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10章 星星和灯塔

作者:情深有韵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保温杯的温度,像一颗投入心湖的炽热陨石,在林听晞平静,或者说是假装平静的世界里掀起了滔天巨浪。那杯滚烫的姜枣茶,驱散了深秋的寒意,更以一种近乎蛮横的方式,凿开了她对沈砚周认知的冰层。


    冰山之下,是熔岩?是深海?她迫切地想要探寻。


    砺锋特训依旧是高压战场。沈砚周依旧是那个沉默高效的“故障检修员”,只在他认为必要的时候介入,言简意赅,精准如刀。


    然而,林听晞的心态已悄然改变。她不再仅仅是被动地接受他的“修正”,而是开始主动观察、捕捉那些冰冷的指令之外,细微到几乎无法察觉的痕迹。


    当他俯身点出她受力分析图上的错误时,她注意到他修长的手指在草稿纸上停留的瞬间,指关节因用力而微微泛白——那并非指责的用力,更像是一种…急于将她拉回正轨的迫切?


    当他指出贺棠一个关键转换的逻辑漏洞时,贺棠瞬间领悟后眼睛一亮,林听晞捕捉到他移开视线前,眼底似乎掠过一丝极淡的、如同冰面反光般的满意。


    这些细微的发现,像散落的星子,在林听晞心中拼凑出一个与“冰冷机器”截然不同的轮廓。


    她开始尝试靠近,以一种沈砚周式的、不带情绪干扰的“解题”方式。


    一次特训结束,众人收拾东西准备离开。林听晞没有像往常一样立刻起身,而是拿起一道她已按照沈砚周思路解出、但仍有疑惑的电磁场综合题,走到他面前。


    他正低头整理自己的笔记,周身散发着生人勿近的气场。


    “沈砚周。”林听晞的声音很平静,像在陈述一个客观事实,“这道题,按你上次指点的等效磁路法,我算到这里。”她将草稿纸推到他面前,指着其中一个步骤,“但磁通量变化率与感应电动势的相位关系,这个推导,我理解得还不够透彻。能再讲一下这个转换的物理图景吗?我想更直观的理解支撑计算。”


    她没有说“我不懂”、“帮帮我”,而是清晰地陈述了问题所在和她需要的具体帮助类型——理解图景。这像一道纯粹的物理题,抛给了他这个最顶尖的“解题者”。


    沈砚周整理笔记的动作顿住了。他抬起头,深邃的目光落在林听晞脸上,带着一丝审视,似乎想分辨这提问背后的意图。


    林听晞坦然迎视,眼神清澈专注,只有对知识的纯粹探求——至少表面如此。


    几秒钟的沉默,空气仿佛凝固。贺棠收拾书包的动作也慢了下来,余光好奇地瞥向这边。


    孟拾微则紧张地捏紧了笔袋。


    终于,沈砚周放下了手中的笔。他没有立刻讲解,而是拿过林听晞的草稿纸,修长的手指在那几个关键的公式上划过,眉头几不可查地蹙了一下,似乎在思考如何将抽象的数学语言转化为她需要的“图景”。


    “想象。”他开口,声音依旧低沉,却少了些平日的金属冷感,多了一丝…凝神思考的沉缓,“不是静态的场,是动态的切割。导线在动,磁场在空间分布是固定的。”


    他拿起自己的笔,在空白处迅速画出一个简洁却精准的磁场分布示意图和导线运动轨迹。


    “看切割速度矢量方向,与磁感线方向的夹角变化…”


    “磁通量φ = B * S * cosθ,S是有效面积,θ是夹角。导线运动,S变,θ也变…”


    “所以dφ/dt,关键在速度分解和对夹角θ变化率的影响…”


    他的讲解依旧逻辑严密,但语速比平时慢了一些,每一个步骤都试图建立物理图像与数学表达的联系。他甚至用笔尖模拟导线的运动轨迹,指尖划过纸面,带着一种专注的力量。


    当他讲到关键处,抬眼看她是否理解时,林听晞清晰地看到他眼底不再是深不见底的寒潭,而是闪烁着一种纯粹的、属于探索者的光芒——那是他沉浸在自己擅长的领域时,无意间流露的热忱。


    “明白啦!”当那层抽象的迷雾被他的“图景”驱散,林听晞眼中迸发出真正的光亮,“是速度矢量在垂直磁感线方向的分量变化率主导了感应电动势的瞬时值!谢谢!”


