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6章 规划

作者:柚见君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谢珩的目光并未只停留在《陶片》项目上。


    作为星曜传媒的实际掌控者,他知道一个健康运转的娱乐公司需要多元化的艺人梯队和清晰的发展路径。


    因此在大概熟悉了《陶片》的试镜之后,他还得更细致地了解一下其他项目和有关人员。


    谢珩找来了艺人经纪部总监、影视制作部负责人、音乐厂牌主理人、市场及公关总监等核心管理层,分析这些重点艺人的数据画像、舆情分析、项目进展和未来半年规划草案。


    星曜底下艺人不少,且风格差异也不小。


    有常年混迹古装剧想转战现代都市剧的演员,有网感强在犹豫要不要进入传统影视剧里磨演技的综艺常驻,还有声线独特、创作有灵气,但市场辨识度还不够的歌手……


    经过这段时间的走访和学习,谢珩已经初步明白了行业的大概情况,一边询问一边给出自己的判断。


    这些人的资料中,他最熟悉的就是顾砚章,还有庄玦。


    赵总监翻动着手中的报告:“谢董,关于顾砚章的最新评估报告您应该已经看过了。我们认为,凭借金翎奖的提名和以往口碑基础,顾砚章已经具备了准一线实力派演员的市场定位和潜力。这将是后续宣传的核心基调。”


    “基于此定位,我们初步规划了未来12-18个月的发展路径。”


    “第一,剧本筛选优先级提升,重点对接优质电影项目,尤其是能展现演技深度和突破的角色,巩固实力派的标签。”


    “第二,商业代言方面,我们计划接触几个契合他形象的中高端品牌,提升商业价值。”


    “第三,曝光度维持,我们考虑增加一些高质量访谈类节目和主流电影节红毯亮相,保持话题热度。”


    谢珩靠在宽大的黑色皮质办公椅里,单手支着下颌,另一只手随意地搭在扶手上,指尖有一下没一下地轻轻点着。他脸上没什么表情,目光平静地扫过屏幕上的数据,偶尔落在汇报人脸上,这些分析,他早在报告提交时就已了然于胸。


    “方向没错,但具体执行时,需要更精准的筛选和节奏把控。”


    “给他的剧本,深度与意义优先。首要标准是角色本身的艺术价值和成长空间,商业性可以作为次要考量,但不能成为主导。不要被‘准一线’的定位框住。他现在需要的应当是能真正锤炼演技、拓宽戏路的作品,哪怕是小众文艺片或者类型片里的复杂配角,只要角色有嚼头,都值得考虑。”


    “商业片可以接,但必须满足两个条件。一是角色本身人设饱满,有足够的表演发挥空间和人物弧光。二是制作团队必须是一线水准,导演有驾驭商业和艺术平衡的能力。我们的目标是借助商业片的广泛影响力,提升国民认知度和票房号召力,为后续吸引更高端代言和顶级项目铺路。注意宁缺毋滥。”


    谢珩又翻了翻顾砚章目前的代言清单,主要是一些护肤品、运动品牌和食品。


    “现有代言到期后,除‘元气坚果’因其广泛的国民度和正面形象可以视情况续约或升级外,其他中低端品类,到期后不再续签。”


    总监点头道:“我们已经在重点研究并且尝试着接触一些领域的顶级或高奢品牌,比如Gio Armani, Bottega Va,Loro Piana一类的高定、成衣,Cartier Tank系列腕表,Tiffany & Co., Bulgari珠宝配饰……”


    “嗯,目标不是数量,而是品质和调性。每个潜在合作对象都要深入分析其品牌DNA、目标客户群与顾砚章个人特质及未来发展规划的契合度,耐心等待真正匹配的顶级橄榄枝。”


    “还有关键的一点,”谢珩想了想,看向公关部李倩,“严格控制消耗性综艺和低端商演,他现在不需要靠刷脸维持热度。《陶片》公演前后,可以安排1-2个深度访谈类节目,比如《人物》、《十三邀》这类侧重思想性和个人成长经历的。电影节红毯是必要的,但随行团队和造型必须体现高级感,话题引导要围绕作品和角色本身。”


    “总结一个核心原则,好作品才是硬道理,是维持专业形象、提升咖位、吸引顶级资源的唯一基石。所有宣传和曝光,都必须服务于强化‘专注表演、追求艺术’的演员形象,避免任何可能拉低格调或消耗专业信誉的行为。”


