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2章 新学期伊始,悄然进入梦乡

作者:暮雨青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早晨的阳光带着初秋的微凉,透过眼皮也能感受到那份过于积极的亮度。开学第一天……生物钟还在暑假的温柔乡里沉睡。多亏了手机闹钟这位冷酷无情的执法者,才避免了我以“开学首日迟到”这种高调姿态登场。


    拖着脚步穿过操场,走向位于校园北侧的高中部教学楼。绿茵跑道上,三五成群的学生们像迁徙的鸟群,欢声笑语与愁眉苦脸交织成开学交响曲。只有少数几个像我一样的“独行侠”,安静地镶嵌在这幅热闹图景的边缘。


    “方熙!”


    后背书包被轻轻一拍。回头,是同班同学陈展。军训时站在我旁边,两个“闷葫芦”意外地聊得来,成了开学后难得的“节能系”盟友。


    “困得灵魂出窍了啊?”他推了推眼镜,镜片后的眼神带着了然。


    “嗯,昨晚太‘兴奋’了。”我打了个巨大的哈欠,生理泪水模糊了视线。


    “得了吧,前几天军训你还诅咒开学早点爆炸。肯定是又熬夜修仙了吧?”陈展无情揭穿,“第一节班会课,抓紧补觉?”


    “正有此意。”我坦然承认。


    “开学第一天就这么勇?”他无奈地叹气,“算了,随你。对了,昨晚班群消息看了吗?”


    “座位表?看了,我们是同桌。”


    “嗯,角落靠窗,位置有点偏。”


    “挺好,我喜欢靠窗。” (内心OS:王的故乡,风的通道,节能的圣地!)


    “‘风儿甚是喧嚣’?”陈展瞬间get到了梗,嘴角微扬。


    “知我者,陈展也。”我点头,“还有个消息?”


    “姜渃漓当选班长了,意料之中,但票数差距……啧啧。”


    “挺好,省心。” (内心OS:反正我也没投票。)


    闲聊间走到教室门口。姜渃漓正站在那儿,目光如扫描仪般巡视着班级,新官上任的气场初显。


    “方熙!早上好!”她精准地捕捉到我,笑容明媚地走了过来,“昨天……谢谢你,我很开心!”声音不大不小,刚好让周围几个同学侧目。


    (内心OS:谢谢?开心?指昨天那场谜之问答吗?开心什么?班长大人,你这发言很容易引起误会啊喂!)


    “恭喜当选班长。”我直视她的笑容,试图捕捉细微变化,“虽然我没投票。”


    “我会努力工作的!”她笑容不变,眼神却有一瞬的微妙游移,从我的下巴快速平移到眼睛,“也希望能得到方熙同学的认可。”


    (内心OS:为我……而努力?这方向是不是有点歪?)我把这句疑问压回心底,只是微微颔首:“加油。”便和陈展走向我们的“节能圣地”。


    在角落靠窗的宝座坐下,我立刻从书包里抽出最厚的语文书——它唯一的使命就是充当枕头。脑袋刚沾上“书枕”,意识就像断了线的风筝,迅速飘远……直到广播声刺破梦境。


    “醒醒!国歌要响了!”陈展摇晃着我的肩膀。


    意识艰难地浮出水面,身体却像灌了铅。“帮我跟班长说一声,头晕,休息一下。”我声音含糊,“广播结束前,我保证出现在操场最后一排。” (内心OS:点名排队十分钟?慢悠悠走过去两分钟足矣。节能,从时间管理开始。)


    陈展了然地点点头,随着人流出去了。估摸着时间差不多,走廊已空无几人,我才慢吞吞起身。这种刻意的“迟到”,不仅能避开人流高峰,还能精准定位到升旗队伍最不起眼的末尾地带。初中的后半个阶段,我早已将此道修炼得炉火纯青:闭目养神,享受背后偶尔送来的凉风,当个不被注意的透明人——节能带来的极致幸福感莫过于此。


    正低头沉浸在自己的节能哲学中,一阵急促的脚步声由远及近。抬头,一个女生正朝我冲来!下意识想侧身避开,一个更离谱的念头却突然蹦出来:


    (内心OS:等等……被女生撞个满怀是什么体验?活了十几年还没解锁过啊!)


    电光火石间,身体本能地调整成迎接姿势——


    “啊!”