    她的喜悦是真实的,为理解,也为这次成功的“破冰”尝试。


    沈砚周看着她眼中闪动的光芒,那光芒似乎也落入了他的眼底,让那片冰封的湖面泛起一丝几不可察的涟漪。


    他温柔地点了下头,收回了草稿纸,没再说什么,但周身那股生人勿近的冰冷气场,似乎悄然消散了一瞬。


    贺棠在一旁看着这一幕,眼神复杂。她从未见过沈砚周如此…耐心地讲解一个“基础”概念,更没见过他眼底那种专注的光芒。林听晞…她似乎真的找到了打开这座冰山的钥匙?


    砺锋计划的压力不仅来自题目,更来自竞争。


    一次关键的模拟联考成绩公布,林听晞的物理成绩有了显著提升,但整体排名却被一个平时表现并不突出的同学反超,因为对方在作文上意外拿到了极高的分数。


    这本是正常波动,但不知是谁在匿名论坛发帖,影射林听晞之前的家庭风波影响了她的“思想深度”,暗示她的作文分数“名不副实”,甚至有人将她和那位高分同学的成绩单对比图放出,评论区很快充满了各种阴暗的揣测。


    帖子很快被管理员删除,但恶意的种子已经播下。林听晞能感觉到一些同学看她的眼神又带上了异样。


    又是这样!她好不容易在物理上挣扎前行,为什么总有人要用这种下作的方式试图将她拖回泥潭?愤怒和委屈像毒蛇噬咬着她的心。


    她强迫自己冷静,试图用沈砚周式的逻辑去应对:收集证据,澄清事实。


    然而,当她走到公告栏前想查看原始成绩单时,却发现贴着她作文的那一页,竟然不翼而飞!被人撕掉了!


    一股冰冷的寒意瞬间从脚底窜上头顶!这是最直接的证据!是谁?!


    就在这时,一道压抑着怒火的冰冷声音在她身后响起,带着前所未有的、令人心悸的寒意:


    “谁干的?”


    林听晞猛地回头。


    沈砚周不知何时站在她身后,脸色阴沉得可怕。他平日里的冰冷是疏离的、无情绪的,而此刻的冰冷,却像裹挟着风暴的寒流,带着一种实质性的压迫感和…怒意!他的目光死死盯着公告栏上那片刺眼的空白,下颌线绷紧,眼神锐利如鹰隼,扫视着周围尚未散去的同学。


    那目光中的寒意,让被扫到的人都下意识地缩了缩脖子,不敢与他对视。


    “谁撕的?”他的声音不高,却清晰地穿透了空气,每一个字都像冰锥砸在地上,带着不容置疑的质问。这是他第一次在公开场合,为了林听晞的事情,流露出如此强烈且不加掩饰的情绪。


    林听晞被他身上散发出的、几乎化为实质的冰冷怒意惊住了。她从未见过这样的沈砚周。仿佛她受的这点委屈,触碰了他某种不可逾越的底线。


    “沈砚周…”她下意识地拉了拉他的衣袖,想让他冷静。指尖触碰到他冰冷紧绷的手臂肌肉,能清晰地感受到那下面压抑着的、火山般的怒意。


    沈砚周的身体几不可查地僵了一下,他猛地低头看向她拉住他衣袖的手,又看向她带着担忧和一丝慌乱的眼睛。那眼中的风暴似乎被强行按捺住,翻涌着,最终被更深的、复杂的情绪覆盖。他没有甩开她的手,只是那紧绷的怒意,如同潮水般缓缓退去,重新被冰封覆盖,但眼底深处残留的寒光,依旧令人心惊。