    几位总监飞快记录着每一条指示。


    谢珩翻了几页资料,指尖点在庄玦那一页上。


    另一位孙总监道:“庄玦的数据很耀眼,社交媒体粉丝量破亿,单曲播放量屡破纪录,演唱会门票秒罄,商业代言覆盖多个领域,是当之无愧的顶流巨星。不过他的粉丝结构年轻化比例过高,部分代言品牌调性与他的形象存在一定的割裂感,“偶像”标签依然牢固,转型实力派的舆论基础尚不稳固”


    “他目前毫无疑问是公司的顶级流量支柱,粉丝粘性和商业变现能力极强。但结合市场趋势和他本人的意愿,我们团队认为,是时候推动他从‘流量偶像’向‘全能型艺人’的战略升级了,谢董。”


    谢珩点点头,示意对方继续说。


    “规划的核心目标有四个,首先是稳固并扩大商业价值,将庞大的粉丝热情转化为更稳定、更高端的购买力。再者,在音乐领域,尤其是他最擅长的摇滚风格上,建立不可替代的权威性,彻底摆脱“偶像”标签,树立“音乐人”形象。同时,在影视、综艺等领域进行有选择的尝试,作为音乐事业的补充,分散单一领域的风险。最终,打造“热爱音乐”、“坚持态度”、“舞台王者”的艺术家形象,对抗流量艺人普遍面临的职业年龄焦虑……”


    谢珩安静地听着,他对庄玦的情况非常了解,之前的现场演唱会,舞台上的庄玦确实光芒四射,对摇滚节奏的掌控力和舞台表现力极具感染力,庄玦对音乐的热爱是真实的。


    “思路正确。庄玦的核心竞争力在舞台和音乐,摇滚是他的根基和灵魂。转型的关键在于做实音乐人的身份,用高质量的作品和专业表现说话。”


    “嗯嗯,我们目前的具体规划包括专辑制作、演唱会、综艺影视等几个方面……”


    谢珩看着屏幕上庄玦那张在舞台上肆意张扬的照片,这小子最近总给他发消息,约他吃饭、听新歌小样、看私人收藏的摇滚黑胶……谢珩分身乏术,一般都婉拒了。


    他觉得庄玦似乎比小时候更加粘人,有时候让他也有些无奈。虽说庄玦确实是谢家小辈中,与他来往较多的之一,但毕竟他是堂哥,也是老板,过多的私人接触,于公于私,都容易模糊界限。


    他想起庄玦小时候跟在自己身后跑的样子,也想起对方舞台上燃烧生命般的表演。作为堂哥,他希望庄玦能真正在热爱的领域站稳脚跟,走得更远;作为老板,他必须为艺人的长远发展和公司利益负责。


    谢珩眯了眯眼,开口道:“这份规划很好,尽快细化落地。给他安排紧凑些的行程,尤其是专辑创作、技能学习和巡演筹备阶段,需要他全身心投入。能力都是在高压和专注中锻炼出来的,让他忙起来,把精力都放在正事上。”


    也许当庄玦真正沉浸在自己热爱的音乐事业中,为梦想全力拼搏时,才会变得更加成熟,那些依赖和粘人,自然会消散。


    孙总监立刻应下:“明白,谢董!我们会尽快制定详细时间表,确保庄玦能专注投入转型计划。”


    会议结束,高管们鱼贯而出。


    办公室里恢复了安静,谢珩独自站在落地窗前,看着窗外华灯初上的城市。夕阳的金辉为浦江两岸镀上一层暖金色,江面上船只如梭,城市的脉搏在脚下有力跳动。


    他俯瞰着这片繁华,脑海里浮现出底下艺人们的资料,然后是庄玦小时候的样子,最后定格在试镜时顾砚章的模样。


    谢珩的指尖轻轻划过冰凉的玻璃,他身边从不缺少恭维,人们称他少年天才、商业奇才,仿佛一切成就都唾手可得。但他比任何人都清楚,自己走到今天,靠的从来不只是天分,是十几岁在谢氏基层轮岗时熬夜看报表的专注;是跨国谈判前对每一个条款、每一个对手背景的烂熟于心;是无数次跌倒后,凭借近乎偏执的努力重新站起来的意志。


    他信奉努力的价值,更懂得天赋需要努力去淬炼和兑现。


    而顾砚章,不到三十岁就凭借《暗涌》获得金翎奖提名,身上有着对表演近乎虔诚的热爱,以及为了这份热爱愿意付出的、不逊于任何人的努力。更难得的是,他也不缺少那份与生俱来般能直击人心的表演天赋。


    只要保持这份纯粹的热爱和不懈的努力,沿着这条他亲自把关、精挑细选的道路坚定走下去,他有信心,未来的2-5年内,将顾砚章真正送上影帝的宝座。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