    淡淡的、带着甜牛奶香的洗发水味瞬间涌入鼻腔。胸口撞上一团不可思议的柔软,像云朵,又像刚出炉的棉花糖。我下意识伸手扶住她的肩膀,稳住她后仰的趋势。


    “对、对不起!”她站稳后迅速后退一步,深深鞠躬道歉。广播的音乐已进入尾声。


    “书包给我吧,现在回教室来不及了。”看着那沉甸甸的书包和对方焦急的脸,一丝愧疚升起,“放树下就好,跟其他人一样。”


    “……谢谢!”她慌忙整理好自己,把书包递过来。这时我才看清她的脸——秦苡茉。我的初中同学。


    (内心OS:……是她。)


    我们沉默地走向操场。她刻意和我保持着距离,仿佛我身上有刺。这很正常,初中那件事之后,她没理由不讨厌或害怕我。只是今天有点奇怪,她好几次偷偷看我,欲言又止。(内心OS:算了,省得她憋得难受。)


    “没想到你也来这里了?”我主动打破沉默,“一般不是就近升学吗?”


    “嗯……我是双修的艺术生(美术和音乐)。”她小声回答,“这边放学早,有时间练习。”


    “四点半放学确实自由,社团听说也很丰富。”


    “是啊。”她点点头,犹豫了一下,反问道:“那你呢?为什么来这里?”


    “我?” (内心OS:总不能说想体验“小白鼠”生活吧?)我们刚好走到队伍最末排站定,国歌的前奏骤然响起,打断了对话。


    国歌结束,校长开始讲话。旁边的目光却像探照灯一样落在我脸上。秦苡茉那双水灵的大眼睛眨呀眨,充满了好奇和等待。


    “姑且……是收到了录取通知书吧。”我低声回答。


    “录取……通知书?!”她惊讶地睁大眼睛,“我记得只有少数人才……”


    “嗯,不来太失礼了。”我语气平淡,“而且对我这种习惯一个人生活的,哪里都一样。”


    “又说这种话!”她语气突然带上一丝不易察觉的激动,“你就是这个样子,初三才……”


    “那段时间?”我打断她,声音冷了几分,“那是我最自在的时候。再来一次,我的选择也不会变。” (内心OS:擅自代入自己的价值观评判他人,真是无聊的自我感动。)


    “哼!”她气鼓鼓地扭过头,不再看我。世界清静了,我重新闭上眼睛,感受节能的宁静。


    台上几位领导轮番发言完毕。我缓缓睁开眼,却发现秦苡茉正用一种复杂难言的眼神,专注地打量着我。


    “喂。”


    “啊?!”她像受惊的小鹿,慌乱地别开脸,“没、没什么!”


    (内心OS:……这反应也太明显了吧?)


    “下面有请高一新生代表,林哲帆同学上台发言!大家欢迎!”主持人的声音刚落,操场上爆发出热烈的掌声。


    “哲帆?!他也在这里?!”秦苡茉的注意力瞬间被吸引,声音里带着惊喜。


    “嗯,好像在一班。军训表演时看到过。”我证实道。


    “真的吗?那……还有没有其他初中的同学也来了?”她满怀期待地问,更像是在祈祷。


    “不知道。” (内心OS:除了他,暂时没看到熟面孔。不过……留点希望给她也无妨。)


    “在这金秋九月,我们迎来了崭新的起点……”哲帆清朗自信的声音透过麦克风传遍操场。


    “不愧是哲帆,还是那么稳重可靠。”秦苡茉的语气明显轻快起来,仿佛遇见旧识是件无比开心的事。


    “是啊,又要收割一波少女心了。”想起初中时哲帆的风光,心底那点微弱的羡慕又冒了出来。


    “哼!”她立刻反驳,“帅气、开朗、成绩顶尖,对谁都温柔体贴,这样的男生女生心动很正常!你少酸了!他初中时就比一般男生成熟很多好吧?”


    “哦?原来你对他是这种印象?”我故意拖长语调,带着调侃,“那你……喜欢过他?” (内心OS:我知道答案,但就是想看她反应。)


    “啊?!”秦苡茉的脸瞬间涨红,像熟透的番茄,“才、才没有呢!你、你思维太跳跃了!”


