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9章 第 9 章

作者:渝某卿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九、


    “哦,那是我的警号。现在骗子太多了,出门取证总有人不相信。警官证上有的警号更能说明身份。”楚煜解释道。


    这年头政府反诈工作做得好,上门取证调查群众总是怀疑身份,要求证明,楚煜又不爱穿警服才想出这招。


    陆祺震惊之余,稳住面上的表情。又在心里反复背诵了这串号码,可无论背诵几次,总是一字不差的与记忆中的警号重合在一起。


    一样的警号?


    不。这位姓楚的警官看上去最多不过三十岁的样子。


    绝不可能是同一人,年龄对不上。


    难道说......


    陆祺将名片小心地收到了衬衫胸口的口袋中,看向楚煜,“原来如此,倒是我少见多怪了。今天学校发了通知说批了长假让我好好在家休息,等事情平息了再回学校。如果楚警官还有什么事需要我配合的可以随时联系我。”


    楚煜心里道了声奇,这姓陆的老师自从来到警局,说是配合其实没说什么关键信息,总是绕着圈地说话。怎么看了张名片态度就转弯了?


    难道最近他帅出了新高度,连带着联系方式都涨价了?


    况且楚煜一听就知道,什么长假好好休息,多半是学校怕影响声誉想弃车保帅。反正这种私立学校的老师没有编制,想让谁走就是学校一句话的事。最多多给些赔偿罢了。


    这人刚收到消息,居然还有心情主动配合调查。


    嘶......不会是压根没听懂学校领导的意思吧。


    “陆老师,还是要好好保重自己。”


    楚煜的表情中含着隐隐的同情,陆祺看了有些好笑。


    也对,他这样也算是受害人了。


    若是正经教师确实是无妄之灾,不过他回C市本就另有所谋,这样也好。


    “那楚警官我就先走了,再见。”


    ……


    陆祺走后,楚煜摸了摸自己的脸,拍了下旁边做记录的同事,“小蒋我脸上有什么东西吗?”


    小蒋仔细打量了一下,“没有啊?怎么楚队今天又是被自己帅到的一天吗?”


    “滚滚滚,快去把记录归档。叫大家抓紧点把手上线索过一遍,特别是那几张照片上的人看看有没有什么办法可以定位到。”


    楚煜没好气的把人踹走了。


    奇了怪了,没东西怎么一副看见珍稀物种的表情?眼神都亮晶晶的。半点不见要丢工作的愁苦。难道是个不愁钱的富二代?


    楚煜想想自己那才还完房贷的三居室,不由叹了口气,同人不同命啊。


    算了,还是先做正事。把那几个小王八蛋找到再说。


    .......


    陆祺维持着镇定的表情走出了市局的大门。


    在市局耽搁了一整天的时间,已经是下午6点了。


    今天得到的信息太多,不管是哪一件都让人心神恍惚。


    黄昏的阳光迎面而来,仍然有着灼热的温度,让他不由自己地抬手挡了挡。


    脑中闪过信上的语句,


    【记得我之前给你说过夕阳很美的地方吗?如果可以的话,请陆老师替我在看一看那里的夕阳吧。】【我没有什么能给你的,就把那片最美的风景送给老师你吧。】


    等等,夕阳?


    “那儿没人来,是我的秘密基地。”


    “心情不好的时候我喜欢去那里。”


    “在那儿看落日最好了。”


    “......”


    “陆老师......没有了,我连最后一个地方也没有了。”


    “陆老师......夕阳......真难看。”


    “......”


    陆祺猛地放下手,回想起和宁秀的谈话中,夕阳、落日时常会出现,那时他只当是小女孩性情变化后,爱说些让人听不懂的话。如今想来却是大有深意。


    第一次说起夕阳时,她的神情是那样自在轻松,眼里闪烁着细碎的光芒,引着旁人也会好奇到底是怎么美丽的景色。


    可之后再谈起时,却情绪大变,言语中的厌恶不似作假。


    看今天警察的态度,宁秀的事情多半和校园霸凌相关。


    难道发生的地点与她口中所说的“秘密基地”有关。


    但如果是在那儿发生了什么不好的事情,又怎么会说把最美的风景送给我呢?


    陆祺沉思着,突然一个想法闪现在脑海中。


    难道是在什么地方给他留了东西吗?


    之前与宁秀的谈话中并没有出现具体的地点,只是含糊说到了看夕阳最好的地方。


    而宁秀是一个内向的女生,又因为家庭条件与其他同学差距太大,跟不上同学们的话题。


    陆祺不止一次看到过,在其他同学呼朋引伴去校外娱乐时,她往往形单影只,没什么能说得上话的朋友。


    这就意味着她除了学校并没有其它可以打发课余时间的场所。


    所以,这个地点只会是在校内!


