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6章 第 6 章

作者:库北北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转折发生在一次意外的合作之后。


    物理老师临时布置了一个需要实验数据的自由探索课题,要求测量不同光源透过大气层不同厚度时的光强衰减。


    需要利用天文台的大型分光光度计和复杂的观测记录程序。其他人要么嫌复杂,要么不懂操作。


    最终任务落到了周明阳和林小满头上——一个擅长仪器操作,一个精于数据处理。


    连续三个黄昏,他们需要精确同步时间,记录月升前后不同时间点、不同天顶角下的星光数据。


    天文台巨大的空间里,冷气充足,两人却不得不长时间并肩工作。


    气氛有段时间僵持得如同低温超导临界点。


    第一次操作那天晚上,程序运行到三分之一时,主控台突然发出刺耳的警报。


    光谱数据瀑布图上出现一片混乱的毛刺。周明阳检查电路,林小满核对参数,一切正常。


    “光学窗口清洁度正常……”周明阳皱着眉,手指在屏幕上快速划过,“增益也调好了……怎么……”


    林小满的视线却锁定在他操作控制台时,因俯身而微微露出的小臂内侧——皮肤泛着不自然的潮红,额角贴着的退热贴边缘已经因汗水微微卷起。


    一个念头闪过。


    她不动声色地靠近操作台,调出一个深层背景温度补偿设置的子菜单栏。


    “这里,”她指着一个很少被调用的选项,“‘探测器局部温差自动校准开关’。默认是开着的。”


    周明阳猛地抬眼,对上她的目光。


    两人心照不宣。


    他操作的姿态,他靠近精密热敏传感器时的异常体温……他就是一个巨大的、高热的背景辐射干扰源!


    “关掉。”周明阳声音有些沙哑。


    林小满点头。指尖快速敲击键盘。警报声戛然而止。


    混乱的光谱瞬间恢复成干净的、带着物理美感的平滑曲线。


    剩下的两个观测期,周明阳几乎不再靠近探测器核心区,大部分时间站在冷气出风口附近操作控制屏。


    林小满默契地承担了需要靠近仪器读取物理刻度盘的任务。


    冰冷的空间里,唯一能打破寂静的只有电脑风扇运作的低鸣、仪器运转的细微电流声,还有偶尔她记录数据时念出参数的低语和他简短的回应。


    合作结束那天深夜,数据处理完毕,论文初稿也已完成。


    最后一份数据保存好,已经接近十点。偌大的空间里,疲惫如同实质般弥漫开来。


    “总算完了。”林小满揉了揉发酸的后颈,声音带着倦意。


    周明阳靠在主控台边,脸色在惨白的灯光下显得更加苍白,眼底有浓重的青影,但精神却似乎还不错。


    他关闭了最后一个程序,目光无意间扫过旁边一个未关的储物箱。里面杂乱地放着些旧书籍和纸张。


    一张微微泛黄的素描纸吸引了注意力。


    纸很普通,边缘有些卷角。


    纸上画着一个小小的、笨拙的柴犬头像,笔触稚嫩,带着明显的涂鸦痕迹。


    唯一的不同是,柴犬鼻头的位置,被人用极其工整、棱角分明的物理笔记字体写上了一行小字:


    “局部能量耗散与结构失效点 —— 毕加索定理验证实例(实验编号: 202X0915)”


    日期赫然就是开学那天。


    林小满顺着他的目光也看到了。


    空气安静了一瞬。她想起那天被他铅笔尖捅穿的涂鸦和那句刻薄的“地震断层成像”。


    周明阳的指尖极其轻微地在那行字迹上拂过,然后猛地合上了储物箱的盖子,发出沉闷的声响。


    他转过头,视线落在林小满脸上。


    隔着几步的距离,冰冷的空气似乎短暂地停滞了一下。


    头顶巨大的穹顶沉默地笼罩着,星辰隐在光污染之后,遥远得不可及。


    “你那个画……”他开口,声音比平时低沉,带着一点说不清的干涩和迟疑,像是在修正一个极其重要的实验结论,“……确实没什么艺术性。”


    他顿了顿,目光没有移开,似乎在重新定位观察对象的角度。


    “不过,”他清了清嗓子,语气里恢复了那种惯常的、带着刻薄精准的分析腔调,“作为‘局部应力集中导致结构形变’的……二维模型演示,” 他的指尖下意识地、极轻地点了点自己刚刚关上的储物箱方向,“意外地,具有……‘数据参考价值’。”


    他移开视线,状似随意地开始收拾自己的东西,留给她一个线条依旧冷硬、却又仿佛悄然打开了一道狭缝的侧影。


    林小满站在原地,看着那个合上的箱子。储物箱冰冷的金属外壳仿佛还残留着那行小字带来的震动。生锈的计时器在不远处的角落发出单调却坚定的声响。


    “嘀嗒……嘀嗒……”


    像是在倒计时,更像是在计数。


    计数着某种冰冷、坚固、由无数公式和退热贴构成的堡垒上,悄然蔓延的、名为可能性的细微裂隙。


    林小满的嘴角,在周明阳看不见的角度,极其轻微地向上弯了一下,弧度转瞬即逝,像掠过冰面的一道微小涟漪。


    “彼此彼此。”她声音很轻,拿起自己的习题集走向门口,没有再说什么,“你的‘断层成像分析’,也挺有启发性的。”


    门在她身后关上,将那带着复杂药味、镜头油味和崭新暖足贴气息的小小宇宙隔绝。脚步声在旋转楼梯的空旷中回荡。


    周明阳独自站在原地,手还放在储物箱冰凉的金属外壳上。他微微垂着头,侧脸在惨白的顶灯下勾勒出清晰的轮廓。没有人看见,他紧抿的唇线竟也极其不自然地松动了一丝,那细微的弧度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但确确实实地存在了。


    像深空观测中捕捉到的那一颗极其微弱、却又倔强地改变了固有轨道轨迹的新星。


    冰冷坚硬的光谱带上,属于“情感”的那一段微弱光谱,似乎被探测到了极其微弱的信号噪音。


    夜,还很长。仪器运转的微鸣如同背景辐射般无处不在。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