    “哦?刚才不是有人说‘很难不心动’吗?”我继续拱火。


    “心动和喜欢是两回事!”她急着辩解,声音却低了下去,眼神又开始飘忽不定,“而且……喜欢什么的……”


    她突然顿住,脸颊的红晕更深了,带着一种突如其来的娇羞,目光飞快地扫过我,又迅速垂下。


    “……还是喜欢过其他人的。”细若蚊呐的声音,却像一颗小石子投入我平静的心湖,激起一小圈意外的涟漪。(内心OS:有趣的反应。)


    “那么,让我们相约在未来的广阔天空,展翅翱翔!”台上哲帆的结束语伴随着又一阵热烈的掌声,及时化解了这微妙而略带尴尬的气氛。


    “聊得很开心嘛!你们什么时候到的?”姜渃漓的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探究,从前排走了过来。


    “哦,是渃漓啊!”秦苡茉迅速切换状态,脸上的红晕还未完全褪去,但语气已恢复正常,“我们刚好踩点到的。”


    “这样啊。”姜渃漓的目光在我和秦苡茉之间快速扫过,脸上挂着得体的班长式微笑,“下次记得早点哦,要点名的。”她朝我们挥挥手,转身走向队伍前方的班主任。


    “好的,下次会注意的!”秦苡茉认真回应。


    “请高中部同学有序回教室!”解散指令下达。站在后排的我们,自然而然地走在了一起。


    “和姜渃漓这么快就熟了?”我问。


    “嗯!军训时她很照顾我。”秦苡茉点头,语气带着感激和亲近,“而且我们现在是同桌了,感觉以后关系会更好呢。”


    “不错。” (内心OS:挺好。)“刚好我那靠窗的座位,可以看到你们同桌嬉闹的‘岁月静好’。”


    “嗯……”她脚步突然一顿,声音轻了下去,手指无意识地拽住了我的衣角,“曾经,也有人这么说过呢……看着日常慢慢流逝,像细水长流……”


    我没有接话,只是停下脚步,静静地看着她。她抬起头,脸上努力绽开一个笑容,那笑容却像浸了水的花瓣,脆弱得仿佛下一秒就要哭出来。


    “其实……你和哲帆,在初中之前就认识了吧?”她不再看我,目光投向远方,语气是肯定的陈述,而非疑问。


    “……你看出来了?”


    “不是看出来的。”她摇摇头,声音带着一丝苦涩,“是那天……在学生会门外,我不小心听到了你们的谈话。”


    “原来如此。” (内心OS:怪不得她那天失约了。)“所以,你来了,又走了。”


    “为什么?!”她的情绪突然爆发,压抑已久的委屈和不解汹涌而出,声音带着哭腔,微微颤抖,“为什么连哲帆那样恳求你,甚至那么生气……你还是坚持要为我……一个人扛下所有?!那不是你一个人的错!甚至……那根本不算错!你为什么要……”


    “抱歉。”我走近一步,看着那双盈满泪水的眼睛。她没有躲开,只是倔强地看着我,仿佛在期待一个尘封了一年的答案。我酝酿着词语:


    “算是迟来的解释吧。你误会了。”我的声音平静无波,“我选择‘承担’责任,你的原因……只是顺便。”


    “顺便?”她不可置信地睁大眼睛。


    “嗯。主要是我初三时想找个合理的理由,结束那份烦人的工作(学生会)。” (内心OS:真实理由之一。)“而且,”我顿了顿,“也想试试……真正孤独的生活是什么感觉。想更理解那些被孤立、被忽视的人。”


    “怎么会……”她喃喃道,脸上是全然的不信和茫然。


    “我先回了。”我不再解释,转身离开,“困得不行,得抓紧时间再眯一会儿。”


    留下呆立在原地的秦苡茉,我快步走向教室。还好走廊人已稀少,没人注意到她刚才的失态。至于她口中的“对错”……我从未后悔过当初的选择。即使那个选择,注定会让某些人受伤。


    (内心OS:问题:一个热爱自然的人,想拍下花海最美的瞬间。一只野鼠却闯入了镜头。他该怎么办?包容野鼠,拍下不完美的画面?放弃,等待下一次?)


    初二那年,面临类似的困境,我选择了一条不同的路。


    杀死那只野鼠。


    我知道,这违背了热爱自然的初心。漠视生命是重罪。但我更确信:不除掉它,那片“最美的花海”,将永远无法出现。


    那时的我,如此冷酷地劝服了自己。


    也下定了利用、并最终伤害了秦苡茉的决心。


    回到教室,大部分同学已坐好,老师还没来,室内一片嗡嗡的聊天声。我的迟到无人注意。走到座位旁,陈展正埋头于语文书。


    “书包换好了,你坐里面。”他起身让位。


    “靠谱。” (内心OS:得此同桌,桌复何求!)我迅速落座,强忍的困意再次袭来。


    抽出语文书(枕头二号),趴在桌上,头转向窗外。明媚的阳光斜射进来,在桌面一角和我脸上投下暖融融的光斑。明明是上午,却有种慵懒午后的错觉。窗外松柏苍翠,即使入秋,依然绿意盎然,生机勃勃。风过,枝叶轻摇,沙沙作响,像一首温柔的催眠曲。目光沉溺在那片浓得化不开的绿色背景里,意识再次滑向梦乡的深渊……


