会儿行动,务必悄无声息,先解决西门的岗哨,给城外的同志打开缺口。”李梅压低声音,目光扫过身边十几个同样装扮的男女,“记住,咱们的任务是里应外合,扰乱敌阵,保护好城中的百姓,特别是那些被日伪盯上的抗日家属和积极分子。”
“队长,放心吧!”一个年轻的小伙子握紧了手中的短枪,“小鬼子在咱们这儿作威作福这么久,是时候跟他们算总账了!我爹就是因为没去登记户籍,被他们活活打死的……”他的声音哽咽,眼中燃烧着仇恨的火焰。
“报仇的时候到了,但记住,要冷静,听指挥。”李梅拍了拍他的胳膊,心中同样翻涌着怒火。她想起了那些在保甲连坐制度下家破人亡的乡亲,想起了那些在户籍登记处被欺凌、被逮捕的同胞,一股巨大的力量在胸中凝聚。
时间一分一秒地流逝,仿佛凝固了一般。城头的梆子声敲过了三更,四更……天空的最东边,已经隐隐透出一丝极淡的、近乎于无的鱼肚白。
这是一天中最黑暗的时刻,也是光明即将到来的时刻。
“嗡——”
一声低沉而悠长的牛角号声,如同从大地深处迸发出来,骤然划破了固安县内外的寂静!
是总攻的信号!
“冲啊——!”
城外,赵刚猛地站起身,举起手中的驳壳枪,大吼一声。
“铁血团,跟我上!”
“杀啊——!”
“为了乡亲们!”
“打倒日本鬼子!”
蛰伏已久的战士们如同下山的猛虎,从各处掩体中跃出,呐喊着,端着步枪、举着大刀,向着固安县冰冷的城墙发起了冲锋。轻重机枪的嘶吼声骤然响起,子弹如同泼水般射向城头,压制着日伪军的火力。云梯被迅速抬起,架在了城墙上。
几乎在同一时间,城内。
“动手!”
李梅低喝一声,手中的匕首寒光一闪,如同毒蛇出洞,瞬间划破了一个正在打盹的伪军哨兵的喉咙。那哨兵甚至没来得及发出一声呻吟,就软软地倒了下去。
“解决了!”
“快走,去开城门!”
夜鹰队的队员们如同鬼魅般在巷道中穿行,利用对地形的熟悉,避开日伪军的主力巡逻队,快速摸向西门。途中遇到零星的岗哨,都被他们用无声的手段迅速解决。
“砰!”
一声枪响从西门方向传来,是夜鹰队的队员暴露了。
“不好,加快速度!”李梅心中一紧,立刻带领队员冲了过去。
西门城楼附近,两名队员已经和几个伪军交上了火。子弹呼啸着飞过,打在墙上溅起碎屑。李梅看准时机,甩出一颗手榴弹,“轰”的一声,炸倒了几个伪军。队员们趁机冲上去,与残存的敌人展开近战。匕首、短枪、甚至拳头和牙齿,都成了武器。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快,拉闸门!”李梅一边开枪掩护,一边对身边的队员喊道。
两名队员冲到城门内侧的巨大闸门机关处,使出浑身力气,拉动沉重的铁链。“嘎吱——嘎吱——”令人牙酸的摩擦声响起,沉重的闸门缓缓升起。
“城门开了!”
“城外的同志,进来啊!”
队员们兴奋地大喊。
几乎就在闸门升起一条缝隙的瞬间,城外早已准备好的“铁血团”先头部队,如同潮水般涌了进来。赵刚一马当先,带领着战士们冲进城门,与城内的夜鹰队汇合。
“李队长,辛苦了!”赵刚握住李梅的手,眼中是战友重逢的喜悦和战斗的激情。
“赵团长,城里的情况我熟悉,我给你们带路!”李梅简短地说道,“日伪的指挥部在县衙,他们的主力应该都在那边和周围的炮楼里。”
“好!”赵刚当机立断,“一营跟我去县衙,二营三营分别去拔除东西两侧的炮楼,夜鹰队配合一营,负责肃清巷战和保护百姓!”
“是!”