    有了猜测,陆祺回到家马上在平板上调出帝川中学的地图。


    一寸一寸地扫过地图,想要找出藏在角落里的隐藏地点。


    察觉到自己急促的呼吸,陆祺停了手暗暗叹气。


    他对自己说,太急了,陆祺。


    一条鲜活生命的重量让他失去了往日的冷静。


    拿着平板的手甚至在微微颤抖。


    在这样急躁不稳定的心情下,显然不适合做任何判断。


    陆祺放下平板,走到厨房为自己倒了一杯冰水。


    冰凉透骨的水顺着喉咙一路往下,冰凉的温度带走了夏日的炎热也熄灭了他的急躁。


    冷静下来后,陆祺拿起纸笔坐在书桌前,写下宁秀遗书与谈话中的关键字眼。


    再次思考起了其中提到的种种细枝末节。


    首先,对于谈话中只含糊提到过的‘秘密基地’,宁秀并没有对他说起过具体的地点。如果真是在那个地点发生了什么遗留了什么证据,没有详细的地点显然起不到任何作用。


    其次,假设是对于欺凌地点的暗示。对于心理防线脆弱又高敏的宁秀,骤然经历霸凌,恐怕会对那个地点产生生理性的恐惧与厌恶,而不会在遗书中将之与‘最美的风景’所联系在一起。


    陆祺在纸上划去秘密基地与说过的地点,目前看来这只是一个干扰信息。


    那为什么要绕这么一个大圈子,而不是直接将事实与证据留给警方呢?反而将遗书留给了他这样一个普普通通的中学教师。甚至连这封遗书所暗示的内容,都需要他几经推敲,才能猜测到有给他的遗物存在。


    陆祺又写下隐秘两字。


    越隐秘越代表着宁秀对于他人的缺乏信任。


    一个孩子的世界构成是很单纯的。家长,老师,同学是柱石角色,而像警察这样的公职人员更是从小被教育可以信任的存在。


    陆祺闭上眼沉入宁秀的视角中。


    帝川中学是封闭的校园环境,除了少数学生外,绝大多数学生都被要求住校,封闭管理。这样封闭的校园环境中,往往会催生出自成逻辑的一套校园秩序。


    我被人欺负了,却不能离开学校,在学校中的每一分每一秒都像是折磨,对生活失去希望却不甘心让坏人就此逍遥法外。


    我留下了一些证据,可证据能交给谁呢?


    家长?不,我初一初二都在学校住校,可初三却变为了走读,这与正常的逻辑恰恰相反。这恐怕说明在我的视角中,父母是无力者,既不能让我转学脱离这样的地狱,也不能提供支撑保护我的大伞。甚至还因为是普通人与传统守旧。一旦知道这件事,他们会说,这都是我自己的错,会被视为耻辱。他们唯一能做的就是在我反复不断地要求下,退而求其次的办理了走读,让我在晚上能脱离学校这个环境,喘上一口气。或许我会在家中留下一些东西,告诉他们到底发生了什么,作为我对他们无能的报复。可关键的证据我不会留给他们。


    同学?是同龄人甚至是参与的恶人,家境悬殊下甚至天然就像是我的对立面。


    那为什么我没有把证据交给警察呢?


    陆祺反复思索着。


    无论是成人或学生,在从小受到的教育影响下,遭遇暴力行为,第一反应都是求助警察。可宁秀却是当着警察的面自杀身亡。


    这只能说明一件事。警察在宁秀的眼中也是不可信任的对象。


    为什么警察会不可信?


    是打过报警电话却无下文吗?不,110报警电话是有记录可查的,对于这样明显的线索,警方却没有发现说明并没有宁秀的报警记录。


    是威胁吗?陆祺猜测着,模拟当时的场景:“你去报警吧,我爸爸就是警察,你看谁会来帮你!”


    至于拥有警察家庭背景的霸凌者,陆祺倾向于是真的存在。


    当警察的形象与恶人绑定在一起,自然失去了女孩的信任。


    可这么长的时间,他们并不是没有单独相处的时间,为什么事前不曾向他透露只言片语?陆祺确定,在事发前并未收到她的求助。


    这只能说明,她认为这件事是泥潭中的触须,参与者的身份并不简单,不愿意将她的老师拖下水。只是忍耐着,煎熬着自己的心神。


    终于到了忍不下去崩溃的那天,万般不甘下留下了这封遗书。


    甚至她认为如果在信中留下直接指向一个具体地点的话语是很危险的,被人发现,被人掩盖的风险太大。


    她用这样一种隐秘的方式,绕过了家长,警察,同学将微弱的希望寄托在学校中对她最好的老师身上,期待着她的老师能为她讨回一个公道。


    陆祺几乎要落泪了,他的学生是受了怎样的煎熬,才想出这样的方式转交遗物,是对他交付了怎样的信任。沉甸甸的信任压在他的心头,让他几近不能呼吸。


    陆祺深吸几口气,平缓自己的情绪,继续沿着刚才的思路思考。


    她留下的东西不能直接转交,可我仍需要一个能存放东西有一定保密性,不会被人随意拿走的地方。而这地方还与她提到的夕阳相关。


    陆祺猛地睁大了双眼,拿过平板上的地图,重重圈出一个地点!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