    “虽然大家可能有所了解,但我还是要强调一下……”班主任老师清亮的声音像根细针,刺破了我梦境的气泡。说起来也神奇,短短十几分钟,我竟做了一个完整连贯的梦——关于前几天看的小说:夕阳萧瑟的公园里,一个女生独自凝望凋零的残花,无声地叹息着生命的易逝。


    (内心OS:这梦……有点应景啊。)


    “和往年一样,我们实行学习小组制度。”年轻的女班主任站在讲台上,声音不高却清晰有力。她看起来只比我们大几岁,但军训时的表现已证明她处事的老练。“每位同学都需要在班内找一位搭档组成小组。你们平常的测验和期中期末大考的成绩,都将以小组总分进行排名!”


    (内心OS:小组总分?!)教室里响起一阵轻微的骚动。


    “不同的排名,将决定学校对不同‘阶段’学生的划分。”班主任继续解释,“简单说,小组成绩越好,你和搭档的作业量、作业难度甚至题型,都可能与其他小组不同。学校会有一套科学的评估和划分机制。” (内心OS:因材施教?还是资源倾斜?实验学校的玩法果然不同。)


    “团队协作啊……”旁边的陈展低声感叹。


    “毕竟是实验田。”我小声回应,(内心OS:这也是我好奇这里的原因之一。)


    班主任等议论声稍歇,才再次开口:“大家不用担心找不到搭档。我们每个班人数都是偶数,目前年级也不存在转学生。我给大家三周时间自由组队,确定后报告给班长姜渃漓。”她看向姜渃漓,后者认真地点点头。“三周后还没组队成功的同学,我会进行随机分配。”


    她顿了顿,抛出一个更重要的改动:“这一届和以前最大的不同是:小组总分不再计算两人所有九科的平均分!而是由你们两人分工合作!”


    教室里瞬间安静下来,所有人都竖起了耳朵。


    “九门主科,两人商量好,一人选五科,另一人选剩下的四科。然后,将你们各自所选科目的考试分数相加,得到小组总分进行排名!”


    “注意!”她强调,“你们没有选择的科目,学校不会将其计入你的个人总分排名!但是——”她拉长语调,“这些科目依然要考试!成绩依然会记录在案!请大家务必认真对待每一科!”


    (内心OS:分科负责制?!把精力集中在擅长的领域?这思路……有点意思。但偏科风险也大大增加了。)


    这次,教室里的讨论比刚才热烈得多。


    “这样感觉轻松点?可以主攻几门?”


    “但也容易瘸腿吧?万一搭档选的都是自己弱的……”


    “我觉得挺好,高二选科更有方向了!”


    “喂,你怎么看?”陈展用胳膊肘碰了碰我,带着点坏笑。


    “无所谓。”我耸耸肩,(内心OS:本质是资源优化配置,适应新高考趋势。)“这样对高二选科分班可能更清晰。”


    “英雄所见略同!”陈展满意地用力拍了下我的肩膀,(内心OS:这家伙……力道是故意的吧?) “看来你脑子转得挺快嘛。”


    “那……就我们一组?”他提议。


    “行。” (内心OS:省心省力,知根知底,最佳节能选择。) “其他人我也不熟。”


    开学后的第一个“契约”,在节能主义的旗帜下,悄然达成。


    “对了,”我压低声音问陈展,“我睡觉那会儿,老师还讲了什么重要的?还有……谢了没叫醒我。”


    “挺重要的。”陈展推了推眼镜,一脸严肃,“是老师对我们的殷切期望和谆谆教诲,充满了人生哲理。抱歉啊,看你睡得香,没忍心打断。要不……下课你单独去请教下老师?”


    “……算了。” (内心OS:一大早灌鸡汤?饶了我吧。)“没兴致。”


    “那……晚安?”陈展憋着笑。


    “安。”我重新趴回“书枕”。


    老师似乎结束了讲话,离开了教室。班会课剩下的最后一点自习时间,在同学们嗡嗡的讨论声中,我放任意识再次沉入那片由松柏绿荫编织的、节能而安全的梦乡……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