命令迅速传达下去,战士们和地下武装队员们立刻分成数路,向着各自的目标发起进攻。
固安县内,彻底变成了战场。
枪声、爆炸声、喊杀声、手榴弹的轰鸣、刺刀碰撞的铿锵声……各种声音交织在一起,震耳欲聋。火光冲天而起,照亮了半边夜空,也映红了战士们和民众们愤怒而坚定的脸庞。
一条主干道上,一队日伪军依托着街边的建筑进行顽抗,机枪火力压得“铁血团”的战士们抬不起头。
“妈的,小鬼子挺能扛!”一个班长骂了一句,脸上沾满了硝烟和尘土。
“班长,让我去炸了他!”一个背着炸药包的战士匍匐到班长身边,大声喊道。
“小心点!”班长拍了拍他的肩膀。
战士点点头,猛地一滚,利用建筑物的掩护,快速向前跃进。子弹在他身边呼啸而过,溅起的泥土打在他身上。他咬紧牙关,眼睛死死盯着那个吐着火舌的机枪口。近了,更近了!
他猛地站起身,拉燃导火索,用尽全身力气将炸药包扔了过去!
“轰——!”
一声巨响,机枪声戛然而止。战士也被爆炸的气浪掀飞,倒在地上,嘴角溢出鲜血,但他脸上却露出了笑容。
“冲啊!”班长趁机带领战士们冲了上去,肃清了残余的敌人。
与此同时,在一条偏僻的小巷里,李梅正带着几名夜鹰队队员,保护着一群刚刚从日伪据点里救出来的百姓转移。
“大娘,您慢点走,跟着我们,没事了!”李梅搀扶着一位腿脚不便的老大娘,轻声安慰道。
老大娘泪眼婆娑:“姑娘,谢谢你们,谢谢八路军……”
“大娘,不用谢,这是我们该做的。”李梅心中一暖,更加坚定了战斗的决心。
突然,前方传来一阵杂乱的脚步声和枪声。
“不好,是日伪军的巡逻队!”一名队员低声警告。
李梅立刻示意大家隐蔽,然后探头望去,只见十几个伪军正端着枪,朝着他们这边走来,领头的似乎还有一个日本军官。
“怎么办,队长?”队员们握紧了武器。
李梅眼神一凛,低声道:“我们人少,硬拼不行。你们保护百姓往后撤,我来引开他们。”
“不行,队长,太危险了!”
“别废话,这是命令!”李梅不容置疑地说,“记住,一定要把百姓安全送到集合点!”
说完,她不等队员们反应,猛地站起身,朝着相反的方向跑去,同时开枪吸引敌人的注意:“喂,小鬼子,汉奸!来抓我啊!”
“那边有人!追!”日本军官立刻下令,带着伪军追了过去。
队员们看着李梅的背影,眼中充满了担忧,但还是咬着牙,保护着百姓迅速撤离。
李梅在巷道中左冲右突,利用对地形的熟悉与敌人周旋。子弹在她身后呼啸,她能感觉到死神的气息就在身边。但她没有害怕,心中只有一个念头:引开敌人,保护百姓。
她拐进一条死胡同,眼看敌人就要追上来,她猛地转身,举起双枪,对准了领头的日本军官。
“八嘎!”日本军官怒吼着,举起了手枪。
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砰!”一声枪响,却是从侧面的屋顶传来。一颗子弹精准地击中了日本军官的头颅。
日本军官难以置信地瞪大了眼睛,缓缓倒了下去。
“队长!”
“李梅!”
夜鹰队的几名队员和“铁血团”的一个战斗小组及时赶到,解决了剩下的伪军。
李梅喘着粗气,看着冲过来的战友,露出了一丝疲惫的笑容:“你们……来了。”
“队长,你没事吧?”队员们围上来,关切地问。
“我没事。”李梅摇摇头,“快,去县衙,赵团长他们应该正在攻坚。”
县衙,日伪最后的核心据点。
高大的院墙被炮火轰开了几个缺口,“铁血团”的战士们正冒着枪林弹雨,向院内冲锋。院墙上、房顶上,日伪军负隅顽抗,火力异常凶猛。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赵刚趴在一处断墙后,眉头紧锁。县衙的防御比预想的还要顽固,看来日伪军把最后的精锐都集中在这里了。
“团长,炸药准备好了!”一个战士背着炸药包跑了过来。
“好!”赵刚眼中闪过一丝厉色,“告诉爆破组,对准正门和东侧的炮楼,给我狠狠地炸!同志们,跟我冲,拿下县衙,结束这场战斗!”