    他不再追问,只是拿出手机,对着公告栏被撕毁的痕迹和旁边林听晞名字下空白的作文位置,冷静地拍了几张照片。动作精准而迅速。


    “我会处理。”他只说了四个字,声音恢复了平日的冰冷,但那冰冷之下,是未曾消散的余怒和一种不容置疑的守护意志。


    他深深地看了林听晞一眼,那眼神仿佛在说:别怕。


    说完,他转身离开,背影依旧挺拔,却带着一种山雨欲来的肃杀感。


    沈砚周的“处理”雷厉风行。他直接将照片和情况反映给了年级组长和负责网络舆情的老师。


    在他的施压下,学校迅速介入调查。当天下午,那个撕毁公告并匿名发帖的男生就被查了出来,是另一个入选“砺锋”计划、对林听晞排名上升心存嫉妒的学生。


    学校给予了严肃批评和警告处分,并在公告栏重新张贴了林听晞的作文,旁边附上了语文老师对其思想深度和文采的高度评价说明。


    风波平息得极快。林听晞看着公告栏上自己失而复得的作文,心中五味杂陈。愤怒和委屈被一种更强烈的、暖融融的情绪取代。


    沈砚周那瞬间爆发的、为她而生的怒意,比她手中任何一杯姜枣茶都更滚烫地烙在了她的心上。他这座冰山,为了她,竟然“失控”了。


    她不能再只是被动地接受他的好。她要回报。不是用言语,她知道他不需要。而是用他认可的方式——行动,解决问题。


    机会很快来了。


    砺锋计划进入攻坚阶段,张老师布置了一道极其刁钻的、融合了近代物理前沿思想的拓展题,要求查阅大量文献资料。


    沈砚周作为“灯塔”般的存在,自然也被寄予厚望。然而,这道题涉及的一个关键理论模型,其核心推导过程在一本极其冷僻、学校图书馆并未收藏的英文原版期刊上。


    林听晞从贺棠和几个顶尖理科生的讨论中,敏锐地捕捉到了这个信息。贺棠眉头紧锁:“那篇论文是八十年代的,网上只有摘要,全文找不到电子版,国内图书馆也少有收录。没有那个关键推导,整个思路就卡死了。”


    沈砚周没有参与讨论,但林听晞看到他坐在角落,对着电脑屏幕,手指在键盘上飞快敲击,眉头罕见地微微蹙起。显然,他也遇到了这个瓶颈。


    林听晞心中一动。她想到了顾泽钰!清大的图书馆资源!


    她没有丝毫犹豫,立刻找了个僻静处,拨通了顾泽钰的电话。电话很快接通,传来顾泽钰温润依旧的声音:“听晞?复习得怎么样?”


    “学长,打扰了!有急事求你帮忙!”林听晞语速飞快,清晰地说明了期刊名称、卷号、页码和需要的具体论文标题,“我们这边卡在一个关键推导上,只有这篇论文里有完整的论证过程。清大图书馆可能有收录,能麻烦你帮忙找找看吗?如果能扫描或者拍清晰的照片,就太感谢了!”


    顾泽钰没有丝毫推脱:“没问题!我马上去图书馆找。找到了立刻发给你!别急,注意休息。” 他的声音带着让人安心的力量。


    等待的时间格外漫长。林听晞坐立不安,时不时看向沈砚周的方向。他依旧对着电脑,但敲击键盘的频率明显慢了下来,显然进展不顺。


    手机震动!顾泽钰发来了一个压缩包,里面是那篇珍贵论文的高清扫描件,关键页面上还细心地用红笔圈出了需要的推导部分!


    林听晞心中狂喜。她没有立刻声张,而是迅速回到自己的座位,打开电脑,将顾泽钰发来的扫描件中关键的那几页,用最清晰的格式打印了出来。她没有署名,没有留言,只是在打印纸的右下角,用铅笔轻轻画了一个极其微小的、抽象的星星图案


    然后,她趁着课间休息,教室里人不多的时候,拿着打印好的资料,走到沈砚周的座位旁。他正凝神看着屏幕,侧脸线条冷硬。


    林听晞的心跳得很快,手心微微出汗。她将那份打印好的资料,轻轻地、稳稳地放在了他的桌角,压在鼠标垫的边缘——一个他无法忽视,却又不会太突兀的位置。


    放好后,她没有停留,也没有看他,像完成了一个秘密任务般,迅速转身回到了自己的座位,拿起笔,假装专注地看题,只有微微发红的耳根泄露了她的紧张。


    她能感觉到,沈砚周的目光从屏幕上移开,落在了那份突然出现的资料上。空气仿佛安静了几秒。她几乎能想象他拿起那份资料,看到上面清晰的关键推导和那个微小的星星图案时,会是怎样的表情。


    过了片刻,她听到身后传来极其轻微的纸张翻动声,然后是键盘敲击声再次响起,这一次,节奏恢复了平日的流畅和笃定。


    林听晞的嘴角,在书本的遮挡下,悄悄弯起了一个小小的、带着暖意的弧度。她终于,也用她的方式,在他需要的时候,为他点亮了一颗小小的“坐标”。


    沈砚周看着纸上那精准的关键推导,目光在那个微小的、略显笨拙的星星图案上停留了许久。冰封的眼底深处,那翻涌的熔岩似乎终于冲破了最后一丝阻碍,化作一抹极淡、却足以融化整个寒冬的暖流。


    他没有抬头寻找她的身影,只是将那张纸小心地夹进了自己厚重的笔记本里,紧贴着记录核心思路的那一页。指尖拂过那个小小的星星,动作轻缓得近乎温柔。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