“是!”
“轰!轰!轰!”
连续几声巨响,县衙的正门和东侧炮楼被炸开了巨大的缺口,砖石瓦砾四处飞溅。
“冲啊——!”
赵刚大吼一声,率先冲了出去。战士们如同潮水般跟在他身后,喊杀声震天动地。
院内的日伪军被这猛烈的攻势打懵了,阵脚大乱。尽管还有一些死硬分子在抵抗,但在“铁血团”战士们不要命的冲锋和地下武装队员们的配合下,防线逐渐崩溃。
巷战、肉搏战,在县衙的每一个角落展开。战士们用刺刀、用枪托、用拳头,与敌人进行着最后的拼杀。他们心中只有一个信念:胜利!
一个日本军官挥舞着指挥刀,疯狂地砍杀着靠近的战士。赵刚眼中怒火中烧,举枪射击,却发现子弹打光了。他怒吼一声,扔掉空枪,拔出背后的大刀,大吼着冲了上去。
“铛!”
大刀与指挥刀狠狠地碰撞在一起,发出刺耳的金属摩擦声。赵刚力大无穷,加上满腔的怒火,一刀下去,势大力沉。日本军官被震得手臂发麻,连连后退。
赵刚步步紧逼,刀刀不离日本军官的要害。几个回合下来,日本军官破绽百出。赵刚瞅准机会,大刀猛地一挥,一道寒光闪过。
日本军官的指挥刀“当啷”一声掉在地上,他难以置信地看着自己胸前不断涌出的鲜血,缓缓倒了下去。
“鬼子军官死了!”
“胜利了!胜利了!”
战士们见状,士气大振,呐喊声更加响亮。残余的日伪军见大势已去,纷纷放下武器投降。
当最后一声枪响落下时,县衙的上空,一面鲜艳的红旗被战士们高高举起,在黎明的微光中,迎风飘扬。
赵刚站在县衙的废墟上,看着那面红旗,长长地舒了一口气。他的脸上、身上沾满了血污和尘土,军装也被划破了多处,但他的眼神却无比明亮。
李梅带着夜鹰队的队员们也赶到了,看到赵刚和那面红旗,眼中闪烁着激动的光芒。
“赵团长,我们……胜利了?”李梅的声音带着一丝颤抖。
赵刚转过身,看着她,看着周围满脸疲惫却难掩喜悦的战士和队员们,重重地点了点头:“是的,我们胜利了!固安县,解放了!”
“万岁!”
“解放了!”
欢呼声从县衙内响起,迅速传遍了整个固安县。
城外的天空,已经彻底亮了。晨曦驱散了最后的黑暗,金色的阳光洒满了这座饱经战火的城市,也照亮了战士们和民众们喜悦而疲惫的脸庞。
街道上,幸存的百姓们小心翼翼地走出家门,当他们看到那面飘扬的红旗,看到那些穿着八路军军装和便衣、脸上带着胜利笑容的战士和地下武装队员时,先是愣住,随即爆发出雷鸣般的欢呼。
“八路军来了!”
“我们解放了!”
“小鬼子滚蛋了!”
眼泪从老人、妇女、孩子的眼中流下,那是激动的泪,是喜悦的泪,是重获自由的泪。他们涌上街头,紧紧握住战士们的手,说着感谢的话语,有的甚至拿出家里仅存的食物,硬塞给战士们。
赵刚和李梅站在人群中,看着这一切,心中充满了感慨。这场黎明前夕的决战,他们付出了巨大的牺牲,但他们终于成功了。日伪的户籍统制阴谋彻底破产,沦陷区的民众迎来了新生。
“赵团长,”李梅看着初升的太阳,轻声说,“你看,天亮了。”
赵刚点点头,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是啊,天亮了。但这不是结束,而是新的开始。我们还要继续战斗,直到把所有的鬼子都赶出中国,直到所有的同胞都能过上好日子。”
阳光越来越亮,照耀着固安县的每一个角落,也照耀着这片饱经苦难却始终不屈的土地。黎明已经到来,属于中华民族的光明未来,正在这场胜利的烽火中,缓缓拉开序幕。战士们和民众们,怀着满腔的信念和对未来的憧憬,站在这片重生的土地上,准备迎接新的征程。
喜欢历代风云五千年请大家收藏:()历代风云五千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